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72.74KB ,
资源ID:2340041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004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月考 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月考 历史.docx

1、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月考 历史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单元验收试题(11)历史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综合检测题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题10题1(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2、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5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2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限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旧时残酷剥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经

3、弃而不用,如今主要是剥削奴隶和雅典以外的买主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 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魏主善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二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当时雅典和北魏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梭伦和孝文帝各自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和孝文帝改革在政治上所起的不同作用。(6分)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4、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

5、败的原因。4(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庚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请回答:(1)据材料

6、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4分)(3)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

7、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4分)(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6分)6(2013年浙江自选模块,9)(10分)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材料二: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

8、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3分,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对“人间的王国”的贡献。(4分)(3)比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3分)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 企业倒

9、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

10、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褔新政的共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4分)8(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

11、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 188

12、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太二世采取了什么措始?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3分)(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3分)(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9(10分)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

13、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四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

14、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改革“节奏”?(3分)(2)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3分)10(10分)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

15、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二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易一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5分)11(2013年全国文综,4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

16、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

17、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3分)(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7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综合检测题10题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宇宙万物的体系中,人类本来是平等的可是,还有一种不能用真正自然的或宗教的理由来解释的更大的差别,那就是把人们分成“国王”和“臣民”的差别除君主政体的弊害以外,另外还有世袭的弊害。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力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

18、的侮辱和欺骗。因为,既然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那么谁也不能由于出身而有权创立一个永远比其他家庭占优越地位的家庭,并且,虽然他本人也许值得同时代人尊敬,他的后辈却可能绝对不配承袭这种荣誉对大不列颠的任何屈从或依附,都会立刻把这个大陆卷入欧洲的各种战争和争执,使我们同一些国家发生冲突既然欧洲是我们的贸易市场,我们就应当同欧洲的任何部分保持不偏不倚的关系。北美的真正利益在于避开欧洲的各种纷争,如果它由于对英国处于从属地位,变成英国政治天秤上的一个小小的砝码,它就永远不能置身于纷争之外。马清槐等译潘恩选集请回答:(1)材料中潘恩阐述了哪些观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76年潘恩发表常识的原因。

19、(6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条权利方面,妇女生来是自由的,而且始终是与男人平等的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女人和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奥林普德古兹女权宣言(1790年)材料二第一条1791年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第十五条1870年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第十九条1920年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第二十六条1971年保护18岁以上公民选举权节选自美国宪法修正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女权宣言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

20、知识分析女权宣言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4分)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洛克)认为,国家主权虽然属于人民,但为了保障个人的各项自由权利,这种主权应当受到一些必要的限制。如何限制呢?首先,人民的“革命权”,即人民在政府不能保障其自由的时候可以起来推翻它,就是一种限制的方式。其次,必须对主权进行分割,将它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联盟权)三个部分,让三者互相牵制,以杜绝权利的滥用和专制现象的发生。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卢梭宣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用暴

21、力来消灭篡权者。在共和国的立法工作中,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而是由每个公民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讨论和表决,因为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他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就是全体人民的总的意志的体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出洛克和卢梭主要思想的异同。(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和卢梭思想对欧美民主实践的积极影响。(4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

22、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材料二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

23、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6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

24、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4分)(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6分)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最重三纲,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25、中国尊王,而西人隆民。严复论世变之亟材料二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附属品,而西人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陈独秀一九一六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的主张。(不得照抄原文)(4分)(2)指出材料二所述主张并予以评价。(6分)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

26、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国民党宣言请回答:(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4分)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

27、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请回答:(1)根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央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6分)(2)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 (4分)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

28、答问题。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凡是不能促进我

29、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2)材料二中,斯宾诺莎所说的“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近代杰出民主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4分)1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

30、命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 观点的异同。(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4分)11(2013全国文综,4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