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2 ,大小:1.71MB ,
资源ID:227614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7614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网络在促进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4.8个百分点。 人际拓展: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半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 网络分享:78.5%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播、生产和生活效率提高,营造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 生活助手: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社会隔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交流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其中,低龄网民因为互

2、联网感受到的社会隔离感更高。 网络成瘾:大约每6个网民里有1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对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最强烈。 信息信任: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交易信任:网民对网络交易的信任程度偏低,仅29.2%的网民认可网上交易安全。2 第一章 调查介绍12. 一、调查背景中国网民人数与结构特征、互联网基础资源、上网条件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对国家和企业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当时的四大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实施这项统计工作,并于同年11月发布了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3、状况统计报告。为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报告发布后,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本次为第24次调查。该项工作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也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工作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从而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谨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22. 二、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宽带网民指过去半年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宽带接入方式包括:xDSL、CABLE MODEM、光纤接入

4、、电力线上网、以太网等方式。 手机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农村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农村的网民。 城镇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城镇的网民。 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 25 周岁以下的网民。 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上网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互联网中的基础资源,只有获得IP地址(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才能和互联网相连。 域名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符(-)组成的字串,是与IP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以.CN结尾

5、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结尾的域名等。 网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web站点,其中包括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下的web站点,该域名的注册者位于中国境内。如:对域名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或,除此以外,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指中国大陆地区,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6月30日。32. 三、调查方法(一)电话调查3.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

6、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1.1样本规模 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2调查总体细分调查总体划分如下:子总体A: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子总体B:手机覆盖人群;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3.2调查内容侧重于了解中国网民数量与结构特征、上网条件、网络应用、网民对互联网使用的态度和非网民状况。调查内容包括被访者是否上网

7、,被访者背景信息,网民的上网行为、上网深度、上网体验等。3.3调查方式2009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3.4 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CNNIC在2005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2005年底我国的电话用户数为7.44亿户,2009年5月底该数值达到10.18亿户)。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即:针对该项研究,电话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二)网上调查网上调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9年

8、6月5日6月30日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网站上,同时在政府媒体网站、全国较大ICP/ISP网站与各省的信息港上设置问卷链接,由网民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本次网上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7000余份。(三)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报数据主要包括IP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1IP地址总数IP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

9、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地址的国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IP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等)每半年上报一次其拥有的IP地址数。为确保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将来自APNIC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IP地址数。2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由以下两部分数据相加得到:第一部分是.CN下的域名数和网站数,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采用计算机网上自动搜索得到;第二部分是中国类别顶级域名(gTLD)与网站数,由国内各类别顶级域名注册单位协助提供。这些数据包

10、括:所有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域名下已开通的网站数;按.COM、.NET、.ORG分类的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网站数;按注册单位所在省份分类的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网站数。3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42. 四、报告创新1. 网络生活形态细化研究从网络信任、网络互动和网络依赖三个部分描述中国网民最重要的网络生活形态。对网民的信息信任、交易信任、社会参与、人际影响、网络分享、生活助手、社会隔离和网络成瘾进行认同度分析,研究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心理和行

11、为改变。2. 手机上网对手机网民的规模、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手机网民的网络应用特点,总结影响网民手机上网的因素,征询网民未来使用手机上网(包括3G手机上网)的意向。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成为目前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也与个体网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和交易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本次报告专门展开了针对网络安全的调查,分别对网民受到病毒、木马攻击、号码被盗等安全事件进行询问,同时调查网民电脑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4. 互联网涉农信息随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农村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农业产业信息化平台也逐步建立,有必要进行互联网涉农信息的调查,了解网民

12、对农村和农业信息的使用状况。本次就网民是否浏览农业、农村类相关网站,以及在该类网站获取何种信息进行了调查分析。3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13. 一、网民规模13.1 (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图 1中国大陆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没有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产生过大影响,2009年上半年网民规模稳步增长。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如下一些因素:第一、在国家制定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

13、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满足人们的上网需求。网民规模和网络应用水平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还成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表征。第二、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的重组及其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在不断优化。3G技术的推广,使得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使用更为便利。同时,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日新月异,也使得人们网络使用的门槛不断降低。第三、公众上网意识较为积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要达到一定满足后,

14、社会交流和信息获取成为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成分。现代社会人际交流方式更加间接,网络作为媒体和交流工具填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信息和社会交流的空缺。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其对网络的了解和熟悉会向周边人群传递,这种人际传递的乘数效应也提升了农村地区人群的上网意识和上网行为。目前中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与互联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网络信息化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普及率也会随之攀升。图 2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13.2 (二)宽带网民规模宽带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止2009年6月,已有3.2亿

15、网民使用了宽带访问互联网,占比高达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图 3中国大陆宽带网民规模对比从统计结果看,我国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里的宽带网民只是使用宽带接入方式的网民,而不是以网络传输速率来定义区分的。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2007年10月,OECD主要国家的平均网络下行速率已经达到17.4兆,作为宽带最发达的日本,下行速率甚至已经超过90兆,而中国以ADSL为主的网络接入,大多数下行速率都不超过4兆。同时,因为是共享带宽,在高峰时段,速率会更低。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互联网发达国家。我们需要进一步

