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64.25KB ,
资源ID:232267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2267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简缩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简缩版.docx

1、人教版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册简缩版1散步说课稿【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散步。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

2、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以竞赛的形式,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文的第一、二节,找出并品味这两节中比较“特别”的词语和句式,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与习惯上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

3、头郑重其事地推出这样一个镜头?这样,通过比较、讨论,归纳出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举轻若重。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四人小组合作,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体现“举轻若重”的句式与词语,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在探讨文章中“举轻若重”的句式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文中体现主旨的一句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它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

4、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在探讨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鼓励他们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的思想感情。五、作业布置。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布置了两个作业:1、与父母共读本文。2、尝试用“举轻若重”的写法,描述自己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或者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生活。2秋天的怀念说课稿【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

5、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细节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3、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感悟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 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引导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几次提到看菊花?每次看花的结果怎样?学生浏览课文后汇报交流。二、品读课文,感悟母爱。1、探讨

6、第一次看花,感悟母爱的宽容理解。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的 “扑、抓、忍”,体会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地照顾。 感受“母爱”、感悟“咱娘俩的好好儿活”是本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进而引领学生探究母亲的“好好儿活”究竟告诉儿子什么?理解到母亲是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样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这是我第一次提到:好好活。2、探讨第二次看花,感受母爱的无私。抓重点词句感受母爱的无私。通过儿子态度的变化,体会母亲喜出望外的心情,并采用分角色朗读。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母

7、亲去世七年后写的,除了无尽的思念,还有深深的愧疚、自责。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自责,进而指导朗读。尤其引领学生对母亲留给史铁生、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句话是 “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句话的感悟,感受母亲的无私。想一想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就是希望孩子们好好活着。这是我第二次提到:好好活。 3、探讨第三次看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让学生读描写菊花的句子,深入体会菊花的颜色及象征意义。通过自己思考、讨论,理解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学生可能体会到学生可能会说菊花的品质就象征着母亲的品质,淡雅,高洁;或者我的生命应该像

8、菊花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或者看花是对母亲的怀念等。这时,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都是值得赞赏的。再让学生把体会送到文中去,再读最后一段,意在形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读出自己的思考。这是我第三次提到:好好活。 三、升华情感,荡涤心灵。 再次走进文本引读课文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引领学生回过头来探究“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学生有了前面对母亲的品读,明白了怀念的是一次又一次想让他去看花的母亲。 我们读书不光要读出文字的味道,还要读出自己的思考;不光要感悟别人的“好好儿活”,还要思考自己的“好好儿活”。四、回顾全文,关注表达。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文章没有一处 直接写出“母

9、爱”两个字,但却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作者如何表达伟大、无私的母爱的?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不仅流淌无私的母爱,更有作者对母亲无尽的怀念、深深的愧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通过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使学生得意、得言。3羚羊木雕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的文章采用散文、诗歌、小故事等多种写作形式,描绘了母女情、同学情、母子情、兄弟情等,从而讴歌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亲情。羚羊木雕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更适合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围绕羚羊木雕母女情和同学情发生的矛盾,是非曲直,也需要同学们结合自

10、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丰富的情感。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的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朗读和圈点勾画等读书方法。3、通过感悟文章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同龄人对长大的一段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萌动。

11、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通过引用同龄人的一段话,激起同学的同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说读课文。1、浏览课文,学生就“一个的木雕”、“一个的爸爸”、“一个的妈妈”、“一个的奶奶”、“一个的万芳”、“一个的故事”进行自选话题,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说话活动。2、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感知了作者的情感,感知木雕的名贵,爸爸妈妈的逼迫,奶奶的无能为力,万芳的仗义。三、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115段默读课文,标划出体现爸爸、妈妈、我三个人物形象的神态描写。2、培养了学生圈点勾画等读书的习惯。3、使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不同的人物语言体现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同时了

12、解了爸爸妈妈对我的逼迫,描写了我的委屈,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爸爸妈妈的批评。4、由默读到有感情的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体会到爸爸妈妈对我的伤害。5、速读文章26段至结尾,标化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世界。既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又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我”的无奈、委屈、痛苦。爸爸妈妈对我的伤害。四、探究课文。1、这件事究竟应该怪谁?展开辩论。其一,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文中来。其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父母非常的重财轻义,而我和万芳之间非常重视友谊。2、讨论:既然羚羊木雕已送给了万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本文围绕羚

13、羊木雕,写了一场家庭矛盾,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应与人商量,考虑周全些。4金色花说课稿【教材分析】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3、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4、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5、引导

14、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3学生自由回答。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今天,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出示课件:课题、作者)(二)简介作者。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

15、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2学生互相交流。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4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还需仔细探讨课文。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5教师示范朗读。6学生自由回答。(归纳出: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四)合作交流,品读诗歌。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2、指名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同学评议。教师明确:

16、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歌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品味,然后进行访读。3、出示课件:金色花配乐朗诵,学生欣赏。4、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5、学生分组朗读。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五)合作探究,释解疑难。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刻理解主题。1过渡:同学们刚才朗读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2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我”为什么这么快

