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1.53KB ,
资源ID:22726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72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docx

1、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研究报告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31日 点击数: 437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总数为3.67亿,其中农村未成年人为2.26亿,约占全国未成年人总数的61.2%。可见,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坚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在全面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和落实育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农村实际,优化和创新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增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已经显得非常必要。1、传统德育模式,在新形势下受到新的挑战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多年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在坚持“为政治服务”的主导下,坚持以社会为中心,按社会要求或政治需要规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强调“个人适应社会”、“下级服从上级”,在一定历史的条件下,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我们发现遵照这种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德育目的被异化为教会学生“服从”,德育方法被演变为灌输与训导;德育评价的标准被扭曲为“听

3、话”与否,即:听父母的话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学生。改革开放,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他们放眼未来、积极向上,特别是全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劳动和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他们逐步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青少年一代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社会更需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强迫学生“服从”,硬性灌输训导,已经远远与新时期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新时期要求不相适应。2、招生制度改革,呼唤学校德育与时俱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招生制度的

4、改革,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面效应。一方面,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一些高级中学调配最优秀的教师,集中最大的财力,举办省重点、市重点,这些学校不愁生源,一味追求高分。非重点高中、职高、中专(含民办)又面临“吃不饱”的困境,“生源大战”越演越烈,根本顾不上“考分”与“人品”。另一方面,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小学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这样,学校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升起学来不

5、要”的尴尬地位。学生对学校德育(含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德育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研究,优化德育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3、不良环境影响,促使学校改进德育方法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农村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充分改善,也使农村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农民生活水平整体偏低和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甚至出现边缘化现象,使农村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出现诸多不良因素。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期望值不

6、断增加,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为“向城市送人”,不是为“乡村育人”。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摘不了“农民帽子”,这种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学习与生活的分离,已经造成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农村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一代的心灵。一些学生在网上聊天、谈恋爱、玩游戏,以致于荒废学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手里有了钱,又有大量的剩余时间,加之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乡村社会公害,对农村未成年人道德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各种消极因素影

7、响下,农村少数未成年农民子女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贪玩、早恋、出走,有的甚至触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4、农民外出打工,对学校德育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宽松,许多农民兼农从商、进城务工、开办厂矿,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同时,农村家庭结构、家庭子女教育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拟定课题时,对四所中小学510名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194人,占38.6%,父亲或母亲外出打工191人,占37.9%。两者相加,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385人占76.5%。有的

8、学生回到家里面临的是祖辈,仅有祖代和孙代的缺代家庭,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有的长期与父亲或母亲居住,父亲(或母亲)忙于生计,加之素质偏低,对子女教育或简单、或粗暴、或放任不管,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的被其父母委托给亲友甚至是邻居,这类学生的道德发展尤其令人担忧。这样,学校与家庭配合也经常落空,甚至互相埋怨,相互诋毁,因此,我们在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应该首先着眼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寻找新的德育途径,使之更贴近农村教育实际,我们的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好。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支撑(一)基本思路本课题着眼

9、于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从研究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现状出发,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整合农村德育资源,构建德育新模式,优化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与实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培养和造就千百万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研究依据1、教育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以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凯洛夫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孔子的积极道德主体思想、素质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以近代陶行知先

10、生为代表的教育家一系列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紧密联系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参考和借鉴古今中外未成年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具有共同性的方法和途径。2、研究的方法论依据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既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亦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站在系统的整体高度,协调好各要素的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德育的整体功能。三、研究概况(一)目标和重点:总体目标:致力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九年义务制学校,如何有效利用农村德育资源优

11、势、优化与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新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对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社会教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转变德育观念,提高德育效率,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千百万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具体目标如下:1、根据乡村社会出现的影响农村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不良现象和“打工潮”所致的家庭教育薄弱等问题,研究和探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构建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网络。2、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德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增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12、,提高德育工作能力,更新德育工作方法,发挥学校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3、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研究本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开发符合农村未成年人实际,体现农村中小学特点的校本课程。4、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拓展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空间,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5、探索适宜于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研究重点:通过研究使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探索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构建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及运行机

13、制,整体推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社会化进程,真正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质。(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探讨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形势下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采取会议调查、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弄清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和影响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联络小组、关心下一代协会和教师家访制度;编写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中小学生家长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子女教育方法,探索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与途

14、径,构建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网络。2、中小学教师实施德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启动师德建设“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学习和教师工作考评制度,开展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和德育研讨活动,把教师德育工作的绩效纳入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研究教师评价及其运行机制,探索出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能力,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方法与途径。3、学生自我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广泛开展对农村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性格、个性的研究,探索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规律,以班委会、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为活动平台,积极开展适宜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探索提高学生自我管理

15、、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方法与途径。4、利用本土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和挖掘本土德育资源,编写校本德育教材,积极开展“爱三农”活动,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有困难的事帮助做。探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增加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5、构建农村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研制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评价手册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生成长记录和教师德育绩效记录,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探索师生在评价中参与,在参与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的基本方法。 (三)研究的组织实施1、本课题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16、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的学校德育必须做到“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指示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研究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审视和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把研究德育工作基本方法、拓宽德育工作途径与解决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对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系统的研究。3、研究的分工。根据课题组的研究要求,具体分工如下:新形势下、农村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承研单位:蚕忙中心小学,负责人:赵泉、杨圣忠、全朝祥。中小学教师实施德育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