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蛋鸡病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 蛋鸡产蛋推迟的原因一、体重控制1、育雏期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1)、饲料营养不足(2)、密度大(3)、料位及水位不足2、育成期增重不匀,体重波动大,鸡群体质差 由于这个时期机体抵抗力较强,死亡率低,又不能给养殖户带来效益。造成养殖户不重视。3、15周后过分限制体重大的鸡 由于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造成体重差异大,不注意育成期的均匀度,到育成后期又盲目追求,经常调整鸡群,给体重小的加料,给大的减料。结果造成生殖系统来不及发育,也就不能及时产蛋。4、顺季开产的鸡,开产时体重偏低二、光照1、光照时间 逆季育雏时,人工补充光照不足而影响性成熟 顺季育雏时,光照增加过快而使鸡
2、过早开产2、光照强度 低于10Lux起不到刺激作用(每平方米0.81.5W距地面2米)三、环境影响1、温度 低于13就会影响发育和产蛋,当温度过低时,如不及时增加饲喂量,就会造成相对的能量不足,从而延迟开产。靠鸡群散热来维持舍温是非常错误的。2、湿度与通风 众所周知湿度与通风是一对矛盾,如何调整是靠有饲养经验的人员来控制的。 蛋鸡产蛋推迟的防治对策一、合理控制体重、均匀度,及时调整鸡群周龄均匀度1680%7865%75%15周后7585%二、“逆季”进的鸡。要注意增加光照及强度,体重要达到饲养标准的上限。 “顺季”开产时的鸡体重比标准高5%8%;“逆季”开产时的鸡体重比标准高100g120g。
3、三、加强光照管理 光照强度必须达到10LUX,该增加光照就应增加,增加以后就不能减少。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一、人为的因素1、突然换料2、停电3、停水4、温度过高或过低5、光照制度的改变。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二、疾病1、病毒性疾病(1)、新城疫(ND)(2)、禽流感(AI)(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4)、传染性喉气管炎(ILT)(5)、产蛋下降综合征(EDS)(6)、禽脑脊髓炎(AE)2、细菌性疾病(1)、传染性鼻炎(IC) (2)、大肠杆菌病(Ecol)3、霉形体(MG) 此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只有在环境发生变化、鸡群处在应激的状态下或发生疾病时它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产蛋下降的防
4、治对策1、尽快确诊,投药进行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2、加强饲养管理,将人为因素将到“零”3、加强兽医卫生管理 加强消毒(环境及饮水) 按科学免疫程序接种,发生疫情时可紧急接种 高产蛋鸡饲养管理一、培育合格的后备鸡(青年鸡)(一)、培育好符合品种要求的后备鸡是饲养成功的关键 后备鸡的好坏是关系到成年鸡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种鸡),所以鸡场要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培育出优质的后备鸡。根据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为其成年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二)、后备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在目前常规的饲养管理中,往往只用周龄作为后备鸡各阶段的划分标准,而忽略了以周龄划分是在体重、体格达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有
5、时会造成鸡只实际状况与所采用的饲养管理方式不一致。只有在体重达标时才能改变饲养管理方式。1、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体重、体格达到品种要求的标准 管理方面: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饮水与开食 育雏期的适时温度 合理的密度 正确的光照制度 制定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根据饲养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接种和监测 -注意饮水卫生、饲料卫生、环境卫生,其中环境卫生最为重要 -搞好定期消毒 雏鸡断喙 -断喙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节约饲料和防止鸡只产生啄癖 处理好保温与通风换气的关系 及时调整鸡群 营养方面: 在育雏的第一周可以用肉鸡的育雏料进行饲喂,使雏鸡尽快达到标准体重并能提高均匀度。 2、育成期饲养管理
6、要点:光照的控制 育成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了鸡在性成熟后的体质、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种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也很重要的,育雏期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育成期在环境要求,兽医防疫等管理方面与育雏期是一致的。 育成前期(712周龄)肌肉进入快速生长期,内脏器官(除生殖器官)生长强度明显。 营养方面的要点是饲料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换。 饲养管理方面的要点是此阶段后期生殖器官开始生长,对光照时间的控制要求严格。 育成后期(1318周龄)肌肉和内脏器官生长最快的时期,内脏器官的机能在本阶段趋于完善。 营养方面的要点是提高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以促进消化到容积的扩大和耐粗饲技能提高。 饲养管理
