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学第62期高等教育学1、 广义上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 高等教育是完全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3、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特有的问题与矛盾,探寻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4、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也是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5、 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盛宣怀任学堂首任督办, 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6、 高等教育学的研
2、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答题) P16(1) 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萌芽)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创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高等教育研究向科学化迈进)(2)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0s末-80s中期,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初创阶段 潘懋元先生1984年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成立第二阶段:1980s至今,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阶段7、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意义?(简答题)P201、提高自身理论修养2、增强职业道德素养3、改善学识结构4、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8、洪堡(建
3、立柏林大学)高等教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简答题)P22洪堡提出新的大学理念,其核心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9、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简答题)P36(1)教育与科研并重的大学性质(2)四育并举、塑造健全人格的高等教育目标(3)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4)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体制10、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11、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的最终质量规格。12、教育目的的制定P54(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2)社会和个体需要的辩证统一是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13、我
4、国高等教育的目的P56(1)我国关于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一步重申(3)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一章第四条规定: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目的由“劳动者”转变为“建设者和接班人”)14、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处理好几个关系P64 (1)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15、高等教育结构分类P7
5、0(1)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五个结构的含义,除地区结构,都容易出名词解释)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A.层次结构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构,又称水平结构,其中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在我国,一般习惯划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是指在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专业、学科院校及院校内部的“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一种横向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将我国高等教育分成哲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
6、类, 2011年13个(我国科类结构的发展)。C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下面内容无需背) 按经费和管理体制的差异分为公立、私立高等教育形式 按授课时间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半日制、业余 按照办学主体不同分为国家办、地方办、企业办、民间办、私人办 按照人才培养规格不同分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D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这里的能级主要指高等院校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所具备的的能力水平。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能级,如下(无需背诵) 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7、,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大学 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 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E地区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与构成状态,包括高等学校的数量、层次、类型等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F管理体制结构是指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 在我国,根据办学主体以及所有权和经费来源的不同,高校可以分为公立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以及公立民办二元制(独立学院)高等院校 根据国际上不同国家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 集权型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法国、苏联、中国分权型:美国、英国混合型:日本 (2)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 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指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
8、合构成状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师资结构。16、高等教育的功能P80(1)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种功能,如下: 政治功能:a.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b.传播思想为政治服务c.推进社会民主化 经济功能:a.培养高级人才b.创造科技知识与生产技术的功能 文化功能:a.文化保存与传承功能b.文化选择与交流功能c.文化整合与创造功能(2)个体功能。个体功能主要包括个体专业知识发展、提高个人修养、影响个体认知等。 丰富专业知识,拓宽研究视野。 提高个人能力,完善综合素养。 发展个体认知,促进社会流动。17、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P80 (1)第一阶段,人才培
9、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 (2)第二阶段,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洪堡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3)第三阶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行。(威斯康星大学以著名的“威斯康星精神”确立了大学服务社会这一职能。当时的校长范海斯把直接为社会服务作为大学只能的办学思想成为“威斯康星思想”。18、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题)P85 (1)文化保存与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与交流功能 (3)文化整合与创造功能19、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包括学校种类、学校办学与管理、学校性质与任务以及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关系等。20、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
10、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高等学校学制就是指中等教育基础上各类别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形式、科类等几个方面。21、高等学校学制的社会制约因素(高校学制确立和改革的制约因素)P89 (1)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制度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社会文化传统22、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P96 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或专门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三个基本层次。23、美国公立高校:州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 私立高校:研究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24、198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分为:学士、硕士、博士。25、高等
11、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在管理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26、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外部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中央集权型(集权型)、权力分散型(分权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27、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力结构28、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9年至今)。其基本内容包括:A.党的领导 B.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 C.教职工民主管理 就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现状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行政权力过大而学术权力缺失,行政权力过于向校集中,校级职能部门结构臃肿等。29、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记住标题、看
12、懂内容即可)P105(1)自主办学为核心的经营机制(2)全员聘任制为核心的竞争机制。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岗位责任为核心的责任机制。明确学校工作的岗位及其职责;提出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功能责任制(4)校务公开为核心的监督机制(5)结构工资制度为核心的激励机制30、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P109 (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有独特的管理对象,即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以及教师与组织、环境、事务的相互联系;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既在开发中提高,又在利
13、用中增值,这种增值与提高在促进人力资源增值的同时,又对其他资源的开发起决定性作用。 (2)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论、方式、手段随着社会与时代发展而发展。31、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念(记住标题、看懂内容即可)(1)多元化的管理理念(2)知识化的管理理念(3)全面化的管理理念(4)职业化的管理理念32、高等学校教师的激励P110报酬、工作环境、领导行为、个体发展机会、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工作的重要性)33、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核心。34、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设计,教学质量控制,教学质量改进。3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4、,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6、教师职业的出现 奴隶社会末期出现教师职业. 专职教师出现在学校产生之后。 西周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师“师氏” 私学兴起,推动教师职业发展。 封建社会,教师职业逐渐丰富和规范化。班级授课制的推广,使教师的职责、任职资格和职业活动内容更加规范化。 37、教师职业专业化:近代社会教师职业逐渐专业化。表现在教师从业资格、培养途径、管理等方面更明确和严格。师范教育的出现标志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道路。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
15、学校3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资格分类、教师职业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以及罚则等。 39、我国的教师资格 幼儿园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40、教师职业的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荀子把教师同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夸美纽斯) 41、美国公立高校:州
