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1.41MB ,
资源ID:228834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83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腰腿痛解剖基础附加图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腰腿痛解剖基础附加图片.docx

1、腰腿痛解剖基础附加图片腰腿痛解剖基础一、骨学:(一)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12对肋、一块胸骨组成,共51块。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部位由上而下依次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45块。至成年,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因此成年人椎骨总数一般为26块。(1)椎骨的一般形态 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弓构成。l)椎体vertebral body位于椎骨的前方中部,呈短圆柱状,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为骨松质,表面有薄层的骨密质,它承受着头部和躯干的重量,因此愈向下位的椎体,其面积和体积逐渐增

2、大。而骶椎开始,由于重量转移到下肢,故其面积和体积又逐渐义小。椎体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2)椎弓vertebral arch是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叠连形成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椎弓根,形成其上方的椎上切迹和下方的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内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椎弓板,两侧椎弓板在正中线相互会合。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的一对横突,向上伸出的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的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3)腰椎1umbar vertebrae共5个,为椎骨

3、中最大者,由于承受体重压力较大,故椎体肥厚。棘突呈板状,直伸向后,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在第2腰椎棘突下可取“命门穴”,第4腰惟棘夹下为“腰阳关穴”。腰椎上下关节面基不上呈矢状位。图1-14)骶骨sacrum略呈三角形,其底向上,尖向下,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骶骨底向上,与第5腰椎体相接,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为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骶骨尖向前下,与尾骨相连接。骶骨的两侧有耳状面,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为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此孔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相当于腰俞穴的部位。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为标志,

4、来定骶管裂孔的位置。骶骨前面光滑凹陷,中部有上下并行的4条横线,是各骶椎体融合骨化的痕迹。横线的两侧有4对骶前孔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支通过。背侧面凸隆,正中线上有由棘突愈合形成的骶正中嵴,背侧面也有4对与骶管相通的骶后孔,有骶神经后支通过。5)尾骨coccyx。由45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尖向下,下端游离。图1-2骶骨和尾骨(二)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借下肢带骨连于躯干骨。两侧共计62块。1下肢带骨每侧各有1块髋骨。(1)髋骨hip bone是形状不规则的扁骨,髋骨的外侧面有一深窝,叫同臼,其关节面与股骨头相关节。髋骨的前下份有

5、一大孔,称闭孔。幼儿时期的髋骨,由后上方的髂骨、前下方的耻骨和后下方的坐骨组成。三骨互借软骨在髓臼处相连,至1516岁时,软骨骨化为一块髋骨。髂骨翼内面的大浅窝,称为髂窝。窝的后方有耳状面与骶骨相关节。图1-3髋骨(2)坐骨ischium构成髋骨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较肥厚,下份转折向前而成坐骨支。体与支会合处较肥厚粗糙,称坐骨结节,其上后方有一锐棘,称坐骨棘,棘的上方为属于髂骨的坐骨大切迹,下方为属于坐骨的坐骨小切迹。(3)耻骨pubis为髋骨的前下部,可分为体及上、下两支。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较肥厚。耻骨体与髂骨体结合处的上面有明显的髂耻隆起。自体向前内

6、侧伸出耻骨上支,此支向下弯曲,移行于耻骨下支。耻骨下支与坐骨支连接,围成闭孔。耻骨上下支移行部的内侧面有长圆形粗糙面,称为耻骨联合面,与对侧的相应面构成耻骨联合。在耻骨上支的上缘薄而锐,称为耻骨梳,前端终于圆形突起的耻骨结节。2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除髌骨和足骨的附骨外,全部属于长骨。 (1)股骨femur(图1-4)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骨,其长度约占身高的1/4,分为一体两端。上端有球形的股骨头与骸臼相关节。头下外侧的狭细部分称为股骨颈。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大转子,下内侧的为小转子,都有肌腱附着。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们到。大、小转子

7、之间,前面以转子间线相连,后面以转子间嵴相接。颈与体以约130”角相交,称为颈干角。股骨体稍微向前凸,体的后面有纵行的骨峪,称为粗线,向上外延续为臀肌粗隆。下端有两个膨大,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髁的前面、下面和后面都是光滑的关节面,分别与髌骨和胫骨相关节。两髁之间的深窝称为髁间窝。内、外侧髁侧面最突起处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都是在体表可以摸到的骨性标志。图1-4股骨(2)髌骨patella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两髁前方的关节面相关节。髌骨位置浅表,可因外力直接打击而出现骨折。图1-5 髌骨(3)胫骨tibia(图1-6)位于小腿内侧部

