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32KB ,
资源ID:227869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7869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一.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一.docx

1、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一-CAL-FENGHAI.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微生物学名词解释一绪论微生物:(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都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模式微生物: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选用的研

2、究对象比面值:把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面积成为比面值。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多样性(microbiodiversity):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普通微生物学:按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生

3、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来分,总学科为普通微生物学,分学科如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和分子微生物学等。应用微生物学:按微生物应用领域来分,总学科是应用微生物学,分科如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用微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抗生素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章原核生物(prokaryote):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细菌:狭义的细菌是指一类细胞较短(直径约0.5微米,长度0.5到5微米),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广义的细菌则是指所有原核生物。费

4、氏刺尾鱼菌:巨型的共生细菌,其细胞长度达200到500m,体积是典型ecoli细胞的十的六次方倍。纳米比亚嗜硫珠菌:细胞呈球状,直径为0.32到1.00mm,肉眼清楚可见,以海底散发的硫化氢为生,属于硫细菌类。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紫色,G-染成红色。(细菌)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它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通过染色,质壁分离(plasmolysis)或制成原生质体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均可证实细胞壁的存在。肽聚糖(petidoglycan):又称黏肽,胞壁质,或黏质复合物。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以革兰氏阳性

5、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肽聚糖作一介绍,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包括四胎尾和肽桥两种,而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这种肽聚糖网格中分子交织成一个多层次致密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磷壁酸:(teichoic acid):结合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肽聚糖分子进行共价结合,称壁磷壁酸,其含量会随培养基成分而改变,另一类是跨越肽聚糖层并与细胞膜的脂质层共价结合称为膜磷壁酸或脂磷璧酸。外膜:(outer membrane又称外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

6、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八到十纳米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或称O-抗原)三部分组成。孔蛋白(porin):一类中间有孔道,可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物质,如抗生素等,进入外膜的三聚体跨膜蛋白,它是多种小分子成分进入细胞的通道,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周质空间:(periplasm):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其中存在着多种周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古生菌:(Acchae)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或古菌,是一类在进化途径上

7、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包括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和热原体属等假肽聚糖 (pseydopeptidoglycan):结构虽与聚糖相似,但其多糖骨架则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以及-1,3-糖苷键(不被溶菌酶水解)交替连接而成,连在后一氨基糖上的肽尾由L-Glu L-Ala L-Lys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肽桥则由谷氨酸L-Glu一个氨基酸组成。抗酸细菌:是一类细胞壁中含有大量分枝菌酸等蜡质的特殊革兰氏阳性细菌,因他们被酸性复红染上色后就不能像其他G+那样被盐酸乙醇脱色,故称抗酸细菌。(Mycobac

8、terium)分枝杆菌属的细菌属于抗酸细菌,常见的有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和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两种。索状因子: (cord factor)是分枝杆菌细胞表层的一种糖脂,即6,6-2分枝菌酸海藻糖。索状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缺壁细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此外在实验室中还可用人为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细菌。有四类缺壁细菌。一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是支原体(含有甾醇),二在实验室中形成有a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b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为原生质体(溶菌酶,

9、青霉素),部分去除为球状体。L型细菌:应专指稳定的L型及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细菌)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肾透敏感细胞,他们只能用等渗或者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革兰氏阳性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除对相应的噬菌体缺乏敏感性不能进行正常的鞭毛运动和细胞不能分裂外,仍保留着正常细胞所具有的其他正常功能。 不同菌种或菌株的原生质体易发生细胞融合,因此可用于杂交育种,另外原生质体比正常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有利于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研究。球

10、状体(sphaeroplast):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层的圆球形原生质体。(细菌)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7-8nm 由磷脂(20%到30%)和蛋白质(占50%和70%)组成通过质壁分离 鉴别性染色或原生质体破裂的方法可在光镜下观察到。间体:(mesosome):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G+,每个细胞含一至数个。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一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二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三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

