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3.91KB ,
资源ID:229688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9688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796.491.71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01.860.67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2.493.080.5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661.110.45塑料制品业2.102.530.43医药制造业2.140.2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540.810.27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0.620.880.26金属制品业3.143.380.24家具制造业0.490.520.03饮料制造业2.312.16-0.15印刷业, 记录媒介的复制1.040.86-0.18造纸及纸制品业2.33-0.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62.81-0.25食品

2、制造业2.191.93-0.26化学纤维制造业1.641.21-0.42食品加工业5.414.85-0.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354.77-0.58橡胶制品业1.06-0.65普通机械制造业5.024.15-0.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806.76-1.04烟草加工业3.072.01-1.07专用设备制造业4.182.79-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967.47-1.49纺织业13.766.66-7.1(三)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大省已成为国内制造业强劲增长的火车头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东中西部制造业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

3、地区的领先地位得到加强(见表2)。1990-2001年,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比重由63.27%增加到74.39%;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4.2%和12.53%下降到17.21%和8.4%。分省市看,9个比重增加的地区除西藏外全部集中在东部,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工业大省(市)为龙头的珠江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发展极。比较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缺乏强劲的龙头。山东虽有较大增长,但增幅几乎为辽宁的降幅所抵消,因而从总体上看,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北方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尚在形成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幅度衰退,辽吉黑三省比重比1990年下降了4.26个百分点。表2:

4、制造业地区结构变化地区北京3.523.29-0.23天津2.893.200.31河北3.913.78-0.12山西1.721.09-0.62内蒙古1.070.71-0.36辽宁6.864.52-2.34吉林2.411.95-0.47黑龙江2.981.52-1.45上海8.397.99-0.40江苏11.6613.261.60浙江5.838.91安徽2.831.85-0.98福建2.113.211.10江西1.05-0.68山东7.769.591.84河南3.673.64-0.03湖北4.67-1.16湖南3.121.89-1.23广东8.5415.336.79广西1.61-0.52海南0.19

5、0.230.04重庆3.53-1.88四川贵州0.990.64-0.35云南1.621.19-0.43西藏0.010.00陕西1.881.17-0.71甘肃0.87-0.34青海0.12宁夏-0.05新疆0.900.65东部63.2774.3911.12中部24.2017.21-6.99西部12.538.40-4.13(四)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表明,199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中,大型企业比重为36.15%,大中型企业比重为52.1%。到2001年,大型企业比重提高到46.12%,大中型企业比重提高到59.36%。1995至2001年,按小类行业前4

6、家企业销售收入加权计算的制造业总的集中度由21.5%提高到26.5%,,前8家的集中度由29.5%提高到36.6%。分行业看,制造业545个小类行业中,前4家企业集中度提高有368个,占67.5%,前8家集中度提高的行业有389个,占71.4%。石油制品、日用电器、化学原药、日用电子、纸浆、造纸、钢材、棉纺等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集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五)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下降,“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生力军由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量改制,到2001年,按规模以上可比口径计算,制造业中的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比重)已由1995年的41.66%和30.67%下降至2

7、1.26%和10.57%,利润比重由18.52%和28.73%下降至8.69%和11.11%。而同期“三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由1995年的18.53%和2.71%增加到31.19%和9.75%,利润由19.72%和3.34%增加到40.38%和9.74%。2001年,“三资”和私营企业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64.1%、7.48%,均已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926万和527万人,分别占20.44%和11.65%,为出口创汇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一)总量状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近公布了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统计数据显示,1

8、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555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的6.3%,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4位;制造业出口额1677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4%,位居世界第7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虽有较快增长,但在世界的位次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1,目前我国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十多个制造业行业中的近百种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made in china”正在国际上迅速崛起。在值得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世界100种著名品牌中,美、日、德占据了三分之二,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遍布全球,但知名品牌凤毛麟角,几乎是空白。(二)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9、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1998年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生产比重为51%,仅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7.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8.75%),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1.2%)。我国制造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满足于加工组装,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以电子产业为例,该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已连续多年增幅第一,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榜首,但在计算机、通信设备乃至彩电等主要产品生产领域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10、,从软件、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分大多数依赖进口,我国生产手机、pc机、vcd、dvd、彩电等产品所需的芯片基本上一直为国外大公司垄断,集成电路90%靠进口解决。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增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我国也许能制造更多的世界第一,但结果将是产量的桂冠在国内,利润的大头在国外,不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造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九十年代后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值比重超过8%来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标准,而我国制造业大类行业中这一比重最高的还不足1%。据统计,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

11、重多年在1.3%左右徘徊,而外国一般在5%以上,先进工业国在10%以上,差距相当明显。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还表现在职工的技术素质上,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件产品在中国组装和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组装,其性能、使用年限等都有较大差别。这除了责任心方面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职工技术素质的差异,根源在于受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差异。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报告,发达工业国的教育指数在0.910.99之间,我国只有0.78,比部分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0.9)、巴西(0.83)、泰国(0.83)、墨西哥(0.83)还低。(三)劳动效率劳动效率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2、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廉价劳动力基本上处于一种无限供给状态,这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但从制造业的现状看,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差距悬殊,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表3的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2001年的劳动生产率尚不及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几年前水平的1/10,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虽然,现行的汇率可能导致我国数据的低估,但即使考虑购买力平价的因素,我国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表3还列出了不同国家制造业单位价值量的劳动投入产生的增加值,这是一个与汇率无关的指标,能客观地评价不同国家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

13、高低以及劳动力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虽低,但以价值量衡量的劳动力成本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比具有优势,但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比我国更强。如果我们不能在劳动生产率即人均的产出水平方面取得进步,而仅仅满足于劳动力的价廉,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竞争的加剧,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将很难维持。表3:劳动效率与成本比较国别中国美国日本法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年份2001199519981997劳动生产率美元/人.年实际数594998252124800640554079515257449813053中外比较116.52110.86.92.60.762.2单位工资创造的

