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83.26KB ,
资源ID:229394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939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意见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以及,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意见沟通是团体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团体凝聚力: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忠诚度、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来表示;也可以用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团结合作、亲和友谊、有一致的价值观、有相近的态度等莱说明;还可以表现为团体成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御外来攻击或同其他团体的竞争能力。团体凝聚力对于团体行为和团体效能的发挥,对完成团体任务起着重要作用。从众行为:指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

2、到团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决策:管理心理学中,决策是广义的,指人们对某一件事情拿主意,想办法,做出审慎的选择或决定的过程。决策在现代成为管理理论中的一门系统科学,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等人提出的。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领导人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决策是管理的灵魂与核心,决策是成败的关键。领导与领导者:领导的实质是:指引和影响个体、团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这里实行领导行为实施指引和影响的人叫做领导者,在现代领导科学中,领导者的含义即指领导者个人,也指领导集团。领导与领导者互为依存的。人际关系:

3、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和影响而形成的心理行为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包含交往的认知、情感、意向行为三种心理成分。领导的影响力:领导的影响力就是指:领导者在人际关系、团体与组织行为中,影响与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还通过其所在著名企业对其他企业,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重要影响。领导影响力由权力性与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二简要问题(包括部分判断题的知识点内容)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独特性。(1)狭义概念:是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行为科学指的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管理科学。(2)广义概念:是研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行为科学是指一个学科群,由心理学、社会学

4、、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构成。 管理心理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具有其独特性: (1)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人人)系统 (3)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纯碎的人的因素 (4)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内环境系统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学科性质:(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性特点(二)管理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性特点(三)管理心理学的多层次性多维度特点 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提高组织的劳动和工作生产率,完成组织 既定目标。(二)对劳动者实施有效管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

5、质。(三)建构与完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3.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观察时,可按被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两种。 (1)自然观察:是指完全在自然的条件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一般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观察之中 (2)控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可能不了解,也可能了解自己正处于被观察的地位。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实验法。实验法依试验场地的性质差异,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谈话法(晤谈法)

6、 (1)有组织的谈话。 (2)无组织的谈话。问卷法 常用的问卷量表有三种形式: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4.一般了解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各阶段大约时间、代表性人物第一阶段:早期管理(经验管理阶段)时间:大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时间: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五要素,韦伯官僚模型第三阶段:现代管理阶段。时间:从本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大致经历了30年时间。梅奥(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赫茨伯格。第四阶段:最新管理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70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7、巴拉德、西蒙、卡斯特、杜拉克、卡曼。5.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九大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人性”本质问题的看法“以人为本”第二、关于人群关系的看法 以和为贵”、“人能合群”、“身先士卒”第三、关于领导者的道德品质 “以德为先”第四、关于为人处事哲学推崇“中庸之道”第五、关于领导的艺术与策略“治国安邦”、“先治民心” “法治为主”第六、关于领导者的素质纯而不杂,精而不乱。第七、关于“士气激励”问题重“气”激励、赏罚分明第八、关于人才观-“重人得民”、“任人为贤”、“人有所长”、“因人而异”第九、关于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无为而治6.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主要核心观点)人的本质

8、。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性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历史性和发展变化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提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价值。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特征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为全人类的解放作贡献。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 要可分为自然的、精神的、社会的需要三种。恩格斯从物质资料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

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要满足人的需要是有条件的。”7.掌握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管理思想的要点。一、“经济人”的假设麦格雷戈;雪恩(1)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2)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3)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4)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5)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X管理理论:-基于这种人性假设麦格雷戈提出X管理理论要点是:(1)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财力。(2)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指导与激发职工的工作表现,并时常控制与修正职工的行为,以符合

10、组织之需要。(3)管理者必须管制其下属,并需要利用说明、奖赏、处罚与控制等方法。二、“社会人”的假设梅奥(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3)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管理原则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的重点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而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2、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应只注意

11、指挥、计划、组织和控制,而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重视培养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在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4、提出了新型的“参与管理”的形式,即让职工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三、“自动人”的假设“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工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手段。而自我现实,即成就需要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们才感到最大的满足。1、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天性)。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工人们有自愿去做的愿望;也可能是一种惩罚。2、外来的控制和处罚

12、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3、致力于实现目标与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4、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5、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6、在现代工作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能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1、管理重点的变化。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 主张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2、管理者的职能作用的变化。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和控制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生产环境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

13、的环境条件,以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3、奖励制度的变化。内部激励. 即重视职工获得知识,施展才能,形成自尊、自重、自主、利他、创造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的任务只是在于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4、管理制度的变化。该人性假设主张下放管理权限,建立较为充分的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8.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其类别的涵义。(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他人知觉:指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观点、信念、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的知觉。人际知觉: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觉。角色知觉:指对人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分工)和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知觉。指对通过

14、对自己的行为的观察面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知觉。9.了解社会知觉的错觉,重点掌握前五种错觉涵义。1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仪表、风度、表情、姿态、言谈、举止、年龄、身材、相貌、服饰、打扮等印象而形成的。2、首因效应(也称优先效应):是指在观察、了解一个人时,对方先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影响着对这个人的看法。3、近因效应:指在了解、认识一个人时,对方新近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对这个人的看法。4、晕轮效应(光轮效应、以点概面反应)指在对他人的知觉中,由于这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比较突出,使人产生了特别清晰、明显的印象,并由此产生一定

15、的情感,致使后来获得的有关此人的信息,好带上相同的情绪色彩,并由此经直推断此人其他尚未熟悉的品质或特征。5.刻板印象(定型):指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对某一类人特有稳定不变的看法,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10.掌握个体气质、性格和能力差异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气质差异与管理1、有助于职工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2、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3、气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4、气质类型与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又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能力

