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蔬菜产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各地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逐步建成金昌市市区主要的蔬菜供应地。目前我区蔬菜生产已初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品牌,金川区已形成了东湾萝卜、双湾辣椒、新华西瓜等优秀品牌。我区通过规划建设农业高新示范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 逐步推广设施栽培、地膜覆盖、遮阳网、育苗移栽、轮作换茬、嫁接育苗、节水灌溉、土壤诊断配方施肥、无公害栽培等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大力引进、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名特优稀蔬菜良种,使全区蔬菜主要栽培品种实现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逐渐增加。 3、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村两极狠抓落实,蔬菜生产
2、已得到广大群众的认识和支持,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科学种植、标准化、集约化、无害化方向发展,标准化认定认证达到3 个。4、无公害蔬菜生产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随着蔬菜需求向多样化、高档化、新鲜化的发展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需要,提高蔬菜品质、发展无害化蔬菜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区政府明确提出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金川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切入点,2009年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12批次,新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1.1万亩。三、主要问题1、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合作组织以及蔬菜生产专业户,绝大多数为兼业菜农。菜农不进行市场调查,仅凭自己的经验以及周边农户的种植情况制定当
3、年的种植计划,种植制度随意性大,盲目跟风,没有有效的保障机制。2、蔬菜生产老菜区多,传统的种植观念根深蒂固,不科学用药、用肥问题突出;新技术、新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低,良种引进与使用无序,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比较缓慢,蔬菜生产技术尚属经验型,距离标准化、无害化的要求相差甚远。3、管理粗放,单产水平较低,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仍在按照数量规模型的发展模式惯性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缓慢。4、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仍然较大,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面积小,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覆盖面较小,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5、由于生产管理粗放及生产
4、技术相对落后,我区蔬菜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加工发展与生产扩张不同步,我区蔬菜的商品质量、包装及营销手段仍处于初级阶段,新鲜蔬菜目前尚无商品标准,无包装或包装简易,运输车辆不具备保鲜和远途运输条件,产后贮藏、加工能力弱,影响了产业链的延伸。6、蔬菜是鲜嫩产品,市场价格瞬息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只有及时地收集、整理、发布产销价格和供求信息,才能实现对蔬菜生产的宏观指导。目前我区农业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落后,与省内、外大市场街接不紧,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菜农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信息不灵,渠道不畅
5、,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四、发展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现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巩固改造老基地,发展壮大新基地,力争到2012年建成5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设施栽培1500亩,露地蔬菜2.35万亩,制干辣椒2.5万亩。扶持培育种植大户,依托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达到规模上有大的突破、品质上有大的提高、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实现蔬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五、区域布局以利润为核心,调整结构,由于运输距离的优势,在近郊多种植
6、鲜活易损的产品,运输距离较远的地方要大力发展较耐贮运的产品;远郊地区应依托加工和运销企业,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大力发展适宜加工的蔬菜种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现有露地蔬菜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复种指数;巩固现有优势特色种植,依据种植习惯、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及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形成一村一品或一片一品,某一种类应连片种植,有利于技术服务,形成品牌,便于销售。在宁远镇东片建立以鲜活产品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西片井灌区建立以复种、订单加工产品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双湾镇东片建立以鲜食蔬菜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在西片建立订单加工产品为主的无公害生产
7、基地,在中片建立设施无公害生产基地。六、重点建设内容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对全区自然环境特征、产地内地方病、污染史、污染源,收集产地土壤、灌溉水、大气的有关原始监测数据,确定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适宜区域,有针对性地治理污染源,避免发展的盲目。对于确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灌溉水和大气质量,要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部门予以检测认证。2012年,建立和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0000亩,其中:加快无公害蔬菜的产地及产品认证步伐,到2012年,完成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4个。2、冷链体系建设以现有的瓜果蔬菜冷藏保鲜库为基础,积极发展蔬菜冷链体系建设,建立初具规模的冷链运输、储藏设施,使
8、整个流通过程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运输、交易,到2012年新建大型恒温库1座,小型恒温库40座。3、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健全区、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导向,机制创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活动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加强设施蔬菜的标准化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重点推广以下农业新技术,第一是推广区域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综合运用农田防护林建设、作物科学布局、人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灌溉水质保护等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实行肥料、无公害农药规范化施用,建设和保持蔬菜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第二是优质抗病
9、虫蔬菜品种的运用技术,根据金川区的地域生态条件,运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性强的蔬菜品种;第三是标准化育苗技术,采用穴盘育苗、嫁接育苗、护根育苗、无土育苗等方法,培育无公害的优质壮苗,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第四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推广应用蔬菜抗性增强技术、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技术、农药无公害化处理技术等,通过设施防护、诱杀、驱避等措施,大力发展物理防治,积极推广以利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以及昆虫激素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烟雾剂、粉尘剂使用技术;第五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按照本底土壤的理化性质、供肥性能、蔬菜营养生理
