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教学研究一、背景与现状(一)背景近两年的小学课堂教学是处于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新老教材同步运行的过渡期。由于15年级是新课标使用新教材,6年级是新课标使用老教材,引出了许多关于“新鞋与老路”或“新瓶与陈酒”的话题。专家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剖析是:重自主轻指导,重感悟轻训练,重形式轻内容,重拓展轻文本,重活动轻思考。从本镇的推门听课现状分析:教师新课程理念略知一二,但课堂教学实际却不容乐观,有的是标准的问答式教学,有的是表面热热闹闹而无实际价值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有的是形同虚设的自主学习,有的重课堂教学轻课外辅导,有的课堂教学低效
2、课外辅导加倍,有的重课本内容忽视课外补充延伸等,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相吻合,导致城乡之间学科质量较大。寻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合一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拉近城乡质量差距的突破口。(二)现状1、备课:根据教学调研情况分析,教师抄袭教案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虽不抄教案,但教案过于简单,没有实用价值,只是提纲加例题而已,根本没有预设和生成之分,没有指导过程和板书设计,没有圈圈、点点、画画,没有拓展延伸和练习设计。2、上课:教学理念新,课堂教学行为是传统的问答式。教学理念新,课堂教学行为重形式轻实效。教学理念新,重创新轻双基。重双基轻转换,重积累轻运用。重传统轻媒体或重媒体轻传统。重自主轻
3、合作或重合作轻自主。3、辅导:课堂教学效果好轻课外辅导。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外辅导耗时多。课外辅导全员参与,辅导目标不明确。课外辅导重学习困难生,忽视中等生和优等生。重课外辅导轻课堂辅导。4、批改:重集体批改轻个别面批。重批改任务轻批改反馈讲评。重规范批改轻个性化批改。重等级批改轻情感化评语。重课堂作业批改轻课外作业批改。重抄写批改轻习作批改。二、意义与目标(一)意义:从我镇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严重脱节的现状分析,探求理念与行为合一的对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特别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自主与合作、全面与特长、全体与个性等关系,避免出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应试教育或淡化质量的片面倾向。通过探求行
4、为与理念合一的教学路径,具有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功效。(二)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契机,认真进行新课标实施两年来的教学反思,构筑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语文、数学、思品、常识、英语、美术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载体,通过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理念与行为脱节的现状,寻求学科教学中理念与行为合一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拉近城乡之间的质量距离。三、对策与实践:本课题进行广泛的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根据教学现状寻求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合一的对策,通过行理合一的对策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根据本镇的教学现状将继续实行“教学随笔反思录”制度,对教学备课
5、的检查考核,在重视进度的同时更注重质和量的统一。(1)优化备课格式。另一方面将改革备课形式,将传统的备课本设计成以下两种格式供教师根据学科、年段要求自主选择(见附件一:操作用表一、操作用表二)。(2)优秀备课本评比。为了提高教师独立设计教案的能力,一方面教导处将组织教师开展定时、定内容的教学设计比赛,优秀备课本评比。(3)备课过程管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导处、教科组、学科组以开展备课研究为校本研究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新备课形式和备课检查要求。无论采取和种备课形式都有利有弊,采用传统的备课笔记本备课,大多教师原原本本照抄参考资料、教案集、以往自己的或别人的老教案,根本没有受教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本
6、班学生的实际因素,也没有新课程理念的渗透。采用学科组电子稿备课,很多教师以为只要把电子稿拉出来应付备课检查就是了,上课前就连翻教参、抄教案的环节也省掉了。教导处和教科组统一要求备课格式,即使抄袭教案也得重新组织和安排一下教学语言,每堂课必须有设计意图和板书设计,采用月量化考核和推门听课、课后检查核对备课笔记,期末教师业务考核将教师备课笔记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教本的圈点符号、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等方面评价教师的备课态度与实效(见附件一:操作用表三)。2、上课:教学理念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行为来实现,而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日常教学,为了提高平时的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7、。(1)中小教导处与教科组继续实行教学调研,推门听课和“三个一”活动,继续实行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经过两年的课堂实践,教师校本教研课150多节,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或多或少能体味出新课程的影子。成立语文、数学、思品、常识学科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小组,探求学科教学行理合一的有效对策。学校继续实行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实践化的校本研究方式,两年来工开出学科专题研究课12节。设计专项听课评课表:举行镇级、校级教研活动,围绕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是否合一这一主题开展评课(见附件一:操作用表四)。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把寻找和发现执教老师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合一点点滴滴,每一次教研活动采取该课题教堂教学
8、转项评价表进行评价,促使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的行为理念合一意识。继续进行“学习型”学校的研究,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样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教师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意识,激发错位学习的积极性,即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同课异构比赛、评课比赛、写作比赛、数学解题比赛等,唤起了语文教师的数学意识、数学教师的语文意识。3、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堂内外辅导就更为重要。(1)优化形式。面对教师重集体辅导、轻个别辅导的现象,学校严格控制全班性的集体课外辅导,要求教师以随堂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副,课外 辅导以小面积的、有对性的、个性化辅导为主,并且力求
