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93.24KB ,
资源ID:231797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1797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说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说课稿.docx

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说课稿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教材围绕主题编排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和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三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年四季别样的风景。古诗三首描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不同季节的景或事,或咏景言志,或借景物抒发情感,或借景描写表达思乡怀旧之情,三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季之美主要讲了四季当中每个季节最美的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的美。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

2、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月迹一文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本单元主旨是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写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的方法。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四时景物皆成趣。”配合描绘四时景色的的画面,意境深远,耐人寻味。2.单元重点:(1)阅读时,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教材中,古诗词三首中,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3、女,莲动下渔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四季之美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景物的动态描写,课后练习二直指本单元要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鸟的天堂课文先写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接着重点写榕树的大和茂盛,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之情。这一部分属于静态描写。课文然后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众鸟纷飞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兴奋之情。这一部分以动态描写为主。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

4、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将作者对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谐地融汇于景物描写之中。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对童心的描写更是既传神又逼真。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设计海报和练习把画面写具体,“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渔歌子。(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本单元的习作

5、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然,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学过的方法记录下来。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再教学中,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和动静相结合的对比方式,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要突出景物的变化。【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进行简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描写自然现

6、象和自然景观的课文,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学生对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资料。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情境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运用。【教法建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

7、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 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深刻领悟课文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2.本单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下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提前观察,

8、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抓住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静态美和动态美进行细致观察。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21.古诗词三首322.四季之美223.鸟的天堂224.月迹1习作即景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2合计1221 古诗词三首(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榆、畔、更、聒”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的7个会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必备品格4.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9、之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榆、畔、更、聒”4个字,读准多音字“更”,学会会写字“孙”。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

10、意。3. 在读中感悟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5.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交流古诗,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古诗中作者用最凝练、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

11、、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奇特景色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请大家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才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总结交流: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

12、什么季节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秋天有哪些特点?教师提示:山居秋暝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题目“山居秋暝”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要知道“暝”的意思,再看书上的注释我知道了“暝”是日落十分,天色将晚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山里看到秋天傍晚的景色。【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描写四季的古诗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二、介绍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

13、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难读字,注意学会正确发音。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

14、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3.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暝 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空山 日落,天色将晚。新 空旷,空寂的山野。竹喧 刚刚。浣女 任凭。随意 春天的花草。春芳 消散,消失。歇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王孙 居。留 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孙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孙孔” 加一加:“子+小=孙

15、”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

16、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初解诗意。1.谈话激趣: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王维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画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味,看大家是否会有新的发现。2.理解诗题: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王维居住在终南山时描写的一个秋天的黄昏的景色。) “暝”,日落,天色将晚的意思。你知道作者“山居”时是什么季节吗?(秋季)诗中哪些地方告诉

17、了我们季节呢?(“秋”告诉了我们当时的季节是秋季。)(二)深入体会。1.课件出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交代了什么?(把地点“山”、时间“晚”、季节“秋”、环境“雨”全点出来了。)(2)联系下文思考: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3)从“空山”你感受到什么?(“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4)试着用自

18、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5)教师小结: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6)指导朗读。2.课件出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交代了什么?(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诗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2)人们常称赞王维的诗“诗中的画,画中有诗”,苏轼更是将其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你能够将此画描绘出来吗?(

19、明月的清晖,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发出清脆悦耳的欢唱。)(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哪些景物?(明月、青松、泉水)其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明月、青松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清泉是动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5)教师小结: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6)指导朗读。3.课件出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互相交流:试着用几句话将

2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和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什么?(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哪些景物?(翠竹、青莲、

21、渔舟)其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翠竹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青莲、渔舟是动态的。)从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5)教师小结: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6)指导朗读

22、。(7)谈话过渡: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课件出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2)教师小结:尾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3)指导朗读。(三)抓住重点字词深入感悟。1.“秋”、“空”、“明”、“照”写出了怎样的意境?“秋”字点明秋天的季节;“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明”字点出了月光极其明亮皎洁。一个“照”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下山林的美景。诗人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将空山雨后的秋凉、

23、松间明月的光照生动地描写了出来,体现了秋天雨后山中的静谧美。2. “流、喧、归、动、下”这几个动词的运用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文中“流、喧、归、动、下”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石上清泉的声音、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以及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四)朗读全诗,熟读成诵。【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中感悟,理解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感悟古诗、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能力。】(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教师范

24、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 / 新雨 / 后,天气 / 晚来 / 秋。明月 / 松间 / 照,清泉 / 石上 / 流。竹喧 / 归 / 浣女,莲动 / 下 / 渔舟。随意 / 春芳 / 歇,王孙 / 自 / 可留。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4.教师再次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5.自由读,指导背诵。6.教师小结: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七、课文

25、主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八、课堂小结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九、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十

26、、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2)(3)(4)(6)(7)(8)(9)(1013)(14)(15)(16)(17)(18)(20)(21)(22)板书设计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 / 新雨 / 后,天气 / 晚来 / 秋。 明月 / 松间 / 照,清泉 / 石上 / 流。 竹喧 / 归 / 浣女,莲动 / 下 / 渔舟。 随意 / 春芳 / 歇,王孙 / 自 / 可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作者从山居之景,山居之人两个角度诠释了令人向往的隐居生活,以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岩石、竹林、浣女、莲花、渔舟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山中秋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

27、意境空明宁静而又充满勃勃生机,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让学生弄清一首诗歌的主题并不难,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提取诗中的意象进行想象、赏析和理解。因一节课时间有限,今后要进一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时间去想象、品味和交流。美好诗意的课堂,行云流水的笔触,刚柔并济的气势,沧海桑田的回味,是我追求的目标,我相信,只要耕耘,一定会有收获。充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完成较好。不足之处:学生读的不够多,有感情的示范性朗读缺乏,未能将诵读贯穿于整堂课中。在日后的教学中,要

28、特别注意把诵读与讲授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感情,把握诗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知道诗句的意思。2.在读中感悟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4.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并学会乐观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导入类型:交流秋天,激发兴趣。教师口述:从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喜欢秋天。谁来用一些词句把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29、: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感到大家不但喜欢秋天,而且对秋天了解的也很多,古人也很喜欢秋天,很多文人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导入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枫桥夜泊(板书课题: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课题。)理解题目: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1.了解作者:张继,从小聪明好学,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

30、。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2.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感悟作者情感。】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31、边听边画出诗中的难读字,学会正确发音。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3.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枫桥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夜泊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乌啼 在今江苏苏州西郊。霜满天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江枫 指旅人怀着忧愁入眠。渔火 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