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5.92MB ,
资源ID:232056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2056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1、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材料,活动二材料。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

2、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师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

3、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三、活动二: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介绍胭脂红。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师生点评。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汇报交流: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师:胭脂红与食盐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变化,你们发现了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如不同点:颜色、透明程度、颗粒大小变化快慢等;相同点:颗粒大小都由大变小,最后都看不见)类比推理:食盐

4、进入水中也是均匀分散在水中。要求学生说出推导依据。如胭脂红进入水中最后均匀分散在水中(红色均匀分布于水中),食盐进入水中最后颗粒看不见,分散“藏”在水中各个部位(水杯中不同位置均能尝到咸味)等证据。3总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溶解。四、拓展活动。1师:沙子溶解在水里吗?为什么?2学生依据构建的溶解概念进行判断,并作出解释。3课后小调查:在我们身边哪些物质能像盐一样容易溶解于水,哪些物质像沙一样不容易或不能溶解于水?咱们在下一课将继续学习。生活中的溶解【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2科学探究:

5、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按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给厨房的调料品分类。3科学态度:认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体会溶解现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教学难点】判断淀粉、食用油、陈醋在水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二、三材料。教师准备材料: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图片或微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溶解现象有些什么特征?2出示厨房里的调料品,提问:它们进入水中后能溶解吗?二、活动一:观察厨房里的溶解现象。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预测这些调料品是否容易溶解于水。2分组制订实

6、验计划,并汇报实验计划。如:将白糖、油、陈醋放入水中,搅拌后再多静置一会儿,比较三种现象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判断是否有溶解的典型特征。再将淀粉、味精等放入水中先观察,再与溶解特征对比判断3分组活动,及时记录。4整理器材,汇报交流。学生依据溶解的概念进行判断和分类。三、活动二: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1师:厨房里有很多的调料品能溶解在水中,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些什么?学生谈谈溶解现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意义。2师: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上节课后,我布置大家进行了小调查,现在请大家来说说你的调查情况。3师出示课前搜集的更多溶解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的图片、视频,做补充介绍。四、活动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1小魔术

7、:沸腾的雪碧。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雪碧,再用橡皮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引导学生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学生尝试魔术揭秘。3师: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图片示:加热水的初期,烧水容器壁上总是有小气泡的出现。家庭养鱼时的充入气体装置课后活动: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五、知识拓展。师:水除了能溶解一些液体和固体外,还能溶解少量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超市里面常见的碳酸饮料里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打开前摇晃一下,打开瓶盖的时候就有大量气泡出现;而鱼就是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在菜市场我们会看到摊贩上,装鱼、虾、蟹等海产品的容器中,会有

8、一根透明管子在吐泡泡,这就是在给它们在水中供氧,保持食材的新鲜。【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溶解。白糖 食用油 陈醋 淀粉 味精 食盐洗衣粉 洗洁精 肥皂 风油精 沐浴露 洗发水能溶解:难溶解:自制泡泡液【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制作泡泡液的简单配方。2科学探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调制、比较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3科学态度:注重动手和实践,思考并发现问题。【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难点】不断调制、比较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洗发乳、肥皂(切碎)、洗洁精、沐浴乳、吸管、白糖、小杯子、玻

9、璃棒、杯子等。教师准备材料:吹泡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一定都玩过吹泡泡,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2学生说说。3师:这节课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制作吧!4师生共同制作吹泡泡的工具。二、活动一:调制泡泡液。1师:吹泡泡的工具有了,重点是需要制作出效果很好的泡泡液了!你们认为可能有哪些洗涤剂能用于制作泡泡液?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洗涤剂。3出示不同的洗涤剂:洗发乳、肥皂、洗洁精、沐浴乳。师:我们试一试哪种最容易吹出泡泡,然后将它们排排序。4学生自主活动,配置泡泡液,比较用洗发乳、肥皂、洗洁精