11、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四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顾客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五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六脂质双分子层有如海洋 周边蛋白可在其上做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是冰山,沉浸在其中做横向运动。磷脂单分子层膜:多存在于嗜高温的古生菌中。原因可能是这种膜有较双分子层膜更高的机械强度。聚-B-羟丁酸(或聚羟基丁酸酯 PHB):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储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 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当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生长在含乙酸或丁酸的培养基

12、中,PHP含量可达干重的60%左右。(Azatobacter vinelandii)棕色固氮菌的胞囊中也含有PHB。聚羟链烷酸 (PHA):在一些G+和G-细菌以及化能自养的真养拉斯通氏菌中,发现多种与PHB类似的化合物统称为PHA。与PHB的差异仅在甲基上。PHB和PHA是由生物合成的高聚物 具有无毒,可塑和易降解等特点。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又称迂回体或捩转菌素。因最初是在迂回螺菌中被发现 并可用美兰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颗粒大小为0.5-1.0nm 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中形成。具有贮藏磷元素的能量和降低细胞渗透压的作用。

13、在白喉棒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中极易见到。磁小体(magnetosome):存在于少数G-细菌如水生螺菌属和嗜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是一种纳米级 高纯度 高均匀度 有独特结构的链状单磁畴磁晶体,大小均匀(20-100nm) 数目不等(2-20颗)形状为平截八面体 平行六面体或六棱柱体等 成分为Fe3O4 外有一层磷脂 蛋白质或糖蛋白膜包裹 无毒 一般沿细胞长轴排列成链 具有导向功能 即借鞭毛引导细菌游向最有利的泥 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羧酶体(carboxysome):又称羧化体 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10nm 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在自养细

14、菌的CO2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 存在于化能自养的Thiobacillus 硫杆菌属和 贝日阿托氏菌属和一些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中。核区:又称核质体 原核 拟核或核基因组。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 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用富尔根染色法可见到呈紫色 形态不定的核区。化学成分是一个大型的环装双链DNA分子 一般不含蛋白质 长度0.25-3.00nm 例如E.Colin的核区1.1-1.4nm已测得其基因组大小为4.64Mb(百万碱基对)共由4300个基因组成 。核区除在染色体复制时呈双倍体外 一般均为单倍体 是细菌等原核生物负载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糖被 (glycocalyx):包被于某些细菌细

15、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装物质。糖被的有无厚薄除与菌种的遗传性相关以外 还与环境尤其是营养条件密切相关。按其有无固定层次 层次厚薄又可分为荚膜(capsule)微荚膜,黏液层(slime layer 未固定在壁上)和菌胶团(zoogloea 包裹在细胞群上 动胶菌属含有)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菌不仅可以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 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的黏附到细胞表面。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黄原

16、胶(xanthan):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糖被可提取一种用途极广的胞外多糖黄原胶,已被用于石油开采中的钻井液添加剂以及印染和食品等工业中。S层 :一层包裹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外,由大量蛋白质或糖蛋白亚基以方块形或六角形方式排列的连续层。常见S层的细菌有Bacillus(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梭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 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 水螺菌属和一些蓝细菌等;常见的古生菌有Desulfurococcus(脱硫球菌属)Halobacterium(盐杆菌属)Methanococcus(甲烷球菌属)和硫化叶菌属等。在G+细菌中 S层一般结合在肽聚糖层表面且有些

17、菌还具有两层S层如芽孢杆菌属和棒杆菌属等 在G-细菌中 S层一般都黏合在细胞壁的外膜上。而在许多古生菌中S层可直接紧贴在细胞膜外,由它取代了细胞壁(细菌)鞭毛(flagellum):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有运动功能。鞭毛长15到25m,直径为0.01到0.02微米。周质鞭毛:在细菌的鞭毛中有一类特殊的形态和运动方式的鞭毛。就是螺旋体的周质鞭毛。与上述大多数细菌的游离型鞭毛不同,在螺旋体细胞又称原生质柱的表面,长有独特的固定性鞭毛,称为周质鞭毛。“拴菌”试验(tethered-cell experiment):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

