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B)A.九辩B离骚C孔雀东南飞D木兰诗2.宋代豪放词开山鼻祖是(A)A.苏轼 B.辛弃疾 C.陈亮 D.柳永3.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诗人是(B)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4.小品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B)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迢迢牵牛星6.汤显祖“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与(D)A.长恨歌B.长生殿C.桃花扇D.牡丹亭7.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是(C)A.欧阳修B.苏
2、轼C.韩愈D.柳宗元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名作(C)A.桃花源记B.归园田居C.饮酒D.读山海经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B)A.江湖诗派B.江西诗派C.西昆诗派D.永嘉四灵10.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C)A.笙赋B.柳赋C.七发D.梁王菟园赋1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B)A.葛洪的西京杂记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大郭子D.邯郸淳的笑林12.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D)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13.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清忠谱14.汉书中突出
3、体现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任务传记名篇是(A)A.苏武传B.东方朔传C.朱买臣传D.李陵传15.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王国维B.胡适C.鲁迅D.郭沫若16.提出“不平则鸣”观点的著名文人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17.名句“天生为材比有用”出自李白作品(B)A.蜀道难B.将进酒C.行路难D.梁园吟18.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19.钟嵘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古诗十九首20.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A.表现民间疾苦B.表现男女之情C.表现军旅征战D.表示山水景
4、物21.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22. 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钟嵘视品D.刘 文心雕龙23.提出“陈言务去”、“因事陈词”古文文体革新观点的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24.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木兰诗与(B)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秦妇吟2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A.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乐府诗选26.“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A)A.屈原B.刘向C.王逸D.宋玉27.关于汉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儒
5、家正统思想2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王实甫29.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B)A.老子B.庄子C.孙子D.墨子30.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B)A.记事为中心B.记人为中心C.记言为中心D.评论为中心31.正始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家是(C)A.王 和何晏B.阮籍和向秀C.阮籍和嵇康D.嵇康和刘伶32.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著作是(D)A.郭子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D)A.岑参B.高适C.李白D.杜甫34.初唐诗人中倡导“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是(C)A.王勃B.骆
6、宾王C.陈子昂D.张若虚35.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B.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36.成语“自相矛盾”出自(D)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7.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C)A.曹丕的燕歌行三首B.曹操的短歌行C.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D.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38.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A)A.元白诗派B.韩孟诗派C.柳宗元D.刘禹锡3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A.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B.相传为苏武、李陵所写的都“苏李诗”C.孔雀东南飞D.张衡的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40.“浩然之气”出自(B)A.
7、老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1.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陌上桑D.西洲曲42.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是(C)A.吊屈原赋和 鸟赋B.七发和梁王菟园赋C.子虚赋和上林赋D.招隐士和酒赋4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作者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B)A.陶渊明B.孟浩然C.王维D.柳宗元44.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等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C)A.唐勃B.王逸C.刘向D.王充45.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A.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文赋二、判断题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
8、(对)2.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错)3.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诗水浒传。(错)4.桃花扇诗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错)5.摸鱼儿体现了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对)6.史记全书共112篇, 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错)7.曹植后期诗歌典型的代表作是白马篇。(错)8.班固的汉书坚守儒家思想。(对)9.提出“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是刘 文心雕龙。(错)10.明代小说中代表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聊斋志异。(错)11.史记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错)12.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是李清照。(错)13.“春秋三传”中,左传属古文经,公羊传和
9、谷梁传属今文经。(对)14.战国策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错)15.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歌。(对)三、名词解释1.唐宋八大家“八位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贡献”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2.(中唐)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 贡献 倡导问题的提心”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
