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时期,必须兼顾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根据世界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回顾,指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预测“十二五”期间三次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4-0018-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
2、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当前,适逢我国“十一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回顾我国三次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把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对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期间我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就注意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关联,他在对英国产业发展实际进行研究后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
3、工,而再由工转商。但他所处的时代还难以从理论上精确地论证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与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继威廉?配第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对产业演进规律进行更系统的研究。他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对三次产业间的关系进行经验性概括,提出揭示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变化趋势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开始上升。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充分吸收和借鉴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在收集和整理二十多个国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
4、演变趋势的统计分析,提出库兹涅茨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及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均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如果综合各国的情况看,第二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须与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产出结构的变动趋势 从总体上看,1978-1985年,三次产业产出比重为“二一三”格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以下简称产出比重)一直在40以上,其次是第一产业,约占30上下
5、,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低,基本在20附近徘徊。但从1985年开始,“二一三”的格局被打破,此后一直保持“二三一”的格局。其中,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第三产业产出比重在1985年超过第一产业后呈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已接近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重则逐年下降,到2009年仅占GDP的10.6。 1第一产业呈上凸型曲线走势。1978年第一产业产出比重为28.1,1982年达到33.3的历史最高点后逐年下降,2009年降至10.6的最低点。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产业在1978-1982年间的上涨,主要归因于农村和农业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率急剧提升
6、。同时,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显著改善,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林、牧、渔业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这一时期农业的逆势增长具有补偿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2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呈现先降后升,逐渐平稳的波动趋势。1978-1990年,第二产业产出比重缓慢下降,由1978年的48.2逐步下降到1990年41.6的最低点,然后又逐步回升至2001年51.15的最高点,之后虽有所回落,但基本稳定在4549之间,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持续领先优势主要归因于我国长期坚持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 3第三产业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1978年的23.7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42.6。2
7、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差距最小,仅比第二产业低3.07个百分点。此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差距逐渐拉开。2007年后,这种趋势得到改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重新开始增加,并且增速加快。 (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构成比重上,两者存在较大差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始终处于绝对多数,但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9年的38.1,31年间几乎一半的从业人员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提升到2009年27.8和34.1。上世纪90年
8、代中期前,由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轻工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吸纳大部分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成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之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超过第二产业,从总体趋势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现逐步接近第二产业的态势,到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38.1:27,8:34.1,其中第三产业劳动力从业人数与第一产业仅相差4个百分点。 (三)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劳动生产率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二是上世纪90年代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加快
9、,尤其是第二产业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三次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迅速拉大。其中,第一、二产业间的差距最大;三是农业始终是三次产业中劳动生产率最低的产业,一直低于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三、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三次产业产出比例失衡,产业?炔拷峁共缓侠? 200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 500美元,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之比为10.6:46.8:42.6,虽然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三次产业结构尚存在较大差距。如,2003年,日本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比为1.3:30.4:68.3,韩国为3.2:34.6:62.3,同 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三次产业占GD
10、P的比重为5.8:19.1:75.1。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平衡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过低。以第三产业为例,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第三产业发展的世界平均水平。据2000年世界银行抽样调查统计,34个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61,22个高收入国家为71,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80以上,而同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还不到40。与此同时,我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极不合理。以农业为例,1978年,种植业占农业的比重为80,远远超过渔业、牧业和林业;2008
11、年我国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3.3:4.4:29.4:9.4,种植业依然占据农业的半壁江山。此外,我国农业中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也不协调。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服务业也同样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0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5,而且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传统性服务业领域,而以现代物流、技术研发、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 (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失衡 首先,第一产业一直是我国吸纳人员就业的主要领域,2009年,产值仅占GDP比重10.
12、6的第一产业吸纳38.1的就业人员,总数达29 708万人,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3左右,差距非常明显。其次,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我国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工业从业人员相对数量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就业流出的趋势。再次,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如,1999年,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平均达到40以上。而同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仅占总从业人数的26.9,第三产业不仅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长期滞后,而且大都集中在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
13、(三)三次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扩大 库兹涅茨定律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先趋于稳定,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则明显上升,当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整体提升很快,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917元人增加到2008年的38 806元人,但三次产业间的增长速度却差距较大,尤其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2008年只有11 092元人,尚不及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一半,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差距更大,而且这种趋势不仅没有改变的迹象,反而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
14、时,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也在逐渐扩大。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以下趋势。 (一)农业比重下降趋势减缓,并将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农产品需求将呈稳定增长态势,但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的趋势将减缓。就-产业内部来看,传统农业中种植业产出比重将不断下降,渔业、畜牧业的产出贡献将有所增加
15、。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将继续从农业中流出进入非农产业,并更多地转移到第三产业,但流出速度有所减缓。 (二)工业仍将继续扩张,但内部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 ,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仍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内部结构面临较大调整:首先,重化工业仍将占据重要地位。霍夫曼法则表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2009年,我国人均收入已突破3 500美元,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汽车、住宅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持续提升,并进一步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和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16、其次,以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为特点的装备制造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到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我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十二五”末期,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我国初具规模。 (三)服务业
17、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申的比重和地位将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地位。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我国将继续推行城市化发展战略。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6.6,“十二五”末将突破50,城镇人口达7亿。城市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增长,尤其会带动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二是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有形产品的需求不断下降,而对个性化服务产品的需求则大大增加。同时,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持续改善将继续影响国民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三是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提高,
18、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扩大,现代物流、技术研发、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格局将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十二五”期间,不仅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可能超越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而且在GDP中的比重也可能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总结 未来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第二次转型的战略起点,也是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国三次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问题和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于: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通过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农业市场体
19、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缩小与二、三产业的差距。二是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设计、研发、咨询、金融、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通过实现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和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扭转我国第三产业产出比重过小、吸纳从业人员能力差的局面。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协调互动,从而推动三次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安同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4。 2邹东涛,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 (责任编辑:晓 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