17、乐?“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让妈妈知道呢?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教师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这时,学生不难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3师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读全文。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难点,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六)总结概括。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

18、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好好珍惜母爱,细细品味母爱,懂得去回报母爱以及关心过我们的所有的人。(七)板书设计。(出示课件)金色花我 嬉戏妈妈 圣洁 美丽(8)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2母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据你的体会感受,你认为母爱就是什么呢?请用句式:“母爱就是”来表达。5、咏雪说课稿【教材分析】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意,学习古人智慧、守信的美德。【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才女,她叫

19、谢道蕴。2、诵读课文。语文的学习重在读,读中知其意,读中会其理,读中可以品评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儿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先范读再教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正音,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然后自由练习朗读。 3、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 4、研读课文,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问答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设计了七个问题,既强调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又训练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思考,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围绕着“内集”让学生回答:目的是什么,参加人有哪些,天气状况如何,深层次思考:为什么会着重写天气;围绕着“咏雪”学生回答,文中考题是什么,答

20、案有哪些,深层次思考:细读课文,谢太傅欣赏谁的答案,胡儿和无奕女谁自信,你认为谁的答案较好,你认为“聪明”从哪儿来等这些问题,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文意,同时又促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 5、分角色朗读。 6我的老师说课稿【教材分析】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熟记课后的生字词。2、熟练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

21、3、揣摩文章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深厚感情。【教学重难点】揣摩精彩语句,体会作者蕴含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三读文章。一是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并对文章又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是点读文章,感知蔡老师这一人物形象。三是跳读文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本文的行文脉络。 3、 总结全文。 4、拓展延伸:让学生述说和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对记叙文的写作有一定的了解。 7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教材分析】再塑生命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课文,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

22、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2.理解人物形象。 3.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4.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教学重难点】 完成课文内容梳理表,理解人物形象。【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有谁还记得?你能说说她的故事吗? 接下来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有的放矢。2、检查预习,掌握字词。采

23、用小组合作相互提问的形式进行。3、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结构,学生不同的回答,正是对文意的把握。另外,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思考探究。4、分析形象,理解题目。设计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 1、读了课文,你心目中的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海伦凯勒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组合作,讨论解答。 2、结合刚才的探讨,对于题目“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认识的? 5、作业布置。 1、抄

24、词语,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2、以“我心目中的海伦”或“我心目中的莎莉文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这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8我的早年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设计进行说明。【教材分析】我的早年生活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

25、文通过对丘吉尔在哈罗公学和军事院校的两种生活的回忆,表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坦然和伟大的气魄。选材典型叙事清晰;语言诙谐幽默、自然、生动。也没有阅读障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3、感受“我”在叙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积累词语解释等考点知识,从而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坚自信乐观、勤奋努力、坚守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二、我将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早年在哈罗公校和军旅生涯两

26、 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丘吉尔在少年时代就对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确立自己的理想,从而引发对“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的感悟,理解作者自信、乐观、坦然和谦逊的气魄。 三、难题解答。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出现的难理解的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对他们所遇到的 困难的问题进行解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在讲解课文时,我也将对文章中出现的难句进行解析,分析它的蕴含的真实意义,从而清晰的展现文章的结构框架,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信乐观、勤奋努力、坚守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四、板书设计。对于板书我采用的是一种连环式的设计方案,从而清晰

27、的展示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在说课的过程中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9王几何说课稿【教材分析】王几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马及时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的难忘经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王老师的敬佩之情。2熟读课文,感知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重点确定为:字词的掌握;文章感情的体会。【

28、教学重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里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关键是教师必须要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因为相类人物能唤起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这里让七年级的新生回忆他们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二、朗读感知。1、学生默读(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并给生字注音)2、学生生个别朗读课文(朗读前提醒学生注意用儿童的口吻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3、检查本课的一些生字词,教师强调了重点和考点。

29、4、概括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王几何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用一个或两个形容词来概括,学生在概括的时候可能会找到一些事,也可能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为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的需要,所以教师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几次写了同学们的笑?(2)他们为什么笑?(3)“我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是什么?通过这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6、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塑造王老师的细节描写。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所以这一环节尽量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从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展示过程中,老师点拨,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几个角度

30、进行分析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不但培养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扎实地学习了写人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师爱。老师博大的爱,不仅仅表现在幽默,也表现在严厉。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的反思与说明,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10、论语十二章说课稿【教材分析】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课 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

31、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文言词汇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孔子和七岁孩子的故事导入。(二)介绍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32、共20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四书五经之一。(三)读文感知。1、学生读前三章,扫清字词障碍。2、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加以体会。(四)合作探究。1、教师示范讲授第一章。2、学法指导 文言翻译九法。3、合作探究,完成后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学三章的内涵。(五)拓展延伸。1、结合所学,反思自己在学习、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2、诵读感悟,体会精彩内涵。(六)课堂小结。归纳所学文言知识点。(七)布置作业。背诵前三则。板书设计 求知态度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以上是我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