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2.83KB ,
资源ID:2274239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7423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井冈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井冈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文档格式.docx

1、23,北纬26 27到2649。二、地质井冈山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位于中国大陆第三阶梯地形,处于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的罗霄山脉中段东坡。罗霄山脉是一条历史悠久、成因复杂、总体上呈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井冈山位处中国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南东侧,处于罗霄山脉南北向构造带的核心地段,北与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带和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相望,南与丽水-政和-大埔断裂带和东南沿海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带相接。属于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罗霄山-诸广山褶皱带。井冈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根据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清楚表明了井冈山所在的华南古板块从海洋陆地海洋大陆的近6*108a的海陆

2、变迁。井冈山地区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中生代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古生代地层出露的面积大、范围广,主要分布在井冈山地区的中东部。特别奥陶纪地层,可划分出7个典型的笔石化石带,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井冈山地区的岩浆岩皆为花岗岩类,主要分布于西部,是罗霄山脉的万洋山至诸广山花岗岩基的组成部分。时代上以志留纪花岗岩为主,侏罗纪花岗岩及脉岩零星分布。井冈山的区域变质岩,主要由早古生代地层组成,均属低压变质相系绿片岩相,变质程度较低,具活动陆缘的特征,岩石类型有变余碎屑岩类、板岩类和千枚岩类,呈环带状展布。井冈山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产生了相应的动力变质岩。类型有构造角砾岩、千糜岩

3、和糜棱岩,主要沿断裂带呈线型展布。三、地貌经历了区域内两次海洋和两次大陆的沧海桑田的变迁,才奠定了现代井冈山的地质环境和地貌格架,造就了其重要的地貌学特征。井冈山属于典型的东南丘陵盆地的南北向中山地貌,地貌特点可概括为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悬殊的地势高差、丰富的地貌类型、独特的盆岭格架、壮丽的地貌景观。1.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井冈山具有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的特点,即前寒武变质基底和中泥盆世之后的稳定沉积盖层。根据区域地球物理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华南地区地壳下部还存在花岗质结晶基底。多期次的地壳运动使得基底和盖层多被改造,形成褶皱。下部基底是由新元古界-下古生界的板岩形成的一系列基底紧密褶皱,

4、走向以北北西为主,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为5075;上部的盖层褶皱由上古生界的石英砂岩组成,属宽阔型褶皱,多被逆冲推覆构造所改造。 2.悬殊的地势高差 井冈山总体地势为西南高,向北、向南逐渐降低。最高峰南风面海拔2120.4m,是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之一,仅次于海拔2157.8m的黄岗山。最低处为湘洲河谷,海拔230m,最大相对高度近1900m,山峰高程多在海拔1000m以上。巨大的地势落差突显了井冈山的巍峨挺拔。井冈山山岭高耸,群峰交织,山体宽厚,山脊多呈鳍状和刃状,峡谷深切,悬崖密布,山间为串珠状盆(洼)地,树枝状水系向四周分流,蜿蜒曲折,急流险滩,断崖瀑布壮观。3.丰富的地貌类型 井冈山

5、的现代微地貌十分发育,地貌形态多姿多彩,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系统。 3.1山地和丘陵 据统计,井冈山的峰峦500多座,绵亘250km,可分为中山和低山两个亚类。侵蚀中山集中分布中部偏北的地区,海拔多在1000m以上,侵蚀低山多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海拔多在600900m之间。如主峰南风面、五指峰、五大哨口、黄洋界和杜鹃山等蜚声中外。这些群山中有众多形神皆备的象形石,如金狮面的“人面岩”、“金龟击鼓”,桐木岭的“石姬”,杜鹃山的“天烛”、“群猴听训”、“金鸡报晓”等,这些山地可分为三级分水岭。一级分水岭分布于西部黄洋界、八面山、荆竹山、南风面等地,山峰彼此连接构成山岭,南北向展布,海拔13002120

6、m,相对高度多在1000m以上,属鄱阳湖流域与洞庭湖流域的分水岭。二级分水岭分布于中部铁坑、严岭嶂一带,由连续性欠佳的山峰组成蛇状弯曲的山岭,山顶多为圆形或圆锥形,沿北西向延伸,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800m,是牛吼江和蜀水河的分水岭。三级分水岭分布于南北两侧的游击洞、五指峰、黄轨湖和茶子坳一带,山峰相互连接成锯齿状及鳍状,呈单面山脊形态,呈北西和北东向延伸,海拔多在9001100m之间,相对高度700m,是区内行洲河和拿山河等小水系的分水岭。 在井冈山的低山之间还分布着经过长期侵蚀切割的,绝对高度500m的低缓起伏的丘陵地貌。 3.2峡谷和瀑布井冈山形成深切的峡谷,形态上呈“V”型

