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8.21KB ,
资源ID:230411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041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docx

1、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资料一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等等。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评论的科学性论文。二、写文献综述的好处:1、通过体验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

2、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三、写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

3、的堆积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只是资料的堆积。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4、把综述写成讲座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一般认为,综述是专业人员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文

4、献综述的写作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选题:围绕论题选题(如“研究文献综述”);搜集: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主要方法有: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最常用的方法)阅读、归纳: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重要的单篇研究文献。阅读文献时,最好做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这不仅为撰写综述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二、格式与写法: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前言:(200-300字) 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的

5、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的焦点。使读者对所要论述问题的大致轮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主体:(2500字) 写法不拘一格。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做到: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比较分析;阐明有关论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评述所论问题。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的引用和评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

6、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

7、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

8、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

9、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 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200-300字) 对主体部分进行扼要总结,重点评议,提

10、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最后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虽放在文后,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不少于20篇)资料二 范文三篇世说新语及诗性研究文献综述学 生:宋明宽,长江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李丽君,长江大学文学院世说新语作为我国志人小说的名著,既凭借内容详实、材料的真实可信,成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必读著作,又依托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文学宝库中的典范之作。鲁迅先生赞之曰:“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她

11、问世一千多年以来,受到历代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近年来,世说新语的研究成果更是异彩纷呈。本综述立足于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从文体、艺术、美学和诗性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有利于阐述世说新语与诗性的联系,本综述首先对学术界的诗性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勾勒,为世说新语诗性品质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学术背景。一、诗性研究综述仔细梳理我国近年来诗性研究成果,不难难发现,目前学术界的诗性研究倾向于文化、美学和语言三个角度。1、诗性的文化角度研究1999年,莫砺锋在中国韵文学刊第1期上发表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征,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的中华精英文化充满了诗性精神,所谓“

12、孔颜乐处”、“天地大美”、“逍遥物外”正是诗化哲学与诗化生活追求的表征。莫砺锋教授指出,诗性精神是“那种执着又潇洒的生活态度,那种基于自身道德完善的愉悦感,那种对朴素单纯之美的领悟,那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价值追求,除了诗这个词以外简直无以名之!”12006年李建中在论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中也明确指出,诗性是我国“民族秉性”的一个方面。他认为诗性思维是远古时代东西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哲学创始之际,保留了诗性思维的特点,采用诗性思维和辩证法相结合的运思模式,特别是在阐述其世界观尤其是认识论和道德学说时,这种诗性思维的特征又表现的特别明显。而儒家权威的强化又使诗性和功利性的结合成为固定的

13、民族秉性” 2。陈炎2000年发表在理论学刊第6期的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将“诗性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1,在所有的艺术产品中,诗歌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2,在所有的文化产品中,艺术具有主导和扩散地位;3,“礼乐文化”的行为准则使人们的言谈举止均具又艺术特征;4,“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艺术具有了准宗教的功能;5,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音乐性特征与艺术的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2、诗性的美学角度研究诗性的美学角度研究是诗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2002年,黎风在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上发表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文章认为文学的“诗性”是与人的创造相互对象化

14、的审美过程和结果,它以先验自在的状态等待着人们去“融入”、“寻找”和“发现”。他说:“文学的诗性就是要求文学超脱于现实功利的目的和存在表象,进入更加高尚纯粹的理想境界,成为慰藉感情,心灵的超然力量和进入历史本真的审美通道。”4无独有偶,王振复的诗性与思性: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时空结构也有类似的论述:“从人的生命直观出发,自然宇宙、社会人生及其艺术审美,都是生气灌注、气韵生动的,其共同、共通的人文意蕴与品格无疑是诗性的。这诗性之直接的呈现,是审美感觉、意绪、移情、感悟及愉悦,等等。”52007年,王彦锐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9期发表诗性观照下的审美意蕴,文章指出:“诗性是一种重要的关注世界的视角和思维

15、模式,更是一种审美的情感方式。诗性的这种精神现象,包容着一种价值观念,融入了一种情感态度,是一种“诗化”了的意识形态。文学诗性则体现为一种超功利性、自然性非社会化的文学旨趣,是对人生、社会、历史采取一种诗意的审美观照。”63、诗性的语言角度研究200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张世英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上发表语言的诗性与诗性的语言,张先生认为日常语言一般皆有诗性,即具有暗指未说的东西,从而使个人独特的东西得到他人理解的特征和功能。诗的语言在语言中最具“思辨性”,最大程度彰显了语言的诗意本性。在对古典诗歌语言的诗性特征上,他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

