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72KB ,
资源ID:23321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321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旅游发展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旅游发展探讨.docx

1、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旅游发展探讨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旅游发展探讨一、理论基础(一)博物馆旅游的概念博物馆旅游是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它使得旅游活动由观光游览上升为文化旅游。博物馆旅游产业不断与文化产业、会展产业等相互交合,形成了求知游览、会议旅游、休闲旅游、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产业。博物馆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以博物馆为载体,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的旅游类型和旅游产品。博物馆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对博物馆旅游的研究也随之较多,但是目前对于博物馆旅游概念的界定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博物馆旅游从根本上来讲是博物馆功能的外延,是一种公益性、高层次的文

2、化旅游1,是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参考国内已有的研究,可以对博物馆旅游做出以下定义: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物为对象,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以参观游览、假日休闲、修学、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等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2。以下所探析的博物馆旅游着重于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这一方面。通过展览品和展览方式的优化,提高旅游吸引力;通过实物展览和网上旅游等形式,突破博物馆实体建筑的限制,拓宽博物馆的受众范围和辐射广度;通过提高服务接待水平,提升博物馆软实力,提供较好的旅游参观体验。尝试探讨高校博物馆,特别是当前状态下影响力有限的博物馆的旅游发展途径

3、。(二)博物馆旅游的特点1、综合性强,开发形式多样博物馆的馆藏具有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丰富,内容多样,一般包含了所要展现地区或主题在不同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和实物的交融。博物馆的功能具有综合性。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不仅具有参观游览的功能,而且同时肩负着一定的文物保存、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展览会议等功能。博物馆的开发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开发出教育游,民俗体验游,科考游、会展游等,并逐渐形成为重要的旅游形式。2、公益性强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基本上每座城市都有博物馆,大多为公共资源,其旅游产品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参观博物馆的限制较少,门槛较低。通过免费开放等措施,博物馆的公共产品属性

4、得到不断的加强3。同时博物馆在民众科普、传统继承、爱国教育等方面,博物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文化含量高博物馆旅游区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博物馆旅游不仅仅是短暂的参观停留和猎奇,更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参观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洗礼,有着深层次的精神交流。4、适宜游玩时间长博物馆旅游大多在室内进行,受天气、季节、时间等外部因素的限制较少,适宜游玩的时间长。博物馆旅游产品能够有效地与其他旅游产品互补,减少因为季节和天气等原因所带来的损失,为旅行社设计线路提供更多选择。5、容客量较小相对于一些依山川湖泊而建的自然类旅游景点,博物馆的游客接待能力有限。博物馆多为后期人工建设,且多在

5、城市中心,建筑面积有限,单位时段内博物馆接待游客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博物馆内展览品多为文物,具有珍稀性和易损性,接待游客过多对于文物的保护不利。而对于一些高校博物馆,同时要考虑到维持校园秩序和营造优良学习环境的需要,主观上影响了博物馆的容客量。二、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亦简称农博馆。位于许昌市许昌学院校内,由许昌学院主办并管理。农博馆建馆历时3年,投资600多万元,已经正式运行三年多。农博馆占地13亩,共有17个展厅,展品3000余件。其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段,展现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粮食加工、家居生活、炊事饮食、交

6、通运输、村镇民居、传统习俗、休闲娱乐、农耕嬗变、收获储存、纺织衣饰、乡村工匠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参观者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原地区农耕生活的景象和内涵4。农博馆是河南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建馆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同时农博馆是河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之一。农博馆在其后续建设中,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已初步发挥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现状1、馆内藏品现状农博馆立足中原地区,具有浓厚的中原特色,藏品基本来自中原地区的农村或城镇。农博馆展现的多为近现代的事物,特

7、别是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这一时期消失或变化的事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传统的农耕器具、农耕方式和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正在消亡,这使得农博馆积极持续收集展品必要而意义深重,同时使得展品的收集补充空间较大。目前农博馆有藏品3000余件,在2014年12进行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登记工作中,农博馆登记录入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的可移动文物共254件。馆内藏品均为真品,贴近生活,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农耕生活,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的风貌。馆内展品展示的不仅有耕作文化,还有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民间工艺、农耕嬗变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地展示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及非物质

8、文化遗产,较为立体全面地展现了近代中原农村生活的风貌。2、讲解员及参观者现状目前农博馆的讲解员为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兼职讲解员。讲解员人数维持在40人左右。讲解员多为大二学生,新招募的讲解员多为大一新生,而经验较为丰富的大三讲解员很少担任讲解任务。通常由大二讲解员在博物馆办公室指导下招募、培训新任讲解员。讲解员在讲解时由四人配合完成,每人讲解4-5个展厅。农博馆从2013年3月起对校内外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六、周日对团队和散客开放;周二至周五对团队预约开放;周一闭馆。截止2015年终,农博馆先后接待团队656个,参观者80000余人次。通过访谈农博馆负责人及抽样调

9、查,得出农博馆团队参观者的来源构成,结果如图2-1。在2013、2014、2015年度中随机抽取样本50个,有效 图2-1 团队参观者构成 样本50。其中新生参观团队8个,占16%;学校上级和同行参观考察团队17个,占34%;会议团队5个,占10%;周边中小学生参观团队13个,占26%;其他团队7个,占14%。其中新生团队主要为入学教育时各院部组织的新生参观团队。会议团队的会议主要为学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承办的各类会议等。通过在2015年9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3月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农博馆散客参观者的来源构成,结果如图2-2。共现场问卷散客参观者100人 。其中本校师生19人,占1

