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2.66KB ,
资源ID:231249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124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docx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什么是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和形成的重要标志,之前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

2、自然观两个不同的形态,下面分别从它们各自的观点和特征、思想渊源、科学基础、意义和作用、自身缺陷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见表格)。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年)1814年提出科学假设: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后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 经典力学为我们描述的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按精确的数学规律运转着的机械系统:巨大的宇宙机器完全具有因果性和决定性。一切发生的东西均有原因,并导致确定的结果,自然界不过是一条由原因和结果构成的因果链条;按照牛顿的运动定理,自然界的一切过去、现在和

3、未来都可以做出精确的解释和预言。B. 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多数部门中必须完全从头作起:地质学还没有超出矿物学的胚胎阶段,古生物学还完全不能存在,生物学领域内,人们主要还是从事于搜集和初步整理大量的材料,至于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比较,它们的地理分布和他们的气候等等的生活条件的研究,则还几乎谈不到。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构造了经典力学体系,至拉格朗日1788年分析力学,拉普拉斯1799-1825年完成天体力学,体系之完美,实用威力之强大(处理天体问题,各种疑难问题)达到了经典力学的顶峰(天王星轨道偏差“逆摄动”原理海王星的发现)。物理学家相信,一切现象均可以用力学来描述,一切运动可以

4、归结为机械运动。C.导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种运动着。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只有这样一个本质的差别: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三个“目”之间的关系何在? 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

5、然观,是自然观在总体形态上发生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依据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自然观领域上发生了变革;第二节中的三种自然观,就是在某一具体的自然观领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三个方面(见表格),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一、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

6、结。A. 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思想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演化着。B.自然界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 客观物质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C.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方式和机制 自然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系统与环境可以同时复原的变化过程。不可逆过程不能反转、状态不能回归、系统与环境不能同时复原的变化过程。通常用数学语言如动力学方程对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做出精确的描述。如果描述

7、一个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在时间反演变换下保持不变,则该过程是时间反演对称的,即可逆过程。相反,时间反演不对称即时间对称破缺,则为不可逆过程。时间箭头是与不可逆过程联系起来的,自然界变化过程可逆或不可逆,即是否出现时间箭头直接涉及到自然界是否存在演化的根本性问题在不可逆过程存在的情况下,时间出现对称破缺,自然界的演化才是可能的,质的多样性才是可能的。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物质运动形态。 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式的演化,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到髙序的不可逆过程,是事物上升的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 退化是系统从有序向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不可逆过程。自然界物

8、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1、分叉自然系统的进化或上升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分叉.系统演化在临界点上存在着分叉,且随着条件的改变还可能出现新的临界点,出现新的分叉。这种类似进化树的分叉,是自然界演化的一种基本方式。2、突现系统演化过程既存在渐变,也存在突变,自然系统的进化是渐变与突变、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突现是指自然系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969年,普里高津提出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是通过一种自组织的机制来实现的。什么是自组织?自组织是与组织相对而言的.自组织:系统要素按照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

9、种默锲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系统自组织的条件有哪些?1. 开放系统(前提)2、远离平衡态3. 非线性相互作用(内在依据)4. 涨落以系统与环境的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标准:孤立系统:与环境无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与环境仅有能量交换,不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与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典型的系统。以系统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平衡态系统:指系统内部无差异,各种参量如温度、压力、电磁属性、化学势等均相同的系统;近平衡态系统:系统内部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较小,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表现为线性相互作用;远离平衡态系统:系统内部差异显著,系统内部各要素相

10、互作用不均衡,表现为非线性相互作用;以系统相互作用特点的不同为标准: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作用所形成的系统整体特性等于各要素单独特性相加之和。线性因果关系。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通过作用发生自催化和正反馈,最终使系统在整体水平上产生新的功能,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循环因果关系。什么是涨落? 自然界物质系统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刻画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如温度等)很难始终保持在某种平均值上,往往出现一定的偏离和起伏,这种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一般情况下,涨落出现后系统能够自发地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如果涨落发生在临界点附近,就可能被系统的正反馈机制放

11、大杠杆作用,形成巨涨落。系统无法再平息这些涨落,涨落将支配系统的行为朝着涨落所指引的方向演化演化方向的选择作用,系统也从稳定状态向失稳状态转化。当这种涨落被一定条件所巩固时,系统就以新的稳态出现。D.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揭示了自然界不仅是物质的,还是以相互联系的系统方式存在和演化的;揭示出系统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特征,将近代的机械还原论科学向现代的系统整体论科学迈进了一大步。协同论、突变论、耗散论: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机制;超循环理论:揭示了生命系统形成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注重系统整体性的“随机”方向,揭示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确定性系统自己产

12、生了随机性运动;系统自然观说明这部分内容只是在现有的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概括和总结。系统科学还在发展着,对它的自然观思想的研究也在发展着,也在成熟着。自然界的演化及其机制这部分的内容,还没有准确地把握。现在的系统自然观思想还很不成熟,有些思想还没有吸收进来,有待于继续学习研究和补充。 二、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A.设立人工自然观的原因第一,突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人工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是日益体现出

13、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界。第二,增强对人工自然界的关注。第三,为下一节“生态自然观”提供逻辑前提。在创造人工自然界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寻找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新的自然界生态自然界。B.人工自然观说明和系统自然观一样,这部分内容只是在现有的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科学技术还在发展着,人工自然观思想的研究还在发展着,也在成熟着。人工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规律,以及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之间的和谐机制等还没有搞清楚,也很难提炼和概括的深刻和全面,还需要继续学习研究和补充。三、生态自然观 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

