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7.06KB ,
资源ID:229947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9947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docx

1、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调查报告 关于大方县八堡乡复兴村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方县八堡乡复兴村进行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调查和分析,为大方县八堡乡复兴村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调查时间: xx年7月5日至xx年11日6日 三、调查地点:贵州省大方县八堡乡复兴村 四、调查对象:复兴村村委及村民 五、调研经过及内容 (一)走访村委 1 、村庄基本概况 大方县八堡乡复兴村位于大方县八堡乡北部, 距八堡乡政府驻地3.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662户,263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210元,居住有90%以上的苗族。种植业以

2、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辣椒、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马和家禽为主。 2 、村庄环境建设情况: 村庄基本面貌:A、村容村貌良好、干净整洁;B、茅草房的改建已完成90%; C、各组道路全部硬化;D、各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较好; 基本设施建设 复兴村村委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复兴小学、医务室、诊所等保 障村民生活的设施。 村庄自然环境 复兴村环境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自然环境很好,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村民的饮用水都是纯天然的浅井水,平时食用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家种的无污染食品。 (二)与村民实地访谈 1、村民生活情况: 90%以上的人家都有电视机等家用电器;100%的村民们都用上了电。大家纷

3、纷表示,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生产和发展,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高兴劲都洋溢在各自的脸上。 六、关于复兴村发展的思考: 1、大力推进民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 复兴村90%以上村民都是苗族,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饮食:苗家盖碗肉、苗家水花酒、苗家鸡八块等。民族特色的饮食让复兴村的经济明显增长。 2、大力推进民族旅游文化 以苗族的传统节日为主的旅游文化,让复兴村的发展蒸蒸日上,形成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 3、大力推进药材种植 复兴村作为名贵药材天麻种植的最佳场地,同时良好的气候也金银花的种植。大力发展药材的种植将会成为复兴村的经济发展一个不 可缺少的主体。 七

4、、总结 实现复兴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改变复兴村落后的面貌,需要对其所在的民族特色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改造和加强各方面的需要。在不远的将来复兴村一定会在经济上有所提升、在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一定大有提高。相信复兴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贵州省情调查报告(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 调 查 目的和对象:通过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东南的旅游信息,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雷山县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 查 地 点:雷山县所属西江千户苗寨 调 查

5、 时 间:xx年5月1日6月1日 调 查 人 员:贵州省黔东南电视广播大学 xx春工商管理(专)黄云枫 所 属 课 程:贵州省情教程 1.雷山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办新型旅游城市: (2)贵州省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优势 2.旅游扶贫”观念的提出 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恰恰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

6、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贵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3.雷山县目前的旅游发展前景 (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县城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有很高的森林覆盖,有山有水。 (2)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雷山县全县总人口14.5万,其中苗族12.04万人,占总人口的

7、83%,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 (3) 自然资源 雷公山,苗岭之巅,主峰海拔2178.8米,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71万亩,其中雷山县辖区为7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23%,占雷山县总面积的29.08%。雷公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高达90.7%以上,在已知的1780

8、多种植物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500多种属于药用植物,是我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4)雷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就 雷山县在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繁荣文化、完善交通、保护生态、建设城镇、提高素质,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寨,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为重点,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xx年至xx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创新高,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4.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1)雷山县游

9、客结构多变量分析 以下雷山县旅游者统计资料分析的数据,大概。以下分析从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客源地五个变量进行分析。 (2)分析结论 根据对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其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程度越高出游率越高。 男女结构不平衡。 公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占有较大比例。 中青年人在整个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老年人市场偏低。 中收入旅游者出游率高,较高收入人群出游率低。 距离衰减因素也是影响客源市场的一个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深远的文化内涵,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随着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有一种内心深处回归自然,留恋乡村泥

10、土的本能,更愿意到乡土气息浓厚的乡野中放松,而文化程度高的旅游消费群体,对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文化现象、以村寨为依托的农耕文化兴趣浓厚。雷山县旅游资源恰好适合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旅游发展需求,给做好雷山县旅游业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而且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学生群体的增加不仅仅说明了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更说明了雷山县的旅游资源以另一种功能在吸引年轻学者,而高收入人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雷山县旅游产品具体分析 以下以雷山县最具代表性的郎德上寨、西江和雷公山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对雷山县旅游产品进行分析。 6. 西江千户苗寨 (1)西江千户苗寨概述 西江距雷山县城37公里,距凯里39公里,是中国最

