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28KB ,
资源ID:228464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8464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状况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纵观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状况Word下载.docx

1、提高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会思维,学会组织构建思维。一旦思维构建出来,其它相连的分支思维就会非常自然与容易。 博赞再学一点思维导图开发左右脑的理论再学一点思维导图开发左右脑的理论分析和综合是处理资讯最基本的两种方式, 把整体分解为元素和把元素合并为整体,两者皆为人类理性思考之所必须, 但掌理的大脑部位则迥异。 史派瑞与雷维艾葛雷斯蒂在 1968 年合著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此一关键差异,这是一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成果。在分割脑的实验中发现: 左脑和右脑这两个半球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 左脑用语言进行思考,逻辑性强,专注于单一解答,清楚每个细节;右脑则用图像进行思考,注重关联,能掌握全局,能发挥想

2、象力、创造力、直觉能力。只有左右脑的功能密切配合,大脑潜能才得到 100的利用。左脑的循序思考与右脑的整体思考的差异可以这么样形容:左脑就像千言万语,右脑就像一张图画。而俗话说:一张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利用 “左脑右脑 ”的 “全脑 ”思考模式,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成为全脑型人才。许多学者认为: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使左、右脑协同工作,在画画的技巧和表达逻辑联系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在不同机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让右脑直观的、 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的同时, 调动左脑的配合, 把词汇和图标连接在一起进行处理, 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

3、的理解水平, 充分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过程, 增进自己的知识记忆与积累,扩展读写思维的深广度,带动读写思考的创新。应用思维导图,使阅读读出深度,鉴赏赏出水平, 作文写出新意。 了解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情况了解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情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神经元的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造型给英国学者托尼 博赞( Tony Buzan)带来了 “思维导图 ”的构图启示。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创造了思维导图,并首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训练一群被称为 “学习障碍者 ”、“阅读能力丧失 ”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 很快变成好学生, 其中

4、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思维导图就像大脑中的地图, 完整地将思维、 想法呈现出来,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 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 它是西方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也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学习策略。它是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 它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正是回归自然的、几乎自动的思维方式, 是外化的 “精神图谱 ”,是创造性思维的自然表达。随着网络学习的普及, 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 推广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 2 5 亿人运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

5、等。从应用领域看,在企业培训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IBM 、微软、甲骨文、惠普、波音公司等世界 500 强企业是最早引入思维导图咨询和培训的机构;在国外教育领域,作为优化思维的工具, 对教师的教和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知名学府都使用和教授 “思维导图 ”这一思维工具。 英国、新加坡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思维导图进行研究和探索。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中, 也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用了思维导图。国外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研

6、究已经比较成熟,思维导图可以提升智力,提高思维水平, 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 思维导图成为国外中小学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而且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 ind Maps)引入中国后,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展开对思维导图的研究,而且许多实践研究多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结构, 注重以向外辐射的结构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来调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以改进计划、讨论、笔记、写作构思等的记载形式。对于能发展思维、 帮助记忆和提高思考深广度的思维导图的研究经久不衰, 以思维导图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 思维导图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掌握认知方法的学习工具, 能帮助学生建构各种概念之间的

7、层级联系以促进学习和记忆, 还能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与头脑风暴教学法相结合, 组织学生进行多思维层次上的交流和讨论。 但是,我认为国内一些应用思维导图于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应用范畴和研究方向仍有一些值得反思之处。1.探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人们一直生活在 “图”的世界:从远古的象形文字与符号; 中国古代的周易八卦图;儿童从小自发地用涂鸦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人们用路标、地图指示地形和方位;学习中,教材、教辅、课外书中点缀的插图,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文章小标题连成的结构图;呈现事件发展、故事情节变化的示意图、简笔画、板画、动画,呈现实验结果的统计图等等。 可以说:图无处不在, 它以其丰富的

8、内涵和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如果说文字语言更侧重于逻辑表达, 那么图就在直观形象上见长了。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图。有的人认为思维导图就是 “概念图 ”,如有学者就认为: “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 ,概念图 ?或, 思维导图 ?。 ”目前,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不管是教育方面的论文,还是软件应用方面的论文, 思维导图也都没有摆脱概念图的影响, 对它的研究大都是在概念图启发式教学理论、 教学评价和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框架下进行, 而且只是这个框架中内容因子的一种替代形式。我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 也没有将 “图”置于重要的地位, 仅是辅助或者是

