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12.70KB ,
资源ID:232976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2976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地理学秦皇岛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地理学秦皇岛实习报告.docx

1、自然地理学秦皇岛实习报告目 录一、实习目的和内容 2(一)自然地理学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2(二)实习内容 2二、实习时间安排 3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 3(一)出发前的准备 3(二)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 3(三)野外实习观察和记录 4四、实习基地概况 5(一)柳江盆地 5(二)秦皇岛市区 10五、实习路线和观察要点 11(一)亮甲山杨庄 11(二)上庄坨傍水崖魏岭 11(三)沙锅店潮水峪半壁店 13(四)浅水营沙河寨英武山 14(五)北戴河(鸽子窝老虎石) 16(六)山海关(九门口) 17六、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 18七、心得体会及实习建议 19一、实习目的和内容(一)自然地理学实习的意义

2、和目的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而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上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良好机会。通过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

3、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为此,我们选择了秦皇岛市区和柳江盆地为主要地理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学实习。(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自然地理要素景观观察实习。包括各种地层剖面特征,各种地貌形态、土壤与生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地表水文现象,土地利用状况等。2. 野外工作方法实习。包括各部门自然地理研究野外工作方法、分析方法的掌握与了解,如生物群落调查方法、标本压制

4、、水文要素的测定、综合剖面绘制、野外读图定位等。3. 野外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包括自然地理景观综合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土壤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分析等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社会人文景观观察、资料收集、整理。训练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和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以及野外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二、实习时间安排1. 实习时间: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11-12周(5月4日5月15日),周六周日不休。2. 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及市区。3. 实习日程:5月4日:播放录像,出发准备;5月5日5月10日:野外实习

5、;5月11 5月15日: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及编写实习报告。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一)出发前的准备老师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并指导收集、查阅实习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历史和现状等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图件。基本了解实习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便在野外学习和独立观察判断。(二)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的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及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 实习路线的布置实习路线可以布置为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布置原则是:尽可能不走重复路;能走过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能尽量多的观察

6、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切过阐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转折界线、山顶、谷底;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调查。2. 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在野外进行地理现象观察描述及收集原始数据的地点。观测点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这些观测点的观察能够印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并能启发我们呢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观测点布置原则:说明实习地区发育历史的关键地点;能观察大范围景观的制高点;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转折点:山顶、分水岭、河谷、海岸等;前人用过的剖面或地点。(三)野外实习观察和记录1. 沿途观察要养成良好的

7、五勤习惯:一是腿勤,多走路就能多观察到一些自然现象;二是眼勤,多观察,多搜索,尤其对周围植物的形态,及其与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善于发现问题;三是手勤,多亲自动手摸、采、碾、压,感觉和判别差异,尤其对土壤、岩石的性质、粒度、硬度、胶结度等,从中发现某些特殊性能并及时记录;四是脑勤,多联系课堂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比较;五是口勤,多相互讨论,相互启发。2. 实习记录实习记录是实习的最基础成果,是编写实习报告的基本依据,要及时真实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内容有沿途观察和观测点的观察和描述。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地点(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天气状况、观测现象描述、剖面描述及制作剖面草图。

8、观测点描述内容包括所在地的地貌形态、类型,组成岩石的性状结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周围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观测点所处自然地带、植被类型、覆盖度、土壤类型、土壤发育程度、河流流量、流速、含沙量湖水矿化度、湖水中的动植物、湖泊周围的植被分布、生长特点、地下水深度、地面的风化类型、风化程度、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河床演变、水库淤积、海岸冲刷等等,尽可能全面的观察和描述记录。观测点位置要记录具体、明确;描述现象要力求准确、简要、少遗漏;观测点编号要统一;要用铅笔记录,以防雨水浸湿、失效。3. 样品采集4. 照相与素描5. 注意综合分析要注意观察每个自然地理综合体各要素