10、、沐浴露哪种更容易吹出泡泡。5学生汇报、交流,展示不同泡泡液吹出的泡泡。三、活动二:怎样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1提出挑战任务:怎样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2思考方案,交流各自的方案,完善方案。3动手实验,不断通过对吹出泡泡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寻找最佳配方,从而完成泡泡液的调制,让吹出的泡泡会更大更不容易破。4在水里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用品,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请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上。5在泡泡液中加入少许白糖,吹出的泡泡会怎样?6比一比,谁吹出的泡泡最大?你的泡泡液是怎么调制的?7室外吹泡泡表演活动,分享自己的调制过程及发现。四、拓展活动。1提出还想探究的问题,课后去探究。

11、例如:小泡泡容易破还是大泡泡容易破?吹出的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吗?2在家里可以制作不同的泡泡,展示给爸爸妈妈观赏。【板书设计】自制泡泡液洗发乳 肥皂 洗洁精 沐浴乳一二三四洗涤用品种类观察兔子的反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兔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产生相应的反应。2科学探究:初步发展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3科学态度:对研究兔子的反应产生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能如实进行描述;设计方案与描述分析中,乐于倾听和交流;增进爱护保护兔子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了解兔子的感官,通过实验了解兔子对不同事物的反应。【教学准备

12、】分组实验材料:兔子、兔笼;胡萝卜、青菜、干草、苹果等。教师准备材料:挡板,两个黑色布袋,分别装篮球和青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人用各种感官感觉周围的世界,做出反应。小动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兔子。二、新课学习。(一)观察兔子的感官。1观察前提出要求:安静,不要惊扰兔子;先整体观察,再重点观察它的感官。2观察兔子。嘴:兔子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非常可爱。牙:有两颗向外突出的大门牙。鼻:兔的鼻孔较大,呈椭圆形。耳:兔的耳朵长而大,甚至可超过头的长度,兔子的耳朵上有很多红色的血管。眼:兔的品种不同、毛色不同,其眼的颜色也不同。兔子的眼睛有:红色,蓝色,黑色,灰色等

13、各种颜色,也有的兔子左右两只眼睛的颜色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看到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白兔眼睛里的血丝(毛细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线,透明的眼睛就显出红色。因为兔子是夜行动物,所以它的眼睛能大量聚光,即使在微暗处也能看到东西。另外,由于兔子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因此它的视野宽阔,对自己周围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有人说兔子连自己的脊梁都能看到。不过,它不能辨别里头的东西,对近在眼前的东西也看不清楚。3画一画:把兔子的样子画下来,标出它的眼、耳、鼻等感官。(二)观察兔子对不同食物的反应。1讨论:兔子喜欢吃什么?2将兔子依次放在胡萝卜、白菜、草和饼干附近。3观察:兔子对几种食物的反应一样吗?说一说你的发

14、现和想法。例如: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白菜、草,不爱吃糖果和饼干。兔子吃之前会先闻一闻,再吃。4思考:兔子鼻子的嗅觉能帮助它找到食物吗?5实验:用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装篮球和白菜,把兔子的眼睛蒙上,把兔子依次放在两个布袋附近,观察兔子的反应。6说一说: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结论?7小结:兔子能通过鼻子的嗅觉帮助它找到食物。8继续观察小兔子,记录你的新发现。三、知识拓展。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有:胡萝卜、红薯、洋白菜、南瓜、菠菜、黄瓜、萝卜叶子、橘子、香蕉、葡萄、苹果、车前草、蒲公英、鹅肠菜、豆腐渣、面包等等。不能吃的食物:巧克力、咖啡、酒、洋葱、韭菜、大葱、大蒜等。在饲草中,家兔喜欢吃豆科

15、、十字花科、菊科等多叶性植物,不喜欢吃禾本科、直叶脉的植物,如稻草之类。喜欢吃植生株的幼嫩部分。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3科学态度: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教学重难点】认识蜗牛,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