9、可有可无的点缀, 一直过于强调严谨的逻辑表达, 忽视图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形式和饱含情感的表现方式。 当某些研究逐步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读写教学中,其应用的方式也是多用关键词,少见其使用图画。而我发现:思维导图既可以作为一种 “工具 ”来研究,更可以作为一种 “图 ”来研究。作为 “工具 ”,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应用在所有需要思考、记忆或决策的领域;而作为 “图”来研究的方式,能使它更具有美学研究的价值,它是人思维、认知过程的形象化,符合 “图式理论 ”的假设。思维导图将人的线型语言、逻辑思维转化为图形, 弥补了语言在思考表达上单一性和线性的不足, 使读写过程可视化的研究成为可能。2.开拓

10、思维导图的应用范畴近几年,国内做的一些研究, 大多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与学。 如在科学课程和理科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概念间的复杂关系, 在英语课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记英语单词,在写作指导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式结构辅助组织语言材料等。相对而言,现行研究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是于放射性思维范畴内研究, 较多强调树状结构的发散联想, 忽视应用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让左右脑同时运作; 在强调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是脑神经元的天然结构标志的同时, 忽视这种天然结构所依存的 “天然环境 ”,以及在特定环境中事物存在于原生态结构形式之外的各种 “变式 ”。思维导图有形象

11、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优势, 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的比重较大。在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中,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形象的思考,整理阅读理解的内容和收获。 作为阅读理解和写作构思, 及写作前调动起对体验的记忆的工具, 思维导图所能表达的绝对不会只有放射性结构一种, 不会只能表达发散思维模式。 如果在此方面加以尝试和深入探究, 我相信:它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放射性思维, 寻找一些新的作文题材、 灵感,有效构思主题突出的文章之外,一定还会在更多的思维范畴有新的应用和新的发现。3.展望思维导图的发展方向思维导图的诞生初期,完全是手绘作品。而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如 Inspiration、 M

12、indMan 等思维导图软件的逐步流行,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更多的是瞄准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的研究。 的确,应用思维导图过程中, 计算机的作用的确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保存和方便复制、快捷传播。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要应用思维导图, 促进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工作的, 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利于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的,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更利于提高记忆, 促进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的, 是用计算机还是手绘方式呢?因为信息交换的过程, 包含一个信息的接收、 存取和加工的过程。 一个客观事物一般总不会只重复传送某种含义, 它总是适应人们内心的需要传送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总是根据环

13、境的变化而调整的, 具有个性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因此,要将阅读理解和感悟用丰富的色彩图形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绘制为思维导图,或者要把思维导图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转化为文章, 这些都是计算机不能取代人完成的。无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它都不能代替人的思考。在资讯时代, 开启右脑运作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我觉得: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导图,是来自于手绘的思维导图, 因为手绘思维导图是在调动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全部功能进行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脑的创造性和开发人的潜能。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

14、一切抽象含蓄的语言似乎都变得如此直观可视。 为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以便进一步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在培养语文读写能力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我于 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 3 月间,抽取华南师大附小五年级 2 个平衡班的学生, 设定实验班和控制班, 采取准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班,开展基于设计的实验研究。我担任实验班教师, 运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读写指导, 在实际语文学习中, 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学生以画思维导图为辅助读写的学习策略。 在控制班,教师和学生则仍延续传统的读写教法与学法。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兼用了问卷调查、同感评估和访谈的研究方法。

15、我的思维导图导读写教学应用准实验研究概述实验被试经问卷调查,及查看实验前期两个班的期末考卷的阅读和写作测试成绩, 确认两个平衡班的学生是同一年级, 年龄相仿, 性别比例分布相近, 实验前的语文能力基础相似。实验过程概述实验过程主要遵循先从语文教学实践中, 提出实验假设, 尝试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问题,在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初步调查,确定实验被试,再定出实验的方案, 开展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实验, 通过理论假设,提出一些读写思维导图的模式,并在实验中,收集实验数据。最后反思实验过程,以进一步修改最初的实验方案。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问卷调查, 同感评估法和试题