9、教师辅导和同伴辅导相结合,尽力减轻接受辅导学生的心理压力。(2)分层辅导。课外辅导并非是学习困难生的专利,更不是教师惩罚学习困难生的手段,为了提高辅导的实效性,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对学有余力的优秀生真正进行课本知识以外的辅导,让优秀生充实课外知识,掌握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对学习中等生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题型的变化和创新辅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习困难生加强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强化训练与辅导,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唤起学生的自信。(3)强化考核。为了避免课外辅导留于形式,学校专门设计了课外辅导记录本,学期初各学科教师要摸清三个层次的具体辅导对象,有具体
10、的辅导计划,批,平时有具体的辅导内容记载。教导处期中、期末和平时的教学调研,课外辅导记录本是重要的考核依据。为了激发教师课外辅导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兼顾三个不同层次的辅导,更需要教师的奉献。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师业务竞赛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生习作比赛、数学解题比赛,而且是三个层次的捆绑式比赛,通过此项活动,既调动了教师的辅导热情,又提高了语数学科的合格率和优秀率。4、批改。作业批改是反馈课堂教学情况的必要途径,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继续实行中午工作餐制度,要求利用午间休息时间对上午作业进行面批,教导处随机调查作业面批情况。于此同时,学校还在控制作业的量、规范作业批改要求、实行学生课堂作业按月评
11、优奖励制度、举行优秀作业展览、召开学生座谈会、查看学生作业订正的情况、个性化情感化批改的专题研究等。为结合本课题研究,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会同教导处、教科组负责人进行了“作业糊涂账”的分析与研究,并且撰写了题为农村小学提高学科质量从清算作业糊涂账开始的研究论文(具体见附件二)。5、学科研究概况:(1)语文:以三维目标为准绳。从吸收与表达、传统与现代、自主与合作、拓展与延伸、价值与体验,这些方面研究。以学科特点为依托。从语文与人文、强化与内化、综合与规律、阶段与整体、双基与创新、这些方面研究。以人为本理念为宗旨。兴趣与责任、主导与主体、生本与文本、多元与独特、欣赏与评价,这些方面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12、,有20多篇学科专题论文获富阳市一二三等奖。(2)数学:目标与生成的定位,包括预设与生成、教师行为的改变;包括教育行为的模仿、教学行为的实践、教学行为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升华,这些方面研究。尤其是在优化纸笔测验的实践过程中,其研究成果获富阳市一等奖。(3)思品:从增强目标意识、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教学评价这些方面研究。其中,从生活化、课堂活动化、课堂开放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外延伸,从课前调查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活动实践,这些方面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思品优质课获富阳市三等奖。(4)常识:从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资源的特点、影响实施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调控各因素的分析、实施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13、资源调控策略的研究,这些方面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承担了学区与全市性的展示课、研究课,多篇学科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在富阳市、杭州市获奖,其中优质课评选和书面评课比赛均获富阳市一等奖。(5)英语: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怎样规范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在研究过程中,英语优质课、英语演讲比赛均获富阳市三等奖,多篇英语专题论文获富阳市一二三等奖。. (6)美术:从更新家长观念、激发认识兴趣、诱发学生想象、鼓励探索求异、克服学习障碍、这些方面研究。6、语文学科研究列举: 在两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各学科组围绕总课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学科教学研究,各学科教师能够将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加
14、以实践。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列举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一是以三维目标为准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以三维目标为准绳,其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最好诠释。要在阅读教学中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必须要处理好吸收与表达、传统与现代、自主与合作、拓展与延伸、价值与体验等关系。吸收与表达。吸收与表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吸收是表达的前提,表达是吸收的结果,吸收与表达的关系就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先知后能,知能并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吸收与表达共存,两者不
15、得偏废。但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吸收轻表达,重口头表达,轻书面表达。课堂教学则是吸收与表达的重要环节,单位时间内吸收与表达的质、量、面是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阅读教学要让阅读和理解,吸收与表达交替前进,阅读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就是表达的过程。吸收包括有意吸收、无意吸收和自主吸收。课文中有的段落师生共同认为含义特别深刻,语言特别优美,表达方法比较独特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朗读、强化,有意吸收。如:像桂林山水、庐山云雾篇幅不长,但语言优美,又适合感情朗读的课文,要求学生有意吸收、背诵。有的课文篇幅较长,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强化朗读,自主吸收。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16、这种篇幅较长的课文,虽然也适合感情朗读,但不易诵读记忆,教学时只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选择句段,有意记忆,结果就会有很多同学选择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其实这两个自然段就是作者表达与暄染气氛的绝妙之处。传统与现代。虽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传统与现代总是概称为两大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课少之甚少。平时的阅读课以串讲式、问答式为主,教研课、公开课则以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手段为主。本学期我推门听课,听一位老师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背词语解释,接着按自然段顺序学习课文,其学习每自然段的主要方法是在一问一答的基础
17、上记录段落大意。如他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提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潜伏的?我们潜伏在哪里?我们和敌人近不近?我们是怎样伪装的?邱少云是怎样伪装的?根本没有让学生好好地朗读体会,用无关紧要的一问一答来替代了朗读体会。课后我和他交换时,他却说了一大堆新课程理念。而上的课却是典型的问答式阅读课。笔者认为教学这一自然段可以这样设计: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反馈时抓住“纹丝不动”一词,以反复朗读句子“不但还甚至”体会潜伏部队和敌人相处很近。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纹丝不动”阅读体会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和我的矛盾心理,通过朗读体会,学生对“年轻与伟大”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于是正确领会文章中心,