8、,是小腿主要负重的骨,故较粗壮。有一体和两端。上端有两个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有关节面,与股骨两髁相关节,两髁上面之间的粗糙隆起,叫髁间隆起。在外侧髁的后下有一小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在胫骨上端与体移行处的前面,有一胫骨粗隆。胫骨体呈三棱柱形,其前缘和内侧面紧贴皮下,体表都可摸到。胫骨下端内侧面凸隆,称为内踝,外侧面有一三角形腓切迹,与腓骨相连结。下端的下面为一略呈四方形的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4)腓骨fibula(图1-6)位于小腿的外侧,有一体和两端。腓骨为细长的长骨,常作为骨移植的取材部位。上端略膨大,称腓骨头,其内上面为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头下方变细,称为腓骨颈。腓骨

9、头浅居皮下,为重要的骨性标志,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阳陵泉穴”的位置。腓骨下端膨大为外踝,其内侧的关节面,与距骨形成关节。外踝可在体表摸到,比内踝稍低。图1-6 胫骨和腓骨二、骨连接(一)躯干骨的连结1.椎骨间的连结相邻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1)椎间盘iniervertebral discss相邻两椎体间借椎间盘牢固相连。椎间盘以脊柱胸段中部最薄,由此向上、向下逐渐增厚,故脊柱腰段的活动性最大。椎问盘由内、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椎间

10、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外膨出的趋势。成人的椎间盘除第1、2颈椎之间缺如外共有23块,最上一个在第2、3颈推体之间,最末一个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薄,胸部贝反之,与整个脊柱的弯曲度相适应,椎间盘除连接椎体外还有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以保护脑,此外,它还有利于脊柱向各方运动。在脊柱运动时,惟间盘可相应地改变形状,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间盘的前份被挤压变薄,后份增厚,伸直时又恢复原状。椎间盘后部较薄弱,但椎体正后方有后纵韧带加固,而椎间盘的后外侧部无韧带加固较薄弱,当成年人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

11、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多向后外侧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部活动较多,故此病多发生于腰部。(2)椎骨间的韧带intervertebral ligament1)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自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体,与椎体边缘及椎间盘结合较紧。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2)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il ameni位于各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椎管前壁),它较前纵韧带狭窄,起自枢椎,终于骶管前壁。它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

12、后脱出的作用。3)黄韧带4)棘上韧带5)棘间韧带6)项韧带7)横突间韧带(3)关节1)关节突关节2)腰骶关节lumbosacral joint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二)下肢骨的连结下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下肢带连结和自由下肢连结。1下肢带连结joints of pelvic girdie(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包括骶髂关节和韧带。 1)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由骶髂两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 2)骶结节韧带sacrotuberous ligament从骶、尾骨

13、的外侧缘连至坐骨结节,是强韧宽阔的韧带。 3)骶棘韧带sacrospinous ligament从骶、尾骨的外侧缘开始,集中地附着于坐骨棘。上述两个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分别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两孔内有神经、血管和肌通过。(2)髋骨间的连结即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由两侧耻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性的耻骨间盆相连。耻骨间盘中有纵长裂状的腔隙,在女性此软骨较宽而短。耻骨联合的上、下均有韧带加强。耻骨联合的运动在孕妇分娩过程中比较明显,可有轻度的分离,以利胎儿娩出,两侧耻骨相连形成的骨性弓,称耻骨弓。(3)骨盆pelvis 1)骨盆的组成和分部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

14、和韧带连结而成。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骨盆由骶骨胛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大骨盆较宽大,向前开放、骨盆有上、下两口:骨盆上口由上述的分界线围成;骨盆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两口之间空腔为骨盆腔。2自由下肢连结joints of free lower limb(1)髋关节hip joint1)组成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 2)特点髋臼周缘由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并缩小其口径,可容纳股骨头的23面积,从而紧抱股骨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髋臼与股骨头的面积比值为23 :l)。

