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其中圆粒皱粒31,这说明F1中控制子粒形状的基因组成为Rr,故亲本中控制子粒形状的基因组成为RR、rr,据此排除B、D项;A项中亲本杂交产生的F1自交后代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排除A项。4(2017届郑州模拟)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 aBABab为4411,若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A1/16 B1/64C1/100 D34/100根据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可求出Ab、a
2、B、AB、ab的比例分别是4/10、4/10、1/10、1/10;因此,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纯合体有AABB、AAbb、aaBB、aabb,概率为1/101/104/104/104/104/101/101/1034/100。D5(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二诊)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DdYYRR BddYyRrCDdYyrr DDDYyRr该豌豆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说明该豌豆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B、C、D都可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A只可产生两种配子,A符合题意。A6
3、(2017届太原质检)有关下列遗传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过程B以上过程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验证过程C图中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aaB_中的比例为1/4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图中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且有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是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图中两个实验都相当于杂合子自交的实验,而验证实验是测交,B错误;图中过程中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子代AAAaaa121,则Aa占1/2,C正确;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aaB中的比例为1/3,
4、D错误。7(2017届忻州一模)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 B C D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规律,故选或。8(2018届山东济南外国语段考)基因型AaBb的小麦自交,后代中aabb个体占全部后代的9%。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后代的a基因频率为0.5B自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两对基因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D后代aaBB所占比例小于9%
5、单独考虑Aa自交,后代a基因频率为0.5,A正确;若两对基因完全连锁,则后代的aabb占25%或者0,而实际占全部后代的9%,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存在交叉互换,即存在基因重组,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并没有自由组合,C错误;后代aaBB所占比例小于9%,D正确。9(2017届江淮十校联考)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
6、b、AaBb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由题意可知,香味性状对应基因型为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由于子代抗病感病11,可推知亲代为Bb和bb,子代无香味香味31,可推知亲代为Aa和Aa,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B正确;两亲本(Aabb、AaBb)杂交的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为杂合子,C正确;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为1/8AABb、1/4AaBb、1/8AAbb、1/4Aabb、1/8aaBb、1/8aabb,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
7、味抗病植株(aaBB)所占比例为1/41/41/41/81/43/64,D错误。10(2017届十堰模拟)人体内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16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夫妇一方耳聋,但双方生殖细胞的基因型组合为D_E_时就可以生出正常孩子,如DDEE、ddEE的双亲可以生出正常的孩子;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
8、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可能生下耳聋的孩子,也可能生下正常的孩子;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Ee,则孩子正常的概率为9/16,耳聋的概率为7/16;基因型为DDee、ddEE的耳聋夫妇可以生出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11(2017届上海金山区一模)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得甲病,则患病的可能性为a,正常的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得乙病,得病率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则其子女患一种病的可能性的表达式不能为()Aac2ac B1acbdCbd2bd Dadbc由题意知,后代正常的概率:bd;后代患病的概率:ad(只患甲病)bc(只患乙病)ac(两种病都患);后代两病兼发的概率为ac。这对夫妇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
9、病的孩子为:只患第一种病的概率只患第二种病的概率adbc,而ab1、cd1,故adbca(1c)(1a)cac2ac;或1健康的概率同时患两病的概率1bdac,而ab1、cd1,故1bdac1bd(1b)(1d)bd2bd。12(2017届郑州模拟)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
10、为AbD或abd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不含有尿嘧啶,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Dd,C错误;该个体可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13(2017届成都模拟)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导致小麦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续表混播2单播4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11、。据表回答:(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判断依据是_。(2)设计、两组实验,可探究_。(3)、三组相比,第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子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乙的基因型是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本题考查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运用。(1)由、组单播A品种小麦均未感染白粉病,可知A品种小麦抗白粉病。(2)、两组单播B品种小麦但植株密度不同
12、,故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三组总植株密度相同,三者相比,第组产量最高,原因是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4)根据甲自交后代非抗条锈病抗条锈病752531可推知非抗条锈病为显性性状,抗条锈病为隐性性状;同理,根据乙自交后代结果推知抗白粉病为显性性状,非抗白粉病为隐性性状。根据F2自交F3的性状分离比推知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Ttrr、ttRr、TtRr,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或ttRr,所占比例为3/16。(1)A品种、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4)TtrrttRr18.
13、75%(或3/16)14(2017届江南十校一模)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
14、F2后,对植株进行_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种,比例为_(不论顺序)。(1)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F1基因型为DdRr,由图2知,F1与丙杂交的后代中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说明丙的基因型为ddRr。若对丙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ddRr的概率为1/2。(3)在F2出现了不同表现型的个体,需要通过对比茎秆高度,进行病原体感染选择出矮秆抗病植株,再通过连续自交提高
15、品种的纯合率。(4)图1中F1:DdRrF2:D_R_ddR_D_rrddrr9331,据题意,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可知,F2有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2/3)(31)(32/31/2)(11/2)12621。(1)基因的分离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2)ddRr1/2(3)病原体(感染)矮秆(抗病)(4)41262115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小组的一员,希望通过实验探究一些问题。可以探究的问题有:(1)问题1:控制两对
16、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_。(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_;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_;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实验结果:F1全部为高茎、圆粒。F2的统计数据表现型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比例66%8%18%实验分析:F2中_,所以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_。(3)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的个体和矮茎皱粒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
17、,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及比例是YRYrYryr4114(Y和y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R和r表示圆粒和皱粒基因),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干中提出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是否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问题2可以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亲本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即取纯合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豌豆杂交;保留部分F1种子。将F1种下,让其自交;F2中,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是31,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31,遵循孟
18、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验证假说一般通过测交的方式进行,这是因为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因此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即可,并且由于F1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YRYryRyr4114,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应符合4114,遗传图解见答案。(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取纯合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豌豆杂交将F1种下,让其自交实验分析: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是31,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31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如图所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