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16.31KB ,
资源ID:234008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008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5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5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docx

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5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教案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考纲要求1.商业的发展。2.“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商业一、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7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

2、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二、“市”的发展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三、商业城市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已经形成。3唐代(1)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3、(2)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5清代(1)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2)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漫画证史纸币产生的原因图解历史宋代的“商业革命”概念辨析“市”与“草市”(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构图解史古代商业的“先”与“后”图示解史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主题一“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业繁

4、荣 史料一(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史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

5、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史料四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1史料一为古代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唐朝商业交易具有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等特点。2史料二说明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从商业区域、时间及种类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3史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4史料四表

6、明随着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乐于与商人结交朋友、商人婚嫁奢侈的现象。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试答: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道路畅通。2据史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试答:(1)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2)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3)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

7、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3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主题二从政治功能为主到经济功能的增强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史料一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在李唐统治的三百年中,扬州是

8、一个比较安定的区域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物产富饶,经济基础雄厚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糟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王鸿扬州散记史料二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史料三北宋东京城1史料一主要说明唐代扬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安定、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交通便利。2史料二主要说明唐代城市管理市坊分开,商业经营上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史料三说明宋代城市布局“市”“坊”分开,打破了时空限制,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城市功能的促进作用。1根据史料二、三说明唐代的坊市制度

9、有何特点?到宋代有何变化?试答:特点:市坊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变化:宋代市坊界限打破,不受时间限制。2根据史料三可知,中国古代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理念?试答: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试答:(1)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2)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3)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

10、的新体裁(宋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

11、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3概况(1)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2)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3)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4影响(1)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2)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二、工商业的管理1特点: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2表现(1)秦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措施,已经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2)汉初通过加重赋税来抑商。(3)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

12、营制度。(4)直到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5)古代王朝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3影响(1)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2)明清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三、“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商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沿革(1)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2)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3)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3影响(1)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2)使得中国社会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出现原因:明清

13、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2出现标志: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3发展表现:清代已经出现较成熟的手工工场。4发展特点(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2)在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下,往往夭折、中断。5缓慢原因: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漫画解史“重农抑商”观念误区警示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海禁”政策(1)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而是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2)清初的海禁,基本上是闭关锁国,清政府甚至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特别提醒“闭关锁国”并非禁绝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

14、对内禁止出海通商,对外限制外商入内,并不是完全禁绝对外贸易,“十三行”即是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概念辨析商品经济VS资本主义经济明中叶以后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一定是资本主义经济,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雇佣关系时才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主题一“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一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战国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史料二(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史料三(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

15、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史料四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自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史料“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说明商鞅首倡“重农抑商”。2史料二为后人专著史料。史料“挟其重资,多买田地”说明商人积累的资本投向田地(农业),影响了工商业的资本积累。3史料三为后人文献史料,说明明代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商业和对外贸易。4史料四为历史评论,解

16、读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反映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之后的内容说明沿海居民贫困化的严重社会问题。1据史料一、二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古代倡导“重农抑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答: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国家稳定。2根据史料三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试答:(1)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2)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依据史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潜在危机。试答:(1)从外部来说,西方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疯狂

17、地对外侵略,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因素: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2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核心,不利于市场发育,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因素: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大量资本流向土地,而非用来

18、经营工商业。主题二封建社会内部新经济因素的出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史料一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料二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1史料一反映了“机户”和“机工”之间“店主”和“居民”之间实际上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典型现象。2史料二中“无物不税,无处不税,

19、无人不税”说明统治者横征暴敛,加重征税,其直接后果是限制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如“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试答:原因:(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3)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4)政府设关卡,征收重税;(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

20、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答题术语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1)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重农抑商”对保护农业生产、抑制富商大贾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相对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3)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

21、护了国家主权,但也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直接导致了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败,潜伏着近代前夜的危机考纲卷别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全国卷201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2015宋代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2013我国古代对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2014清代海禁政策全国卷2017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2015明代商品经济发展2014宋代商品经济2013明朝长途贸易全国卷2016明代江南经济的发展特点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特别是对政治文化或政治对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考查的重点;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亦属于高频考点。从

22、考查方式来看,每次都有创新突破,以不同形式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入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考向一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1(2014高考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A。据题干“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信息,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A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题

23、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2(2013高考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选D。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据题干材料可知,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

24、面理解。考向二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3(2017高考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选A。从地图可以看出陶和曹鲁都位于山东,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争霸战争往往不利于经济交往,B项错误;交通条件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不可能“决定”,C项错误;图中无法体现城市规模扩大,D项错误。4(2017高考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

25、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初期,官员不允许饮食器具上使用玉制器皿;到了明朝后期,这种限制取消且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玉制器皿。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的一部分,并且从以前的上层专用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影响到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正确;朝廷的严格规定到明后期不被遵守,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对使用玉制器皿的规定,多是出于政治考虑,C项错误;到明后期,低级官员、普通人家都能使用玉制器

26、皿,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5. (2016高考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实质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由此可以判断是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出现“用工荒”,故选择A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

27、强,故D项错误。6(2015高考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政治统治,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客观上必然带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选B项。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排除;迁都北京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无关,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2015高

28、考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选C。据题干情境可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

29、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考向三从史料实证考查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8(2014高考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选A。据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选A项。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30、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1如图为南宋市担婴戏图,反映的重要信息是()A草市深受百姓欢迎 B坊市界限已被打破C朝廷对市禁的开放 D区域长途贩运发达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草市是指在离城市较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集市,跟题目中的“市”无关,故A项错误;北宋实现了坊市界限的打破,但题目中并未出现坊、市,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儿童嬉戏与商贩并存,表示朝廷对市禁的开放,故C项正确;区域长途贩运发达是在明朝,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此做法()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