15、关节囊紧张而坚韧,上方附于髋臼唇周缘,下方前面到达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股骨颈的外、中13交界处。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外13在囊外,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如股骨颈骨折在内侧23,则骨折位于囊内,囊内可出现血肿;如位于外侧13,则关节囊不受影响。关节囊外有韧带加强,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前方的髂股韧带,它上端附着于髂前下棘,纤维向下分成两束,分别附着于转子间线。此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人体直立有很大作用。此外还有位于前下位的耻股韧带和位于后上位的坐骰韧带。关节囊的后下壁较薄弱,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容易从后下方脱位。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韧带

16、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三、肌肉(一)躯干肌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膈及会阴肌,会阴肌将在生殖系统中叙述。1.背肌muscles of back(图234)为位于躯干后面的肌群,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深层主要有竖脊肌。(1)斜方肌trapezius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为三角形的阔肌,两侧相合成斜方形。该肌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2)背阔肌latissimus d

17、orsi位于背下部和胸侧部,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三角形。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及骶嵴后部。肌束向外上方集中,以扁腔止干肱肽骨小结节嵴。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则上提躯干(如引体向上)。(3)竖脊肌erector spinae又称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居上述四肌的深部。从外向内由髂肋肌、最长肌及棘肌三列肌柬组成。起自骶骨背面及髂嵴的后部,向上分出许多肌束,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是强有力的伸肌,对保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破伤风的病人,此肌可强烈痉挛,形成特有“角弓

18、反张”体征。许多腰痛的病人,主要是由于此肌受累所致,即临床所谓的“腰肌劳损”。竖脊肌深部为短肌,肌腹短小,数目众多,呈节段性配布。大多数起自横突向上方上升一短距离,止于棘突;总称为横突棘肌。少数存在于相邻的横突或棘突之间,此肌可加强椎骨之间的连结和脊柱运动的灵活性。(4)胸腰筋腹thoracolumbar fascia包裹在竖脊肌的周围,可以分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于棘突,其腰部显著增厚且与背阔肌的膨膜紧密结合,此部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深层会合而构成竖脊肌鞘;深层分隔竖脊肌与腰方肌,位于第12肋与髂嵴之间,向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四)下肢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9、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强大,这与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有关。1髋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或外面,跨越髋关节,止于股骨,能运动髋关节,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图243)(1)前群 有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 1)髂腰肌iliopsoas由腰大肌psoas major和髂肌iliacus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互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和髋关节的前内侧,止于股骨小转子。腰大肌被一筋膜鞘包裹,当患腰椎结核时,有时脓液可沿此鞘流入髂窝或大腿根部。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2)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位

20、于大腿的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阔筋膜(大腿深筋膜)包裹,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股骨外侧髁。临床医生常选用此肌作肌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作用:可屈髋关节并紧张阔筋膜。(2)后群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和股方肌等。1)臀大肌gluteus maximus位于臀部皮下,人类由于直立姿势的影响,故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膨隆。臀大肌起于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肌束斜向下外,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柬。臀大肌肌束肥厚,其外上部又无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故为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作用:臀大肌是髋关节有力的伸肌,此外尚可使髋关节旋外。2)臀中肌g1uteus medius

21、和臀小肌g1uteus上inimus两肌均起自髂骨外面,臀中肌掩盖臀小肌。两肌向下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两肌均可外展髋关节。3)梨状肌piriformis起自骶骨前面,向外经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在坐骨大孔处,肌的上、下缘均有空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均有血管和神经通过。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2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1)前群 位于股骨前方,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1)缝匠肌sartorius是全身中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转向内下侧,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髓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2)股四头肌 是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有

22、4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止干胫骨粗隆。作用: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当小腿屈曲,叩击髌韧带时,可引出膝跳反射(伸小腿动作)。(2)内侧群 也称内收肌群,有5块肌。在浅层,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中层有位于长收肌深面的短收肌;深层有大收肌。作用:内收肌群主要是内收髋关节。(3)后群 位于大腿的后面,有股二头肌、

23、半腱肌和半膜肌。1)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位于大腿后面外侧,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止于胖骨头。2)半腱肌semitendinosus在股二头肌的内侧,肌腱圆细而长,几乎占肌的一半,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3)半膜肌semimenbranosus在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坐骨结节,其腱膜几乎占肌长的一半,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作用:后群的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和伸髋关节。股二头肌还可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小腿旋内。3小腿肌分为前群、外侧群和后群。(1)前群位于小腿骨前方,自胫侧向腓侧依次为胫骨前肌、姆长伸肌和趾长伸肌以及第三