9、间所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的的性质、过程、方向和发展规律。每个综合体都有着其内部联系,并受空间、时间限制,有其形成的历史和发展演变的趋势,要注意观察分析,有助于总结归纳,提出干预改造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6. 相互帮助,安全第一要时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段活动。任何情况下不能一个人进行野外活动,以防不测。除了学习上相互切磋外,生活上也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队行动,防止掉队发生意外。四、实习基地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市内划分为秦皇岛(海港)、山海关和海滨三个区,秦皇岛市外围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指上述的三区四县,总面积约7523km2。地理信息专业在秦皇岛

10、地区所进行的野外地理实习主要设有两个区域,即秦皇岛市区和其北部抚宁县境内的柳江盆地实习区。(一)柳江盆地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以北的抚宁县境内,地处燕山山脉东端,地势西、北、东三面高,多低山、丘陵,向南敞开,长为15km,宽12km,簸箕状向斜盆地。其地理范围为东到张子崖,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南起黑山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面积约180km2。这里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构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内容丰富,为国内罕见。其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被公

11、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构造类型多种多样。不同规模的褶皱、不同级别的断裂以及揉皱、牵引、裂隙、岩脉充填等宏观、微观构造发育,形迹清晰。多种类型的构造形迹对研究区域地壳运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金属、非金属矿化、矿点;岩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芽、溶沟等;流水作用形成的离堆山、跌水、河流阶地等其他地貌景观。1. 地质概况1)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向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于向斜的核部。2)地质构

12、造特征 柳江盆地为轴向北北东向的向斜盆地,内部沉积了自上震旦统到侏罗系地层。盆地两翼极不对称,东翼产状平缓,向西倾斜,倾角一般在1030之间(受断层破坏的除外)。西翼地层陡立甚至倒转。按其宽度,盆地东翼是西翼的五倍。向斜盆地内地层只有一些小的褶皱,但断裂比较强烈。北北东向的压性断裂在区内特别醒目。在向斜西翼常常有数条逆冲断层连续平行出现,构成迭瓦式断裂,形成一个强烈的断裂带,它的延伸与柳江盆地轴线一致,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条,长达20km,主要在伍庄、山羊寨一带,由于断裂而造成地层大幅度缺失,地层陡立,甚至倒转岩石破碎。在盆地东翼也有与西翼性质相近的断裂:石门寨南约一千米的一条北25东、向北西倾

13、斜产出的断层;潮水峪一带近于直立的北北东向断裂。此外,还有北西向张或扭断裂,北东东东西向的压或压扭性断裂。北北东向的张性断裂只在上平山一带出现。2. 地貌抚宁是一个背山面海的县,具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河谷、海岸带等地貌形态。总的趋势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直延伸到海洋。山地、丘陵、平原为明显的三级阶梯,这种地形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抬升,增加降水,同时,决定了各主要河流向南流,也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柳江盆地在抚宁的东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其大的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盆地内山脉多南北走向,相对高程一般为15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地貌盆地在盆地

14、东南,北起上庄坨,南至南刁部落,东起下花野,西至瓦山,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公里,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近似方形。地表形态为起伏较大的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中部西侧还有较高的纵横丘岭。东侧石河谷占地面积较大,海拔一般在73至150米之间。微型地貌百姿百态,丰富多样。 3. 气候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和同纬度内陆比,具有夏凉大风日少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744.7毫米,其中76集中在6至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大风、霜冻等。从温度带看,抚宁属暖温带边缘区,由于本县地处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铰同纬度内地偏低1

15、2。此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区,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内部的偏北气流,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夏季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面的偏南风,炎热多雨,由此决定本县届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但也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春季,由于东南与西北两气压系统辐合线上锋面活跃,气旋频繁交替,天气多尘,在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很快,降水稀少,春旱几乎连年发生。由于干冷空气频频南下,大风日、最大风速为一年中最多的季节、占全年的66。沙尘也较多。夏季,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如遇冷空气拾升,即产生较大降雨。随着夏季风的到来便进入雨季,降雨日数增多,而且多大雨、暴雨。夏季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夏

