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精品生物素叶酸食物保鲜剂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一、主要产品简介 61、生物素 62、生物保鲜剂 63、叶酸 7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7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83、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9三、生物素和叶酸行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91、饲料添加剂行业概况 112、食品医药添加剂行业概况 143、生物素和叶酸市场概况 16四、生物保鲜剂行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81、乳酸链球菌素 202、纳他霉素 22 3、-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 234、生物保鲜剂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25五、行业竞争格局 281、生物素
2、和叶酸行业竞争格局 282、生物保鲜剂行业竞争格局 293、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0(1)生物素和叶酸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30(2)生物保鲜剂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31六、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11、生物素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12、叶酸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23、生物保鲜剂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2(1)菌株选育与改良技术 32(2)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控制技术 33(3)产物回收与纯化技术 33七、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331、技术壁垒 332、资金壁垒 343、生产许可壁垒 344、产品认证壁垒 345、品牌壁垒 35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5
3、1、有利因素 35(1)发展中国家食品行业的较快增长 35(2)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 36(3)行业技术发展带来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 362、不利因素 36(1)生产成本的增加 36(2)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 37九、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371、生物素和叶酸 372、生物保鲜剂 38十、有关进出口政策、贸易摩擦对本行业的影响 38十一、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91、生物素产品主要企业 39(1)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9(2)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39(3)上海海嘉诺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0(4)富阳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402、叶酸产品主要企业 40(1)常州市牛塘化工
4、厂有限公司 40(2)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41(3)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41(4)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41(5)常州市康瑞化工有限公司 413、生物保鲜剂产品主要企业 42(1)安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3(2)郑州奇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4(3)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45(4)山东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6一、主要产品简介1、生物素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是合成维生素C 的必要物质,在代谢脂肪及蛋白质过程中不可或缺,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必要营养素。生物素是维生素中生产工艺最为复杂的品种,也是最后实现国产化的维生素,目前约7
5、0%的用量应用于饲料添加剂,30%用于食品饮料及医药领域。在动物饲养的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生物素缺乏症,尤其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更容易出现生物素缺乏症状。近年来,生物素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2、生物保鲜剂生物保鲜剂是指从天然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具有抑制、杀灭微生物以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和抑制、消除、减缓氧化反应的抗氧化保鲜效果的食品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是通过抑制、杀灭微生物防止腐败变质的天然生物保鲜剂,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音译尼辛,是由乳酸链球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化合物,它能有效地抑制致使食品腐败的革兰氏
6、阳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对耐热性芽孢杆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及其所产生的芽孢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罐装食品、饮料、调味品等的防腐保鲜,是一种安全、无毒、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的细菌素,目前已被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批准为食品防腐剂而广泛使用。纳他霉素(Natamycin),是由纳塔尔链霉菌、恰塔努加链霉菌和褐黄孢链霉菌等发酵产生的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真菌剂,能有效地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阻止丝状真菌中黄曲霉毒素的形成。纳他霉素对真菌的抑制效果极好,可用于各类肉制品、干酪、糕点及发酵酒等食品的防
7、腐,与其它抗菌成分相比,纳他霉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真菌引起的疾病。此外,由于纳他霉素的溶解度低,可用其对食品的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食品保质期却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口感。目前,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批准将纳他霉素用于乳制品、肉制品、果汁饮料、葡萄酒等许多食品的生产和保藏。-聚赖氨酸盐酸盐(-polylysine),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20 世纪80 年代由日本首先生产并应用于食品防腐,目前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寿司、米饭、面食等高淀粉类食品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较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相比,-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谱广是其重要优势,它不仅可以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革兰