14、增加值4.752.044.363.865.965.97(四)规模经济与分工协作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对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从纵向对比看,我国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但由于起点太低,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大。目前,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4,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中国制造企业。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数只能算是中小企业,如一汽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2000年的销售额仅为通用汽车的3.7%。由于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在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达不到最小合理规模,因而在与小企业的竞争中体现不出应有的优势,反而处于下风(见表4)。表4、

15、2001年不同规模企业效益比较企业规模百元资产实现销售收入(元)资产利润率%资产利税率%特大型65.431.925.91大一型64.083.228.16大二型70.203.118.22中一型73.272.70中二型73.552.587.03小型102.783.727.77最新的世界500强和我国500强数据对比2,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我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在规模方面的差异,虽然500强企业并不都是制造企业,但反映的问题和趋势是一致的。中国500强的平均资产规模、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利润水平,只有世界500强的6.46%, 5.26%和 12.06%。我国500强企业中还没有出现主要以全球市场配置

16、资源的大型跨国经营公司。规模化与分工协作的不断发展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与规模偏小相伴生的是企业分工协作的不足,大量同质企业在市场价格上恶性竞争而一损俱损,合理有序、共存共荣的分工协作局面尚不多见。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属于“全能型”。在机动车制造行业,2001年生产整车的规模以上企业多达770家(其中生产汽车的495家),生产零部件的配套协作企业仅有3810家;而日本的整车生产企业只有59家(1998年),配套协作企业则高达10110家。规模化与分工协作是现代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规模化

17、发展的问题,国内企业尤其应引起重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任何在这方面的迟疑和观望都将面临严重后果,近年来,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大企业纷纷破产重组或改换门庭,投入外国大公司麾下的为数不少,究其初衷,恐怕不是心甘情愿地去强强联合,而是实力不济,不得已而为之。(五)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使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知名的企业家。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体制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2001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中,传

18、统的纯国有企业占16.81%,集体企业占18.08%,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企业基本上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能严格按其运作的只是少数;占22.57%的私营企业多数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粗放型管理;而规模以下的大量小企业还谈不上现代管理。因此,尽管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与先进工业国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如何进一步缩小管理方面的差距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国制造业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探讨的只是一些主要的方面,特别是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我国制造业当前和今后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很

19、大。面对差距,我们既不应妄自菲薄、丧失信心,也不能视而不见、讳疾忌医,只有发愤图强,迎头赶上。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整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相关指标的测算,1985至1998年间,我国工业竞争力在世界上的位次从第61位提升至第37位,是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三、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世贸规则虽然主要是针对贸易往来而制定,但其影响所及,却可以达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加入wto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程度可能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制

20、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和出口部门,所受的影响无疑也将是最大的。鉴于有关方面对此已做过不少研究,这里仅作简要探讨:(一)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1、加入wto使我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40多个成员之间的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量的80%以上。入世以后,我国将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还享受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成员方的特殊待遇。这些待遇一方面意味着多边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多边最惠国待遇也有利于企业多方面开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赢得更多的国外市场份额。2、

21、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制造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世贸规则的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规则,尽可能保护公平竞争。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传统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如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配套改革,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促使全国及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制造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必将产生积极影响。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引资国,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中国

22、投资,制造业是最主要的投资领域。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紧清理各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投资环境将大为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统计,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有望超出2001年,创历史新高。4、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在加入wto前,中国只是世贸组织的观察员,有表态权而无表决权。在与别国的双边贸易中受到不公正和歧视待遇时,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在贸易基础和谈判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入世以后,中国将参加各个议题的谈判和贸易规则的制订,既有发言权又有决策权,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不公正待

23、遇时,可上诉到世贸争端解决机构求得公正合理的解决。这样,我们就掌握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为制造业今后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面临的挑战1、内资企业立足未稳。我国国内资本控制的企业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薄弱,经历市场竞争的时间又短,总体上仍处于立足未稳的状态: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尚未取得最后的成功;民营企业仍在成长之中,还未成为中坚力量。加入wto以后,由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内资的制造企业面临外国企业和产品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形势更为严峻。现在,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倾向于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运作,它们本来在资金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现在又充分

24、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内资的制造企业如果不能奋起直追,很可能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果由外资控制的制造企业形成主宰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即使在高端产品的生产领域形成控制局面,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2、缺乏核心技术代价高昂。我国高技术企业多年来重模仿轻研发,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将履行承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将为外国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付出大笔的使用费,这种情形在2002年我国dvd生产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争端中已经出现。目前,经过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的艰苦谈判

25、,中国每出口一台dvd需向外国3c和6c公司支付9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还不包括与汤姆逊、杜比、dts、mpeg-la等跨国公司正在谈判中的专利使用费,预计最终每台支付的费用将在10美元以上。据报道,2001年我国出口dvd达1050万台,这就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国际市场增长的因素,我国在dvd这一项产品上每年支付的专利费就超过1亿美元,约相当于我国全部日用电子行业年利润的40%。现在每台dvd的国际售价仅为100美元左右,利润很薄,为了消化专利费用导致的成本上升,dvd出口生产企业将不得不提高价格,从而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最新的报道,继向出口dvd索取专利权费用以后,外国专利公司已再次提出要求,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内销售的dvd也要开始交纳专利使用费,每台合计为12-1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0元。这意味着继出口dvd被迫涨价以后,内销dvd的价格也难免上涨。dvd只是我国制造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面临尴尬处境的典型一例,其他需要向外国公司交纳高额专利许可费的还有很多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代价将越来越高昂,如果我国企业不能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地位。3、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世界贸易组织对各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