16、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等,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具体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实验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图 6-1 实验过程图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 2008 年 9 月 12 月)主要使用方式:教师示范,边讲边画,逐步向学生分组合作画过渡。实验假设:这种使用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并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学会绘制阅读思维导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 我大胆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自主阅读, 让学生从对文章局部、细节的学习到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过程都借助于思维导图。 为了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很好的把握, 以便更好地应用它来梳理和记忆

17、阅读所获, 帮助学生随时调用相关的知识指导写作, 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边读课文, 边示范,或让学生分组合作, 完成阅读思维导图。 然后,看着黑板上的阅读思维导图讨论课文内容,并不断完善画在黑板上的阅读思维导图, 鼓励学生也修改自己所画的阅读思维导图。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掌握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方法, 并以思维导图记录阅读所得。教学反思: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 我在应用思维导图作为探究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策略的过程中, 一边实施思维导图导阅读的教学, 一边还研读了小学课程标准,分析了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构成, 并初步摸索出应用思维导图发展小学生思维,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所需

18、的能力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逐步帮助学生领悟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要领。我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还感受到: 看着阅读思维导图讨论课文内容, 并不断完善阅读思维导图,是很有效的学习,这能让学生很快学会了一些整理阅读内容,归纳写作知识的方式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对语文课堂的阅读十分感兴趣,特别喜欢分组合作, 集体完成课文阅读思维导图,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画的思维导图缺乏信心, 更喜欢看别人画的思维导图。 在看着课文的阅读思维导图讨论相关内容时, 学生发言总是十分踊跃, 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 也总能不断提出一些完善思维导图的好点子,学习积极性极高。看来,应用思维导图这

19、一种图形技术, 的确是能打开学生大脑天赋潜能的万能钥匙,它改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 使阅读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富有吸引力。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 2009 年 1 月 3 月) 提供一些模式让学生选择, 学生开始在自主阅读中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既定模式的提供有利于学生迅速达到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目标, 而且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体验手绘阅读思维导图辅助阅读的过程, 增加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引导阅读的兴趣。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 考虑到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多方面的。 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便捷地在学习篇章的知识点的同时,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指导学生尝试应用线性模式和

20、环状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 还告诉学生可以结合实际阅读需要,应用放射模式和聚敛型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当然,我也鼓励学生自由绘制思维导图, 因为现在没有谁能穷尽所有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郭沫若对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介绍, 利于学生结合实际阅读需要, 选择记录阅读收获的图式, 增强学生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信心。 另外,如果在学习新课后,再配合进行同类题材文章的阅读和画阅读思维导图; 在仿写一些典型片断或精彩片断前, 先画写作思维导图, 会更利于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迁移, 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结果与分析

21、、 讨论:对阅读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介绍后, 学生都能根据实际阅读理解,选择方便自己记录阅读收获的阅读思维导图模式。而且,应用线性模式、环状模式和放射模式的思维导图作阅读记录的都比较多, 但应用聚敛型模式的思维导图作阅读记录的就比较少。 也许放射模式和聚敛型模式的阅读思维导图均可用于散文等非叙事性作品, 其结构相近, 只是连线展开的方向不同, 有时也可理解为问题分析的不同方面。 应用放射模式多于聚敛型模式, 也许正反映了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 学生更喜欢分析作品从一个主题展开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而不太注意作品之所以展开哪么多个方面的叙述, 都是紧扣作者所要表现的某一个主题。第三阶段的教学实践(

22、2009 年 4 月 2010 年 3 月)鼓励学生自由绘制思维导图,并大胆质疑,积极进行阅读思考。在学生已灵活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自由绘制思维导图, 引导自主的深入的阅读思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读写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享受思维导图引导阅读思考, 辅助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 加强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提高自身读写能力的信心。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 我注重在学习新课后, 再配合对学生进行同类题材文章的阅读,并布置画课外阅读文的思维导图;在仿写一些典型片断或精彩片断前,在布置学生写作文之前, 都要求学生先画写作思维导图。 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阅读理