8、氏阴性菌中的产气杆菌、大肠杆菌等易引起食物中毒与腐败的菌种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此外,-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安全性高,能在人体内消化分解后转化为赖氨酸,而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因此是一种营养型抑菌剂。随着我国主管部门的批准使用,-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市场前景广阔。3、叶酸叶酸(Folic Acid),又称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因1941 年美国学者Mitchell 等人从菠菜叶中分离提取而得名。叶酸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等,特别是占人群较大比例的孕妇、乳母和婴幼儿等更需要补充叶酸;当动物体内
9、缺乏叶酸时,则会出现生长迟缓、畸形、贫血等多种病症。因此,叶酸在食品、饲料、医药保健品等行业得以广泛应用。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 号),规定了主管食品安全的部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应包含的内容、食品生产经营应遵守的法规政策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
10、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以及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9 号),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进行管理,维护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秩序,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 号),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对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的批准文号进行管理。
11、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量及其试验方法等。3、行业相关产业政策三、生物素和叶酸行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 族维生素中的B1、B2、B5、B6、B12 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L、维生素H、维生素PP(又称维生素B3)、叶酸、泛酸、胆碱等。在维生素行业中,维生素A、E、C 等属于需求量大的大品种,全球年需求量都是万吨级别,维生素B 族则属于维生素家族中需求量较小的小品种,生物素和叶酸的年需求量分别在
12、百吨级别和千吨级别,属于维生素细分行业中的小行业。国际维生素产业经过多年的分化、改组、并购,形成了集中度很高的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国外的帝斯曼、巴斯夫和中国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伴随着维生素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逐步完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中心,是能生产全部维生素种类的少数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企业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总体而言,中国单项维生素品种集中度高,基本情况是35家企业单项维生素品种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维生素产业正经历着从垄断竞争到寡头垄断的过渡,目前一些产品的定价权由需方转移到供方。根据博亚和讯统计,全球维生素用量有45%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化妆品和食品
13、饮料领域的用量分别占30%和25%。除了维生素B12、B1、肌醇、维生素C等少数品种以外,其他大部分维生素品种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在70%以上。由上图可见,生物素和叶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约占其总量的75%左右,其余约25%用于医药及食品领域。因此,生物素和叶酸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饲料添加剂行业和食品医药添加剂行业的发展状况。1、饲料添加剂行业概况饲料添加剂是指饲料加工、制作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饲料添加剂,或称为非营养类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抗生素、激素、酶制剂、驱虫剂、防霉剂和调味剂等;另一类是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即营养类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矿物添加
14、剂(磷酸盐)、非蛋白氮等。由于营养类添加剂的需要量非常微小,为保证一些微量的营养素在加入饲料后能够混合均匀,通常会将微量元素与一定的载体进行预稀释,之后再将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多种营养素按一定配比制作成匀质的混合物,即预混料,作为最终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使用。营养类饲料添加剂因其在健康、成本和环保方面的优势,目前正在替代已遭欧盟禁止且不被消费者接受的激素和饲料抗生素促进剂。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重要成分,重量占比小但功能性强,在提升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畜产品质量、防治生长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全球饲料添加剂市场中最重要的产品是维生素、氨基酸和磷酸盐,2012 年这三种产品的销售额分别达到3517 亿
15、美元、756 亿美元和4873 亿美元。根据美国动物健康和营养公司奥特奇(Alltech)统计,2014 年我国饲料产量为183 亿吨,占全球饲料产量的187%,产量位居全球之首,但相较2013 年下降了4%。从全球来看,2014 年全球饲料总产量为98 亿吨,比上年增长了1%;2011 年到2014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受近年来下游畜牧业、养殖业需求低迷的影响,近三年来全球饲料产量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尽管饲料行业整体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但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依然还有较大的空间。长期来看,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驱动:世界人口的扩张带来的新增肉制品需求;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带
