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91.40KB ,
资源ID:228723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723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5章分枝杆菌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5章分枝杆菌Word文件下载.docx

1、4042下生长慢通常不产生色素鸟-胞内分枝杆菌(M. avium)结核样病变,多见于肺与肾Runyon组在2545快速生长。培养57天即可见到菌落个别种产生色素偶发分枝杆菌(M. fortuitum)极少致病麻风分枝杆菌 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麻风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 俗称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该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所致的肺结核最多见。估计目前世界人口中有1/3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作为最多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成为HIV阳性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结核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一、生物学性状

2、(一)形态与染色 在感染的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细长且直,大小约0.43m(图15-1);在人工培养基上,不同种呈现丝状、球状、串珠状等多形性。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脂质,不易着色,一旦被碱性染料着色后能够抵抗盐酸乙醇(含95%的乙醇和3%的盐酸)的脱色作用,被定性为抗酸菌(acid-fast bacteria), 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分类为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常用齐尼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 acid-fast stain),以5%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再经3%盐酸乙醇脱色,结核分枝杆菌被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菌及背景则被美蓝复染呈蓝色。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在药物如异烟肼的

3、影响下,亦可变为抗酸染色阴性。图15-1 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箭头所指)(Brooks et al, 2004)(二)培养和生长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初代分离培养应使用选择和非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入了抗生素以抑制污染的细菌和真菌。固体培养基、半合成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加入抗生素后可作为选择培养基。其中罗氏(Lowenstein)固体培养基,内含马铃薯、卵黄、甘油、天门冬素、无机盐及抑制杂菌生长的孔雀绿等物质。接种少量结核病人的样本后,培养36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为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液体培养时,因结核分枝杆菌胞壁中含大量类脂,疏水性较强,细菌易

4、聚在一起,加之专性需氧,故呈菌膜生长。若加入吐温80(Tween-80),可降低细菌表面的疏水性,使细菌分散均匀生长,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初次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等。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酸碱度为pH6.5pH6.8。由于细胞壁中脂质含量较高,不利于营养的吸收,故生长缓慢且营养要求高,繁殖一代时间约为18小时。腐生型与致病的分枝杆菌相比,生长快速,适应于2233, 产生更多的色素, 可能呈弱抗酸性。(三)抵抗力 结核分枝杆菌因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表面呈强疏水性和聚集生长,因而更易抵抗化学物质的破坏,故抵抗力较强。对干燥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痰中可长期存活。对酸和碱抵抗

5、力强,因而,常用酸碱处理标本以杀死杂菌和消化标本中的粘稠物质。抗染料,对113 000孔雀绿或175 000结晶紫有抵抗力,故在培养基中加入上述染料以抑制杂菌生长。但结核分枝杆菌对乙醇、湿热及紫外线抵抗力较弱,如用75乙醇作用数分钟,液体中加热626315分钟,或直接日光照射27小时均可杀死细菌。后者常用于结核病人的衣物,物品的表面及空气等的消毒。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结核药物敏感,但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四)变异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菌落、毒力及耐药性等均可发生变异。毒力变异的典型例子是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

6、-Gurin, BCG)的诞生。1908年,Calmette和Guerin两人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移种传代,历时13年而获得了减毒活菌株,目前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的毒力亦有所减弱,可能为药物诱导结核分枝杆菌形成L型之故。耐药基因在染色体上,而且对不同药物的耐药基因不相连接,因此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通常只对某一药物耐药,对其他药物仍敏感,因此联合用药能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获得耐药性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细菌产生降解或灭活酶类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3种方式,其中染色体突变介导的耐药

7、性是结核菌耐药的主要方式, 如对异烟肼耐药与katG基因丢失有关;利福平主要作用于RNA多聚酶,编码该酶的基因(rpoB)突变则引起对利福平耐药。但近年由于药物应用不规范,导致该菌的多重耐药菌株呈增多趋势,甚至爆发流行。耐多药是由于多种药物靶基因突变所致。200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网站上发出警示,较耐多药结核更为严重的超级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已出现,它不仅对抗结核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具有耐药性,而且对抗结核二线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因此,如何控制耐药结核的不断扩散,已经成为新的重要课题。二、致病性不同的分枝杆菌引起不同种类宿主的病损的能力明显不同。人类和豚鼠对其结核分枝杆菌高度易感,而禽类和家畜则