10、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3.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风格特点:脱胎换骨,挺直坚时代 作品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时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杜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
11、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四、简答题1.简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相同点: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二者同样具有批判精神,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同点:一、体例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
12、”,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二、思想上的不同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三,风格上的不同第一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第三、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
13、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2.简析柳永词的风格特点。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
14、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四、曲折委婉,中具浑沦之气我们检视柳永的词,会发现他的词看起来多半是曲折委婉,但仔细品吟,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3.试析庄子的艺术成就。(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美好故事;(2)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如混沌凿七
15、窍的寓言。;(3)意处尘外的想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4)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4.简述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题;(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发展为写实;(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
16、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历史的积淀 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诗情画意受民间文学的影响”5.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苏词中有一些直接表现他“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 苏轼词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写自己在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 苏轼词的特点苏轼词风格多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是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苏轼写人生体验,写理想抱负壮观豁达,豪情奔放;苏轼写恋情,写伤感的词委婉细
17、腻,情感内涵厚重,而文笔萦绕回环、缠绵不绝。五、论述题1.试述苏轼文学创作成就。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苏轼的文学创作代
18、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 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当时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合称“苏门四 学士”。另外,张舜民、孔平仲、李之仪、贺铸、李格非等人,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苏轼的影响。他的著作在当时就有编辑。元丰四年苏轼贬谪黄州时,陈师仲就把他在密州、徐州两地所作的诗编成超然集、黄楼集。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载有“京师印本东坡集”,苏轼曾指出其错字。在辽国、高丽等地,苏轼的作品也广受欢迎。但到北宋末年,因为政治原因,苏轼的著作遭到禁毁。到南宋高宗时党禁解除,他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形成“人
19、传元祐之学,家有 眉山之书”的盛况,当时“士大夫不能诵坡诗者,自觉气索”。 苏轼的诗作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宋人爱在诗中显学识、发议论的风尚,大都源于苏轼,从南宋诗人范成大、刘克庄等人诗作流动自然、汪洋恣肆的特点中,我们也可看到苏诗的影子。金代中叶形成了“苏诗运动”,王若虚等人论诗也颇为推崇苏轼。元代郝经教人学诗,曾主张唐宋以来只读李白、杜甫、苏轼、黄庭 坚四家的诗作。明代宋诗虽遭到冷落,但公安派作家如袁宏道、袁宗道等却大力提倡宋诗,并借以反对“前后七子”。清代的宗宋诗派诗人,如钱谦益、查慎行、宋荦等都从苏诗中获益甚多。 苏轼所创立的豪放词派,直接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所继承。在辛弃疾前后出现
20、了一大批爱国词人如张孝祥、张元干、刘过、刘辰翁、刘克庄等,形成了豪放词派。金代的蔡松年、党怀英、元好问作词皆学苏轼。元好问新轩乐府引情景汇集在作品里哲理化写景清晰简洁2.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李煜的词在艺术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直抒胸臆,略无讳饰,表现从生活里得来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在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明白率直,改变了晚唐以来不少词人惯用的曲折隐晦的手法。周济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并称赞它“粗服乱头,不掩国色”(介存斋论词杂著);王国维也称他有“赤子之心”,“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都是指的这一特色。 第二,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具体的意境、
21、形象,表现出人生中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感受、意绪和体验(主要是愁和恨),因而能引起异时异地虽然具体的生活遭遇不同却同具愁和恨感情的人的共鸣。例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对于那种离恨愁肠缠绵郁结、深远不绝的描写,就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概括力,能道出各种各样抱愁怀恨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第三,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写人、写景、写情,不流于空泛,使读者读来可感可触,特别是对一些抽象而难于捕捉的思绪情怀,因为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就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写情来说,化抽象为具体,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可感的形象来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意绪和心境。如“粉英含蕊自低昂”(谢新恩),“百尺虾须在玉钩”(采桑子),就通过自低昂的花枝和垂挂在玉钩上的长帘,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作者那孤寂的处境和慵懒而毫无生趣的心情。另一种是通过比喻,将很难表现的一种思绪,具体化为一种可感的视觉形象,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上面提到过的以春草比喻离恨,以东流的春水比喻长愁,就是很著名的例子。 第四,语言自然、精炼、明净,在古典诗词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词句,明白如话,似脱口而出,实际是经过精心的提炼而不露一点痕迹,流畅而富于情韵,明净而含蕴丰富,不浅、不露、不生、不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