18、抗体了牢固的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结果发现该菌只能在在玻片上不断打转,而未作伸缩挥动,因而肯定了旋转论的正确性。菌毛(fimbria):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蛋白质类附属物,只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比鞭毛简单 无基体构造直接着生于细胞质膜上,直径一般为三到十纳米,每菌一般有250到300条。菌毛多数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中,他们借助菌毛可使自己牢固的粘附在宿主的呼吸道消化管或泌尿生殖等黏膜上。如淋病奈氏球菌就可借助菌毛粘附于人体泌尿生殖道上的上皮细胞上,引起严重的性病。口腔中的细胞可通过菌毛黏附于牙面并形成菌斑。性毛(p

19、ilus):又称性菌毛性丝。 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且每个细胞仅一至数几根。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供体菌)中具有向雌性菌株受体菌传递传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芽孢(endospore 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由于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芽孢并无繁殖功能。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osmoregulatory expanded cortex theory):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是皮层产生了较高的渗

20、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又称内毒素。 少数芽孢杆菌产生的糖蛋白昆虫毒素,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其干重可达芽孢囊重的30%左右,伴孢晶体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等200多种昆虫和动植物线虫有毒杀作用,因此可将这类细菌制成对人畜安全,对害虫的天敌和植物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农药(如“Bt”细菌杀虫剂)。当害虫吞食伴孢晶体后,先被虫体中

21、肠内的碱性消化液分解并释放出蛋白质原毒素亚基再由它特异性地结合在中肠上皮细胞的蛋白受体上。使细胞膜上产生一小孔,直径为一到二纳米,并引起细胞膨胀死亡,进而使中肠里的碱性内含物以及菌体芽孢都进入血管腔,并很快使昆虫患败血症而死亡。菌落(colony):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如果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形成的,则它就是一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表面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已相互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bacterial lawn)。生物被膜(biofilm):是指由细菌分泌胞外多糖附着于自然物

22、体表面而形成的一种由细菌群体组成的膜状构造,主要有两类,其一为纯种生物被膜,由单一菌种形成,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等,另一种为多种细菌构成的生物被膜,在污水处理装置中出现最多。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多数生活在土壤中,它们中有许多是抗生素的生产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是典型的放线菌,通过载片培养等方法可清楚地观察到链霉菌细胞呈丝状,分支菌丝直径很细,小于一微米与细菌相似,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

23、,故一般呈多核的单细胞状态。基内菌丝体(substrate mycelium):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生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又称基质菌丝,营养菌丝或一级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体或称二级菌丝,不久大部分气生菌丝体成熟分化成孢子丝(spore-bearing mycelium),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 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

24、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蓝细菌有许多功能各异的特化细胞,如专营固氮功能的异形胞,能抵御不良环境的静息孢子,以及具有繁殖功能的链丝段和内孢子等。异形胞(heterocyst):蓝细菌细胞特化形式之一,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先报链的中间或末端。如鱼腥蓝细菌属和念珠蓝细菌属。静息孢子(akinete):蓝细菌细胞特化形式之一,是一种长在细胞链终端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质,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可见于鱼腥蓝细菌属和念珠蓝细菌属。枝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许多

25、种类是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如牛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有些腐生种类生活在污水土壤或堆肥中,少数种类可污染实验室的组织培养物。特点有细胞膜含有甾醇,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对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和破坏甾醇的细胞膜结构的抗生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都很敏感。类枝原体:一般称侵染植物的支原体为类支原体(MLO)或植原体(phytoplasma),它们可引起桑、稻、竹和玉米等的矮缩病、黄化病或丛枝病。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与支原体的区别是有细胞壁不能独立生活。与衣原体的区别是其细胞较大,无滤过性和存在产能代谢系统。类立克次氏体细菌(R

