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49.58KB ,
资源ID:233846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3846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促进全球化就业的机会及课题.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促进全球化就业的机会及课题.docx

1、促进全球化就业的机会及课题促进全球化就业的机会及课题伊藤実日本劳动研究机构 副总括研究员 一、 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贸易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的全球化进展,因80年代到90年代日元的迅速升值而以海外直接投资剧增的形式展开。然而,急剧增加的海外直接投资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在80年代和90年代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80年代,日本的机电和汽车这种大量生产型产业,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迅速增加,因对欧美各国进行了急风暴雨般的产品输出,而引起了激烈的贸易摩擦。海外直接投资首先对贸易摩擦激化的美国和欧洲各国,以推进制造业生产本地化的形式进行,1989年度迎来了颠峰(675亿美元)。进入90年代,由于日元持续升值

2、,1993年以后开始再度增加,但是投资区域从北美转向亚洲,亚洲的所占比例开始上升。1994年超过北美,成为最大的投资区域。对亚洲直接投资的一半是制造业,从行业种类角度看直接投资制造业的变迁,在80年代前半期和其后,呈现明显的主角交替。到80年代前半期,纤维、化学、钢铁、有色金属等与原材料相关的产业占50%以上。1985年以后,机电、机械等加工装配型产业成为中心。并且,在加工装配型产业中,机电所占比例最大。这样,海外直接投资对象由北美向亚洲的转移,给日本的贸易结构、特别是进口结构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因对欧美各国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生产本地化,使曾经由日本向欧美市场输出的汽车、半导体这类产品成为本地化生

3、产的中心。这些产品是为了使其具有日本出口替代功能及生产调节功能,而不是为了让海外当地生产的产品再输入到日本,使日本的制造基地空心化。可是,进入9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的对亚洲各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与欧美各国风格相当不同。它不仅仅限于单纯的出口替代功能和生产调节功能,而是开始进行水平分工。水平分工首先是从工序间分工开始,不久就进展到产品间分工。工序间分工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装配作业等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海外,有效地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而,由于发展目标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继成品厂家之后,又促进了零部件厂家的进入,强固了当地生产的根基。这样继成品厂家之后零部件厂家的进入,形成了以当地日系企业

4、为中心的企业间网络,使在当地生产的产品对日出口有了增加。对亚洲各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其结果使日本的进口结构发生了剧变。到80年代前半期为止的日本贸易结构是加工型贸易,即进口原材料,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再出口其产品。所以,进口结构为食品原料、原材料进口占到了总进口的约四分之三,产品进口仅限于约四分之一。但是,进入向亚洲直接投资剧增的90年代,生产资料和消费材料的产品进口急剧增加,2000年占进口总额的比例是,生产资料为27.7%、非耐用消费材料为8.1%、耐用消费材料为8.2%,合计从1980年的10.1%上升到44.0%。进口额增加尤其显著的是生产资料的电器和一般机械,1980年与2000年相比

5、较,前者为9.1倍,后者为5.3倍。另外,非耐用消费材料的增长率也很大,纤维制品为5.3倍(表1)。表1 特殊类别进口额 (单位:10亿日元)年总额(构成比)食品原料其他直接消费材料工业用原料生产资料 一般机械/电器/运输机械非耐用消费材料纤维制品耐用消费材料 家庭用品/家电/轿车198031995(100)3679(11.5)24682 (77.1)2067 861 577 423(6.5) (2.7) (1.8) (1.3)610 414(1.9) (1.3)547 34 32 105(1.7) (0.1) (0.1) (3.3)198531085(100)4074(13.1)21749(

6、70.0)2773 1133 870 516(8.9) (3.6) (2.8) (1.7)795 546(2.6) (1.8)711 51 30 129(2.3) (0.2) (0.1) (0.4)199033866(100)4670(13.8)18387(54.3)4750 2031 1649 746(14.0) (6.0) (4.9) (2.2)2046 1345(6.0) (4.0)2937 99 181 894(8.7) (0.3) (0.5) (2.6)199531549(100)4747(15.0)13710(43.5)6482 2609 2874 516(20.5) (8.3)