18、这一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也就在其中。推门听课是以问答替代了阅读,而公开课则是以多媒体画面替代了阅读,从教学手段而言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但两个极端的相似点是把阅读教学的“读”用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而实际上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替代阅读。一位年轻老师上了一堂找骆驼的公开课,理念是全新的,但整堂课让学生画一画,啃一啃,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唯独没有读一读,以沙漠和骆驼为主要画面的大屏幕交替显示为阅读教学的课堂主旋律,忽略了语言文字的体会吸收。自主与合作。新课程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未必每一堂课无论需不需要讨论合作,都得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课往往
19、借前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由组合合作学习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其真正的阅读教学效果甚微。当然合作学习是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如果创设必要的合作学习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扩大参与面,然而独立自主地学习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并且在自主学习中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得好:“在独处宁静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可以幻化为生动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如果不是凭借独处的“宁静”,会有如此审美的体验吗?阅读教学同样需要给学生以一份“宁静”,让学生“凝视”课文,才能使语言符号“幻化为生动新奇的形象”,才能使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进入文本
20、的内涵。如果学生整堂课都处在你说我说他说的叽叽喳喳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混乱,投入程度不高,也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静态的阅读教学环节,同样能吸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如董存瑞舍身炸喑堡,我听一位老师是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第7自然段,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讨论:董存瑞是用什么方法炸暗堡的?哪一个小组能讨论出更好的炸暗堡的方法?支撑该教师的理念是自由合作、创亲,但学生在自由组合时,学生纷纷跑出座位,不时发出登子倒下声,铅笔盒掉地声,同学之间的大声呼叫声,看起来活跃实际却一片混乱,把庄重、严肃的课堂气氛一扫而空。学生东拉西扯的讨论根本不考虑当时的环境,学生异想天开的方法引
21、得学生哄堂大笑,当学生重新回到座位时又一次混乱,这种合作讨论哪能入情入境呢?这种游离于课文的合作创新实在是适得其反。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是采取自读自悟的阅读方式学习的。首先我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自读课文,体会董存瑞当时所处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舍身炸暗堡的壮举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接着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董存瑞炸暗堡这一过程写具体的?当学生从“昂首挺胸、站、托、顶、拉”等词语中体会到了董存瑞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的英勇气概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伴随着高昂、低沉、快速、缓慢的朗读,将紧急、勇敢、崇敬的心情表现得淋离尽致,使课堂气氛与课文内容高度吻合。这是学生入情入境、高度
22、投入的表现,也是独立自主、自读自悟的阅读教学成果所在。拓展与延伸。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是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止,因此,每一堂课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但又不能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提倡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句号式课堂结尾,提倡逗号式、问号式、冒号式、省略号式的课堂结尾,给学生语文学习开创一个拓展和延伸的余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课外阅读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一方面是就课堂教学内容而言,挖掘课文空白设置种种悬念,通过课堂内外的补自,资料搜集,假设创新
23、等,丰富活化课堂教学内容,挖掘隐含于课文内容的课堂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语文大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根据农村小学学生家里藏书量不多,家长本身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并且语文观念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不提倡更不会支持和督促孩子看课外书报,看电视新闻,学生也缺乏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兴趣感。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我们走“课外阅读课堂化,校外阅读校内外化”的路子,在每一个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开辟“课外阅读交流栏”、“信息观察栏”、“智力开发栏”、“每日一帖栏”、“每周一文栏”。“课外阅读交流栏”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通过书报文章简介和感受推荐给同学;“信息观察栏”学生将看到或听到的新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
24、诉同学;“智力开发栏”学生将不同内容的思考题用书面呈现出来;“每日一贴栏”或一首古诗,或一首现代诗,或精妙绝笔的语段让学生诵读记忆;“每周一文栏”学生将一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最深的人、事、物、景、情书面表达出来,供学生互相评价欣赏。半学期一过,学习园地内的五个大夹子已夹得满满当当,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园地成了课外阅读的窗口,课堂教学的补充平台。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课外阅读的参与面,把学生的参与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的主要依据。把学习园地课外阅读栏的开发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一款,改变了以住一学期不变的学习园地,活化了学习园地,使学习园地
25、充满了语文气息和与时俱进的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语文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价值与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两种倾向:老教师往往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对一些时过境迁,与学生实际相距甚远的教林内容,把所谓的中心思想按教参的提示用程式化的格式抄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年轻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没有根据课文的价值取向加以恰当的点拔引导,对学生的评价满口是“真棒、真棒”“能干、能干”并且和课文内容十分牵强,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表达,也