10、特点、吸肥规律及肥料效应,应用有机肥、无机肥的适宜用量、配比及相应的配方施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的用量。综合应用肥料标准化施用技术、有机肥改土技术、轮作间作技术,防治土壤可溶性盐分积累;使用保护地土壤养分障碍速测诊断技术,采用控氮磷、增钾钙镁及微量元素等综合措施,防治土壤养分缺素及重金属积累,彻底防治蔬菜生产连作障碍;第六是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采用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等节水措施,结合施肥,有效控制作物灌水量,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第七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充分利用荒滩地、沙化地、盐碱地等非耕地,对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等经生物菌肥等进行无害化方法处
11、理,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同时解决连作障碍和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土传病害猖獗的问题,使产品达到绿色标准;第八是设施农业新技术:利用设施农业的特点,大力示范推广CO2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落蔓栽培、烟雾剂应用、再生栽培、叶面营养、湿度控制等技术。4、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建设,搞活蔬菜流通。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蔬菜产业链条。在蔬菜集中产区,建设保鲜冷库、扶持净菜配送、连锁经营、超市、中介服务等现代物流方式。完善现有农贸市场经营设施,协调交通、运管、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快建设高效率的绿色通道,加强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运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培育发展
12、中介服务组织。在蔬菜集中产区,以生产、销售为纽带,以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为龙头,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鼓励支持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与农民签订单,帮助农民搞活流通。围绕发展蔬菜产业,建立健全各类蔬菜产销协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其信息交流、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的优势和作用。5、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针对全区发展蔬菜的主导品种和产品,完善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对加工、包装、运销等重点环节,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加大认证和监督管理,实现设施农产
13、品生产、检测、运销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定点、定期实行检测、监控,加强对西甜瓜、番茄、辣椒、茄子、黄瓜、韭菜等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监管,突出抓好集中产地的瓜果、蔬菜农药残留量监控。引导支持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加强无公害食品标志管理,建立可追溯机制,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生产、销售违禁投入品的经营单位和摊点,从源头上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并建立销售台帐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广农户互相监督联保等
14、有效办法,杜绝在瓜果、蔬菜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七、保障措施1、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一个产业,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稳固的规模生产基地,一个配套政策,一套工作班子”的总体思路,制定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区政府应成立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组,切实加强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领导,不断研究新形势下菜篮子发展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乡镇、村要围绕规划布局、主导产品,结合高原夏菜品牌的创建,明确目标、任务,确定项目责任人,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农牧主管部门要做好全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服务工作,农业、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应搞好协调与配合,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切
15、实履行好自身职责,齐抓共管,为蔬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我区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蔬菜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搞好服务是关键。区农牧部门要联合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做好良种示范推广、高原夏菜的冷连储运、净菜真空包装运销、反季节棚室蔬菜增效技术等综合性研究课题协作攻关,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同时,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指导与配套服务工作;加强蔬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区、镇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蔬菜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稳定专业人才
16、队伍;积极培育蔬菜科技示范户、专业种植大户等各类人才,聘请教授、专家能人讲课,切实加强菜农的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蔬菜种植技术。3、狠抓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系列标准,使蔬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种子、化肥、农药等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管理,以强制性手段严禁不合格蔬菜投入品的销售与使用,堵住各种污染源头;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力争至2012年主导蔬菜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并积极探索有机蔬菜生产,从更高层次提升我区蔬菜品质。建立健全自检和
17、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建立蔬菜产品的送检和抽检长效机制,逐步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吃上优质“放心菜”。4、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做好土地流转等配套服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经纪能人、种植大户流转土地种植是目前发展规模蔬菜生产的有效形式。种植能手流转土地规模种植,年收入可观;流出土地户不仅可获得地租收入,还可做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这样承包人和出租户不仅可以“双赢”,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利于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生产,具备很强的实际可操作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可积极地宣传、引导,并做好土地流转、产品购销等相关服务。5、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资金投入牢固树立“扶持龙头、扶持能人”就是扶持产业的思想,相关部门对农业资金进行整合“捆绑”集中投放,扶持一批好企业、好基地、好项目,做到扶一个成一个。一是财政部门将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每年挤出一定资金用于基地排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材料引进,示范基地、检测体系建设等。二是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工商、民间资本参与蔬菜产业化开发,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菜篮子工程建设上。三是积极利用国家、省有关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的优惠政策,编报针对性强、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