7、(9.1) (1.6)2788 1853(8.8) (5.9)2943 113 382 938(9.3) (0.4) (1.2) (3.0)200040938(100)4878(11.9)17110(41.8)11354 4521 5262 656(27.7) (11.0) (12.9) (1.6)3330 2213(8.1) (5.4)3340 123 515 749(8.2) (0.3) (1.3) (1.8)增长率128.0132.669.3549.3/525.1/912.0/155.1545.9/534.5610.6/361.8/160.9/713.3注:增长率=2000年/1980年

8、资料出处:日本关税协定“外国贸易概况”这样,过去20年间,日本的进口结构由原材料进口型急剧变化为产品进口型。这种进口结构的变化也给贸易对象国带来了急速的变化。将1980年和2000年相比较,虽然来自以美国为中心的欧美各国的进口一直在稳步增加,但是来自东南亚各国及东亚各国的进口却在急剧增加。韩国为3.2倍、泰国4.4倍、中国6.1倍、台湾3.7倍、马来西亚2.0倍。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进口从90年代后半期急剧猛增,占有比重达到了仅次于美国的地步(表2)。表2 主要国家进口额 (单位:10亿日元)国 家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增长率印度尼西亚韩 国沙特阿拉伯泰 国中

9、国台 湾 马来西亚美 国德 国3,004 2,431 1,821 1,335 1,766681 977 1,690 1,622 2,2054,428 2,489 1,480 913 1,531 257 246 599 950 1,142 978 1,552 1,730 3,381 5,941522 811 1,232 1,347 1,930792 1,035 780 992 1,5635,558 6,213 7,586 7,076 7,779 570 700 1,662 1,288 1,372 58832383464444 6075 3697 19731400 2407注:增长率2000年/1

10、980年资料出处:日本关税协定“外国贸易概况”从中国的进口急剧增加,其背景是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日本的直接投资在90年代迅速增加,而且重要的是,日本的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和成长性的行业之一 机电产业占据了其主导地位。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1995年创造了顶峰的记录,其后受日本经济萧条的影响,一直在减少。90年代的直接投资给正式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表现为向日本的产品出口。从资本金方面看进入中国的日系企业,当地法人全部的资本金总额大约是220亿日元,最多的产业是电气电子产品行业,突出地占据了全体比例的26%。继电气电子产品之后,是汽车、零部件、机械,无论哪个都是日本具有代表性

11、的出口产业(图1)。 图1 进入中国前11位的行业(资本金) (千万美元)资料出处:东洋经济新报社“进入海外企业总览”2002年另一方面,从就业人数方面看,日系企业的雇员人数大约是58万人。分行业种类看,最多的是电气电子行业,为19.1万人,占全体的三分之一。继电气电子行业之后,次多的是纤维业,为9.4万人,占全体的16%(图2)。图2 进入中国前11位的行业(就业人数) (千人)资料出处:东洋经济新报社“进入海外企业总览”2002年这样,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的资本金和就业人数,虽然不过是只占在日本的除金融保险之外的法人企业大约1440兆日元(2000年度)资本金总额的约0.2%、日本就业人数5

12、356万人(2000年)的约1.1%,但重要的是成长型产业的电气电子行业占据了突出的比重,将来明显地要对日本国内的就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在机电和汽车这类具有代表性的出口产业中,出口成品的设备厂家虽然是松下电器和丰田汽车这样的大企业,但组装成品的很多部件却是从系列零部件厂家购进的。这些系列零部件厂家中很多都是中小企业,他们不独自出口本企业的产品,而是采取将本企业产品纳入系列交易对手的大企业进行出口的形式。因此,若从不同企业规模的产品特性来看日本的贸易结构,关于工业产品,出口的大企业性产品所占比例非常之大,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性产品所占比例就非常之小。2000年出口所占的比例,对于大企业性产品4

13、4.1%来说,占日本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性产品不过是15.1%。对此,进口方面,大企业性产品占36.3%,而中小企业性产品却占到了39.7%。与各进口对方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不难看出,日本的中小企业出口能力是明显之弱的(图3)。图3 与进口相比出口绝少的中小企业注:统计对象为工业制品资料出处:经济产业省“工业统计表”、财务省“贸易统计”日本的贸易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进口结构的变化,通过就业给产业结构带来很大的影响。实际情况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与海外的中小企业相比,国际竞争力极弱,能独自出口产品的企业只占少数,大半是靠大企业的承包或纳入系列交易中。因此,当纳入对象的大企业的生产一旦转移海