26、LB):在某些患病植物韧皮部中也发现了类似立克次氏体的微生物,为与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立克次氏体相区别,特被称为RLB。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1956年从沙眼中首次分离到病原体,特点有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有细胞壁但缺乏肽聚糖,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只能在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组织培养物等活体进行培养。包括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原体:(elementary body):衣原体的生活史十分独特,具有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原体,呈小球状(直径0.4m),细胞厚壁,致密,不能运动,不生长(DNA:RNA=1:1),抗

27、干旱,有传染性,原体经空气传播,一旦遇到合适的新宿主,就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其中生长,转换成无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始体。始体(initial body):或称网状体。原体经空气传播,一旦遇到合适的新宿主,就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其中生长,转换成无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始体。它呈大形球状(直径1-1.5m),细胞壁薄而脆弱,易变形,无传染性,生长较快(RNA:DNA=3:1),通过二分裂可在细胞内繁殖成一个微菌落即“包含体”、随后每个始体细胞又重新转化成原体,待释放出细胞后,重新通过气流传播并伺机感染新的宿主。第二章真核微生物:(eukaryote)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

28、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菌物界(Mycetalia):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已记载的有7万到9万种。内有食用真菌约2000种药用真菌约700种。包括真菌,真菌有a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b丝状真菌如霉菌c大型子实体真菌如蕈菌。以及假菌黏菌真菌(fungi):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他们的特点是一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二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三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四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五以产生大量无性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酵母菌(yeast

29、s):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一般以单细胞;非菌丝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酵母菌的细胞直径约为细菌的十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细胞形态通常有球状。卵球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最典型和重要的酵母菌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细胞大小为(2.510)m(4.521)m。单细胞蛋白(singel-cell protein SCP):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霉菌(moulds):是丝状真菌

30、的一个俗称。即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在潮湿的气候下,往往在有机物上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或植物的真菌病害。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最重要的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从而把其他生物难以分解利用的数量巨大的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彻底分解转化,成为绿色植物可以重新利用的养料。蕈菌(mushroom):又称伞菌。通常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典型的蕈菌其子实体是由顶部的菌盖(表皮,菌肉和菌褶)中部的菌柄(常有菌环和菌托)和基部的菌丝体三部分组成。9+2型鞭毛:真核微生物的鞭毛又称9+2型

31、鞭毛,原因是其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即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壳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微管。其外被九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圈,整个微管由细胞质膜包裹,每条微管二联体有AB两条中空的亚纤维组成。其中A亚纤维是一完全微管。即每圈有13个球形微管蛋白亚基环绕而成。而B亚纤维则是由十个亚基围成。所缺的三个亚基于A亚纤维共用。细胞核(mucleus):是细胞用以控制其一切生命活动的遗传信息DNA的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部位。它以染色质为载体储存了细胞内绝大部分的遗传信息。一切真核细胞都有外形固定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在真菌的菌丝顶端细胞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核被膜 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构成。细胞质(

32、cytoplasm):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核间的透明粘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中间丝三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成立体网状结构,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构造和保证内部活动的有序进行,肌动蛋白有分子发动机之称,它与细胞的运动或分裂有关,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指细胞质中的一个与细胞基质相隔离,但彼此相通的囊腔和细管系统,由脂质双分子层围成,同时它还与细胞内的其他膜结构相连,其内侧与核被膜的外模相通。内质网有两类。其一是在膜上附有核糖体颗粒,称糙面内质网,具有合成和运送胞外分泌蛋白的功能。另一为上不含核糖体的光面内质网与脂质和钙代谢的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于某些动物细胞中。核糖体(ribosome):又称核蛋白体,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少数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具有蛋白质合成功能,直径25纳米有约40%的蛋白质和60%的RNA共价结合而成,蛋白质位于表层,RNA位于内层。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比原核细胞的大,沉降系数一般为80S,由60S和40S的两个小亚基组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