10、9%;上级和同行28人,占28%;学者专家及摄影爱好者36人,占36%;慕名而来 图2-2 散客参观者构成图 的参观者12人,占12%;其他参观者5人,占5%。 3、宣传推广状况 农博馆目前的宣传工作主要有校内推广和校外推广。(1)校内宣传推广新生入学教育参观农博馆的活动。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学校会有序地组织各院部学生参观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这是在学生中最有力、最有效的宣传推广,可以使大一新生对农博馆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农耕文化有一定的感受和认识。学校、农博馆或学生团体组织的相关活动。如农耕风貌摄影比赛、中原农耕文化印迹DV大赛、学生素质拓展等,一大批师生不仅参加到相关比赛中,而且有的参加到了收

11、集展品和布置展览中。农博馆举办展览,制作标语或宣传板等。如与许昌民俗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原乡情民俗摄影展”,共展出活动展板100幅,固定展板70幅,展出时间七天,收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农博馆举办的此类活动基本在博物馆馆前或馆内,虽然对相应时期内来馆参观的参观者也有宣传作用,但宣传的主要接受者依然是校内人员,仍属于校内宣传。(2)校外宣传推广校外媒体的报道和采访。农博馆自开馆以来反响较大,受到河南日报、南方农村报、大河报、许昌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农博馆与该校信息中心摄制了农博馆的专题片,与学生创新团队摄制了农博馆参观导引片,这对于博物馆形象塑造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农博馆与许昌电视台合作

12、开办了“中原农耕文明的背影”系列专题节目,已经制作播出五集,每集十分钟左右;与河南豫记传媒合作,陆续刊登农博馆研究员韩晓民民间记忆系列文章,国内十多家大型网站转载,这些媒体的推广对农博馆和农耕传统文化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行业内部的交流。包括同类博物馆的交流沟通和相关的学术交流、学术会议、课题项目等。如西安市高陵区、湖北保康县尧治河村、河南内乡县、河南西华县、河南雏鹰农牧集团等多家政府单位或企业,借鉴农博馆建馆经验。西安的关中农耕博物馆就是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帮助策划成功建立。同时许昌学院或农博馆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如“中原农村发展论坛”、“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韩晓民民间记忆研

13、讨会”等,对农博馆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网络媒体的宣传。目前农博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设置了虚拟博物馆、大地采风、多维展台等多个板块,并有大量有关农耕文化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同时农博馆也在运行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这些网络媒介大大增加了农博馆和观众的交互性,使农博馆增加了潜在观众。(二)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存在的问题1、展品方面的问题(1)藏品档次不够高,缺少精品馆内一部分藏品收藏价值不大,表达意义不深,不能典型深刻地反映展厅主题。博物馆缺少精品珍品,能代表博物馆的镇馆级藏品缺乏。如第三厅的“农耕风貌、时令节气”一厅,该厅没有实物展品,仅有用文字图片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挂板、

14、农耕场景的泥塑模型和数段展示民间农耕劳作的视频。这种情况下,该厅对于“农耕风貌、时令节气”这一主题的介绍和简介显得较为粗略,不够具体。同时也缺乏深度,不能深刻的反映该展厅的第三展厅的主题。(2)个别展厅有待优化补充有些展厅的展品只展现了主题的个别方面,对于该主题的其他方面展示不够到位。个别文物并不能代表性地展现所在展厅的主题,展品缺乏深刻内涵。如第九展厅的实物只有各个时期的婚葬活动的纸质文物和婚娶所用的花轿食盒等,这种情况下,实物就不能全面地展示该厅“传统习俗”这一主题。(3)展品布局不够合理由于空间较小,而后期展品不断丰富,使得博物馆的空间不能完全适应需求。造成了一些地方展品摆放混乱,没有逻

15、辑顺序。如第十二厅,鱼鹰船、铡刀、牛槽及其他配套小物品的摆放就较为混乱。(4)展览方式有待优化目前大部分展品仅仅标识名字、来源,对于展品的特性、用途、流传经历等很少介绍。有的标识没有给生僻字注音,而很多展品名字具有方言性质,或名字生僻,造成参观者理解困难,甚至存在叫错名字的现象。农博馆中的大部分展品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消亡,如果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参观者又没有经历展品所在的历史社会环境,那么参观者就很难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作用及意义。个别模型制作较为粗糙,细节处理不够好,展示效果有待提升。如第三厅和第十七厅的泥塑模型,制作较为粗糙,比例不当,不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所要表达的景象。农博馆虽然使用了视频

16、、图画、互动触摸屏等多方式展示,但基本没有用到更先进的展览技术,如三维图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博物馆技术。博物馆的陈列形式大多为静态陈列,参与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动态陈列较少5。2、接待方面的问题(1)接待容量偏小农博馆占地13亩,馆舍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限,接待容量相对较小。农博馆为原样原大复制许昌学院老校区50年代初建成的文科教学楼,虽然展厅较多,但单个展厅面积较小,每个展厅的出入口类似中学教室门口大小,在团队参观时,进出出入口显得稍有拥挤。(2)讲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讲解员为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兼职讲解员,流动性大,讲解水平不均,实践经验不够。在讲解词上,虽然农博馆提供了参考讲解词,但实用性不大,在实际讲解工作中,讲解员依据以前讲解员的讲解内容适当修改,为己所用。这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