14、外,如不能追随其进入海外的话,就不得不缩小国内的生产,并相应地、敏感地触及到缩减就业的问题。二、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商业模式的转变在日本制造业最鼎盛的80年代,假想亚洲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以日本为先头,其他国家紧跟日本,宛如候鸟大雁编队似的形式。各国为了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都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形成了一种后发展国家追随先发展国家的“雁行形态型的发展”,亚洲和日本的产业关联成为以日本为先头的“雁行形态式的多层结构”。可以预想,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其进展过程中,为了将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短时期内将伴随着国内调整生产和就业的阵痛。但是,从长远来看,日本直接投资带来的生产基地

15、向亚洲的转移,将会通过动态的水平分工,促进日本和亚洲各国雁行形态多层结构的高级化,并能期待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扩大生产。进而,在日本国内,如也能将海外转移所产生的剩余资源用在高附加值产业上的话,那么就可提高国内产业整体的效率,带来经济的增长。可是对于日本来说,这种简单易行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迅速扩大的全球化进程面前也逐渐变得褪色,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这一深刻的问题正明显地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国内产业的高附加值化追不上生产向海外转移的速度,结果面临着制造业的缩小和随之而来的失业的增加这一预想不到的局面。在超出这种预想的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中,存在着日本与亚洲各国经济政策不同的问题。日本战后的经济政策基

16、本是在固定汇率下限制资本移动,谋求国内产业的成长。亚洲各国在60年代之前也和日本一样,采取了保护主义的进口替代政策,但是从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转换成了出口型的工业化政策。为了推进这种政策,有效地利用了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通过利用来自日本及欧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首先是NIES各国、接着是ASEAN各国、最后是78年以后转到改革开放路线上来的中国,分别在以出口为主导的制造业大量生产领域达到了高速的增长。以吸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为契机而完成的高速增长,使以日本为先头的雁行形态型发展模式发生了质变,短时间内在特定的产业领域出现了赶超日本的国家,这种可称为蛙跳现象的不均衡发展已成为现实。并且,这种现

17、象不仅在钢铁、造船这类成熟产业中存在,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也有发生。在若干个产品领域,日本企业已经完全丧失了市场生产及价格方面的主导权。其典型例子就是半导体(DRAM)、液晶、电子计算机等,已经被韩国和台湾剥夺了市场主导权。日本企业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被剥夺了主导权,其背景存在着一个严酷的现实,即在80年代和90年代,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商业模式发生了突变。也就是说,ME(微电子学)革命所代表的80年代的技术革新是以连续积累型技术开发为中心,设备、原材料、产品生产厂在维持紧密关系的同时,努力提高半导体的集成度,使其新技术接连不断地应用到新产品中去。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大量生产型产品领域,日本企业采用

18、了包揽型商业模式来应对,即从研究开发(R & D)到生产技术、制造、部件供给、销售、售后服务等全部在企业或企业集团内统一进行,通过实行技术和信息的共享,达到高效率,成功地把握住了压倒世界的竞争力。在特定的企业集团进行长期交易、被称作“集团”的金字塔型社会分工系统,在机电和汽车这种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得到了典型的发展。可是进入90年代后,IT(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开始登场。相对于在公司内或企业集团内交换、调整企业活动所必需的技术和信息这种包揽型商业模式来说,新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更多的技术和信息,让更多的技术和信息超越单个企业,做到互相交换

19、,共同享有。其结果是,减弱了一切都要自己干的包揽型商业模式的作用。新商业模式的焦点在于被称作“模块化”的这个概念。就是把一系列的商业程序分解为几个模块,再发挥创造力地将复杂的产品、系统、计划等重新组合,模块化就意味着应具备这种能力和思想。也就是说,将复杂的计划按各自不同的目的分解成半独立的模块,再发挥想像力将其重新组合,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外部的模块,就是这样一种灵活的经营体制。与通常的分工和分类不同的是,模块间组合的方法不是事先固定的。构筑这样的经营体制时,最重要的是确保有专业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流动性。模块化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是网络器材厂家Cisco公司。Cisco式的商业模式是选择收购的