11、大的千户苗寨。农耕文化色彩典型,民族风情特色浓郁,自然环境优越,现有1258户,5600多人,99%是苗族。素有“千户苗寨”,“歌舞之乡”、“民族建筑之魂宝”、“节日之乡”、“银饰服饰之乡”的美誉。1998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历史文化村镇,2000年被列为古镇名寨,xx年,建立了“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到目前为止,西江共计接待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多万人次。 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产品而言,虽已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质量,但应提炼出它们的最大特色作为卖点。结合我们的调查问卷的Q7问题“雷山县哪个景点给您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其中,在八个景点中,西江千户苗寨位居首位。不难看出,西江千户

12、苗寨在雷山县诸多景点中是一个值得着力打造的旅游产品。然而,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游客到了这里,只能用眼睛远远的观望一下千户苗寨那些由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群和作为背景的雷公山组成的风景,而不 能进入到当地生活的体验之中。然而,当游客的那些审美欣赏消失以后,剩下的就只是平淡了,只有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层面,这才是真实的西江,才能把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2)加强西江千户苗寨民族生活体验类节目 (3)着力打造特色旅游购物品 (4)注重品牌效应 政府加以管制和控制 经以上分析得出,把博物馆最为西江的旅游品牌效应来推广,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除了做好以上主推特色旅游产品之外,西江千户苗寨目前还存在一些不

13、容忽视的细节问题。 1.标识系统不完善 2.非民族建筑的外观与整个民族建筑氛围不协调 3.空中污染和电力系统冲击视觉效果 4.餐饮经营个体的饮食卫生意识不够 5.接待能力和娱乐环节欠缺 如果处理好以上问题,西江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指日可待。 7.结论 发展雷山乡村旅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雷山县乡村及村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对其所在的景点进行调整,改造和加强各方面的需要。在不远的将来贵州黔东南将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名的大自然旅游城市。会给黔东南带来无限的好处。 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和任

14、务 沈金杰 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面临不少有利因素和机遇:一是全球经济的逐步趋稳和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逐步趋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市争取更大的投资、信贷和政策支持提供了可能;三是随着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造升级,为我市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推

15、进区域合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机遇;四是我市现已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区域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缓解;今年我市将启动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五是随着国家继续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和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加之我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提高居民的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将好于去年。 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

16、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推进“三新一强”和区域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突破、以民计民生为根本、以“执行力年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强化统筹,狠抓落实,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要求。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增长12.5%;其中:一产128亿元,增长5%,二产386亿元,增长13.5%,三产296亿元,增长14.5%。 规模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增

17、长1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6%。 财政总收入130亿元,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52.3亿元,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942元,增长8%。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 亿元GDP安全事故 _控制在0.5人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统筹协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抓紧编制完成遵义市“

18、四大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围绕“突出城市调结构,推进中部快速崛起;突出生态调结构,推进西部加速突破;突出基地调结构,推动东部提速开发;突出基础调结构,推进北部全速攻坚”的思路,扎实推进规划实施,形成统一规划、分工协作、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发展长效机制。二是以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调动各级、各行业和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增加投资和 消费需求,完善扩大社会投资和鼓励消费的配套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三是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运用财政补助、贴息和价格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

19、金投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四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强化对工农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着力解决煤电油运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及时发现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五是超前谋划,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和重点建设项目规划,高质量编制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专项发展规划,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坚持以项目为引领,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一是继续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着力抓好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清洁能源等方面的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申报争取力度,力争获得国家和省更多的项目投资支持,进一步带动社会投资。二是着

20、力抓好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投资较快增长。今年要完成湄余、绥道、桐梓至容光等二级公路扫尾工程,加快杭瑞高速遵义段、遵绥高速、仁赤高速、遵义灌区、湄凤余灌区、正安石峰水库等在建工程进度;力争开工建设黔渝快速铁路、遵义机场、道真大沙河水库、绥阳后水河水库、桐梓新桥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绕城高速、黔北高速、旅游环线公路及“滋黔”二期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是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大调度和督促检查力度,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防止违法违规行为;超前做好项目谋划,充实重点项目库,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形成“策划成熟推出建设”的滚动机制,增强投资持续增长的后劲。xx年安排续建、