14、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整体性表现在:一是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离开了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二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的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干预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共同性原则:超越

15、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注意:维护生态平衡并不是简单的保持原来的稳定状态不变,也不是单纯的消极的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积极地自觉地保护自然,不使其朝着危害人类的方向发展。生态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生态 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生态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B. 关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原是一体”。“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之“一体”,是靠“心之仁”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一体之仁

16、”。 这一体之仁,才使大人者能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故一般的人也能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甚至见自然之物,亦必有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大学句)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不但为人伦道德找到了深远的根源,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根据。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根据。但是,却还没有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一种具体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其重点不在讲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重在讲合一、一体,而不注重人与自然的主客之分,不重视认识论。不重人与我、人与物、内与外之分,不注重考虑人如

17、何作为主体来认识外在之物的规律以及人如何改造自然,其结果必然是人受制于自然,难于摆脱自然对人的奴役。这样一来,又何谈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C.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解读 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性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自然主义:遵循自然,遵循人和自然界和谐的原则;人道主义:人都享有公正、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相统一的。D. 西方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及西方马克

18、主义思想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 寂静的春天一部惊世骇俗的警世之作。揭示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DDT等杀虫剂在一个引起中毒和死亡的环链中不断传递、迁移,使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受到危险的致命物质的污染,将出现一个没有鸟儿在树上唱歌和鱼儿在河里欢腾的寂静的春天,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反思。第一次对“征服大自然”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提出:必须改变征服自然的传统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树立“使 我们与环绕着我们的世界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此前无环境保护一词。 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又一部惊世骇俗的警世之作,应用

19、“系统动力学”和“情景描述”的方法,开创了对全球性人类困境的研究,是从生态环境角度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反思。认为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的消耗等5个因素是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正在以指数增长的模式在发展。结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将在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有相当突然和不可控制的衰退。”,提出:零增长模式。有警示作用,但过于悲观。至此,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质疑,将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之后,动物权利论、生物中

20、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被陆续提出。人类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和绝对支配者,主张一切从人的利益,人的价值出发来考虑和评价问题;人与自然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而且只有人是目的,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和手段,只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不属于人类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人类对它不负有道德义务。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只要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人类有权绝对支配自然,处置自然,完全忽视自然界的本身的利益和价值。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中心的,认为自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可言,但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关注、尊重自然,并对自然负

21、有保护责任。如1974年,澳大利亚哲学家J帕斯莫尔: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把价值主体的界限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将动物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为人与自然之间传统的伦理观念打开了一个缺口,为动物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实践伦理学:认为在感受能力方面,动物与人是相似的,判断人或动物是不是价值主体和拥有道德属性的根据是“感觉”,即感受快乐与痛苦的能力。谴责人类对动物的态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后一种歧视形式” 物种歧视。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研究和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很多动

22、物拥有一种“生命的主体性”:能从自己的视角判断生活的好坏,拥有一种对自身福利的意识,拥有信念和渴望,并且具有根据这种信念和渴望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他们不只是生活在现在,他们同样拥有一种记忆同憧憬未来的能力。判断人或动物是不是价值主体和拥有道德属性的根据是“生命的主体性”,不在于他是不是具有理性。生命的主体性是使他们拥有固有价值的基础,拥有被有尊严对待的权利,拥有自身免于被五无故伤害的权利,人类负有针对他们的相应的义务。因此,食用动物、出于人的利益而采用动物做实验,在道德上是错误的。生物中心主义: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包括动物和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又译

23、为史怀哲。敬畏生命一书:一切生命的价值和地位都是平等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生命的等级划分没有根据。所有生命都值得我们敬畏和尊重。 “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变得文明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生态中心主义: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年-1948年)沙乡年鉴是他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 核心观点是:人类与大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

24、,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应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将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该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生态女性主义:1970年代出现,19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认为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及滥用地球环境的社会心态与人统治人的思想及压迫与支配女人的社会心态直接相关。 生态女性主义的先驱麦茜特将“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联系起来,传统观念认为身体总是不如心灵、精神那么高贵,所以人要比自然更高贵,女性总是要比男性低一等,因此,人统治自然,男人统治女人是合理的。麦茜特从这一角度认为,对于自然界的支配和压迫与对于女性的支配和压迫在思维框架上是同源的。

25、生态女性主义的创立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呼吁女性参与拯救地球的工作时,强调女性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中的潜力,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标志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开端。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7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有着众多流派、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则不到20年。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问题、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和侧重点,20世纪70年代,针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扩展,形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潮。詹姆斯.奥康纳:没有单纯从价值观的角度将之

26、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也没有单纯将科学技术视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及其内在矛盾的演化来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总结 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在总体形态上发生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具体领域上发生的变革。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

27、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的关系第一,共同点: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观、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不同点: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 各有侧重系统自然观是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使人们从原来的注重天然自然界转变到既注重天然自然界,

28、更注重人工自然界,注重人类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性。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人类与自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第三,关联点: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或是发展,依据的都是自然

29、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果,不同的是,形成的是总体形态的自然观,发展的是具体形态的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在继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 思考题: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确立的意义如何? 5、什么是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如何?7、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8、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与形成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