20、各项技术都是模块,一个一个的模块通过投机企业的竞争被独立开发,Cisco选出最好的模块,经过组合,使整体迅速进化。另外,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商业模式,而且使技术黑匣子化正在迅速消失。日本制造业企业内熟练工人积累的特别技能和生产工序的技术这个黑匣子,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作为程序表和图纸开始广泛地流传出去。可以说企业内的“秘密知识”被以数字化的形式广泛传播出去。举例说,80年代引领世界的日本半导体厂家,在与设备厂家保持密切关系的情况下,开动脑筋想办法,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工序的更新,保持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技术和专门知识作为数字信息开始逐渐地内存在机器和设备里,设备厂家在出口半

21、导体制造装置的同时,其技术和专门知识也随之流出。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厂家就是利用这一点使技术能力迅速提高。另外,由于日本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半导体还是所有其他种类,都是包揽型开发、生产的,所以变成DRAM的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厂家才能于短时间内、在投资规模和生产效率上赶超过日本。在企业领域未推行“选择和集中”方式的日本制造业,向模块化这个新商业模式转变的步伐迟缓,近年来迅速失去了成长性。最适合模块化的产业是电子产业,因此,模块化落后的日本电子产业正挣扎在不景气的深渊之中。如上所述,日本的制造业虽然在微电子学革命所代表的80年代,以包揽型商业模式迅速抓住了国际竞争的商机,但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字信息技

22、术更适合模块化的经营方式,而日本的企业在向这种新商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步伐迟缓,迅速丧失了竞争力。更有甚者,技术黑匣子的弱化及在很多产品领域与亚洲各国的竞争激化,同时加上迄今推行的、可称为向亚洲各国直接投资的飞镖效果的产品再输入的猛增,使国内制造业苦不堪言,面临大幅减员。三、产业内水平分工的进展和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虽说都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生产,但在北美和亚洲却风格迥异。向北美的生产转移是为应对日元升值、贸易摩擦,以当地生产为中心,较少向日本进行再输入。当地生产的产品也是如汽车、半导体这样有代表性的与日本大体相同的产品。对此,向亚洲的生产转移却构筑了更加复杂的水平分工体制。水平分工的进展分为产业间

23、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产业间水平分工是从非耐用材料向耐用材料、进一步向生产资料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化,是比较易懂的分工关系。其典型例子是日本的纤维产业向亚洲的转移。相比之下,产业内水平分工略微复杂,分为工序间分工和产品层次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是日本承担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工序,输出重要部件和中间材料,在海外完成劳动密集型组装工序。另外,产品层次化分工是,即便是同一种产品也按照价格和质量的不同分别在日本或海外分工生产。向亚洲的生产转移,当初是以工序间分工为主的,故以有效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组装工序占了转移的大半。但是,在韩国、台湾、新加坡这样快速走上正轨的地区,工资的上升显而易见,以有效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

24、的的当地生产厂不得不将工厂一个接一个地转移到更廉价的地区,被迫采取“候鸟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伴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及区域内市场的飞速扩大,向亚洲的生产转移在机电和精密仪器等机械产业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且迅速地从工序间分工向产品层次化分工转移。从工序间分工向产品层次化分工的转移,从需求因素讲,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水平在上升,区域内的产品需求也在扩大,但是由于在商品等级方面与日本有差别,产品需求的内容上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所以提供了一个容易推进产品层次化分工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从供给因素讲,由于生产转移的加速,促使设备厂家之外的零部件厂家进入当地,区域内的产业积累得到增加,并确立了不依

25、靠从日本进口零部件的自立的产业关系,无论从成本还是质量两方面都使产品层次化分工成为可能。这种复杂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体制一旦被确立,按商品种类看一下日本国内的出口额,消费材料或耐用消费材料的出口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生产资料的出口在上升。也就是说,生产的国际化进展,从工序间分工发展到产品层次化分工,致使日本的消费材料出口停滞,从侧面影响了国内的制造业。但是从另一角度讲,由于当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出口增加,预计会给国内制造业带来新的需求。简单一句话,生产的国际分工体制一旦确立,日本国内制造业不是单纯地面临空心化,而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过,中国工业化的进展和对日产品出口的剧增,给日本制造业带来的影响

26、与其他亚洲国家有着质和量的区别。在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中国进行的现地生产及对日产品出口的扩大,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日本国内生产资料出口带来的生产和就业的扩大,因此,日本面临着由产品移交管理导致的工厂的缩小和关闭,以及随之产生的就业减员。简言之,比起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来的更迅猛的是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经济企画厅1994年版经济白皮书指出了空心化的严重性,根据经济白皮书,将空心化整理为三个侧面。第一个侧面,国内生产的产品失去了对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内生产被进口所取代,正在逐步缩小;第二个侧面,出口出现亏本,海外当地生产在扩大,国内生产被海外生产所取代;第三个侧面,国内生产一旦被进口和海外生产所替代,国