16、应、对声音的反应,观察蜗牛的爬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二、新课学习。(一)认识蜗牛。1出示蜗牛。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观察蜗牛的外形有何特点,身体由几部分组成?观察要耐心,静静地观察。蜗牛的壳、眼、腹足、口、触角分别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17、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二)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3完善实验方案。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三)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

18、么反应?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四)观察蜗牛的爬行。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怎样行走呢?蜗牛靠哪个部位来行进的?提示:蜗牛的腹足做细波浪运动。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提示:蜗牛爬行速度缓慢,行进过后会留下粘液形成的痕迹。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怎么行进?4在不同物体上蜗牛行进的快慢一样吗?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怎么行进的。提示: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爬行的速度不一样,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快,原因是摩擦力小。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三、知识拓展。思考:1蜗牛喜欢

19、什么样的环境?提示:蜗牛喜欢生活在阴凉潮湿的草丛里。2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提示: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和芽等(蜗牛的危害)。3蜗牛有什么价值?提示:有些种类的蜗牛可食用;美容(蜗牛粘液对人体的皮肤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目前利用蜗牛粘液已研制生产出了洗发香波、护肤营养水、蜗牛霜等系列产品);医用(蜗牛凝集素可以凝集血细胞,从而促进血液学的研究)。有趣的动物反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举例说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应。2科学探究:能观察、比较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

20、应的情况,并进行如实描述,力求准确;发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应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应资料的能力。3科学态度:细致观察,比较,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能倾听、欣赏同伴对动物反应的发现;不断形成研究动物反应的兴趣,增进亲近、关注、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怎样感知环境和产生反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准备好表现动物因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汇报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记录,可以是录制的小视频。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察身边的动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感知环境和产生反应的。二、新课学习。(一)“动物的反应”交流会。1交流小动物利

21、用感官对周围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2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的图片组织交流。例如:小鸡见到米时,会聚集啄米。敲鱼缸时,鱼会快速游动起来。当光线变弱时,小猫的瞳孔变大。当有陌生人靠近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叫并驱赶陌生人。3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更接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进行动物感知环境做出反应的研究)。4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组织交流。例如:奶奶家的小鸡,看到奶奶拿米,会聚集过来,叽叽喳喳地叫。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水。5关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哪些环境感到不适、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应,对哪些环境很适应、产生了什么趋近、喜爱做出的行为,合理饲养。(二)

22、了解动物的本领。1依次出示蛇、鹰、马的图片。2想一想:这些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提示:蛇不断地吐出舌头,搜集周围空气中猎物发出的气味;鹰在高空,用它敏锐的眼睛发现地上的猎物;马的耳朵很大,还会灵活转动,搜集周围发生的细微声音。动物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周围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反应,帮助它们更好地生存。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本领吗?例如: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吐出墨汁。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脱尾巴。海参在遇到危险时会排内脏。骆驼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生活在沙漠中的沙蜥,是通过改变体色来控制体温

23、,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的。清晨,它的肤色开始 是黑的,当气温上升时,皮肤变成沙土色,来反射过多的热量,减少水分蒸发;到了黄昏,皮肤再度变色来适应身体内对水分的需要。4小结:动物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周围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反应,其目的是好好生存下去。发光发热的太阳【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2科学探究: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获取太阳发光发热的证据;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梳理关于太阳发光发热的影响的认识。3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用事实和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4让学生明白太阳的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我们都意义重大。【教学重难点】太阳带来光和热的证据,对动

24、植物的影响,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有关太阳发光发热的图片、录像、小的冰块。学生准备: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太阳的升起意味着白天的来临,我们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2阳光带来温暖,所以冬天晒太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二、新课学习。(一)寻找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的证据。1提问:如何证明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2生活经验的证据举例:太阳可见时,空中光线充足明亮;太阳不可见时,天空是阴暗乃至是黑暗。用手去摸阳光下与阴影中的同一个物体,冷热是不一样的。例如:墙的光照面和阴面,用手触摸,感受到光面比较暖和,阴面比较冰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物体在同一光照下,用