16、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网络连接速度,推动中国互联网向高速互联网发展。图 4 国际经合组织主要国家互联网下行带宽(kbit/s)13.3 (三)手机上网网民规模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图 5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2009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3G牌照发放工作启动决议,3G牌照的发放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了移动互联网概念。此后中国移动下调GPRS数据流量资费;中国电信调低无线上网套餐费用;中国联通推出多样化GPRS套餐等。

17、主要运营商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和扩大用户规模,促进市场发展。二、上网和时尚理念结合。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从而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三、上网内容和应用功能丰富。手机上网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手机博客、手机视频,乃至手机电视都发展迅猛,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促进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扩张。23. 二、网民结构特征23.1 (一)性别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性别结构保持在53:47的比例,与2008年末相比,网民的性别结构保持稳定。图 6 网

18、民性别结构对比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女性网民占比有所上升,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正逐步与城市进程趋同,更多的农村地区女性能接触到网络。图 7 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23.2 (二)年龄结构我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与2008年底相比, 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占比从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图 8 网民年龄结构对比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 图 9中国大陆青少年网民规模对比23.3

19、 (三)学历结构与2008年末相比,目前网民重心仍在逐渐向低学历倾斜,学历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图 10 网民学历结构对比23.4 (四)职业结构 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占比31.7%。与2008年末相比,无业下岗失业人员网民占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说明上网行为在这一群体中有所增加,网上信息能更大地传递到底层人群。图 11 网民职业结构23.5 (五)收入结构由于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影响到网民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比例较高。但是与2008年末相比,中高收入网民占比增大,月收入 15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从40.3%上升至41.8%。图 12 网民收入结构23.6 (六

20、)城乡结构截止2009年6月,中国城乡网民比例与2008年底保持一致,农村网民占比略有上升。目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但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率较之2008年有所减缓。图 13 网民城乡结构对比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13.1%。图 14 中国大陆农村网民规模对比4 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14. 一、基础资源概述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截至2009年6月,中国域名的总数为1,626万个,其中CN域名1,296万个,

21、域名总数和CN域名数较2008年底均略有下降。中国网站数量为306.1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占78.7%。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747,541.4Mbps,半年增长16.8%。表 1 2008.12 -2009.6年中国大陆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2008年12月2009年6月半年增长量半年增长率IPv4(个)181,273,344205,031,16823,757,82413.1%域名(个)16,826,19816,259,562-566,636-3.4%其中CN域名(个)13,572,32612,963,685-608,641-4.5%网站(个)2,878,0003,061,109183,1096.

22、4% 其中CN下网站(个)2,216,4002,410,546194,1468.8%国际出口带宽(Mbps)640,286.67747,541.40107,25516.8%24. 二、IP地址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目前主流应用是IPv4。截止2009年6月,我国IPv4地址达到205,031,168个,较2008年底增长13.1%。从半年增长趋势来看,目前IPv4资源增长率持续下滑,随着IPv4资源的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图 15 2006-2009.6中国大陆IPv4地址资源变化34. 三、域名2009年6月中国的域名总数为1626万个,其中近八成是CN下域名。表 2 中国大陆

23、分类域名数数量(个)占CN域名总数比例CN79.7%COM2,811,38317.3%NET398,8012.5%ORG85,6930.5%合计100%目前CN域名中,.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仍然最高,占到CN域名总数的66.8%,其次是.COM.CN域名,占比为25%。表 3 中国大陆分类CN域名数.cn8,659,698 66.8%3,241,876 25.0%456,343 3.5%201,164 1.6%333,022 2.6%52,477 0.4%15,577 0.1%3,520 0.0%8 100.0%44. 四、网站截至2009年6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

24、(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06万个,较2008年末增长 6.4%。图 16 2005.6-2009.6中国大陆网站规模变化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数54. 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2009年6月中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747541Mbps,较2008年底增长16.8%。图 17 2005.12-2009.6中国大陆国际出口带宽变化表 4 中国大陆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国际出口带宽数(Mbps)中国电信416,778.9 中国联通295,136.5 中国科技网10,477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9,932 中国移动互联网15,215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2 747,541.

25、45 第四章 网络接入15. 一、上网地点目前,有80.2%的网民在家上网,家庭仍然是网民最主要的上网场所。网吧上网网民比例较之2008年末下降7个百分点,单位上网的网民增加5个百分点。图 18 网民上网场所25. 二、上网设备手机作为上网设备使用比例增幅较大,从2008年末的39.5%上升到2009年6月的46%,与此同时,台式机和笔记本上网使用比例在下降。图 19 网民上网设备35. 三、接入方式调查显示,宽带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仍在攀升,目前中国已有94.3%的网民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窄带使用比例为40.8%。这里的窄带包含传统窄带和无线窄带,由于传统窄带的比例在迅速缩小,尽管无线窄带的使用

26、比例在上升,总体来看窄带使用率继续走低。图 20 宽带窄带在网民中的普及率45. 四、上网时间网民上网的频率相对较高,每周上网6-7天的网民占比达39.5%。同时,网民上网时间也明显延长,与2008年末相比,人均周上网时间增加了1.4小时。图 21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对比6 第五章 网民网络应用16. 一、主要网络应用使用行为从网民的使用目的来看,网络应用行为可以划分为信息获取类,交流沟通类,网络娱乐类,商务交易类四种,基本涵盖了目前的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博客、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金融等具体应用类型。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网民在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上使用比例较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商务交易类使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为26%。表 5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和类别排名应用使用率类别1网络音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