8、相反。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对人致病性相同。在发达国家牛分枝杆菌感染很少见;而非典型分枝杆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疾病难以与结核病区分。其他分枝杆菌只引起表面感染或机会感染。(一)致病物质 1脂质 该细菌的毒力可能与其所含复杂的脂质成分有关。(1)索状因子(cord factor):是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能使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蜿蜒索状排列。此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密切相关。它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若将其从细菌中提出,则细菌丧失毒力。(2)磷脂(phosphatide): 能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并使炎症

9、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3)硫酸脑苷脂(sulfatide):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4)蜡质D (wax D):是一种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可从有毒株或卡介苗中用甲醇提出,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2蛋白质 有抗原性,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并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3多糖 有研究发现该菌细胞壁表面的多糖物质类似荚膜,能够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二)所致疾病1传播与扩散 结核分枝杆菌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进入机体,侵犯多

10、种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的结核病,但易通过吸入含菌的飞沫微粒或尘埃进入肺泡,故结核病以肺部感染最多见。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主要通过淋巴管道、血流、支气管和消化道扩散。初次感染时,细菌通过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如进一步扩散至血流,则导致多器官感染;细菌亦可从支气管内坏死组织直接扩散至静脉血流,或可直接侵袭其他部分肺组织。该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但寄生于单核细胞、网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其致病作用可能与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成分的毒性作用以及机体对某些菌体成分产生的超敏反应有关。2疾病类型、病理改变及致病机制(1) 肺部感染1)原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感染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称为

11、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现也常发生于先前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菌素阴性的成人。原发感染的主要特点为发生急性渗出性炎症并快速向相邻组织和区域淋巴结扩散以及干酪坏死,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当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由于菌体含有丰富的脂质,能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而大量繁殖,导致巨噬细胞裂解破坏,释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再次被吞噬而重复上述过程,引起肺泡渗出性炎症,称为原发灶。原发灶好发于肺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此时,人体缺乏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力,故病灶局部反应轻微。原发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常沿淋巴管扩散到肺门淋巴结,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

12、合征。感染后36周,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同时也出现超敏反应。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磷脂一方面剌激巨噬细胞转化为上皮样细胞,后者可相互融合或经核分裂形成多核巨细胞(即朗罕巨细胞),另一方面抑制蛋白酶对组织的溶解,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产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周围包着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结核结节(即结核肉芽肿)。结核结节是结核的典型病理特征。原发感染90% 以上可经纤维化和钙化自愈。但原发灶内常仍有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长期潜伏,机体处于带菌状态,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成为潜伏感染。一旦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结核复发,成为日后内源性感染的来源。感染后

13、少数患者因免疫低下,可经血和淋巴系统播散至骨、关节、肾、脑膜及其他部位,引起相应的结核病。2)原发后感染:多为原发感染的再活化(reactivation),也可由外界的结核分枝杆菌再次侵入引起外源性再感染(re-infection),或在原发感染基础上再感染新结核分枝杆菌发生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原发后感染多发生于成年人,病灶以肺部为多见,也发生于肺外组织。再活化由原发病灶中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残存的结核分枝杆菌再度大量繁殖而发病。最多发生于肺内通气最好的顶部。由于原发感染后机体已建立了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因此病灶多局限,一般不累

14、及邻近淋巴结。呈慢性组织损害,易发生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被纤维素包围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钙化而痊愈。若干酪样结节破溃,排入邻近支气管,则可形成空洞并释放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至痰中,称为开放性肺结核。部分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播散,形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近年来常发现病灶中见有形态不典型的抗酸菌却未见典型结核结节,称之为“无反应性结核”。用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实验动物,也见有同样情况。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L型缺少细胞壁脂质成分,不能剌激结节形成,而仅有淋巴结肿大和干酪样坏死。单从病理变化判断,常被误认为慢性淋巴结炎。结核分枝杆菌L型在临床标本中已经占有相当比例,对此应予注意。(2

15、)肺外感染: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外播散时,可致肺外结核病,如脑、肾、骨、关节、生殖系统等结核。在极少数原发感染患儿或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个体(如艾滋病人)中,严重时可形成全身粟粒性结核。痰菌被咽入消化道也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今年来有研究结果显示,在血中播散的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部分为L型菌。有不少肺外结核的新报道,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率多于细菌型。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一)免疫性 在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较高,但发病率较低,这表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卡介苗后,机体可产生对该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因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感染菌,因此主要以细胞免疫为

