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4.75KB ,
资源ID:2312691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1269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语文《白鹭》集体备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语文《白鹭》集体备课教案.docx

1、五年级语文白鹭集体备课教案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1.白鹭主备人:陈琼上课时间:第 1周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教学难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 性 化 设 计第一课时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

2、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

3、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

4、书:白鹭)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板书:精巧的诗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

5、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

6、结:板书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教学反思: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2.落花生主备人:陈琼上课时间:第 1周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7、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 性 化 设 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8、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4)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1.默读课

9、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出示父亲的话。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让人一见就_,但是和_相比,还是_最可贵。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

10、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谈理解。四、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教学反思: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3.桂花雨主备人:陈琼上课时间:第1周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11、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 性 化 设 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

12、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

13、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生答,师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听写生字词。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

14、示课件13)(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 “总是”。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3.杭

15、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4.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5.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

16、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教学反思: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4.珍珠鸟主备人:陈琼上课时间:第2周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

17、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 性 化 设 计一、激趣导入。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1)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

18、,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出示课件5)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6)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19、?(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出示课件7)师总结: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 而这一变化来自于 “信赖”。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板书设计】珍珠鸟 怕 喜 近 亲 爱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教学反思:黔西县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习作主备人:陈琼上课时间:第 2周课时

20、划分:四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2.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3.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4.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5.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教学难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个 性 化 设 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了把我们班

21、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二、合作探究。(出示课件3)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间,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记

22、下来。最后大家讨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现在老师把班级公约公布如下:1. 按时上学,不迟到。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闹。4. 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

23、我的心爱之物”吧。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1)说一说它是什么。(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2.汇报自己的选材。(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

24、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

25、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_的,文章或蕴含着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_(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的回忆,还寄托了她浓浓的_之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中,用花生_、_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_的事物中,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珍珠鸟则体现出_的快乐与美好。(事物 琦君 思乡 朴实无华 用处很多 平常 信任)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1)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出示课件5)a.读句

26、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b.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c.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个。师总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朗读这首诗。(2)简介作者(3)写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9)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游历期间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5)学生读读背背(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出示课件10)板书设计: 完成填空语文园地一 对比的写作手法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