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3.38KB ,
资源ID:226816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6816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语言学史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语言学史Word下载.docx

1、但这几种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文字是书面语言,也是语言本身。把文字和书面语同语言本身对立起来,不妥。另外,古代很多着作,方言切韵等已经超出了语文学的范围,进入了语言学的领域。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总有其目的,中外皆同。外国的语言学也曾为圣经服务。事实上,我国语言学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绩。只是由于,社会发展不同,语言特点不同,我国古代语言学史有自己发展的道路。三、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问题p9 人类文化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善于继承。在继承问题上,有两种态度:一是有继承有发展;另一种是只继承不发展,或不敢有所发展。例如,说文解字和陆法言切韵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两部权威之作。周德清敢于按照当

2、时的语言实际,写出不同于切韵的中原音韵。而继承贵在创造。例如晋代郭璞的方言注尔雅注,不仅继承,而且有创造发展。四、研究语言学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P13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达到(一)了解中国语言学历史发展概括(二)认识我国语言学各时期的成就和局限(三)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和批判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一、概述1、汉语的起源和发展P171)汉语是我国古代祖先再劳动实践中创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国境内的原始人丁村人(氏族制度萌芽)传说中的远古居民(夷、狄、戎、蛮等族;炎帝、黄帝)华夏族文化、仰韶文化。由黄帝族语言发展到了夏禹时,已由氏族共同语逐渐发展成为

3、部落联盟的共同语,并且成为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以后称为汉语的初步基础和源头。2)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几种亲属语言和方言的历史比较,解释出语音的对应规律,构拟出母语的系统,以说明亲属语言和方言的历史发展,从而把世界上的语言按亲属关系分为若干语系。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的。关于汉藏语系的语言:P271、汉藏语系的地域,西起印度的克什米尔,中经西藏高原,沿着亚洲大陆南部,一直延伸到我国东部的太平洋海岸。2、汉藏语系分四个语族:汉语族,侗傣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汉语属汉藏语系,同我国境内的壮语、傣、侗、黎、藏、夷、苗、瑶等语以及境

4、外的泰语、缅语都是亲属语言。汉语的主要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湘、赣、闽、粤、客家话等七大方言区。现代汉语的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3、汉藏语系语言特点:有声调;大部分的词以单音节的词根为基础;附加成分的作用是有限制的;有类别词;词序很重要。2、文字的产生和语言、文字问题的初步出现P291)汉字是汉族人民用来记录汉语的,它是汉族人民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大汶口陶器文字来看,汉字的历史可能要追溯至六千年前。而商代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的古文字,是相当发达的文字了。由于社会

5、发展的需要,汉字的字体也逐渐演变,由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同时还出现了行书体和草书体。2)有了语言,有了文字,有了书籍典册(尚书春秋),就必然出现一些语言文字上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潮。在这样学术思想活跃、社会发展繁荣的情况夏,作为交际、交流思想工具的语言文字,必然成为学习、研究的对象,于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研究开始萌芽。3、“小学”的兴起P361、“小学”初见于大戴礼记。“小学”本指学习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和六仪,后来仅指六艺之一“书”。即指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2、三仓: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后人以仓颉篇为上,扬雄的训纂篇为中,

6、贾鲂的滂喜篇为下,也称“三仓”。二、先秦诸子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讨论P381、语言、文字研究的萌芽1)声训:即采用同音字,或双声叠韵字来解释字义的一种方法。2、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最古的记载,见于易经。(P39)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文字不是突然产生,创造文字需要经历一点的过程。第二,易经系辞传指出创造文字的是“圣人”而没有明指是某一个人。我国民间流传一句话:“众人是圣人”,所以文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另外谈到汉字起源,我国古代传说是“仓颉造字”。事实上,文字发展到一点阶段,就需要有人加以研究整理,进行规范化工作。仓颉也有可能是古代参加整理文字的人。在这点上,荀子的看法比较科学。

7、3、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激烈的变革时代,新旧制度交替,好些事物旧有的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内容“实”了,而各种新起的名又还没得到社会的公认。因而,在意识形态上便形成了“名实”之争。2)孔子对“名、实”的看法P4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从政治上讲名分。他认为政治的混乱是由于“名”不正而引起的。3)老子对“名、实”的看法P43: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认为可名(即名称)与客观事物没有本质联系,它只是表达概念的符号。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指出“名实”不可分的人,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人。 “名”与“实”