7、,长度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不等,著名的有龙潭峡谷和水口峡谷,瀑布多与峡谷相伴生,初步统计。井冈山的瀑布景观有100多处,最著名的当属笔架山陡崖瀑布和五龙潭瀑布群。3.3构造盆地在井冈山的侵蚀山地和丘陵之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十多个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他们大多沿境内的河谷呈串珠状分布,如茨坪、大行洲、下庄、小行洲和黄垇盆地沿行洲河水系分布,大陇、龙市和葛田盆地沿宁冈河水系分布,大小五井、厦坪和拿山盆地沿拿山河水系分布。另外,从岩石地貌类型的角度,井冈山的地貌类型包括泥盆纪砂岩地貌、寒武纪与奥陶纪变质岩地貌、志留纪花岗岩地貌、泥盆纪碳酸盐喀斯特地貌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喀斯特地貌区发育的各种溶洞,如梨坪

8、的石燕洞发育在泥盆纪灰岩当中,深千米,因常年七夕石燕而得名,大洞小洞相连,形成洞中有洞的奇景。当地民谣“水打梨坪门前过,田里无水干死禾”正是井冈山喀斯特地貌区特征的生动写照。4.独特的盆岭格架 井冈山东西分别于鄱阳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相依,是长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分界性山脉,宏观上构成了南北向的“盆岭”地貌格架,即鄱阳湖盆地和洞庭湖盆地之间的山脉景观。这与我国西南三江并流区的纵向岭谷地貌十分相似。独特的“盆岭地貌”造就了井冈山重大的生态学价值。早在中生代时期,井冈山地区就是古太平洋西岸大陆内部的一条构造隆起带,其东部的古武夷山地区在中生代是一处大规模火山活动区,其西部是中生代大型水域盆

9、地,南北走向的罗霄山正好是一条生物界最理想陆地迁徙廊道,也构成了鸟类南北方向迁徙飞行的地标。5.壮丽的地貌景观 井冈山的地貌景观可以概括为“雄、险、奇、秀、幽”5个特点,正如“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井冈山下啊,万岭不思游”等诗词的高度赞美。井冈山特殊的“井字形”地貌,与植被景观相结合,自荆竹山开始,绕过五指峰,穿越笔架山,直达第一高峰南风面,绵延50km,色彩斑斓,在视觉上无与伦比。四、气候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偏南风频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在1500m左右达到最高;而偏北风频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地势的西南高、东北低对于西北冷风有阻滞作用。井冈山气候特点

10、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冬天因四周茂密的森林阻击了寒流的侵袭,虽冷但少严寒;盛夏,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虽热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3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7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41天,平均雾日96天。具有冬温、春湿、夏凉、秋爽、云雾多、日照少、降水多、风力小等特点。(一)春秋季长,夏冬季短采用候平均温度低于10作为冬季开始,高于22时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的四季划分方法。表一列出了井冈山景区(茨坪)四季起讫时间与南京、北京的比

11、较情况表一 井冈山景区(茨坪)四季起讫时间与南京、北京比较由表一可见,井冈山春季和秋季时间比南京、北京均长,而夏季和冬季比南京、北京短。井冈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相宜。(二)气温宜人,月较差小表二列出了井冈山(茨坪)各月和全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表二井冈山气温统计单位:井冈山年平均气温为14.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2,比南昌低1.6,但比上海高0.3,比北京高8.0。其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4左右,冬季气温并不很低。春节前后,多雨雪天气,冰凌遍布,银装素裹,气象万千,漫山白雪皑皑,宛若北国风光。井冈山冬末初春还下滴雨成冰的“冻雨”,每当冻雨从天空中飘下来

12、时,一碰上树枝,便结成透明的冰晶,这就是“雨凇”,用玉树琼枝、晶莹剔透等词形容此时俏丽的冬景都不为过。井冈山的“雨凇”奇观,可以东北的“雪凇”媲美。由于距港澳两广较近,南方游客近年来上井冈山观赏雪景的人越来越多。、井冈山7月份气温最高,历年7月平均气温为23.9,比南昌低4.7,比上海低4.0,比北京低2.0,其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5。7月份全国大部分地方酷热难熬,而井冈山却基本上不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夜间还要盖薄被,凉爽如秋。(三)雨量丰沛、空气清新井冈山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雨量为1870毫米,雨量最多的2002年总雨量达2878.8毫米,相当于北京常年总雨量的3.6倍;少雨的2003

