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66.90KB ,
资源ID:228999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999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丽江重点旅游线路产品策划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丽江重点旅游线路产品策划Word文件下载.docx

1、一、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创建现状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滇、川、藏三省区提出的生态建设与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重大合作项目,该项目包括生态建设、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社会事业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其目标是通过10年的努力,将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南地区建设成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实现该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在20年内,把“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一)旅游区域构成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滇西北的迪庆州、大理州、怒江州、丽江市,川西南的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藏东南的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属于云贵

2、高原与青藏高原连接地带,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地区,总面积约53.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83万人。该区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包括藏、汉、回、白、蒙古、彝、纳西、土家、羌、怒、傈僳、门巴、珞巴等民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均GDP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大大低于周边发达地区。(二)地形地貌特征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山脉横亘,江河纵横,地貌独特,气候差异较大,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由东至西依次形成了山地亚热带、山地温带、高原亚温带、高原寒带等气候类型,部分地区常年为冰川、积雪所覆盖。长江、湄公河、温莎尔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等亚洲著名江河上游均在

3、此地,是东南亚的江河源。(三)旅游资源特色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自然风光秀丽,具有独特的高原雪山、湖泊、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是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描绘的区域;另外,该区域历史文化深厚,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尤其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茶马古道”以其神秘性和独特性对海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均构成了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资源背景和文化内涵。(四)合作创建工作1、三省合作加强三省区联合创建的领导。滇、川、藏三省区分别于2002年5月、2003年10月、2004年10月、2005年9月,在拉萨、昆明、成都召开了第一、二、三、四届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

4、态旅游区”协调会,三省区政府领导分别率团出席了会议,达成了加强区域经济联合,共同开发建设“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共识,形成了滇、川、藏联合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意见、关于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有关问题的请示、滇川藏三省区旅游宣言,研究讨论了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方案。共同成立了三省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领导小组和三省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办公室,制定了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议事细则;三省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联合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国际品牌。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积极向

5、国内外推介“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联合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在2003年11月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议期间,滇、川、藏三方首次联合推出“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品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联合开展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资源调查、科学考察。2003年5月,三省区共组织了国内100多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开展了首次考察香格里拉昌都(沿214国道)、成都昌都(沿318国道)等两条区域旅游线路,拟定了开展“茶马古道”旅游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专家组已深入香格里拉区域开展考察。加快道路交通建设。突出加强了三省区断头公路和桥梁的建设以及交界地带的道路扩宽和养护工作。打通

6、了稻城香格里拉的两条公路,加快了香格里拉乡城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建设,滇川两省界河桥绥江金江沙大桥已通车,得荣跨金沙江大桥的建设加快了进度;川藏公路改造进展顺利。一个以航空、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加快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步伐。在旅游综合开发方面,云南、四川、西藏联合进行的“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旅游踏勘和考察工作,为全面启动“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生态功能建设纲要和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区建设等在内的项目建设书的编制工作。“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已经进入实质性规划阶段。2、国家支持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香格里拉生

7、态旅游区”,其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独特,既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三省区采取区域合作方式共享“香格里拉”品牌,对于统筹规划,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旅游精品具有积极作用。推进“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当务之急是应尽快启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开发和保护思路,拟定实施的具体项目,提出配套支持的具体政策措施。三省区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按规定权限和程序上报有关重大项目并提出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的申请。3

8、、地方努力三省区在加强交通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研究制订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已分别完成各自省区内部分旅游景点的规划,为编制“大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2月,云南省召开了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了加强与川西南旅游区和藏东南旅游区的区域合作,共同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已编制完成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云南片区旅游环线公路规划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大纲)。其中涉及的4个州市还分别完成了区内部分景区的规划工作。四川省从2005年

9、开始,把旅游精品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川西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名为康巴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方案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终审。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已对稻城亚丁、理塘草原风情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4个项目被列入西部旅游投资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编制的中国第一部西藏旅游规划确定,藏东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昌都、林芝两地已相继完成资源调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五)合作创建态势政府推动。三省区合作创建工作的准备和前期工作基本集中在省和自治区一级政府的层面上,正在更深入地向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和企业

10、合作创建展开。目前,云南和四川的不少旅行社已将跨省区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作为重要的旅游线路整体推出。品牌共享。“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的联合创建,结束了三省区关于“香格里拉”的品牌之争。云南省通过牵头组织编写“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导游指南、起草大型电视风光片中国香格里拉拍摄脚本等工作推进“香格里拉”品牌共享。川西南、藏东南享用“香格里拉”品牌,加快了旅游发展的步伐。市场竞争。目前,三省区享用“香格里拉”品牌发展旅游的重点主要放在本地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了品牌利益分享、客源市场争夺的竞争态势。彼此开放旅游市场、建设跨省区绿色通道、打造无障碍“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11、”的合作共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二、丽江在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优势和作用(一)丽江在创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优势1、区位优势地理区位独特。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中部,东部及东北部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毗邻,西部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接壤,西北部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隔金沙江相望,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相连或隔江相望。丽江市处于两大高原(云贵、青藏)的“交接带”,三省(滇川藏)“结合部”,是三江并流区域的“门户”、进入世界屋脊的“大门”,滇川藏边区的“区域中心”之一。旅游区位重要。丽江市以