16、达无穷之意。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例如辞藻之华丽与否,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像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7同年,程惠哲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理性与诗性的结合评明确指出诗性的表达就是:“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语言很到位地表达了许多不易言说的” 8问题。黎风则在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中指出:“文学是如何被语言赋予了诗意,或者说语言是如何地自呈诗性,在理论上好像还没有具体落实的共识,依然给人晦暗不明、玄乱一团的感觉。”9他认为语言的“诗性”在文学中有两种呈现方式:“第一,语言的诗性在于以最简要、最朴素的文字体现本质的深刻”;“第二,语言的诗性也在于最简单、最朴素的文字

17、的不可解释性。”10二、世说新语研究综述1、世说新语文体研究在日渐丰富的世说新语研究成果中,世说新语的文体越来越受人瞩目,一时成为研究世说新语的一个热点。目前,世说新语文体之说主 要有五种观点。(1)世说新语是小说近现代以来,尽管小说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多数人还承认世说新语是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中把世说新语归于小说类,称之为志人小说。鲁迅先生的认识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1979年,刘兆云发表在新疆大学学报上的小说,笔记小说与世说分析了古今对小说认识的差异,认为世说新语“完全符合汉魏六朝人对小说体裁的概念。它开创了我国笔记小说的一体,并使之历久不衰。”11198

18、8年,宁稼雨在天津师大学报发表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宁先生认为:“世说新语从根本上与诸子、史传、志怪书划清了界限。使志人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样式。”12此外,宁先生在中国志人小说史中说:“经过魏晋两代人的努力,志人小说在内容因素、体例方法上都逐渐完善起来。魏晋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世说新语就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13刘强“倾向于把世说当作一个整体的叙事文本来欣赏,特别是当作近代意义的小说去读,而不仅仅作为历史资料的汇编文献去使用” 14。陈金泉通过从世说新语纪实写真的审美特征,到它的审美聚光点,得出结论:“世说新语在我国小说史上确实是开写实志人小说先河之作。”15(2)世说新语是史料史学

19、家陈寅恪、周一良都认为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尤其是思想史的重要资料。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说:“世说新语记录魏晋清谈之书也。在吾国中古思想史,则殊有重大意义。”16周一良说:“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史的一部重要资料,也是研究这一时期思想史必不可少的资料。”17刘军撰文明确反对将世说新语归为小说,他指出:“世说新语完全采用纪实手法,根本排斥艺术虚构。同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很明显,就是为名士们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根本无意于作小说。”18清末民初梁启超在新民丛刊上发表了著名的长文新史学,他把中国古代史学分成十类,其中世说新语被列入第五类“杂史”中的“琐言” 19。现代史学家钱穆也认为

20、世说新语“应是一部史书,而且很重要。”20今人张叔宁认为“世说新语是一部具较高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而不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21(3)世说新语是小说又具有史料价值世说新语既是小说又具有史料价值的观点,越来越被学术界所认同,这显然是一种折衷的观点。周祖谟在为余嘉锡著世说新语笺疏写的“前言”中,首先承认了世说新语的小说地位,并进一步肯定了它的史料价值:“世说新语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所涉及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将相,下自士庶僧徒,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风俗、习尚,这确实是很好的历史资料。”22刘叶秋先生既认

21、为世说新语是小说,还承认其史料价值,并且还对它的小说特征及史学价值进行了比较:“世说新语所写的为历史上的真人,而每采传说,时加演饰,着重从琐言情节上,以片言只语表现人物,虽大致不违真实,体例应属小说,其史料价值似乎不及文学成分浓厚;但所记叙的各方面的内容,却能生动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成为多种的典型;可以当作魏晋名士的速写画看,其史料价值,又不因其为小说而减低。”23有些学者认为世说新语既不属于小说,也不属于史书,而是介于文、史之间,或者处于史向文转变的一种过渡状态。1997年,张海明在文学遗产上发表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他认为“世说新语处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阶段

22、,只能说具有一些小说因子,而不得与成熟后的小说等量齐观;从史传文学向小说文体的过度来看,世说新语处于历史与小说之间,它兼有两种文体的部分特征。”24全星迳认为世说新语处于“告别历史向文学演化的蜕变之中。”25从整体上看,目前学术界承认世说新语既是小说,同时又具有很强史料价值的占多数,这正说明了世说新语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的著作。2、世说新语艺术研究世说新语因其篇幅短小、善记人物言行、语言丰韵生动为后世所推崇。徐震塄先生在世说新语校笺前言中称赞它:“言简味永,栩栩如生”。 26对于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特别是语言方面,一直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1986年,周舸岷先生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的

23、语言特征及其影响,文章将世说新语的语言特征概括为“浓缩”,“修饰”,“机巧”,“玄虚”和“简叙”五个方面。27次年,侯忠义先生在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发表思想艺术论,文中指出:“世说新语基本上是现实主义创作,它创建的体例,运用的技巧,包括的内容,对后世文学都产生里巨大的影响。”281997年,张海明在辽宁大学学报上撰文将世说新语的语言特征概括为“简约”、“象喻”、“玄远”和“个性化”四个方面29。2000年,杨芳在暨南学报上撰文,从模糊修辞艺术角度,探讨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并概括为“文辞简约”的“凝炼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意在言外”的“含蓄美”,“玄妙莫测”的“神秘美”,“以虚掩实”的