27、内制造业就会缩小,生产性低的非制造业的比重便会增加,使服务型经济得到发展。经济白皮书指出,这次的日元升值不正是推动了这三个侧面吗?四、就业结构的变化日本的就业结构在9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白石论文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尽管深受全球化影响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但因服务型经济的崛起,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一贯呈上升态势。据总务省劳动力调查统计,制造业就业人数于1992年达到了顶峰,为1569万人,其后持续减少,到2001年只剩1284万人,这期间减少了285万人。对此,服务业1992年是1481万人,到2001年达到了1768万人,增加了287万人,超过制造业,成为拥有最多就业者的产业。让我们看

28、一下就业人数正日益减少的制造业和就业人数正日益增加的服务业更详细的行业动态,正如白石论文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制造业明显减少的是布料、其他纤维制品、纤维工业和电气机械,无论哪种都是海外当地生产快速发展、产品进口剧增的行业。对此,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明显的是其他企业服务业(主要是大楼物业管理和劳务外派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医疗业、信息服务、咨询业等。总之,与企业服务相关、与IT相关、与社会福利、医疗业相关的领域,就业人数增加明显。就业结构在向服务型经济倾斜,可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就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过去不成为就业调整对象的正式工人遭到大幅裁员,取而代之的计时工等非正式工人在大幅增加。经济萧条时

29、期,许多企业都在实施就业人员调整,从经济萧条期正式工人和非正式工人就业量的变动,便能看出1997年以后经济萧条期和那之前有着完全不同的倾向。即1997年以前的经济萧条期,经济衰落较轻的时候,正式工人比非正式工人更增加了。相比之下,1997年2001年的经济萧条期,正式工人大幅减少(减少了171万人),非正式工人大幅增加(增加了206万人),明显地出现完全相反的倾向。特别是女性非正式工人实际增加了151万人之多(图4)。图4 经济萧条期就业增减形态 正式 非正式 正式 非正式 正式 非正式 1985年86年 1991年94年 1997 2001年注:所谓非正式工人是指计时工、临时工、外派工、其他

30、(受托等)资料出处:总务省“劳动力调查特别调查报告”过去,以大企业为中心的日本劳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是工会成员的正式工人的就业机会,通过实施限制加班、安置调动、出差等,极力回避劝退或解雇这样的就业调整。但是,随着长期不景气和海外低价产品的涌入,为了降低成本,让高工资的正式工人退职,由低工资的非正式工人顶替,这种趋势迅速增强。这种就业形态的结构变化,使女性为主的计时工等非正式就业大幅增加。在就业人数减少显著的制造业,一种与计时工不同、被叫做“内部承包”的新型就业形态的工人在增加。内部承包采取的是内部承包企业的工人在工厂的制造现场工作的形式,因为按现行法律不允许向制造现场派遣劳务,因此采取苦肉计的

31、方法,由他厂承包一定范围的工序。与劳务外派不同,被送来工作的承包企业的工人不是受工厂管理者的领导,而是在承包公司职员的指挥命令下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承包工人常受工厂管理者或工人的指挥,非常近似外派工人。对于企业来说,方便易行的内部承包近年迅速增加。虽然没有关于内部承包工人的确切统计数据,但90年代已被正式地有效运用,现在的行业规模据说全国有1万家,工人有100万。这种内部承包的工人在统计上归为服务业。据机电连合综合研究中心进行的“关于机电产业就业结构调查”称,生产部门正式职员近3年间削减了1成多,相比之下,非正式工人却大幅增加。3年间承包工人增加了2倍,外派工人增加了6成,特别是在半导体液晶、通信器材电子计算机、电子部件这些与IT相关的尖端技术工人的增加显著(图5)。图5 机电产业承包工人行业类别增长率(3年前=100)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产业电子器材电子部件机电平均信息开发服务计算机半导体液晶资料出处:机电连合综合研究中心“关于机电产业就业结构调查”2000年另外,非正式工人的比率也达到了18%。不过,18%是调查对象全部314家工厂的平均数,非正式工人比率占30%以上的工厂有43家,超过40%的工厂有21家,超过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