25、手感受它们的温度也是不同的。3讨论:列举上述证据时,需要注意什么?(注意渗透对比实验的公平性的问题,即阳光的有无)。4实验的证据:拿出两块同样大小的冰块,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阴影下,观察冰块的变化。5记录实验情况。发现:阳光下的冰块比阴影下同样的冰块融化得更快。此处实验需要注意,两块冰块体积大小必须完全相同;阳光下和阴影下两处地方不要距离太远,以免不同的自然风会影响冰块的融化。6小结: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二)了解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1说一说:太阳发光发热对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2举例。例如:晒太阳的蜥蜴、向阳的向日葵、晨起唱歌的小鸟、夜晚狩猎的猫头鹰。向日葵的花面朝着太阳的方向移

26、动着,这是植物对阳光作出的反应。夜晚狩猎的猫头鹰也是在夜间捕食夜间活动的小动物,与人类相反,经过长期的进化,昼伏夜出是很多动物的习性。3小结: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太阳。另外,随着人类城市化的发展,我们在夜间也亮了许多灯,导致一些动植物无法生存,从城市中消失。(三)太阳和我们的生活。1说一说:太阳发光发热,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2举例。例如:日出而耕的农夫和耕牛、太阳能热水器、海滩边晒太阳的人、盐田中收获的食盐。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盐田晒盐是通过太阳将盐田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结晶颗粒。3想一想:如果没有了太阳的光和热,又会怎样?太阳是一颗恒星,每天都在发出

27、光和热,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明,使地球生命得以存活。太阳对生命用处这么大,要是没有了太阳地球会怎么样呢?要是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就没有了光。如果没有了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生长,就会死亡。人吃的食物基本都是来自植物,显然没有了植物人会饿死的。同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还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还原为氧气,说起氧气,它的用处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氧气是对生命最重要的气体,没有了氧气人很快就会憋死的。所以如果植物不能存活那么人也不能存活。如果没有了光,地球上的温度会越来越低,最终会把人冻死的。总之一句话,万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没有太阳是不行的。4小结:太阳的光和

28、热,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有重要影响。看太阳认方向【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科学探究: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关于太阳和方向的兴趣以及对太阳运动的关注。4练习辨认方向的生活技能。【教学重难点】学会看太阳辨方向,并且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动画视频、东西南北方向关系示意图卡片学生准备: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有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辨认方向。二、新课学习。(一)看太阳辨方向。1太阳东升西落的介绍。用图片、照片、动画等方式,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确认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规律。2了解东南西北

29、四个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什么方向?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傍晚呢?3用上述方法初步辨认校园中的方向。4练习。选点确定校园中的某一个事物的方向,判断另外几个事物的方向。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例如:校园里大门、综合楼、升旗台、教学楼、实验楼它们在什么方向,它们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5思考:中午时刻,太阳在哪边?提示:太阳和直立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直立物体中午的影子朝北,因此中午太阳的方向就是在南边。6小结: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知道太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西北连起来可以制作成一个顺时针的示意图。(二)巧辨方向。1明确游戏规则与方法。可指定一个方向为东方。2

30、请一位学生选择一个方向卡片,其他学生依据要求判断出正确的方向,看谁的判断又快又准。3重复游戏,练习辨认方向的方法。4记住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一首小诗帮助记忆。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变化的月亮【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月有阴晴圆缺。2科学探究:用较为长期观察的方法,获取月有阴晴圆缺变化的事实。3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坚持天文的爱好,坚持较为长期的观察。4月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剪刀、黄色卡片。教师准备材料:各种月相的照片、录像等。学生准备材料:活动手册、记录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猜一猜:有人说它圆,有人说它弯,每月在变脸,请问这是啥。二、新课学习。(一)你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