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4.73KB ,
资源ID:233777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3777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补充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补充习题.docx

1、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补充习题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补充习题一、单选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A.逻辑性 B

2、.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5.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B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7.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8.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

3、表人物是( A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A.理论品质 B.理论基础 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10.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

4、发展的趋向和走势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5.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C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6.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

5、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9.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

6、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1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辩证的否定的原理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广延性 B存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A联系的 B精神的C发展的 D实践的1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内

7、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B )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9.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

8、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D )A客观性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B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25.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

9、要作用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27.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D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29.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C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10、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30.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31.“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3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C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3.“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D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能通过指导

11、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34.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3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6.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37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 )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 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38.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D )A.千里之行,始于

12、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9.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C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41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D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4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

13、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3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D )A.坚持实践的观点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辩证的否定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4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B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D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14、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C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C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1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3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

15、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7.下列选

16、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C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B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10.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1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

17、是( B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2.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1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C.马克思 D.恩格斯1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D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定是非15.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C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18、D.有用的就是真理1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17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C )A感觉、概念、判断 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 D.感觉、知觉、推理18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B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1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绝对性2

19、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21.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D )A.能动性 B.间接性C.客观性 D.直接性22.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B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B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

20、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2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B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25.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D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2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7.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

21、的是( A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28.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29.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D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3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C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22、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3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3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 D )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B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34.“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提

23、出者是( 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35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说的是认识的( A )A. 辩证运动B绝对运动C相对运动 D辩证否定1.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B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2.生产方式是( D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4划分

24、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5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6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9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25、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1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1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3.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B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26、D.政治形态划分法14.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D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1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D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人

27、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8.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C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1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C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20地理环境是( D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21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28、D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2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24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C )A人的心理素质 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25.

29、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B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6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D )A具有自我意识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27.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2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B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29.下列概念中,反

30、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B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3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31.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D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3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33.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C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