16、季太平详副热带高压进退的早、晚、强、弱,对本地汛期早晚和雨水多少关系很大,往往因此造成旱涝灾害。夏季炎热潮湿,有时出现3839的高温,由于地处沿海,无大的气流影响,有海陆风交替,炎热程度明显减轻,七月份平均气温24.8,比同纬度内地偏低,但湿度较重。山区多雷阵雨天气,打时伴有冰雹和阵大风。夏季主要的气候特点为炎热、潮湿、多雨。 秋季是冬季风取代夏季风的过程,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大,所以秋季比春季为短。由于地面冷却加强,低空温度迅速降低,大气层结构稳定,不易起风,形成秋高气爽冷暖适中的天气。 冬季盛行冬季风,风从大陆内部吹来,天气多寒冷、干燥、晴朗,阵雪少,仅占全年降水的1.9,当地冬季占全年降水的

17、5.3。天气变化的特点是一次又一次的冷空气南下,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后气温逐渐回升,接着另一次冷空气南下。本地的冬季长,占全午时间的47,最冷1月平均气温7.1。在北部山区,包括义院口、庄河、驻操营、上庄坨等乡,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冬季寒冷,盛夏多暴雨,是全县雨量最多、热量最少的地方。年平均气温89.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25。080保证率的积温36003950;无霜期80保证率150天;10间干燥度0.9;年降水量700至800毫米,0负积温在680以下。在本区丘陵区,包括杜庄、下平山、石门寨、黄土营等乡、镇,气候特点是本区雨量适中,冬季寒

18、冷,春季回暖快,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39.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525.1;080保证率的积温39004000,无霜期80保证率151天左右,10间干燥度0.96,年降水量700至750毫米;0负积温在600以下。4. 地表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又名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它发源于长城北辽宁绥中县马尾巴岭,流经官场入抚宁县境,经城子峪至庄河村南汇二道河,经驻操营于杨山汇西石河。在傍水崖花厂峪河注入后,向东南进入浅山丘陵区,经上庄坨、石门寨,在潘桃峪北汇北沙河、鸭水河后,进入秦帛岛市区东北的深山区,经陈庄后进入近海平原,在田家庄附近注入渤海。所以它

19、属山区型临海小型水系。河长67.5km,河宽平均200m,水深0.5m左右,洪水期水深达25m左右。石河以降水补给为主,78月雨季时,径流量占全年的70%80%,枯水期流量小,又由于石灰岩较发育,所以大石河水流有暴涨暴落现象。流域面积6I8km2,其中560多km2以上为山区。流域土质多为砂砾和沙壤土,山区植被覆盖率高达50%60,水土流失不甚严重,河床大部系卵石组成,冲淤变化不大,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1.4万吨。1975年,在陈庄北二郎庙峡口处,修建了石河水库(燕塞湖),汇水面积560平方公里,总库容为7000万立方米,兴了利,防了害。大石河由区内多级支流汇合而成,支流与主流构成树枝状水系展布

20、于石门寨广大地区。支流受构造运动控制,或是断裂或断裂带,或是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石河的支流有二道河、西石河、花厂峪河、北沙河、鸭水河,其中主要的有三条:西石河、花厂峪河、北沙河。5. 土壤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以下为各土壤类型的分布情况:石质土类:分布在大新寨区东部长城沿线,平市庄北山、沙河寨东山等地。石质土类的特点是地形陡峭,与裸岩相间分布,石多土少,灌草覆盖地面。棕壤类:1)基性硅铝质残坡积棕壤性土,分布于熊顶盖和义院口北山等地。该棕壤性土的特点是土层较薄,砾石含量较多,剖面层次发育不明显,因地势高没被垦殖。植被以灌草为主,乔木较少,属微酸性。2)少砾轻壤质中层棕壤,分布于沙河寨等山区,是深