8、的问题,反映在语言学上,就是词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实质上是语言的本质问题。词和事物的关系,一开始不是必然的,但不能因此说所有的词和事物的关系都是假设的任意的,后来就包含了论证性。当一事物有了一定的名称并得到社会公认后,任何人是不能改变的。三、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公元前3世纪我国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1、 论词和概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P46荀子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1) 荀子认为人类通过感官获取感性认识以后,即对感性认识要进行思考,加以分别取舍。2) 荀子又指出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概念是在语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儆醒抽象

9、思维来认识客观世界。2、 论语言的社会性p48荀子在正名篇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段话,对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说的非常透彻,也对我国先秦诸子的“名、实”之争,进行了总结。可以说,荀子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并指出了名和实关系3、 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p49汉语自古以来就有共同语和方言两种形式。荀子在儒效篇中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其中楚、越即指方言,而“夏”即“雅言”则是当时通行地域较广的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的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话。第三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 我国古代的语言学又称“小学”,小

10、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小学的研究主要形成于汉代,尔雅乃训诂学之始,说文解字乃文字学之始,释名开始研究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其后,汉末星期反切,于是兴起音韵的研究。方言一书则分析了汉代当时汉语的通语和地域语言等丰富复杂的关系。由此可见,汉代语言学在我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汉代语言学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语言科学的建立,对后世的语言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研究词汇的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汉代崇尚经学分不开。而汉语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发展的道路。先秦时期,我国古代语言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语言学家,也没有语言学

11、方面的专门着作。到了秦汉时期,语言学逐步兴起。西汉时,有尔雅和扬雄方言;东汉时有许慎说文解字和刘熙释名等。汉代语言学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语言科学的建立。1、 秦汉时期已具备“民族”的四大特征p561) 共同的语言:书同文小篆;雅言当时流行的官话2) 共同的地域3) 共同的经济生活4) 共同的心理状态孔孟正统派的儒家思想:崇拜祖先,主张孝道2、 重视识字教育促进了文字研究p60汉代统一中国后,重视识字教育(即小学)。课本除三仓外,还有司马相如凡将篇、扬熊训纂篇、史游急就篇,(急就即速成)收字到5340.大部分已失传。3、 “经”今古文之争对语言研究的促进1) 汉代统一以后,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措施主

12、要有:独尊儒家、发动民间献书、立五经(即六艺)博士。2) 刘歆所着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分类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3) 儒家的经典主要是:尚书(秦博士济南人伏生所着)、易、礼、乐、春秋、诗,称为“六艺”。后来乐亡失了,实际上是五经。4) 今文经学: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他把儒学加工为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今文经学对“五经”讲究其中微言大义,加以引申比附为统治者服务。5) 古文经学:古文本指书写经书的字体,是指先秦时代用大篆或籀书字体写下的儒家经书。古文经学保持朴学传统,着重研究文字、训诂,按照字义解释经义,与繁琐庞杂的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是把儒家经

13、书看成历史着作,讲解时铺叙事实,保存先秦时期的学术观,这与今文经学不同;另外,古文经学排斥迷信或迷信成分极少;古文经学是少数儒生私家自相传授,与迎合世务的博士学今文经也不同。所以经今古文两派旗帜鲜明。归纳起来,主要是三派,即西汉今文经学、东汉古文经学、宋学。P68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可以说从汉代开始,出现了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着作,其中首先兴起的是训诂学,“诂”即前人传下来的关于经义的解释。二、尔雅:我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着1、名称的由来:“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读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依照故训才能“尔雅”(近正),此书名正是由此而来。P702、作者:从西汉开始,对尔雅的作者问题就

14、已经有争论了。从其内容来看,是成于众人之手,而且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编的。现在一般相信是周秦之间的人所编,不过自东汉以后至东晋初郭璞注尔雅之前,仍然有所补充。可以说尔雅是一部训诂汇编,成书应在汉武帝时代之前。P733、内容和体例:共19篇,所收词语和专用名词2091条,共4300多个词。其中常用词语共623条,2000多个词,分列于释诂(列举古人所用的同义词)、释言(常用词)、释训(所收的词着重在描写事物的情貌,多为重叠字),约占全书一半。P7478*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把尔雅释例概括为八类:文同训异、文异训同、训同义异、训异义同、相反为训、同字为训、同声为训、辗转为训。P774、尔雅的贡献和影