24、“虚白美” 30。2008年,蒲日材在名作欣赏上发表诗情画意话,他认为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深邃玄远的哲理味”,“真挚强烈的情感倾向”,“晶莹发亮的自然意象”,“剥离语境的叙事方式”以及“简洁清丽的语言风格”五个方面31。3、世说新语美学研究世说新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物品藻美学。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刻的反映了魏晋六朝的社会现实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面貌与审美情趣,既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也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宝坤先生在学习与探索上发表思想的解放与人性的裸露志人小说的美学风貌,32文章认为世说新语的美学风貌主要体现为:1,生动地记录了时人玄谈析理的风气,内

25、容和场面,肯定了清谈是辩论玄理的主要方式;2,描述和肯定了“魏晋风度”是这一时期理想的人格美;3,表现了魏晋人对人与人性美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追求;4,深刻揭示了儒家礼教和伦理道德的泯灭和沦丧;5,在品藻人物中运用了许多的审美概念。1989年,张永昊发表在文史哲第6期的的审美观指出“人的自觉的解放思潮是贯穿世说新语审美观的主脉,魏晋玄学则是世说新语审美观得以形成的摇篮。”33他还认为这种审美观以人物品藻和对自然美的爱赏为核心内容,呈现出以人为中心,由现象世界向精神本体转移,从世俗社会向自然界拓展的时代特点。4、世说新语诗性研究关于世说新语与诗性的相关研究,目前,学术界缺乏全面的观照,只是有所涉及。

26、2005年,高原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第3辑上发表小说中的“绝句”论“诗化小说”的审美特征,文中指出:“世说新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语言,它弃绝了那种把语言仅仅看作是工具作法。世说新语极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绝句般的语言节奏,以适应表现魏晋时期我们民族那像古希腊奥林匹斯上众神一般的生命之色彩与生命之韵律。”34 “它所传达的情感属于对人生存在的本真把握,是写生命的真趣,自然不以雾状的柔曼轻飘作为自己的趣味选择。那是一种因把握到最真实的生命存在而来的直抵生命之自由、超越本根的的风流蕴藉与刻骨铭心的人生境界。”35作者这一认识虽与世说新语的诗性品质相契合,但他只是从语言形式和审美意蕴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7、的,而没有真正地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因而给世说新语诗性品质研究留下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综上所述,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世说新语的诗性研究有所忽略,对诗性本身的认识仅仅偏于文化、语言等方面,没有全面、系统地探究,而这却是诗性研究能有所拓展的关键所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笔者认为,诗性品质是人生态度情趣化、审美化的表现,并通过片断性的东西见出永恒的美。笔者论文将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诗性品质的研究,为学界的世说新语研究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使世说新语的魅力与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参考文献1 莫砺锋. 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征. J 中

28、国韵文学刊,1999(1)2 李建中.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3 陈炎.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J理论学刊,2000(6)4 黎风.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J 社会科学研究,2002(3)5 王振复.诗性与思性: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时空结构J学习与探索,2006(1)6 王彦锐.诗性观照下的审美意蕴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7 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性的语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8 程惠哲.理性与诗性的结合评中西比较美学论稿N人民日报,2000,8,199 10 黎风.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J 社会科学研究,2002(3)11 刘兆

29、云.小说,笔记小说与世说J新疆大学学报,1979(1)12 宁稼雨.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J天津师大学报1988(5)13 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9页14 刘强.对历史真实的冲淡与对艺术真实的强化论世说新语的叙事原则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15 陈金泉.世说新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之滥觞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6 陈寅恪. 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17 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1)18 刘军.世说不是小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9 梁启

30、超. 史学论著四种新史学M 长沙:岳麓书社,199820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M 北京:三联书店,200421 张叔宁.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M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22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 北京:中华书局,2007,1页23 刘叶秋. 古典小说笔记论丛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24 张海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J文学遗产,1997(1)25 全星迳. 世说新语:历史向文学的蜕变J 社会科学战线,1999(3)26 徐震塄. 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27 周舸岷.世说新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1)28 侯忠义.世说新语思想艺术论J 北京大学学报,1987(4)29 张海明. 魏晋清谈与世说新语的语言特征(续)J辽宁大学学报,1997(6)30 杨芳.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6)31 蒲日材. 诗情画意话世说新语J名作欣赏,2008(9)32 张宝坤. 思想的解放与人性的裸露志人小说的美学风貌J学习与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