24、胖骨肌。1)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作用:使足背屈和内翻。2)姆长伸肌extensor hallucis 1ongus 作用:伸拇趾,也可使足背屈。 3)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1ongus 作用:伸第25趾,并可使足背屈。4)第三腓骨肌peroneus tertius 作用:使足背屈,并助足外翻。(2)外侧群 有2块肌,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均位于腓骨的外侧。1)腓骨长肌peroneus longus2)腓骨短肌peroneus brevis 作用:腓骨长、短肌能使足外翻并厢屈。(3)后群位于小腿骨后方,可分浅、深两层。l)浅层为小腿三头肌tric

25、eps surae该肌强大,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构成。腓肠肌gastrocnemius位置表浅,有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踝的后面。比目鱼肌soleus位于腓肠肌深面,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三个头会合组成小腿三头肌,向下移行为一个粗大的跟腱tendo ca1caneus,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小腿三头肌可屈距小腿关节(足跖屈)和膝关节,在站立时,能固定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防止身体前倾,故对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也有重要作用。如此肌损伤或跟腱撕裂,则不能抬起足跟,会严重影响行走、跑和跳跃。2)深层有4块肌。自胫侧向腓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趾长屈肌flexor digit

26、orum longus 作用:屈第25趾,并使足跖屈。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 作用:屈拇趾并使足跖屈。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士ior 作用:使足跖屈和足内翻。4足肌可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较弱小,为伸拇趾和伸第24趾的小肌。足底肌配布情况和作用与手掌的肌近似。(1)足背肌位于足背,作用为分别伸拇趾和伸第25趾。(2)足底肌相当于手掌肌,也可分内、中和外侧三群。四、神经一、腰丛腰丛lumbar plexus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lumbosacral

27、 trunk向下加入骶丛。 腰丛的位置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除发出肌支支配骼腰肌和腰方肌外,还发出下列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及大腿的前部和内侧部。 腰丛的分支l髂腹下神经(T12、L1)出腰大肌外缘,经肾后面和腰方肌前面行向外下,在骼嵴上方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在腹内,外斜肌间前行,终支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其皮支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L1)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走行方向与该神经略同,在腹壁肌之间 并沿精索浅面前行,终支自腹股沟管浅环外出,分布于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3股外侧皮神经(L23)自腰大肌外缘

28、走出,斜越髂肌表面,达骼前上棘内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4股神经femoral nerve(L24)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发出后,先在腰大肌与骼肌之间下行,在腹股沟中点稍外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到达股三角,随即分为数支:肌支,支配耻骨肌、肌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有数条较短的前度支,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最长的皮支称隐神经saphenous nerve是股神经的终支,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至膝关节内侧浅出至皮下后,伴随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面下降这足内侧缘,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股神经损伤后,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萎缩,

29、髋骨突出,膝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5闭孔神经obturator nerve(L24)自腰丛发出后,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循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分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收肌群,其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闭孔神经前支发出支配股薄肌的分支先人长收肌,约在股中部,从长收肌穿出进入股薄肌。临床上在用股薄肌代替肛门外括约肌的手术中,应注意保留此支。 6生殖股神经(L1、2)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后,在该肌浅面下降。皮支分布于阴囊(大阴唇)、股部及其附近的皮肤。股支支配提睾肌。二、骶丛 骶丛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

30、(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骰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骰丛除直接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外,还发出以下分支。 组成:骶丛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位置: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 主要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阴部神经,坐骨神经 1、臀上神经 superior gluteal nerve(L4、5,S1)伴臀上动、静脉经

31、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行于臀中、小肌间、支配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LS,S1、2)伴臀下动、静脉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达臀大肌深面,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S24)伴阴部内动、静脉出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向前分支分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 4、肛(直肠下)神经anal nerves分布于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部的皮肤。 5、会阴神经 perineal nerves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6、阴茎(阴蒂)背神经 perineal nerve of penis(clitoris)走在阴茎(阴蒂)的背侧,主要分布于阴茎(阴蒂)的皮肤。 7、股后皮神经 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erve(S13)出梨状肌下孔,至臀大肌下缘浅出,主要分布于股后部和月国窝的皮肤。 8、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L4、5,S1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之间至股后,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一般在月国窝上方分为胜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部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自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中点到股骨内、外髁之间中点的连线的上2/3段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投影线上出现压痛。坐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