21、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157个,计划完成投资277亿元(详见遵义市xx年重点建设项目表);确保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0亿元,增长22%。 (三)着力抓好工业扩能和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加大现有能源、名酒名茶、机电、冶金、建材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做好茅台酒新增2000吨、海尔冰箱200万台产能、遵义铝业新增25万吨电解铝、矿区煤矿整合等技改扩能,确保技术改造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8%。二是加快构皮滩水电站、遵义氧化铝、遵宝钛业、圆通汽车、桐梓花秋二矿、习水兴隆煤矿、遵义拉法基水泥、遵义赛德水泥等项目建设,年内形成现实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桐梓煤化工一期、遵义

22、铝业、务川石垭子水电站、习水杨家园水电站、遵义庙新煤矿、桐梓吉源煤矿、汇川海螺水泥、习水赛德水泥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行;积极推进务正道煤电铝、桐梓火电厂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三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17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湘江、和平、汇川机电、桐梓煤化工、绥阳煤电化等园区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遵义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等做好地方配套服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推进遵义钛业、航天精工、市商业银行等企业上市工作。五是加快推进中

23、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积极做好贵州钢绳集团、汇兴铁合金公司、遵义碱厂等企业易地技改工作;积极推进习赤片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四)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以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重点推进新蒲新区、新火车站片区、遵义机场片区、南白龙坑片区、董公寺汇川大道片区、南部工业园区等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交通、供水、电网、污水处理等基础性设施和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功能性设施建设,为200万城市人口框架打好基础。二是以建设强县强镇为目标,着力抓好以县城、中心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继续完善城镇基础和功能设施,为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确保xx年全市城镇化率提

24、高1.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的政策措施,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围绕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目标,加快高星级酒店、会展中心 等设施建设,各县(区、市)要开工建设一个三星级以上酒店,其中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赤水市、桐梓县各开工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抓紧制定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推进城乡市场、商贸街区和物流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积极发展吃、住、行、娱、购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动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五是继续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重点培育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四渡赤水为主的红色旅游和以赤水国家风景

25、名胜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依托国酒茅台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推进东部、东北部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积极发展绥阳、桐梓等特色乡村旅游,加快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和海龙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赤水丹霞地貌“申遗”成功。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以上。 (五)切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扎实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技推广和病虫害防治,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320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24万吨,收购烤烟166万担;稳定发展生猪,积极发展牛、羊、家禽、水产和特种养殖,力争畜牧渔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肉类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二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茶园18万亩,竹基

26、地11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商品蔬菜20万亩,红粮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力争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三是继续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遵义灌区、湄凤余灌区、烟水配套等水利设施,治理病险水库32座,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200公里,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建沼气池3万口,继续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四是切实贯彻落实 _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支农和农村就业培训力度,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7、五是继续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新增创建20万户、100万人受益;新建、改建黔北民居2万户;加大新阶段 _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万人,完成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2700人。 (六)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水平,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加快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工建设上海路小学、老城小学和航天高级中学、遵义四中分校等城区学校;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继续抓好农村薄弱学校、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县级职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完成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东迁

28、工作。 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就业和失业动态监测管理,加强劳动技能和就业培训,帮助困难家庭实现就业,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3.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抓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及跨省转移工作,推行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户补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制度,参合率、参保率分别稳定提高到94%和90%以上。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000套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一级危房改造1.5

29、万户。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县级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力争把遵义医院建设成为“三甲”医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做好重点传染病的有效防控和卫生、药品监督工作。继续围绕“三基本”,实施“三推进”,抓好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口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获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5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3家;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进“15851”人才工程实施,做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

30、抓好遵义市文化艺术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 等项目建设,做好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及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完成6289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建设;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平安遵义”创建工作;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国防教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政优抚、妇女儿童、信访、移民、残疾人、老龄人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实施关停并转,淘汰能源、钢铁、建材、焦炭、化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电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的废物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抓好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运行管理,提高处理能力,全面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抓紧开工建设桐梓、绥阳、正安、余庆、凤冈、湄潭等县城垃圾处理场项目。三是加强节能宣传和节能新技术推广,强化高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大对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四是抓好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中心城区及县城水源地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