16、来食品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人均肉制品需求。人口扩张方面,根据美国人口资料局2010 年的统计,预计2025 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81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1%,其中2009 年至2025 年世界人口增加近13 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使得动物蛋白和肉制品的需求随之增加,从而带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应增长。人均肉制品消费量方面,通过对世界各国人均GDP 水平和人均肉类消费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均GDP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均肉类消费量相对更高,有部分国家的饮食结构和文化产生差异比如日本鱼类蛋白食用较多而猪肉和禽类食用相对较少,但总体而言两者还是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比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17、,2011 年我国人均GDP 为5,200 美元,人均年消费肉类578 公斤,美国人均GDP 为49 万美元,人均消费肉类达1168 公斤,是我国的2 倍左右。因此,随着人口数量众多的新兴国家诸如金砖五国等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均肉制品消费量也会随之上涨,进而带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相应增长。此外,我国饲料添加剂的普及率也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我国禽畜肉类人均消费量尚且不高,但生产总量早已高居全球第一,随着人均消费量的增加,生产总量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在资源总量的限制下,则需要畜牧业提高养殖效率,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养殖,饲料添加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2009 年至2014年我国配合饲料
18、(添加饲料添加剂)产量从7,156 万吨增长到15,281 万吨,年复合增长164%;同期我国混合饲料(不添加饲料添加剂)产量从3,925 万吨增长到6,504 万吨,年复合增长106%,配合饲料占比从2009 的6458%提高至2014年的7014%,可见配合饲料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混合饲料。另外,随着人们对饲料添加剂功能的逐渐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饲料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的浓度也有着提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其他新兴国家也会出现,饲料添加剂使用普及率的提高将会推动饲料添加剂需求的进一步增长。综合以上因素,饲料添加剂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无论是人口的扩张还是食品结构的升级,在耕地资源有限且难以逆转的
19、情况下,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产出水平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肉质食品都需要饲料添加剂的配合及支持,因此长期来看,饲料添加剂行业依然会保持增长的发展态势。2、食品医药添加剂行业概况目前在食品领域,维生素较多用于功能性饮料,此类饮料以水为基础,通过添加氨基酸、牛磺酸、咖啡因、电解质、维生素等天然营养素和调整其成分及含量比例调制而成,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根据博亚和讯测算,近年来维生素在食品饮料市场中的应用增长速度(10%-15%)相对于医药化妆品(3%-5%)和饲料添加剂(1%-2%)更快。目前功能性饮料占我国软饮料市场的份额在5%-10%左右,
20、增长空间大、速度快,受益于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烟酰胺、泛酸钙、B1、B6、C 等维生素品种在饮料中的应用比例有所增长。维生素在医药保健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营养保健品及医药制剂,且以营养保健品为主。近四十年来,全球营养保健品消费市场发展极为迅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维生素补充剂是很受欢迎的营养保健品。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调查发现,约有一半的美国人有规律的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美国人从维生素补充剂中获得的维生素占总摄取量的25%左右。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维生素补充剂逐渐以一种生活必需品出现。维生素作为营养保健品,受经济形势波动影响很小,维生素在医药保健品领域的应用需求稳步增长。长期来看,随着
21、新兴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均GDP 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会逐渐增强,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也会逐步释放出来,这将是驱动医药维生素添加剂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的维生素补充剂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根据博亚和讯统计,中国维生素补充剂市场规模在2010 年已达50 亿元,且该规模每年依然保持着超过10%的增速在增长。根据厂家和产品定位的不同,维生素补充剂中的维生素添加量差别较大,通过统计发现,维生素补充剂中添加量较大的主要有维生素C、烟酰胺、泛酸等,其他维生素品种添加量差异较大。综上,食品饮料和医药维生素添加剂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相对稳定,同时新兴国家在这一领域的需求逐步释放将会进一步驱动
22、行业增长。3、生物素和叶酸市场概况随着维生素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目前全球生物素和叶酸的需求几乎全部由中国厂商供应,仅有少量高端产品由国外厂商生产。根据博亚和讯的统计数据,2013 年生物素全球需求175 吨,中国生产216 吨;2013 年叶酸全球需求1,600吨,中国生产1,500 吨。2010-2013 年期间,全球生物素需求量从150 吨增长到175 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27%,高于同期饲料行业的增长率;同期中国生物素需求量从20 吨增长到25 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72%,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在饲料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饲料结构的升级推动了饲料添加剂行业的较快发展,进而带动了上游产品
23、生物素的较快增长;由于中国食品饮料和维生素补充剂市场的快速发展,生物素在中国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近年来,全球叶酸的需求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较小。根据博亚和讯统计,2010-2013 年期间,全球叶酸需求每年增加50 吨左右,2013 年全球需求达1,600 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3%,略低于同期饲料增长率;中国叶酸需求增速略高于全球需求增速,2010-2013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1%,2013 年需求量为310 吨,在2012 年经历了较快增长后又快速回落。近年来受困于市场价格偏低、上游中间体供应的制约、环保压力和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厂家选择转产或停产应对,有效供应方
24、的减少使叶酸价格近两年出现暴涨,但短期的供需缺口可能随着厂家环保投入增加提升产能或复产而有所改善,价格从高位回归。综上,饲料添加剂市场的刚性需求会促使生物素和叶酸保持平稳增长;同时,新兴国家食品饮料及维生素补充剂市场的崛起,将会成为推动生物素及叶酸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四、生物保鲜剂行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工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食品在收获、运输、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十分容易腐败变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会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危害消费者健康。在我国,由于防腐保鲜技术落后,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中腐损率分别达到30%、12%和1