15、响:1)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着作,是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2)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群分,编成专着,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勾画出大的轮廓。3)尔雅的出现,标志了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发展已经到相当成熟的阶段。4)尔雅一书的编排和训诂,反映出在词汇研究上能区分通用词和专用词,基本词汇和一部词汇。5)尔雅一书反映了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和古代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6)形成雅学。后世经学家都是根据尔雅来解释儒家经典。如十三经注释、尔雅正义、尔雅义疏等。注释尔雅的,以晋郭璞尔雅注、宋邢昺尔雅疏最通行。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较为详密。5、尔雅的不足之处:同义词、近义词排列不科学。三、方言P8

16、61、作者: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四川人。关于此书是否为扬雄所着,有争议。P912、内容和体例:P93983、影响:P1071)方言全书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原为15卷,今本13卷。是我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汉语方言学着作,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专着。与尔雅只是罗列训诂字相比,方言调查活的方言口语,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专着。2)扬雄具有较科学的语言学观点,他从当时的语言实际出发,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分析观察,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丰富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方言中所记的语言包括古方言、今方言和一部流行的通用语。4、郭璞方言注和尔雅注,其贡献

17、在于:一,用晋代的语言来解释古代的语词,这说明他具有语言学的思想,不为文字所拘束,看到了语言的发展变化;二,在注中说清楚了尔雅方言中不清楚的某些词语;三,为了说清词义,郭注中常用复音词来解释原书中的单音词。四;郭注中,有时用通用语来解释方言特殊词语或文字;五,郭注中对“语转”加以说明(即明确指出音声音的改变而使字音发生了变化的情况)。P108112四、说文解字P1211、关于作者许慎,东汉语言学家,(古文经学家贾逵的学生),字叔重,今河南人,p121 许慎的着作:五经异义、淮南子注2、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本文十四卷,序目一卷,今存宋徐铉校定本。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本书是在前人字书的

18、基础上,进一步写成的。他不是用韵语把许多汉字堆放在一起,而是科学分析汉字的构造,把许多汉字按照形体的构造来分类。凡形旁相同的类聚在一起,立下部首,部首又按照篆书形体相近与否来编排先后次序。这是他的创造。3、作用与贡献:P123P1341)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又一部辉煌的着作,前所未有,富于科学独创性。对研究先秦古文字很有帮助。也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使前人垂后,后人识古)2)研究出了汉字的结构规律3)首创部首,编出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在字义解释上,许慎抓住字的本义,从根本上解决训诂问题。4)说文解字阐明了形体、意义、声音三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语言文字

19、的研究方法。5)说文解字对当时文字起了统一规范作用6)不足之处:一,在对词义的认识上,受到当时社会思想、阴阳五行之说的影响;二,对文字发展上的保守看法,他以篆为正体,认为隶书的出现破坏了六书;三,时代局限:其中有些字形错误。4、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原因P1241)社会发展的需要:识字与仕途相结合;东汉识字教育松弛;2)今古文之争的缘故:当时由于根据不同,解说不同,观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儒家经典产生了古今两个流派。许慎作书的宗旨是为了发扬古文经典,解释孔子六经。3)许慎从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具有较正确的语言学观点:A、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语言文字B、对纷繁复杂的汉字分析研究,指出汉字的造字规律,所

20、谓六书。(“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P126,最早见于周礼保氏,对其的研究则见于两汉)C、他能联系社会实际来看语言文字的问题。他指出语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是由于社会的分裂。5、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15卷,每卷分上下卷,收字9353,归纳为540个部首,排列从“一”到“亥”。这是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安排的。P1286、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1)先分析部首,说明凡属这个部首的字均从这个部首,在意义上也彼此关联。2)对每个字,先释字义,然后释字的形体结构,有时也指出字的读音; 4)对每一个字的解释,一般只释一个字义,即

