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学复习资料更正版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 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 稀缺性与选择本章重点难点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 2、四大生产要素及与之相对应的回报(重点) 3、理解资源稀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4、四大基本经济问题(重点) 5、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重点) 6、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 )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2、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支
2、持下,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横轴的点比靠近纵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纵轴的点比靠近横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比以外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比以内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3、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4、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是有限的B
3、、无论任何时代,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求来说,供给都是有限的C、在经济危机时,厂商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是供给有限性的例外D、大量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是有限的5、厂房属于以下生产要素中的( )A、土地 B、资本 C、劳动力 D、企业家才能6、小王即将大学毕业,他有三种选择:留校当老师、到外企工作、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留校当老师每年收入10000元,到外企工作每年收入30000元,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每年收入3000元。他选择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的机会成本为( )A、3000元 B、10000元 C、30000元 D、40000元7、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
4、)A、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B、完善社会生产关系 C、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8、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B、资本 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9、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 )A、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B、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过程 C、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成本 D、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目的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决定厂商如何生产的问题是( )A、现有资源条件和企业生产成本B、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企业生产成本C、现有资源条件和市场价格机制D、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11、当社会资源有限而人类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 )A、作出选择 B、选择放弃 C、降低期望 D
5、、自给自足12、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被称为( )A、资本密集型企业 B、劳动密集型企业 C、技术密集型企业 D、劳动集约型企业13、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 A、弗里德曼 B、马斯洛 C、弗洛伊德 D、马歇尔14、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称为( )A、选择成本 B、机会成本 C、选择利益 D、机会利益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 2、D 3、B 4、B 5、B 6、C 7、C 8、D 9、A 10、D 11、A 12、B 13、B 14、B二、简答题1、“鱼我
6、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这句话的经济学含义。答: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需要选择,选择就要付出代价。2、为何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答: 这是根据中国改革开道初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决定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比较充裕,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明智的选择。3、企业家经营才能的功能。答: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它包括四项功能:一,企业家是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的原动力;二,企业家是制定商业决策的核心;三,企业家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四,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一个企业并不能保证一定
7、盈利,所有投入的结果可能是盈利,也可能是亏损甚至破产企业家所冒的风险不仅包括时间、精力和商业信誉,还包括他自己和合作伙伴、股东的股资。三、论述题1、经济学家所归纳的在经济运行中要做出选择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在计划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它们分别是如何被回答的?答:(1)由于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而言,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经济运行中就要对一系列问题进行选择决策,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作出上述决策。(2)第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是靠价格体系的作用选择生产什么的。在计划经济中,则由计划部门根据他们对经济的观察和预测,决定人们应该需要什么、企业应该
8、生产什么。(3)第二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如何生产的问题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中,政府通过制定计划,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来组织生产,在物质平衡基础上,保证部门间、企业间投入产出比例协调。(4)第三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消费者主权,产品按消费者的意愿和支付能力分配,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平衡问题实质上就是产品市场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平衡问题,最终起作用的是价格体系。在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5)第四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上述三个问题作出决策。在计划经济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上述三个问题作出决策。2、论
9、述资源稀缺规律的内容以及解决资源稀缺的对策。答:资源稀缺规律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 产品和服务及生产这些产品确良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它具有两重意义;一是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即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二是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即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对策: (1) 由于资源的稀缺和有限, 每一个社会必须准确地选择生产哪些商品和服务及其数量;(2) 厂商选择如何组合用于生产的各种要素以及采用何种技术进行组合;(3) 产品分配即为谁生产,体现为各种收入,在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计划,在市场经济中,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下进行分配,最终起作用的是价
10、格体系。第二章 价格机制与市场本章重点难点1、需求的科学定义(欲望与购买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重点) 3、相关商品的类型 4、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难点) 5、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差异 6、供给的科学定义 7、影响供给的因素(重点) 8、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差异 9、均衡价格的定义及其形成过程(重点) 10、均衡价格的变动 11、价格管制的类型 12、政府干预价格的代价(重点)一、单项选择题1、在某一时期,国际汽油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A、OPEC组织扩大石油生产量 B、原油采掘与提炼技术进步 C、 原油价格上涨 D、汽油价格上升2、当我们得出某市对某品牌汽