12、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滇西北旅游区和大西南旅游圈的中心地带,连承着迪庆、怒江、大理三地州和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区的旅游发展。丽江市所在的滇西北地区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地区,是未来大西南旅游圈的重要支撑地。在由云南、四川、重庆、西藏、广西、贵州等西南六省区市组成的“大西南旅游圈”共同推出的多条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中,丽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滇西北地区丽江、大理、香格里拉3个旅游集散地而言,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具有全区出入口功能,但是,对于海外旅游市场和国内高消费质量效益型旅游细分市场来说,丽江无疑是首选。2、交通优势古时,丽江地处滇西北与藏东南、川西南的交通要冲,自

13、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西夷古道)的重要通道之一,又是唐宋以来西南地区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滇藏古道、晏藏古道、滇康古道的“中转站”、“要冲”。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在我国对外友好交往史和西南地区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到近现代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战时期,数以万计的马帮队伍经古道将大量的抗战物资从印度驮运到大后方,一度成为当时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战场的陆上唯一运输线,而丽江也就成了这条运输线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也是当时著名的驼峰航线上的重要航运中转站。现代,丽江现代交通连接东西、贯

14、通南北,是联结滇川藏的中心地,是214国道、217国道南下的必经之地,是108国道连接214国道的重要通道,是国道、省道、县乡道的重要连接点。丽江古城区距昆明546公里,距香格里拉县198公里,距大理238公里,东至四川攀枝花280公里,西至兰坪县金顶206公里。围绕省道大丽线、丽德线、丽邓线等连接各主要中心城市的等级公路和昆明-丽江、上海-丽江、北京-丽江、深圳-丽江、广州-丽江航线共同构建起丽江旅游交通立体网络,成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联系国内外的“航空枢纽”和“交通集散地”。目前,云南省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大丽铁路已进入施工阶段。大理丽江国家级高速公路、丽江香格里拉省级高速公路、昆明富民武定

15、元谋永仁攀枝花华坪永胜丽江香格里拉省级骨架路网放射线(一级以上)、丽江剑川洱源大理巍山南涧省级骨架路网放射线联络线(一级以上)、泸沽湖(滇川界)宁蒗永胜宾川祥云弥渡南涧景东省级一般干线路网纵线(二级以上)、泸沽湖(滇川界)丽江鹤庆剑川兰坪省级一般干线路网横线(二级以上)等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高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并对区内旅游环线的形成和区域旅游合作产生重要影响。3、经济优势边区经济交流中心。丽江历史上是滇西北地区的区域行政中心、滇川藏边区经济交流中心。近十年来,丽江的迅速发展对川藏边区的影响日益增大。对外合作交流窗口。丽江市以旅游业开发为龙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推进了对外开放进程,与国

16、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逐渐加强,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占据了重要的区域经济地位。4、文化优势多元文化交流中心。丽江历来均为滇川藏文化三角中心点,处于东巴文化、藏文化、汉文化、普米文化、彝文化、白族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融合成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婚姻、丧葬、生育、节日、饮食、服饰、待客、礼节、文娱活动以及心理素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丽江的民族文化又具有开放、大方、兼容的特点,自然成为滇、川、藏边区文化交流中心。走向世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辐射并影响

17、着生活在滇、藏、川边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东巴文字被列为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舞蹈经典被鉴定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图画象形文字舞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谱。丽江古城集中保存了纳西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正式批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3年8月30日,丽江东巴古籍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丽江市立足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文化富集的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进行开创性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强大文化产业,形成了多种文化

18、形态并存的产业格局。被旅游界称为“民族文化和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典范。在丽江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丽江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与会的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并形成会议宣言在亚太地区推广。5、旅游优势丽江市具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品牌和旅游产业优势,奠定了丽江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的主导性旅游地位。(1)旅游资源优势旅游资源的优势是近年来丽江市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龙头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丽江旅游未来成为“国际闻名的亚太地区文化度假

19、体验之都”及“国际知名的精品旅游胜地”的绝好凭借。 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丽江市境内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有主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所有亚类(31个)、98种基本类型(占155种基本类型总数的63 % )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单体达945处(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86处(个),人文旅游资源单体559处(个),分别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41 % 、59 % 。丽江市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总份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得天独厚自然景观神奇