16、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 私立高校:研究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42、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特征P120(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3)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4)教师职业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5)教师职业劳动成果具有精神属性和延迟性(6)教师职业劳动时间具有延续性。43、高等学校教师的素养P121(1)一般素养。一般素养包括广泛、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人品;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2)专业素养。 学科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包括掌握从事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学科专业的完整知识结构体系和相关知识;熟悉从事学科专业
17、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具有本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3)道德素养。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不仅要具有一般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又要体现先进分子的道德追求,体现职业道德的特殊性。44、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45、教师专业发展即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46、课堂规则(管理策略)应符
18、合四个条件:明确、合理、必要、可行47、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48、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49、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2)师生关系疏离,学生的心理失落(3)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4)师生相互信赖程度降低(5)师生之间不良的教学关系50、师生关系的改善(1)学校方面 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引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创造师生交流平台,提供师生接触机会 加强管理,营造尊师爱生的校园环境(2)教师方面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19、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 平等待人,主动接触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尊重学生,信赖学生,鼓励学生(3)学生方面 好学上进,主动求教 尊重师长,礼貌文明51、学科的内涵应包括递进的三重含义P142(1)学科是一定领域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2)学科是围绕特定的知识体系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专门化组织(3)学科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时应遵循的规范与制度52、高等学校学科的发展趋势(记住四个标题即可)P152(1)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2)发展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3)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加速器(4)学科队伍建设等学校学科发展的有力保障
20、53、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而进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54、专业是高等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55、专业设置是指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具体来说即是指高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56、专业设置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P158(1)专业口径设置,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的覆盖面(2)专业方向设置,是指在专业口径之内所分化出的专攻方向(3)专业时间设置,是指学习者选择专业的时间安排(4)专业空间设置,是指学习者变更和贯通专业的可能性57、专业设置的依据与影响因素P159 (1)社会需求 (2)学科发展 (3)学校条件(即学校的定位与条件) (
21、4)国家政策58、狭义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59、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专业性、高深性、探究性、前沿性60、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61、课程建设的内涵P177(1)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4)课程资源与课程管理建设62、课程建设的目标P178(1)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2)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团队(3)创造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4)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63、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特点P182(1)课程价值观的融合。社会本位和个人本
22、位(2)课程结构的优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64、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P183(1)课程内容的综合化(2)课程设置的多样化(3)课程性质的职业化(4)课程取向的人文化(5)课程方向的国际化65、教学是指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66、教学活动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67、高等学校教学的特点P188(1)教学理念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开放性:开放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资源、开放的学习空间及开放的教学评价方面 。 创新性: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创新;教师引导学生创新。(2)教学
23、内容的理论性与专业性 理论性: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基本学术素养 专业性:体现专业方向,培养专业人才(3)教学方式的探究性与实践性 探究性: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水平 实践性:把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内容相结合,不断提高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 (4)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独立性 综合性:知识领域的整合,实践领域的渗透 独立性:学生有较多自由时间,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5)教学管理的多样性与能动性68、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学年学分制和绩点学分制两种。学年学分制,就是基本上保留原来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绩
24、点学分制,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若干等级,用绩点或权重的多少来表示,与学分结合成学分绩点。 69、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P191):高校教师、大学生、教学内容70、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他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71、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阐释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教科书。72、教学理论形成两个发展方向不同的体系P195 (1)以认识论为基础构建的教学理论体系,如苏联、德国、日本与中国等教学理论。它注重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研究。
25、 (2)以心理学为基础构建的教学理论体系,如美国的教学理论。它以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为重点,关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理论的运用,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研究重点。7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就是指导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规范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74、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P199(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与客观性,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武装学生,又要注重学生思想意识、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教
26、学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基础上培养能力,通过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知识。(3)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坚持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合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加
27、强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75、高等学校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P201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教学对象的特点 (4)教师的特点 (5)现实条件76、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P201(1)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首先,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师生互动。(2)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给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首先,鼓励学生自
28、主学习,加强指导其次,重视科学研究过程、思路、方法教学(3)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授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独立的学习研究为主。首先,多提问题,少说结论;其次,多引导学生活动,少安静听讲77、几种创新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78、 发现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和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是发现教学法的积极倡导者。发现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7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教学工作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80、教案(又称课时计划)的基本内容。编写教案没有固定不变的模
29、式,但是有几项内容是比较重要的,一般不能缺少。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时数,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后记等。 8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82、如何上好一堂课(实质要件、形式要件) 实质要件1、目的明确,任务清楚。2、内容正确,教书育人。3、理论实践,密切融合。4、准备充分,熟练流畅。5、层次清楚,逻辑性强。6、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形式要件1、启发引导,因材施教。2、组织良好,最佳状态。3、情绪饱满,大方自然。4、语言生动,有感染力。5、板书美观,指导性强。6、教学时间,分配合理。7、手段合理,风格鲜明。 83、高校教学评价(P204)是指在一定价值理念指导下,依据一定
30、的教育目标,以高校教学为对象,利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对教学活动、过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84、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要素(P205):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手段、评价方法、评价标准85、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的个门学科的总称,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86、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三个基本要素:a.教育现象与客观事实b.教育理论c.方法与技术。87、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特征(论述题)P21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教育的客体是受教育者。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研究者,教育科学研究客体,是指教育存在。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应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客体之中,而不是他的全部。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具体的来说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特征:复杂性、整合性、二难性和开放性。88、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论述题)P21989、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谈谈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的趋势。(论述题)P1490、结合实际及理论,试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基本主张与障碍。(论述题)P49,P1049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述题) (1)什么是师生关系 (2)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