13、年也有1144.9毫米,相当于北京常年总雨量的1.4倍。表三 井冈山各月雨量单位:毫米井冈山降水主要发生在4;-9月,这6个月总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73%,冬春季占年降水量的27%。4-6月,井冈山降水量与周边地区差异不大,但7-9月,其降水却明显比周边地区偏多,这是由于林木茂盛,局地蒸发旺盛从而易产生地方性热雷雨所致。伏秋季节,赣中地区降水锐减,蒸发加剧,“十年九旱”,但井冈山区每到午后,雷电闪鸣,大雨谤沱,暴雨。不久便雨雾云散,彩虹当空,几乎天天如此。因此,井冈山流传这样一句谚语:“7、8、9、(月),天天有(雨),上午冒(无),下午有。”下午雷阵雨过后,山林滴翠,鸟啾蝉鸣,凉风习习,令人心

14、旷神怡,造就了一个稳定清新的特异避暑气候。井岗山的蒸发量年平均只有728.3毫米,最大蒸发量也不过只有980毫米。如上所述,井冈山最大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降水丰沛,空气清新,且无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加上风景优美,成为人们旅游度假、避暑休闲的大好去处。五、水文 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条,干支流总长222.3千米,市内主要河流有龙江、郑溪、拿山河、行洲河、大旺水,属赣江水系,有井冈冲、罗浮、灵坑、仙口、乔林5座水库。水资源总量为11.58亿立方米,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9.3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均为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全市水

15、能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供开发量11.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84.8%,至2009年已开发利用8.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3.4%。六、自然资源1.生物 井冈山为地球上同纬度最丰富的生物区分地之一。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特别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 井冈山

16、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2.森林 井冈山属于生物地理分区林系中古北岸-“中国亚热带森林省”,森林面积12.65万

17、公顷,其中用材林4.68万公顷,经济林7.133公顷。其他材用林7000公顷,防护林2.1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2%,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或极少人类活动的大片原始态或半原始态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多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还有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竹林面积 1066.7公顷,有楠竹、方竹、淡竹、观音竹、寒竹、苦竹、凤尾竹、实心竹等100多种

18、,毛竹蓄积量2576.38万余根。3.土地 截至1994年,井冈山市、宁冈县土地资源,分别是:总计为66657.0公顷和63095.9公顷,耕地为3877.5公顷和6291.2公顷,林地59070.0公顷和50982.4公顷;园地337.8公顷和254.3公顷;未利用地为893.0公顷和2246.5公顷。县市合并后,土地总计12.975万公顷,耕地8165公顷,林地109720.9公顷,园地696.9公顷。2010年,土地总面积12.975万公顷,耕地面积9166.38公顷,园地面积739.01公顷,林地面积10.966万公顷。井冈山划定生态公益林地4.9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4.2

19、1万公顷)。4.矿产据地质勘测资料和群众报矿,井冈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岩)金、铀、钨、锡、铝、锌、镁、铜、硫铁、萤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岗岩、铌钽矿等10余个矿种,其中瓷土矿、稀土矿储量丰富,为两大优势矿种,其他均以小型矿点出现。七里船、西眉山一带,下庄至行洲一带的山岭中,发现的铌钽矿,在江西省尚属首次。瓷土主要分布在东上乡的高凉寨,荷花乡的大庙、大仓,葛田乡的下古田等地。总储量为2500万吨,按井冈山瓷城瓷业生产需要,可开采利用200多年,且质量好。平均品位是:Ae2O3 17.01%,SIO2 70.9%,K2O 3.42%,Fe2O3 1.02%,Na2O 0.83%。稀土主要分布于大塘、下古田、东上、龙市、睦村等地。已探明储量约为1200吨,其中大塘矿区储量415吨,下古田矿区309吨,龙市矿区173吨,东上矿区176.6吨,睦村矿区85.6吨。稀土矿品位高(0.070117),配分好(铕含量0.80.94%),钐、铕、钆之和为12.29%,产品产量达9497%,各项质量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钨主要分布于东上乡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带,含钨矿体8条,矿脉走长约3710米,平均为463.7米,脉幅平均1.68米,总厚度12.93米,矿体为石黄脉型。下七、长坪储量约3万余吨,纯度达65%。煤铁主要分布在拿山、厦坪、盆地的周边低山丘陵地层之中,品位不高,储量不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