7、方面的要点是巧妙利用光照时间,使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步。 本阶段还应让鸡只沉积适当脂肪,作为产蛋量迅速提高和高峰期时的能量贮备。这是维持产蛋高峰期正常蛋重和体重的保障。3、衡量后备鸡质量的标准(1)、后备鸡成活率高,鸡群均匀度好(2)、体重达标,体格健壮(3)、体成熟与性成熟协调一致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一)、转群 一是转群本身直接产生的影响,二是对新环境不习惯而产生的应激。1、按时转群2、空腹转群,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3、转群前后3天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4、育雏鸡群转至育成舍时,应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5、育成期笼养的鸡转入成年鸡舍后,尽量放在同一层,以减少层次改变造成的应激。6、转群时不要断喙和进
8、行预防注射等7、育成鸡在转群过程中,体重会减轻约150g,应该在开产前得到恢复。(二)、产蛋期营养管理 应遵循的原则:雏鸡的饲料浓度高一些;生长强度大,产蛋率高的时期饲料浓度高一些;高温季节饲料浓度要高一些;发病或其它较大应激时饲料浓度要高一些。总之一句话,采食量小时期饲料浓度要高一些,相反,饲料浓度可适当低一些。 当16周18周的鸡体重、体格都很小时,使用高浓度预产配方,可以得到体重合格的后备鸡,但体格不达标(易出现脱肛,啄肛现象)(三)、产蛋期饲养管理 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各种逆境鸡鸡只的有害影响。为它们提供一个最有利于产蛋的健康的环境,使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日常管理工作(1)、
9、观察鸡群。如有异常及时发现(2)、减少应激因素,保持良好的环境(3)、完成各项日常操作规程(4)、作好体重、采食量、产蛋和疫病的监测工作 体重是代表鸡群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产蛋期如果体重下降,就预示着产蛋将会下降。 产蛋状况可以反映鸡群在营养、健康、应激等方面的问题。环境控制:根据不同季节采取不同办法,尽可能为鸡只提供最适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控制:不能缩短光照时间营养控制:为鸡只提供全价的饲料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 产生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称卵卟啉),由母鸡蛋壳腺的一氨基乙酰丙酸合成的。色素沉积在蛋壳外层和壳上膜,因此蛋的色泽是蛋壳和壳上膜所含色素的综合结果。一、遗传因素
10、1、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且仅限于带颜色的羽毛或皮肤的鸡种。对一只鸡而言,蛋壳颜色深浅是比较固定的。天然食物或商品饲料中获得的色素,并不能被沉积到蛋壳中,如核黄素、-胡萝卜素只能影响蛋黄的颜色。2、合成原卟啉的能力受到遗传能力的影响,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商品鸡群是一个主要遗传品系以上的杂交品种。因此在原卟啉的合成能力上,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相关的细微差别,即使相同品种的鸡蛋壳颜色也有一定的差别。二、年龄因素 母鸡壳上膜的分泌量并不因年龄的变化而有所提高。当母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蛋重亦增大时,有限的壳上膜就分布到扩大的蛋壳上,因此蛋壳颜色变浅。三、疾病与应激因素 壳上膜是蛋壳的最外层,
11、其内所含的色素与壳上膜的量有关,这一含量也最终决定蛋壳的颜色。环境发生变化造成应激或疾病时,壳上膜的分泌会减少,是因为母鸡在生理应激的情况下,将营养物质从非必需代谢活动如壳上膜的生成等转而用于急需的代谢活动上。四、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导致蛋壳颜色变浅往往不是仅仅因配方营养含量不够,而是因为采食量的因素。1、钙 钙缺乏,蛋壳质量变差。钙过多,钙沉积过度又会使蛋壳颜色变淡、色调变差。2、磷 磷过多破蛋率会增多。磷过少产蛋率下降。3、锰 锰与粘多糖的形成有关,锰缺乏蛋壳变薄易碎。4、维生素A、E、D3不足,维生素D3缺乏蛋壳质量变差、软蛋增多;维生素A、E与生殖道黏膜上皮的发育和完整有关,日粮供应不足
12、可造成蛋壳变浅,特别是夏季增加维生素A、E的添加量可减少浅色蛋的发生。五、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可以干扰色素的合成(尼卡巴嗪等抗球虫药物),有的药物可以沉积到蛋壳上(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六、电解质因素 盐水能影响蛋壳腺提供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壳腺膜上的碳酸酐酶活性而实现的。 影 响 蛋 重 的 因 素 影响蛋重的主要因素有:品种、产蛋鸡的周龄、蛋鸡开产时的周龄、环境因素、营养、光照程序、疾病等。一、品种1、褐壳蛋的蛋重要比白壳蛋的重 褐壳蛋一般重63.5g; 白壳蛋一般重61.9g2、蛋重与产蛋数量呈较强的负相关的。二、产蛋鸡的周龄1、初产蛋鸡的周龄与蛋重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