26、会连声说“不错,不错”,忽视了课文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如有位老师上小音乐家扬科,当老师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体会时,学生有的体会到扬科的可怜,有的体会到更夫的凶狠,有的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平当老师又说;“谁有不同的体会?”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特体验,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体会到管家的善良”。老师不加思索地表扬说:“很好,你的体会真独特!”老师接着又问“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学生说:“怎么处置他呢?把他当作小偷惩办吗?孩子太小了,几乎站也站不稳,还用送到监狱里去吗?”管家最后决定“打他一顿算了”。老师接着又说:“好,你的体会真独特。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读,体会体会。”其实,这是根本不是
27、作者所要表达的目的,也不是课文的价值取向,应该肯定这个学生独特体验,但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管家重新作出评价,真正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吻合课文的价值取向。二是以学科特点为依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围绕学科特点正确处理好语文与人文、实践与训练、综合与规律、阶段与整体、双基与创新等关系,力求语文课体现语文味。语文与人文。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常说文以载道,道赋予文,没有游离于文的道,也不存在无意之文。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
28、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文内涵的领会,可谓文道兼得。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少发现,在品读语言文字,品味人文精神,欣赏语言片断之间有几个回合,但缺乏步步升华的环节。无论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的课文,在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人文色彩。如林海这是写景抒情类的课文,在朗读课文体会描写林海的语言色彩和表达方法的同时,体会到大兴安林的亲切与舒服。这“亲切与舒服”不仅是描写大兴安岭静态美的表达方法,也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美。不仅是写景抒情类的课文饱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就是像太阳这类科普说明文同样是语文与人文的结合体。强化与内化。语文学习既需要强化,又需要内化。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记忆需要强化,只有内化了的
29、语言文字才是忘不了的积累和记忆,忘不了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语文素养。阅读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理解和内化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人的思维,智慧实际上就是人的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的结果,没有儿童的外部活动,就不会有儿童思维和智慧的发展。”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强化促进内化,内化促进强化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但在实际阅读教学课堂中,往往通过教师的硬性规定和学生的机械练习进行强化,这样的强化很难到达内化的境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
30、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践与训练的关系。语言文字的积累需要阅读、书写、记忆,但不是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用语言来表达学生对字、词、句、篇和人、事、物、景、情的理解,就不是数学计算题那样仅有一个答 案,而 是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种语言组合来表达,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从训练到训练,表达方法只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表达,不会越轨,没有实践意蕴和内化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应试教育也是弊多利少。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南京到英国留学的中学生有一次参加考试,所有的题目都答对了却得了零分,老师的理由是:你的答案和我讲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你不得
31、零分谁得零分?可见阅读教学正确处理好强化与内化的关系是何等重要!只有做到强化不机械,内化不死板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与规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但无论课文内容是人还是物,是景还是情,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都蕴含着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语言文字表达规律的领悟,过多地注重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让学生通过阅读领略各方面的知识,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同时,发现语言表达规律,即使是一些常识性课文,只要细读体味也不难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如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太阳的有关知识和
32、作用。老师又接着说:“太阳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也是非常陌生的,请你自读课文准会有新的发现。”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忙开了。只见学生时而读读,时而画画,时而自言自语地说说,过不多久,小手如林,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经过一番交流,课文中有关太阳的知识和作用都被学生发现了,真的滴水不漏。当学生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老师又接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还有很多没有写进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去阅读查找有关太阳的课外读物,你会有更多的发现。由于太阳离我们那么远,温度那么高,人类无法接近这个大火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太阳的科学知识的呢?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结果学生自读体会到“差不多”、“估计”、“看起来”、“好像”、“如果就”等一系列词语都体现了文章用词造句的确切性,学生也发现了作者介绍的方法很多,有总说、分说、正面说、反面说、举例说等,经过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自读发现,把常识性课文的科学知识和语文知识自然地揉和在一起,既体现常认性课文的教学特色,又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阶段与整体。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具有阶段性和整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