11、车的需求曲线时,需假定除那种因素外其余均为常数( )A、该市消费者对该品牌汽车的偏好程度 B、该品牌汽车的价格C、该地区车辆使用费用的高低 D、该市人均收入水平3、为扶持粮食生产,政府对粮食制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了维持该价格,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粮食配给制 B、增加农产品税收 C、出售储备粮 D、收购当期过剩粮食用于储备4、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因此正常的供给曲线 ( ) A、 向右上方倾斜 B、与横轴平行 C、向右下方倾斜 D、与纵轴平行5、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减少 D、
12、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6、商品的需求量同它本身价格之间的关系,使正常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种(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与纵轴平行的直线7、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该商品的价格被称为( )A、一般价格B、市场价格 C、平衡价格D、均衡价格8、由于商品的数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所形成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是( )A、生产曲线 B、需求曲线 C、供给曲线 D、供求曲线9、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形成( )A、均衡价格 B、资本价格 C、机会价格 D、成本价格10、政府为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称为(
13、)A、福利价格 B、支持价格 C、均衡价格 D、补贴价格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B 2、B 3、D 4、A 5、D 6、C 7、D 8、D 9、A 10、B二、简答题1、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价格管制的负面效果有哪些? 答:一是价格管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若由于价格管制出现剩余,则导致资源闲置浪费,若出现短缺,则资源没有达到合理配置。二是产品分配不合理,如短缺商品可能会出现以权谋私等。还可能出现黑市和官员腐化。三是抑制产品质量提高,价格管制造成被管制企业缺少改进产品质量的积极性。2、市场达到均衡的过程中供求的变化。答:商品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
14、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洛水平。如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咩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水平。相反,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硌时,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提高商品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洛必然上升到均衡价格水平。3、企业家经营才能的功能。答: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它包括四项功能:一,企业家是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的原动力;二,企业家是制定商业决策的核心;三,企业家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
15、、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四,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一个企业并不能保证一定盈利,所有投入的结果可能是盈利,也可能是亏损甚至破产企业家所冒的风险不仅包括时间、精力和商业信誉,还包括他自己和合作伙伴、股东的股资。三、论述题论述供给的科学含义以及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答:供给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商品数量。它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1)价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有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就是供给规律。但有一
16、些特殊或例外的商品违背了供给规律:一是劳动力的供给。二是某些商品价格提高以后,人们开始把存货放出,但价格上升到一定限度后,人们反而会采取观望态度,存货不再拿出,等待价格继续上扬。(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某种产品的替代品涨价时,这种产品的厂商就会转达向替代品的生产,从而减少这种产品的供给量;当某种产品的互补品涨价时,由于这种产品也会随之涨价,厂商就会增加这种产品的供给量。(3)生产成本。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厂商的供给量减少。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生产者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产品。(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
17、预期产品价格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5)生产者的数量。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会增加产品的总供给量。四、材料分析题背景材料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2003年上半年,我国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比2002年下半年提高1.5%,改变了连续几年供过于求的局面,供大于求突出的矛盾有所缓解。2003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报告,对600种主要商品进行了排队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商品从全国范围内,从总体上仍供过于求,但程度开始明显下降。供过于求的商品中有70%,其中,在30%以上的市场上供求平衡,分别比去年初提高20%和15.6%。在一些区域市
18、场特殊时期,求略大于供的商品也有所增加。报告分析,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粮食、食用植物油、棉花、燃料、钢材、轿车等类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糖酒副食、农副产品、穿着、文化用品、家电等类商品供过于求的程度有所缓解。结合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需求?它必须包括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需求,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它必须包括两个条件:(1)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2)有能力的购买。2、如何解释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一种解释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
19、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另一种解释是,这是由于所谓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另外,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
20、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是向右下方倾斜的。3、什么是供给?它必须包括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数量。它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4、简要说明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及其后果。答: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项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当替代品的价格
21、下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否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第三章 成本与收益本章重点难点1、隐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概念 2、总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3、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4、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5、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关系 6、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7、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8、完全竞争厂商各种收益曲线的形状 9、理解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与超额利润(难点) 10、短期均衡的条件(MC=MR) 11、长期均衡的条件(MR=LMC=SMC=LAC=SAC) 12、盈亏平衡时销售量的计算
22、 13、带利润时销售量的计算(重点掌握公式)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相同的 B、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大C、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形状为( )A、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总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D、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3、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