13、亦增加2、蛋重与蛋壳质量的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蛋重的增加蛋壳变薄,因此,提高开产时的蛋重,控制产蛋后期的蛋重。三、蛋鸡开产时的体重1、蛋鸡个体活重增加,其所产的蛋重也有所增加,但决不成正比2、禽类的体重和产蛋率呈负相关3、18周龄时的体重对第一枚蛋的重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后备鸡开产时的体重必须达到标准体重或推荐体重范围的上限。四、环境因素 温度不仅对产蛋率有影响,而且对蛋重影响更明显。 提高舍温降低蛋重,降低舍温提高蛋重。五、营养1、水 水是其它营养元素与代谢废物的运输物质。每产一枚蛋需要340ml水。缺水时引起产蛋量与蛋重下降。断水引起的应激需要很长的恢复期。2、能量 鸡是以能而食的动物。饲料
14、中含较高能量时采食量减少,含较低能量时采食量增加。3、蛋白质 在能量固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蛋白的含量能提高蛋重。4、亚油酸 在产蛋初期添加亚油酸可增加蛋重。5、蛋氨酸 产蛋前期高一些,后期低一些,能很好控制蛋重。6、氯化胆碱 适当添加能增加蛋重。胆碱有替代部分蛋氨酸的作用,这样可节省蛋氨酸,使饲料中的蛋氨酸完全用于产蛋。7、钙 钙是形成蛋壳的重要物质。在含钙量正常的情况下,含量每提高1%,蛋重约减少0.4g,4%的贝壳粉与3.5%的细小石粉并用,能获得最佳蛋壳重量。六、光照程序 4月8月(“逆季”)引进的雏鸡生长后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鸡群容易推迟开产。 鸡群过早或过晚开产都会影响经济效益。 如
15、果鸡体远没长成就被催促开产,常使母鸡采食的饲料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营养需要,结果导致增长迟缓、瘦弱、蛋重也长期不见增大,脱肛和啄肛的现象很多。虽控制性成熟,能提高早期的蛋重,但增加育雏和育成的费用。因此要有计划地让鸡群在适当的日龄开产。七、采食量 正常情况下,提高采食量,都能提高蛋重。八、疾病 疾病能造成很多的畸形,这样使蛋重降低。 总之,调控蛋重应从雏鸡开始,选择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使后备鸡在开产时的体重及体形都能达到推荐表准,其中通过对营养、温度、光照的调节,一般都能达到期望的蛋重。 引起鸡异食癖的原因 异食癖又呈恶食癖,是由于禽体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
16、疾病的综合症。临床上常见的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等。 啄肛癖:多发生在产蛋鸡,由于腹部韧带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产蛋后不能及时收缩会去而流露在外,造成互相啄肛。也有的鸡在 拉稀、脱肛之后,被其它鸡啄之。 啄羽癖:以鸡开始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易发生,产蛋鸡盛产期和换羽期也可发生。 啄蛋癖:多见于产蛋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饲料中钙和蛋白质不足。 啄趾癖:大多发生于雏鸡,表现互相啄食脚趾,引起出血或跛行。 一、营养的原因 1、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 2、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 3、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D、E、B2和泛酸 4、饲料营养浓度高,鸡未得到饱感 二、管理的原因 1、舍内光线太强 2、鸡群
17、密度过大,造成烦躁好斗的性格 3、外伤出血 三、寄生虫的原因 体外寄生虫引起局部发痒 防制异食癖发生的措施1、断喙2、保证饲料的全价均衡性3、密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柔和(不要太强)4、定期驱虫5、被啄鸡只的隔离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免疫接种?鸡的免疫接种就是人为地将一些生物制剂(疫苗、类毒素、抗血清、卵黄抗体等)引入鸡体内,从而激发鸡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过程。 鸡群接种疫苗,但并不等于获得免疫。这于疫苗的质量、鸡的状况、免疫程序、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强弱、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接种操作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免疫接种的原则 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取得良好免疫效果的基础,一些疾病在生产中的控制程度与免疫程序关系很大。在生产中没有万能的免疫程序可供推广使用。 免疫程序的制定应结合疾病的流行特点、疾病种类、鸡群种类与规模、生产需要、以及疫苗的种类等方面加以考虑,建立一个适合的免疫程序。1、疫苗种类的选择2、疫苗毒力的选择(由弱到强)3、母源抗体的干扰4、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5、减少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1)、应激2)、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毒性反应或激发其它潜在的疾病3)、疫苗错误的使用4)、灭活苗中佐剂5)、对患病的鸡群接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