21、山区的自然土壤,其特点是地表有枯枝落叶层,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色呈灰棕色或暗褐色,pH值在5.636.53之间,以乔木为主的植被比较茂盛。褐土类:1)基性硅铝质残坡积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于义院口、驻操营等地。2)钙质残坡积褐土性土,属碳酸岩类,由于淋溶已无石灰性反应,零散分布于黄土营、石门寨、杜庄、平山营等地。以上两者总的特点是土层极薄(不超过30厘米),质地粗糙,表层土色较深,心土色泽较谈,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垦殖。3)钙质残坡积少砾轻壤质中层淋溶褐土,分布于黄土营、驻操营、石门寨等乡的碳酸岩类丘陵区,PH值7.86,属微碱性,耕层碳酸钙含量为0.26。4)中性硅铝质少砾轻壤质中层淋

22、溶褐土,主要分布于上庄坨、半壁店一带丘陵区,有机质含量较高,为2.23。5)轻壤质底卵石潮褐土(一),分布在傍水崖、庄河、温庄等靠山近河的地方;轻壤质体卵石潮褐土(一),分布在下平山等距山河更近的河套地带。6. 植被、动物抚宁县因为地貌类型齐全,环境复杂,区间差异明显,气候温和,降水较充沛,适合多种生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分布较普遍。植物区系除了草原区系外全省有的这里都有。1)植物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同时考虑当地生态条件和栽培植被的特点,抚宁县的植被分为四区: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区、丘陵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栽培植被区、平原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栽培植被区、滨海平原盐生植物栽培植被区。而柳江盆地的植被类型主要

23、为北边山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和中部的丘陵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栽培植被。北部山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区以落叶阔叶林和稀疏油松林为代表。自然植被有油松、辽东栎、槲栋、山杨、椴树等,灌草丛由荆条、小刺揪和白羊草等组成。本区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植被多样,加之垂直分布上的差异,形成土地资源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丘陵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栽培植被区:原生的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还有部分针叶林,由于长期开垦,自然植被大都被破坏,只有零散小范围还存有疏林、灌木、草甸,不过加之大面积的果园,人工栽培的各种用材树及田埂、河旁、道边的各种野生植物植物资源还是较丰富的。2)动物按动物区系分,本县属季风区耐湿动物群,按生态地

24、理动物群原则划分,本县属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划分为三个亚群,即冀北山地丘陵落叶阔叶林动物群、平原农田动物群、滨海平原盐生植被动物群。动物流动性较大,各动物群间相互渗透,但区间又有明显的差异。据资料记载及日常生活中发现,全县现有陆栖脊推动物约300多种,以山区为最多,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60多种。7. 矿产本区内生矿产及外生矿产均有发育,主要矿产如下:1)煤 本区为侏罗纪和石炭二叠纪沉积的煤田。侏罗系含煤11层,厚度一般为24米,最厚可达12米以上。煤田北部义院口最发育,其余为不可采或局部可采。石炭二叠系含煤6层。由于中生代受燕山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媒质破坏严重,变质程度高,硬度大,灰

25、分增大,挥发分下降,一般多为无烟煤,少量为贫煤。 2) 上平山铅重晶石矿3) 花厂峪铜铁矿4) 耐火粘土矿5) 石英砂岩6) 石灰岩7) 白云岩(二)秦皇岛市区 秦皇岛市区位于柳江盆地的南部,渤海沿岸长约为50km、宽约6km的狭长堆积平原,在这里可进行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实习。同时,秦皇岛市于1984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重点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景观独特、商业旅游业发达,也为人文地理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五、实习路线和观察要点(一)亮甲山杨庄5号中午12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将要实习为期一周的实习基地。吃饭休息过后下午3点我们准时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步行去了位于

26、基地南部的亮甲山。例图如下。亮甲山属于下古界奥陶系亮甲山组。亮甲山岩石主要是由沉积岩组成的,呈灰色,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层里分布,为整合接触。但在其北侧有一层颜色比较深的岩层,此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床及岩墙,呈灰绿色,其主要成分是辉绿岩,因此有明显的色带分布。从亮甲山下山,我们去了位于石门寨镇西北方向的杨庄。杨庄,已在七十年代该名为“杨家坪”。据一位久居杨庄的老人回忆,几十年前村里居民住宅呈“工”字分布,随着村南一家水泥厂的兴建,村子人口逐渐增多,已由“工”字向两侧分散,而且居民分布较均,并未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且村子房屋多数已由七十年代老房翻盖成现代式平房或楼房,充分展示了杨庄村经济的发展。下午