23、、厂商在短期内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超额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4、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必须支付且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 ) A、总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平均成本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 ( ) A、平均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B、边际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总收益曲线是重合的C、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D、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总收益曲线是重合的6、会计成本、隐成本和正常利润之和,被称为( )A、边际成本 B、总成本 C、机会成本 D、总固定成本7、企
24、业的经济利润,等同于( )A、正常利润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D、边际利润8、当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是指( )A、增量成本 B、显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D 3、B 4、B 5、C 6、B 7、C 8、C二、简答题1、在经济理论中,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关系是什么?答: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关系是,长期总成本是每个产量所对应的最低短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也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发生变化。2、谈一下总成本、平均固定总成本、变动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它们之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总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平均固定成本在一定限度内必然随着产量增
25、加而下降,最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有所变化,开始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平均变动成本则是先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即生产规模增大,使单位产量的成本降低,但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又会递增。总成本与总变动成本的变动规律基本相同,它们之间的差额总是总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大致相似,只是平均总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要高,因为平均固定成本是逐渐减小的。3、给出机会成本的定义,并解释为什么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答:机会成本是
26、指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对机会成本的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经济上理性的选择应该使得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福利达到最大,这同时意味着机会成本应该达到最小,这只有当我们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等都能经济有效地使用我们的资源时才会出现。4、在经济理论中,收益和利润的区别是什么?答:收益指厂商出卖商品的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包括了成本和利润。而利润是等于收益减去成本,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的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收益的变动规律是什么?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是不变的,即单个厂商无法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需求,只能
27、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因此,随着商品销售量增加厂商总收益TR是不断增加的,而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都保持不变,且等于商品的单位价格,即在任何商品销售量水平上都有AR=MR=P。二、论述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长期中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并解释如何达到这样的条件?答:长期中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在长期生产中,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的,即,要么增减行业内企业数量,要么厂商调整生产规模。在长期内,若行业内单个厂商可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随着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直至使单个厂商利润消失为止,最后达到行业中每一个厂商都处于既无利润也无亏损
28、状态,便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由于长期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引起的行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对单个厂商来说,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都会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这一生产规模是单个厂商在变化市场条件中使自身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的最优选择。在这样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最优生产规模最后必然被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需要的产量相适应的水平。 第四章 国民经济收入循环本章重点难点1、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2、两部的门、三部门、四部门循环的恒等式3、APC、APS、MPC、MPS的关系 4、IS曲线的形状和移动(包括引起移动的因素)5、L
29、M曲线的形状和移动(包括引起移动的因素) 6、货币需求的动机及货币需求的构成7、派生存款倍数 8、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9、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循环(难点) 10、IS与LM曲线的推导(难点)11、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的决定(难点) 12、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13、引起IS曲线及LM曲线移动的因素以及曲线如何移动(难点)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 )A、平均储蓄倾向 B、平均收入倾向 C、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收入倾向2、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有 ( )A、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 B、存量
30、法、流量法、增殖法 C、 总值法、净值法、平衡法 D、投入法、产出法、增量法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之时 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C、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之时 D、实际的消费加上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之时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 ( ) A、随着消费的增加,用于储蓄的部分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B、随着储蓄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C、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部分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逐渐下降D、 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储蓄部分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逐渐下降5、银行派生存款总额等于原始存款与 ( ) A、法定准备率的乘积 B、
31、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乘积C、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的乘积 D、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倒数的乘积6、在开放经济中,出口增加 ( ) A、促使国民经济扩张 B、与国民收入无关 C、导致国民经济收缩 D、仅增加出口企业的收入7、下列能够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方式是( )A、增加储蓄 B、减少消费 C、减少投资 D、增加政府购买9、如果投资为常数,IS曲线的形状为 ( )A、垂直于横轴 B、平行于横轴 C、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D、难以确定10、如果我国要实施扩大政府直接投资的财政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哪种情况下政策效果最大?( )A、边际消费倾向为0.5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8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11、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出现的情况是(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12、在一定时期内,当社会储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