25、5%,仅果蔬采后腐烂导致的损失就达每年8,000 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50 亿元。食品腐烂变质的原因很多,包括收获过程中的损伤、自身的生理失调和衰老、加工技术缺陷、贮藏和运输条件不当等,然而微生物污染及其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在对食品进行防腐保鲜时,主要是进行灭菌或抑菌。目前在对食物防腐保鲜时,许多常用的加工处理方法只能杀死部分微生物,即使经过超高温杀菌后仍可能有活菌残留,而且有的杀菌方法还会对食品的风味和质地产生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受到微生物污染,除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外,通常还
26、需要加入食品保鲜剂。食品保鲜剂中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可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按来源可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防腐剂由于价格便宜、产量大等特点,目前仍作为主要的食品防腐剂在使用,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等,美国化学合成防腐剂每年使用量达5万多吨,在世界范围内销售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用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钠;欧盟、日本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生产和消费量也达到上万吨。但是化学防腐剂具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经过对一些纯化学防腐剂的研究发现,有些化学防腐剂有致病、引起中毒、致癌或潜在致癌的可能性,如苯甲酸盐可能会引起积累性中毒现象,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可能生成致癌变物质亚硝酸
27、盐等。另外,化学防腐剂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部分化学防腐剂已逐渐被限制或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概念越来越被大众提倡和接受,因此开发天然高效、安全无毒、性能稳定、广谱的天然防腐剂受到普遍关注。天然防腐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和矿物等,其中从微生物资源中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能够抑制一般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适用性广、无毒、高效等特点。目前投入市场化应用的天然微生物源食品保鲜剂主要有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和溶菌酶。1
28、、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能有效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许多革兰氏阳性细菌,它能干扰细胞膜的正常功能,造成细胞膜的养分流失、渗透和膜电位下降,从而引起病菌和腐败菌细胞的死亡。乳酸链球菌素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的细菌素,目前已广泛用于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等食品行业。同时,乳酸链球菌素也可与香辛料及其他防腐剂复配使用于禽肉制品、酱油制品等,延长货架时间且不影响风味和口感。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乳酸链球菌素在我国许可使用的应用范围如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乳酸链球菌素产业在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分离提纯技术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在食品中的应
29、用研究也不断深入;产量方面也在快速增长,2005 年产量仅有65 吨,据行业估算,2015 年国内产量可达600 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4%,远高于同期的食品消费增速。中国已经成为乳酸链球菌素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乳酸链球菌素作为生物保鲜剂在中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经遍及到15 小类的产品,且需求量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乳制品、肉制品等下游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促使乳酸链球菌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二,乳酸链球菌素对传统化学防腐剂的逐步替代进一步推动了乳酸链球菌素的需求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乳酸链球菌素作为一种安全
30、、无毒、高效的天然食品保鲜剂,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2、纳他霉素纳他霉素是一种由纳他链霉菌发酵制得的白色至奶油黄色的无臭无味结晶粉末,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真菌抑制剂,主要防止食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的产生。它能与细胞膜上的甾醇化合物反应,由此引发细胞膜结构改变而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的渗漏,使细胞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食品保鲜剂,纳他霉素以其高效的杀菌效果及无毒无害的安全保证,近几年在全球发展迅速,其产品的应用不断拓展至食品加工业的多个子行业,目前已在欧盟、大部分北美和东欧国家以及一些中东国家被广泛使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纳他霉素在我国许可使
31、用的应用范围如下:我国对于纳他霉素的研究始于1995 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得到不断提升,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纳他霉素作为生物保鲜剂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经扩展到11 个种类的产品,产量近十年来也呈现快速增长,随着国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对传统化学防腐剂使用的管制力度不断加大,纳他霉素的应用范围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它由2535 赖氨酸残基聚合而成,是一种营养型防腐剂。相较于传统化学防腐剂和其他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具有更广的抑菌谱(乳酸链球菌素仅能够抑制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纳他霉素
32、仅专一性抑制真菌,而-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绝大多数真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对耐热芽孢杆菌和一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更好的水溶性、更强的热稳定性和更广的pH 适用范围等优点。与此同时,-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的添加不会影响食品原有的风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早在1980 年,日本就允许-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随后,韩国也批准-聚赖氨酸在食品中添加;2003 年,-聚赖氨酸获得美国FDA 认证(GRN000135),并开始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在日本,利用-聚赖氨酸作为食品保存剂的生产规模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达数十亿日元。我国也于2014 年在最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将-聚赖氨酸和-聚赖氨酸盐酸盐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