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2.52KB ,
资源ID:228810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81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1、“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全国文字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6、“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实行“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

2、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9、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0

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1、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12、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通

4、过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成为宰相的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弟,超过半数。这反映当时( ) A、废止了按门第取士旧习 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 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 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13、唐朝时,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后,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14、董仲舒说“夫长使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赀选”(非有市籍的

5、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 A、实行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刺史监察 D、建“内外朝”制度15、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6、东汉尚书省为决策和号令机关。三国时成立中书省,其监或令与尚书令共负最高政务。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用来牵制中书省。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省,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直到宋代始终贯

6、彻。三省制的这一历程表明( ) A、中央政府职权不断削弱 B、中央政府机构职能分工逐步走向明确 C、封建朝廷争权夺利现象突出 D、“分权与制衡”是历朝行政原则17、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18、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

7、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 ) 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 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9、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20、科举取士考试内容经历了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

8、,明朝则以八股取士。通过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 A、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需要 C、科举考试更加科学合理 D、人才选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1、清末的一本家谱中写道:“惟古者睦族之道以谱联之秦汉以降,宗法始废。晋宋自唐,沿魏九品中正之法,谱系犹掌于官。其后此法又废,私家各自为谱以收其族。”材料中家谱由官修到私修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科举制的发展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家族团结的需要22、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政治制度

9、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23、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 ) 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 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 C、是中书省派驻连续的地方机构 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24、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贵族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 ) 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 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 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 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25、宋

10、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镛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 ) A、儒学思想渐趋衰微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官场风气世俗化 D、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26、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

11、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7、“(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28、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9、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词,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

12、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0、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皇位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后来康熙继承汉人的制度采取嫡长子继承和预立太子的做法,雍正则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种变化的实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C、促进了封建化的过程 D、解决了皇权继承问题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

13、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2)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其政治变化主要有

14、哪些表现?(8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14分) 材料一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结合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10分)材料二 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

15、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科举制的评价。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暑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1)据材料,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

16、责。(9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虽然“部权尽归内阁”,但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30=60分)15 BC AAD 610 BDCAD 1115 BCCAB 1620 BBABD2125 BDACB 2630 AABBA二、非选择题31、(12分)(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以垂直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2、(14分)(1)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6分)(2)一方面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33、(14分)(1)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2)说明:“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