16、的差异与管理 1.掌握好各类职工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人才2.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能力的训练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量材录用4.全面了解人的能力特点,便于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11.掌握态度的“三阶段说”理论主要观点。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一)依从,即个人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是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特点是A 态度受外部压力或诱惑的影响B 表面上顺从,但内心并不服C服从行为往往是暂时性的,有监督就有服从,无监督就违反D从被迫服从,逐渐形成习惯,可能转化为自觉服从。(二)认同,即个体

17、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逐渐与他人相一致的过程,认同是内化的前提,是形成与转变个体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环节。(三)内化,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此阶段是人们的态度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段,也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阶段。12.掌握激励概念及其实质(广义、狭义的激励概念内涵)激励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简言之,是激发与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具体而言,分为3个角度解释:A 从诱因和外部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诱因转化成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人的行为。B 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即指

18、人的动力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C 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人发挥内在潜力,从而实现新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其实质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3.掌握激励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WJames)教授在对员

19、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收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时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3、留住优秀人才德鲁克(P.Druker)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

20、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DouglasMMcGregor)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14.掌握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意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实际上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所谓保健因素实质上是人们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所谓激励因素实质上是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

21、根据赫茨伯格的理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做文章。满足人们对外部条件的要求,称为间接满足,它可以使人们受到外在激励;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称为直接满足,它可以使人们受到内在激励。应用意义:A 重视保健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外部环境和条件,可以消除员工不满意的负面情绪和态度,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有积极作用。B 有效的管理,应在保健因素的基础上,改善个人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获得成就、赏识、责任进步和成长的机会,给员工以主人翁感,让工作本身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激励因素。C 要使工资和奖金分开,两者都成为激励因素。期望理论:由弗鲁姆提出的,是以三种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要激

22、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它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它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这种需要与目标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动机=期望值* 效价。 应用意义:根据期望理论,为了激励员工的动机,需要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A 提高员工的期望水平,解决员工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B 提高关联性的认识,解决员工的工作成绩与奖励的关系。C 提高效价水平,解决员工的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D 不应该脱离实际拔高期望值、效价与关联性的作用,否则会舍得其反。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

23、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根据公平理论,在企业和组织管理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员工的不公平感。这对满足员工的需要,维护身心平衡与健康,改善人际关系和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效能有重要意义。15.了解俞文钊的“同步激励论”的主要内涵(公式涵义)。只有当物质与精神激励都处于高之时才有最大的激励力量,二个维度只要有一个维度住于低值时,都不能获得最佳、最大的激励力量。

24、公式:激励力量=f(物质激励*精神激励)16.掌握团体士气与工作(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用图说明)P23417.掌握人际意见沟通的特点(用图说明)言语交流(书面或者口头)是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交流不仅是信息、消息的交流,也是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的交流。人类意见、信息的含义既丰富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过程,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发信者与接信者之间,需要彼此了解对方进行信息交流的动机和目的意图;需要彼此注意、认知、理解交流信息的含义;需要有相互交流的愿望。而信息交流的结果往往又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增进团体成员之间的和谐感情。在人与人的意见沟通过程中,

25、会出现特殊的障碍。这种障碍不仅是传播信息通道上的失真或编码、译码上的错误;而且包括人所特有的心理障碍。人的知识、经验、态度、观点、个性不同,对同一信息的看法和理解也可能不同。人与人的意见沟通具有不同的风格(见图8-6)。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其向别人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及接受别人的信息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另外向别人提供反馈信息也不相同。这两方面的差异可将人际信息沟通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自我克制型,善于克制自己,不肯轻易流露感情。自我防守型,善于保护自己,较敏感,一旦接受他人信息立即反馈。自我暴露型,性格外露,不善伪装,也易接受外界信息,反馈程度差。自我谈判型,是较稳重的中间类型。自我实现型,反应

26、灵敏,积极主动,反馈程度高。18.掌握个体决策与团体决策的异同。1、速度:一般地说,个人决策不需要意见沟通和讨论,决策过程环节少,其速度高于团体决策。2、准确性:行为科学的许多研究证明:团体决策的准确性高于个人决策。这主要因为在团体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可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与知识,有利于纠正个人决策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形成多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个人决策受个人的知识、能力、魄力和所掌握信息的限制,因而其准确性低。3、创造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决策时主意更多。但个人意见的发表会受到团体的影响。因而仅从量上比较分析,还不能完全说明决策创造性哪一个更高。4、效率:对于复杂程度相同的任务,

27、团体决策所花的时间一般要比个人决策多,但由于其准确性较高,故所付出的代价一般要比个人决策低。许多研究表明:从长远来看,团体决策的效率高于个人决策。5、执行效果(对执行的影响):团体决策由于可让执行人员(如:职工代表)参与进行,使他们了解决策的来龙去脉,并加深理解,其实施就会比较顺利。个人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则可能因执行人员理解不深或持不同看法而较难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6、极端性:研究表明,团体决策中,由于责任分散以及社会规范的影响,比起个人决策,更容易出现极端性或倾向于冒险,或倾向于保守。19.掌握个体的心理冲突(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1)接近接近型冲突这类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要达到两个相反的,而又不可能同时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个体的内心的冲突。基本模式为:-图为代表人,代表目标代表人的行为方向(2)回避回避型冲突: (3)接近回避型冲突其是指一个人想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一目标时便会产生这种冲突。(人)(目标) (4)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两种“接近回避”型的冲突有时会混合而形成这种类型的冲突。例如同一部门两个领导人对工作提出两项互相矛盾的要求,其下属无论达到哪一项要求,必须只有一个领导人满意,另一个领导人则不满意,因此便处于既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又同时回避这两个目标的冲突之中。丈夫在母亲与妻子之间的冲突也是如此。20.掌握解决团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