16、主,此种免疫力的维持,依赖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的存在,这种免疫称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或称有菌免疫,一旦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全部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被结核分枝杆菌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该菌的相应抗原时,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2、TNF-和IFN-等,吸引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聚集炎症部位,并增强这类细胞直接或间接的杀菌活性。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可产生抗体,如结核病人血清中抗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的特异性IgG水平明显升高,但其对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尚不明确。(二)免疫与超敏反应 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此种情况可用郭霍现象

17、(Kochs phenomenon)说明。将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注入健康豚鼠皮下,1014天后局部发生坏死溃疡,不易愈合,附近淋巴结肿大,结核分枝杆菌扩散至全身;若以同种等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再次对已感染过的豚鼠进行感染,则于12天内局部迅速产生浅溃烂,易愈合,附近淋巴结不肿大,细菌亦很少扩散。可见再感染时溃疡浅、易愈合、不扩散,表明机体已有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时溃疡发生快,说明在产生免疫的同时有超敏反应的参与。近年来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和超敏反应的物质不同。超敏反应主要由结核菌素蛋白和蜡质D共同引起,而免疫则由结核分枝杆菌核糖体RNA(rRNA)引起。通过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

18、菌有无超敏反应即可判断有无特异性免疫力。(三)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1材料 以往用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系将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甘油肉汤培养基,培养48周后加热浓缩过滤制成。目前采用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PPD有二种: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每0.1ml含5单位。2方法 取2种PPD各5单位分别注射于两前臂皮内,4872

19、小时后观察结果。红肿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超过5mm者为阳性,超过15mm为强阳性。若PPD-C侧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BCG-PPD侧大于PPD-C侧,可能系卡介苗接种所致。3结果分析 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及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情况:感染初期,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周以上才能出现超敏反应;老年人;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麻疹导致的细胞免疫低下;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如艾滋病或肿瘤患者用过免疫抑制剂。4应用 结核菌素试验用

20、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接种效果测定;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借用其测定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在未接种过BCG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四、微生物学检查法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虽可借助X线摄片诊断,但确诊仍有赖于细菌学检查。(一) 标本 标本的选择根据感染部位可取新鲜痰、胃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尿、粪便、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血液、相应感染部位分泌液或组织等。(二) 直接涂片镜检 标本直接涂片或集菌后涂片,进行Ziehl-Neelsen抗酸染色。若找到抗酸阳性菌即可初步诊断。但胃洗液和尿液用该法时因标本中可能混有腐生分枝杆菌而呈假阳性故不推荐。为提高镜检敏感性,也可用

21、金胺荧光素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抗酸性细菌呈现金黄色荧光。直接涂片镜检的敏感性较低,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 连续检查3次,可提高检出率。(三) 浓缩集菌 先集菌后检查,可提高检出率。培养与动物试验也必须经集菌过程以除去杂菌。痰、支气管灌洗液、尿、粪等污染标本需经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液化并经4% NaOH 处理15分钟以除去杂菌,处理后的材料经酸中和后再离心沉淀。沉淀物用作涂片染色镜检或进一步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脑脊液和胸、腹水等为无菌部位取材,可直接离心沉淀集菌。(四) 分离培养和鉴定 培养法仍是世界范围内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经集菌的材料可直接接种于选择和非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选择肉

22、汤培养基培养是最敏感和最快速的方法。应同时接种罗氏固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接种物置于37,5-10% CO2条件下培养,每周观察1次。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一般需24周长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取培养物作涂片和抗酸染色进行初步鉴定,并可进一步作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BACTEC快速检出及自动化分析系统目前应用较广,该系统基于液体培养和细菌气体消耗能力,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和缩短检出时间。当采样为血液而进行分离培养时,须将血液细胞进行有效裂解。区分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非常重要,传统方法包括生长速度、菌落形态、产生色素能力和生化反应特点(表15-1)。然而,传统方法仅能鉴定出少部分临床分离分枝杆菌,因