23、解的收获,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感悟;鼓励学生大胆用思维导图表达和记录自己的写作构思和创作灵感。我在本阶段教学实践的体验是, 在近一年的探究实践中, 越来越感觉手绘思维导图是非常灵活的,没有严格的限制,只需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的规则,却能大大增加大脑思考的自由度。 有时,学生手绘的思维导图构图很容易会被误解为马虎、 混乱或没有结构, 但事实上, 真正的精神自由常常是混乱之中创造秩序。 看似混沌状态的手绘思维导图, 有时让学生稍稍解释, 就能发现其中各种图形、文字等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第三阶段的教学实践结束之际, 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做法就已坚持

24、一年半了。 我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面较广;阅读量大;阅读目的明确;能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阅读中,能自学掌握各种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阅读时动脑思考、动手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都很勤快。学生学会借助思维导图引导阅读思考, 每次阅读后都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 绝大部分实验班学生阅读时, 都有较大的兴趣和较强的自觉性及主动性; 写作时,思路也比较敏捷,构思时也比较注意思考写作的层次和条理等问题。试验后期,再对 2 个平衡班的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测试, 其中,学生作文测试成绩的获得是采用同感评估法。 在对比两班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后, 我还对实验班的学

25、生进行了访谈, 对实验前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作了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干扰变量控制根据实验前期的调查问卷题 6 的调查结果,我统计出实验班有 2 名学生每个周末参加阅读或写作的辅导班, 时间从 2 小时到 4 个小时不等。 据统计,控制班也有 5 名学生也参加了辅导班的学习。 为避免课外辅导等其他因素对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干扰,我在测试和期末成绩的数据收集中,均排除这 10 名学生的成绩,只统计和分析了控制班的 38 名学生和实验班的 40 名学生。问卷的设计、施测与结果分析实验开展前,我先对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 调查这两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实验开展后期,我又针对实验班,进行了问

26、卷调查,通过实验前后两次的问卷调查, 比较实验班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前后, 读写习惯和体会等方面的情况。1.问卷设计:我设计实验前期调查问卷,其中封闭性问题 9 道,半封闭半开放性问题 1 道,开放性问题 1 道。共设计了以下四种类型的问题,具体问题(详见附录一):思维导图的使用情况(第 1 题)读写习惯(第 5 题)阅读体会(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第 7 题、第 9 题)写作体会(第 8 题、第 10 题)实验后期调查问卷,其中封闭性问题 24 道,开放性问题 2 道。也是设计了四种类型的问题(详见附录二)。2. 问卷施测:在实验开展前,我对控制班 43 和实验班 42 人

27、的 85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验开展后,我对实验班中的 42 名学生进行了再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读写习惯和体会等信息。实验开展前发放问卷各 85 份,回收问卷 8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实验开展后,我对实验班中的 42 名学生再次发放了问卷 42 份,回收问卷 42 份,全部为有效问卷。3.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答题情况,初步分析 85 份问卷的答题结果,发现通过问题 1 的调查,可以了解到控制班和实验班中,有 76 名学生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仅有 9 名学生听说过, 但没有使用过这个工具, 说明他们若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就都是零起点,这对实验的可靠性提

28、供了前提。在实验开展之前, 问卷第 6 题的调查,问:你平时有参加语文阅读或写作辅导班吗?如果有,一周参加辅导几小时?调查发现, 实验班有 2 名学生每个周末参加辅导班的学习, 时间从 2 小时到 4 个小时不等。 据统计,控制班也有 5 名学生也参加了辅导班。下面对 85 份问卷的其他答题结果进行分析。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 孟子前期问卷第 2、3、4、10 题的面积统计图如图 6-2 所示。图 6-2 实验前问卷第 2、3、4、10 题统计结果前期问卷还调查了学生读写能力和习惯等信息,共4 道问题,调查问卷第5、7、8、9 题的面积统计图如图 6-3 所示。图 6-3 实验前问卷第 5、7、8、9 题统计结果前期问卷第 11 题:你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