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以往的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化相对更重视全方位地促进其质量,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在未来城镇化新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应注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我国新型城镇化应该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而推进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是重中之重。(2)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测度方法不一。曾志伟、汤放华等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问题主要
2、包括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并构建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新视域;李优树,苗书迪等以康定县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梳理出藏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优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差异,最终提出符合藏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刘静玉等建立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吴旭晓构建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GM(1,N)模型对1998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行研究;余达锦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
3、镇体系发展为例,构建出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对策。(3)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国内很少有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理论成果相对较少。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并最终决定着区域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吴旭晓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制度动力;胡际权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以市场利益驱动为主,政策促进、政府规划引导以及制度保障为辅的动力模型;田宽认为实现人的实质市民化是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核心模型,产业结构的调整
4、是经济动力,而政府行为是提升合肥市城镇化质量的整合性动力;黄亚平,林小如从外源性因素、产业经济因素、硬件系统因素、资源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模型。(4)新型城镇化相关问题研究国内学者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冉启秀、苗建萍、朱红根等;也有的学者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探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郝华勇采用协调发展度来评价我国30个省区的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张协嵩对闽侯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提出闽侯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徐君构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来评价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
5、调发展。(5)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它的提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注重城市优先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城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发展速度,城市发展规模,而新型城镇化注重不断提升其发展质量及内涵,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由注重数量增加向注重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变。“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之处。体现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它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它更强调有支柱产业的
6、支撑、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全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还强调提升城镇的文化特色,提高城镇的现代公共服务能力。2苏北城镇化的演化过程分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苏北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伴随着工业化、非农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北的城镇化得到迅速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9.23%提高到2014年的57.50%(图1)。但在不同时期内,苏北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变化幅度各不相同,总体
7、呈现了“波动徘徊-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发展-质量提升”的变化趋势。具体可划分四个阶段:图119782014年苏北城镇化发展历程(1)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分配模式下的波动徘徊阶段:1978-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乡本来相互联系的两部分曾长时间被人为的户籍制度隔开,致使苏北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也掩盖了苏北经济发展滞后的真相,其人均GDP仅从287.6元增加到445.5元,远落后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从而导致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非农业人口由206万人增长到250万人,年均仅增长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只由
8、1978年9.23%略上升到1982年的9.97%,5年间仅上升了0.75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15个百分点;其中,1980-1981年曾由9.95%倒退为9.85%;此阶段城镇化率均维持在10%以下,总体上呈波动徘徊趋势。(2)外向型经济和乡村工业化共同推动的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1983-1999年1983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在江苏全面展开,增强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同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行“市带县”体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步伐不断加快。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逐步全面展开的新时期,使
9、城市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同年,连云港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并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最早的两个“窗口”之一。1988年,国家决定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连云港、盐城2个市及其所辖的沿海县(市)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省委省政府批准了徐州、淮阴(包括现今的淮安市、宿迁市等)两市自费对外开放;同年,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欧亚大陆铁路运输贯通运营,从而在苏北形成了“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自费开放地区”和沿桥开放的多层次开放格局,有力推动了苏北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
10、先后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等战略,并对苏北实施“徐连经济带”建设、“淮北脱贫致富”和“海上苏东开发”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苏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苏北的工业化进程,并在1993年实现了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一、三”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5:41:24,又在1999年实现了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服务业为主体的“二、三、一”产业结构转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到28:31。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北城镇化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地级市由4个增加到5个(1996年成立了宿迁市),县
11、级市也增加到5个(新沂、邳州、淮安、大丰和东台),建制镇增加到398个,苏北非农业人口约为6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9.97%稳步上升到1999年的26.26%,增加了16.2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3)城镇聚合轴和都市圈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5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主题。2000年,省委省政府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苏北大发展”战略,并确定苏南5市与苏北5市开展挂钩合作,引导苏南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苏北进行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城镇建设方面,2000年,江苏省委、省政
12、府将城市化战略确立为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开始实施“徐州都市圈”、“徐连城镇聚合轴”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城镇规划建设,以及“三淮一体”发展战略,有力推进了苏北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并在200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1.20%,跨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苏北城镇人口总量达到了1351.12万人,比2000年增加253.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0.31%,6年间上升6.8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4)苏北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
13、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对苏北地区实施“推动东陇海城市发展”和“发展沿海及苏北腹地中心城市”战略举措,以徐州都市圈建设中心,强化徐州、连云港、宿迁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并加快盐城、淮安、宿迁等城市建设,提升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区域发展方面,江苏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按照“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加快苏北振兴步伐,进一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