20、壮丽。玉龙雪山等雪峰冰川气势磅礴,金沙江虎跳峡等大江峡谷蔚为奇观,云杉坪等森林草甸风光迷人,泸沽湖、老君山九十九龙潭等高原湖泊妩媚秀丽,万里长江第一湾风景宜人,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民族文化古老深邃。丽江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纳西东巴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堪称云南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和世界记忆遗产丽江东巴古籍是弥足珍贵、蜚声世界的古老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桥河、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的城镇和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的瓦屋楼房,以及淳朴浑厚又典雅有致的东巴舞蹈、民族民间色彩浓厚的纳西古乐、光彩照人的金色铜器、工艺精湛的皮革制品勾勒了纳西民族风情画卷。宗教

21、文化色彩浓郁。丽江地区诸民族各信其教,东巴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儒教、道教等多元宗教、多种教派并存共处,相互交融。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传统宗教,与民间生活联系紧密,影响广泛,折射出纳西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情风俗现象,地方民族色彩尤为浓郁。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生相伴、交相辉映丽江古城与玉壁金川自然山水、摩梭风情与泸沽湖自然风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等,充分展现丽江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生相伴,自然景观之间、人文景观之间、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高度组合(见表2-1)。众多的人文景观依附于自然山水而显得更有生机,自然山水景观也因有人文景观的映衬而更有内涵。尤其是茶马古道像一条

22、金线将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一簇簇风格迥异的景观群落。人文与自然共融焕发出的生命活力和魅力、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多样性与和谐性使之成为亚洲最完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表2-1 丽江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分布一览表序号资 源组 合 情 况1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白沙壁画自然民族文化资源组合2泸沽湖摩梭民族风情文化3程海他留民族文化4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石头城自然人文资源组合5大研、束河古镇三江并流自然文化双遗产组合 旅游资源品位高、享誉中外丽江同时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东巴古籍”3个“文化”、“自然”、“记忆”世界遗产,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泸沽湖摩梭文化、正在申报世

23、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宝山石头城、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口传遗产的纳西古乐等一大批景点景观均为国内外知名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之丰富、品位之高、聚集性和垄断性举世罕见,和周边区域拥有的旅游资源相比较,丽江独占鳌头。(2)旅游市场优势 客源地域结构相对合理根据对丽江市旅游市场的统计和抽样调查,丽江市形成了相对合理、比较优越的客源地域结构,丽江市旅游经济具有收入大而漏损小的特色。外国游客份额较大。20012005年,丽江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占接待游客总数的比重如表2-2所示。根据旅游市场抽样调查,日本游客占赴丽江市旅游的外国游客的23.38 % ,美国占15.58 % ,韩国占14.29 % ,东

24、南亚占12.99 %,欧洲占6.49 %,其他国家占27.27 % 。表2-2 2005年云南全省海外旅游人数及其外汇收入指标年 份项 目海外旅游人数(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全省排位昆明市69648117249.79迪庆州2077099846.23丽江市1828134931.88大理州1739224327.57保山市50166858.399德宏州 477732824.006临沧市317331087.337西双版纳州31088928.318红河州303231278.36思茅市27968573.9210怒江州7560387.8211曲靖市522890.7212文山州392381.6113楚

25、雄州362962.8014玉溪市227050.1415昭通市2318.5816全省150281744587.45-国内游客以省外为主。丽江国内旅游收入居云南省第三位,同时根据旅游市场抽样调查,赴丽江市旅游的省外游客占丽江市旅游的国内游客总数的80.85 % 。其中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重最大,占30.06 % 。说明丽江旅游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和省外旅游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游客旅游消费水平较高根据旅游市场抽样调查,赴丽江市游客的月均收入较高(见表2-3),停留时间较长(国内游客平均2.82天/人,外国游客平均3.53天/人),从而人均旅游花费较高。表2-3 丽江市游客月均

26、收入情况结构表国 内 游 客月均收入(元)500以下500-8008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以上占旅游者总数的比重5.86 %9.38 %15.23 %20.70 %19.92 %28.91 %外 国 游 客(美元)1000以下1000-2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9.59 %20.55 %23.28 %19.18 %21.92 %5.48 %(3)旅游品牌优势拥有世界文化、自然、记忆遗产三顶桂冠的丽江旅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5年,丽江市先后被评为“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7、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大研镇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金沙江虎跳峡荣获“中国最美的大峡谷”称号;丽江市荣获“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和“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等殊荣。(4)旅游产业优势 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丽江旅游开发起步于“八五”初期,到“八五”末期初步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丽江市抓住1996年丽江“23”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时机和1997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机遇加快旅游发展,重点开发玉龙雪山生态旅游产品和丽江古城文化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管理,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丽江旅游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8、,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如表2-4所示:表2-4 丽江市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统计表海外游客(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1996年4.59986.33106.002.19110.593.011999年6.912130.90274.0014.10280.9015.872000年9.222755.60281.2016.36290.4218.652001年10.523053.00311.0020.07321.5222.602002年14.844186.80322.7019.89337.5423.372003年9.742517.00292.5027.79302.2429.882004年9.212633.00350.9733.87360.1836.092005年18.28385.9536.05404.2340.16年均增长率1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