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4.02KB ,
资源ID:2327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27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docx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长春财经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2016年 3 月至2016年 6 月教学单位:思政部任课教师:杨万贺教 案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课单位思政部课程类别普通共同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主干课( )专业限选课( ) 任选课( ) 学分2学时32授课教师杨万贺授课对象15级学生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与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 授课题目为新中国而奋斗课次1章节第7章授课时间2016.06.11-2016.06.18授课地点一教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要使大学生了

2、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国内和平未能达成,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在蒋介石的武装进攻面前,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其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紧密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合作协商制度。三大战役胜利完成,南京政权的覆灭,宣告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重点、难点、关键点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解决方法主要内容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

3、奋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中国人民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的时期。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由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要把它们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由于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行和平建国,因此,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基于对战后政治形势的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建立一个无产阶

4、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将是一场严重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政协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对于

5、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所以,它计划先在关内大打,而后在关外大打。待它认为相应的准备已经完成时,就全面彻底撕毁政协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

6、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中国共产党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

7、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机动兵力大大增强。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

8、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实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全国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热潮。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

9、力、物力的支援。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遇深刻的危机。

10、 2、学生运动的高涨针对国民党当局积极从事内战的准备,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这个运动扩展到了许多城市。 3、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夜,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去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时遭到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围殴达5个小时,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这些事实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11、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

12、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

13、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如前所述,青年党、民社党跟随国民党走了,民盟的大多数则是靠近共产党的。 2、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 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尽管民盟等一向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

14、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国民党当局还是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继李公朴、闻一多遭暗杀之后,杜斌丞又在西安被杀害。民盟地方组织的许多成员被逮捕、绑架、屠杀,所办的多家报社也被捣毁或遭袭击。 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5、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和平、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