14、劳动力等四项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并先后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沿海开发”战略(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振兴连云港和徐州老工业基地”等重要举措,极大地加速了苏北的经济发展,使全省南北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急剧提升,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由2006年的40.37%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51.85%,突破了50%,绝对增加了11.4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并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5)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提升阶段:2011-2014年“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坚持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
15、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培育沿海地区、苏北腹地新城市群,支持和推动苏北中心城市做大规模、增强实力、优化功能,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为适应江苏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推进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江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切合江苏省情、彰显江苏特色的城镇体系,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协调发展,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了“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紧凑型”城镇空间结构,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以及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更为苏北的发展提供了其所
16、未有的契机。2010年起,以徐州为代表的苏北城市实施“推进重点中心镇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小城市的意见”的举措,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以上的良好契机,苏北的城镇化进入平稳的增量提质阶段,由2011年的53.29%稳步上升到了2014年的57.50%,增加了4.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个多百分点,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虽然与苏南(72.73%)、苏中(58.49%)和全省平均水平(63.01%)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它们的差距则进一步缩小,分别由2011年的18.6、4.2和8.6个百分点缩减到16.8、3.4和7.7个百分点。3苏北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分析(1)城镇化水
17、平处于中期快速扩展阶段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man)在总结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经验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城镇化进程的“S”型曲线规律模型。他根据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来判断,以25%、50%、75%为分界线形成四个阶段,而在25%和75%之间又可称为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因而可划分为初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中又有前后期的差别。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和表现。一般来说,在城镇化率尚未达到25%以前,城镇化的物质基础薄弱,规模小,发展缓慢,是大发展的准备阶段和打基础阶段;在25%75%阶段是城镇化飞跃发展时期,第三产业进行性增长阶段;75%以后的阶段,经济社会各方
18、面发展渐趋成熟,速度明显下降,进人城镇化的晚期。在50%前后两个阶段也有不同特点,在此以前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具有递增趋势,而呈指数曲线攀升;在此后增长速度具有递减趋势,而呈对数曲线扩展,同时城市分布和城市规模也开始发生扩散和缩小的变化。按照诺瑟姆城镇化进程的“S”型曲线规律模型,苏北2010年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85%,超过了50%,已进入城镇化中期,并开始步入城镇化中期的后期阶段,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扩展阶段。(2)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发展态势明显苏北城镇化本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此后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的较高增速。2011年以来,苏北城镇化水平提升由快速增长
19、的数量追求向功能提升的质量供求转变,人口城镇化率增长速度逐步趋缓,当年城镇化率为53.29%,比2010年提高1.45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放慢,城镇化率为54.70%,较2011年提高了1.40个百分点,随后基本维持年增1.40个百分点以下水平。与逐渐减缓的城镇化率相对应的是,苏北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城市品牌的营造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苏北建成区面积达到1388.2平方公里,较2009年(1135平方公里)增长22.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0%,比2009年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总体看来,苏北城镇化已逐渐转变为在快速发展期内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特征进
20、一步明显。表1 苏北地级市市区、县城城区人口和城镇人口(2014年)县市名称城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徐州170.28257.41睢宁25.268.39淮安139.21184.21东海23.1858.61盐城116.34189.29盱眙22.438.74连云港82.95128.62射阳24.452.52宿迁66.1101.01赣榆22.160.97沭阳42.19100.92建湖23.943.95邳州36.3992.31滨海22.42泗阳37.0755.04灌南23.0636.94沛县33.164.57灌云21.7547.26东台3264.26大丰17.9540.75新沂34.1455.6
21、1丰县21.3957.03阜宁32.7557.92洪泽14.4818.99涟水28.3253.87响水12.6831.85泗洪26.5354.47金湖13.7517.49(3)地级市区与县城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2014年,苏北城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城市共有5个(表1),全部为地级市市区,其城区人口总人口为574.9万人,占苏北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8.3%;城区人口在20-50万人之间的县城共有19个,其城区人口总人口为532.3万人,占苏北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6.2%;人口在10-20万人之间的县城有4个,其城区人口总人口为58.9万人,占苏北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9%。因此,苏北地级市区与
22、县域的城区人口1166.1万人,占城镇人口的比重为57.4%,即地级市区和县城城区为苏北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4)多元驱动的城镇化机制形成城镇化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因素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动力结构;如支配苏北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的动力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乡村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成为推动苏北城镇化的新动力;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趋向完善,市场力亦已成为推动苏北城镇化的又一新动力;近些年来,随着苏北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城镇化的又一新动力;同时,快速
23、交通网络的完善,新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日益普及,必将加强城市间、区域间人才等的流动,以及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这些对苏北城镇化的推动效应将日益突出。因此,当前苏北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机制正逐步转变为多元驱动型。4苏北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本研究所构建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表2),包括以下5个方面:人口城市化指标,主要反映人口现代化程度,具体包括建成区人口、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经济非农化指标,主要反映经济质量和结构变化,具体包括人均G
24、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GDP比重;服务均等化指标,主要反映城镇居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情况,具体包括万人拥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每百人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人拥有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和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生活现代化指标,主要反映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具体包括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全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万人民用汽车拥有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环境舒适化指标,主要反映城镇地域生态景观的变化,具体包括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占行政区面积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力求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表2苏北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目标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指标单位权重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0.1955)建成区人口万人0.0371城镇人口0.0391城镇人口比重%0.0399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0.0370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0.0424经济非农化(0.2016)人均GDP元0.0386人均工业总产值0.0398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0.0443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038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GDP比重0.0404服务均等化(0.1942)万人拥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人/万人0.0426每百人公共
26、图书馆图书藏量册/百人0.0348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0.0376万人拥有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0.0397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户0.0396生活现代化(0.207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4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0.0416全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万千瓦时0.0392万人民用汽车拥有量辆0.039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0.0459环境舒适化(0.2009)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0.0382建成区面积占行政区面积比重0.038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0.0372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0.0409建成区人口、建成区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城镇人口和城市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