27、5点半左右我们又步行回到了基地进行休息,并为明天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二)大石河上庄坨傍水崖魏岭 6号上午7点我们准时出发,根据老乡问路法及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到达魏岭,途中经过大石河、上庄陀、傍水崖等地。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

28、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大约9点钟左右我们爬上魏岭山顶。从魏岭山顶俯视大石河,河曲全貌如图1所示。大石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去,由于河床快速侧向移动,形成多条大致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成多个迂回扇,因此河流较弯曲。沿途形成多级阶地,其中第一、第二阶地非常明显,一级阶地面宽平而连续,二级阶地面宽展但不连续,阶地前缘的堆积物大部分已被剥蚀掉而基岩裸露。阶地后缘堆积物仍被保留下来,而且有一定厚度。三四级阶地为侵蚀阶地,不连续。第五级侵蚀阶地不明显。 在魏庄南河谷,河漫滩有明显的二元相

29、沉积结构,表层为细粒粘土和粉沙,而其下是粗粒的河床沉积物。小傍水崖位于柳江盆地中部,组成基岩,形成于距今1.87-1.63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系中系的火山岩。大石河及其支流在此汇合,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离堆山,东侧呈陡崖状。离堆山是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而且离堆山主要为安山岩。形成于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的安山岩(偏灰绿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处于裂式喷发,岩被覆盖在北票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地层为最底层,并且此处为块状

30、斜长角闪安山岩,其新鲜面为灰白色,挥发面为黄褐色。如右图示例。小傍水崖一起周边地带是一古战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游击将军张臣在此领兵布阵,评有利地形全舰入侵之敌,因此全胜。从此北方边境趋安定。为明朝中兴奠定基础,后人在小傍水崖古战场立建功碑,以示纪念。(三)沙锅店潮水峪半壁店7号上午我们早上7点带好午饭准时出发,步行去了沙锅店,在砂锅店村东石灰窑处我们看到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地貌。而且我们所见的是地面喀斯特地貌,有明显石芽、溶沟等地貌。此处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且以方解石为主。而且在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中,水和缝隙是必要条件。在喀斯特岩层的西侧,有明显花岗岩的侵入体,形成了明显的岩墙形

31、状。由于花岗岩比石灰岩耐侵因此在地层处花岗岩要比石灰岩高出一段。见右实图。十点左右我们行进至潮水峪村断层崖处。此处的断裂构造破坏了向斜构造的完整形态,把该区切割成大小不同的断块,由于断块的差异性活动,形成断块山等断层地貌。此地岩墙是一条几十米的浅层侵入岩,即岩浆岩构成,两侧为灰岩沉积岩。且此断层为正断层即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但此断层上盘丢失,只留下下盘可见。见右实图下午一点钟左右我们开始往回返,但是不是按原路返回。途中我们基本上是走的平坦的大路,但途中我们也在寻找着当地的植物,并且问了当地老乡此种植物的名字及特点,现将所拍两种植物列如下。核桃树,落叶乔木,高达35m,树皮灰白色,浅纵裂,枝条髓部片状,幼枝先端具细柔毛;2年生枝常无毛。羽状复叶长2550cm,小叶59个,稀有13个,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生小叶通常较大,长515cm,宽3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为心脏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仅脉腋有微毛,小叶柄极短或无。茸草,茎圆柱形,粗壮,坚挺,直立,下部木质化,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6-12mm;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具尖锯齿。穗状总状花序顶生,近无梗,长6-20cm;苞片狭披针形;花萼钟状,长5-6mm,萼齿尖锐,钻状三角形,与萼筒。蒴果长卵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