23、此,目前多采用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分子探针法进行鉴别,检出率约达95%。根据不同种分枝杆菌分枝菌酸种类和含量不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或气相色谱法在一些参比实验室应用于鉴定。(五) 耐药性检测和监测 药敏试验是选择有效治疗药物的重要辅助手段。标准放射性肉汤培养基技术常用于检测一线药物的敏感性。复杂而严格的传统琼脂培养技术通常在一些参比实验室用于一线和二线药物检测。(六) 动物试验 豚鼠为敏感动物。可将集菌后的材料或结核菌培养物注射于豚鼠腹股沟皮下,34周后若局部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试验阳转,即可进行解剖。一般不用

24、于临床诊断。(七) 快速诊断 一般涂片检查菌数需51034/ml,培养需1102/ml,标本中菌数少于此数时不易获得阳性结果,且培养需时较长。PCR技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DNA鉴定,每ml中只需含几个细菌,在12天即可获得结果。操作中需注意实验器材的污染问题,以免出现假阳性。目前尚不推荐该法作为常规使用的诊断方法。(八) L型检出 结核分枝杆菌L型可在结核病人各种标本中检出。因L型在机体内潜伏,并可引起结核病的复发和恶化,故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查对诊断菌阴结核病有极其重要意义。L型可存在于血细胞内或粘附于细胞表面。这种患者往往血沉加快,用低渗盐水溶血后立即接种高渗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基能提高培

25、养阳性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确诊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L型,将大大提高确诊的效率。五、防治原则(一)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WHO确立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即DOTS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即直接观察督导下的免费标准短程化疗)包括5项要素:政府对国家控制结核规划的政治承诺;通过痰涂片检查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是发现病人的主要手段;在直接观察督导下,给予病人免费、标准短程化疗方案的治疗;定期不间断的供应抗结核药品;建立和维持一个结核病规划的监测系统。我国参加

26、了DOTS计划,并在2001年制定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在20062010年实施计划中设立的主要工作指标是:全国以县(市)为单位,保持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至少在70%及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到2010年,医疗机构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达100%;到2010年,项目地区发现的耐多药结核病人接受治疗率达90%;到2010年,项目地区符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病人,其治疗率达80%以上;到2010年,项目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接受治疗率达90%以上;到2010年,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90%

27、;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二)治疗利福平(rifampin, R)、异烟肼(isoniazid, H)、乙胺丁醇 (ethambutol, E)、链霉素 (streptomycin, S)、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Z)为第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利福平与异烟肼合用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对严重感染,可以吡嗪酰胺与利福平及异烟肼合用。二线药物是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主药,包括: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amikacin, Am) 和多肽类卷曲霉素(capreomicin, Cm),硫胺类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 , Et)

28、、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 Pt),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ofloxacin, O) 和左氟沙星(levofloxacin, LVFX) ,环丝氨酸(cycloserine, Cs),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ic, PAS) ,利福布丁(rifabutin, RBT)、卡那霉素(kanamycin, Km),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盐(帕星肼, PSNZ) 。(三)耐药性问题 由染色体的自发突变而导致对某一种抗结核药耐药的发生频率为10-6到10-8。由于不同药物耐药的突变位点不同,对同时使用的三种抗结核药同时耐药的频率为10-18到10-20。因

29、此,联用三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时,发生抗结核药物耐药的机率极少。但不合理用药、治疗管理不善、药物供应不足和质量不佳以及间断用药等,刺激结核分枝杆菌发生耐药性,称为获得性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据WHO 2004年发布的全球耐药结核病监测第三次报告,包括1999至2002年77个国家和地区的耐药性资料的结果显示,74个国家和地区的新病例平均耐药率是10.2 %,其中13个国家和地区的新病例耐药率高于25%,4个国家和地区的耐药率超过30 %;9个国家和地区的获得性耐多药率高于30%。根据WHO与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确定中国为新结核病例耐多药率

30、大于3%的地区。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总的特点是耐药率高、新病人耐药率高、耐药种类多、耐多药率高。WHO 2006年发出警告,较耐多药结核更为严重的超级耐药结核已出现,它不仅对抗结核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具有耐药性,而且对抗结核二线药物也具有耐药性。美国CDC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进行的一项对全球结核病实验室网络菌株调查发现,在20002004年17 690例菌株中,有20%为耐多药结核,其中2%为超级耐药结核。(四)免疫预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很多国家采用。据统计,新生儿时接种卡介苗可使儿童发病率减少。第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又被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atypical mycobacteria),其特性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对酸、碱比较敏感;对常用的抗结核菌药物较耐受;生长温度不如结核分枝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