21、本义。5)引经据典,起着举例作用。P1297、说文解字的材料来源:古籍文献、方言俗语8、大徐本:即五代宋初的文学家徐铉为说文解字所作的校订整理之本,世称“大徐本”。(另:其弟徐锴,称小徐,着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P1409、说文四大家: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清王筠说文句读、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0、说文之后,模仿其书而作字书的,如晋吕忱的字林;陈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类篇。五、释名(即解释事物之名)探求语源的专着P1491、释名的作者及其时代:刘熙,汉末训诂学家。以语言学观点研究训诂,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2、释名的内容和体例:共27篇,分类

22、略同尔雅。P150-1533、释名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他应用了先秦以来传统训诂方法之一的“声训法”来探求事物典礼命名的本源。释名全书27篇,全部采用了以同音字或近音字来解释词义的声训法。(所谓声训,就是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说明一个词的意义)4、释名释义的方式:P1551565、释名的贡献和影响P156首创声训。指出研究词义不一定拘于形体分析,从语言着手来探求义类和声符的关系。在数量上,释名全部采用声训;其目的是从语言学上来研究词源,突破文字形体,突破拿文字宣扬儒家思想,用语言声音来探求意义。6、释名的不足之处:有宣扬封建迷信思想;数词而同一训或同一个词又有不同声训。P159六、汉末魏晋时期

23、的语言研究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成绩在文字和训诂方面。1、小尔雅1)关于作者,有争议。清戴震等考证为后人纂辑而成。P1632)内容:共13篇,即广诂、广言、广训等。“广”即扩展的意思,补充尔雅的不足之处。3)体例:八例P1654)小尔雅的注本:最早的为李轨的注本;胡承珙小尔雅义证;王煦小尔雅义疏;胡世琦小尔雅义证;宋翔凤小尔雅训纂;葛其仁小尔雅疏证;朱骏声小尔雅约注;任兆麟小尔雅注2、广雅(又名博雅)即广尔雅、续尔雅的意思1)作者:魏张揖撰P1683)体例P1704)影响:训诂学的重要着作,在研究字义、词汇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较大。5)注本:王念孙广雅疏证、钱大昭广雅疏证、卢文弨P

24、172-1733、字林:晋吕忱着,为补说文解字漏略而作。第四章 南北朝至明代的语言研究(主要成绩在语音研究)1、南北朝至明代文字、训诂简介 主要着作:P1771)梁 顾野王 玉篇A:作者:顾野王,字希冯,梁吴郡人。梁武帝时为太学博士,奉诏编撰玉篇。以说文为本,仿其体例,部目稍有删减。542部。唐高宗上元间有孙强注本。而后,陈彭年等重修玉篇时,所根据的是孙强本,而没有原本。B:玉篇的内容、体例:共30卷,分542部,不同的部首13部。次序大部分与说文不同。以说明字义为主,不限于本义,而是列举一字多种意义,开后世字典之先河。玉篇虽然是属于说文一系的字书,但重点不同,释字以音义为主。先反切字音,然后

25、释义,引证之外,有时加按语说明,异体字附后,注明另见。更接近现代字典。与说文不同。P179 胡朴安在中国文字学史中称赞原本玉篇有五大特色:一、引证悉出原书;二证据不孤;三、案语明白;四、广搜异体;五、保存古书之材料P1802)孔颖达 五经正义A:孔颖达,隋唐时代人,经古文家。内容: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五经春秋正义,是经籍义疏的重要着作,现在作为“疏”的形式载入十三经注疏中。其中反映了作者对语言文字研究的一些观点,涉及到文字、训诂方面。有些是总结了前人的结果,有些是作者本人提出的。如在文字的音义关系上,他提出了“义存于声”“借声为义”,实为清代的“因声求义”的先导。是一部重

26、要的着作。汉字的音义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而是通假字(音同或音近但义不同)。P1823)徐铉、徐锴 说文解字研究徐铉、徐锴,五代宋初文学家,世称“大小二徐”。原因:许慎的说文解字,由于辗转传写,错误遗脱,遗失真本。奉诏校订。C:所作工作:P184徐铉:纠正脱误;改易分卷,增加反切,增加注释,增加新附字。徐锴:着有说文解字系传,即“小徐本”,此书在大徐本之前。4)正字法的专书 P1851)唐 颜元孙 干禄字书:此书以四声分类,每字分俗、通、正三体。后来此书为其侄子书法家颜真卿刻之于石。2)宋 张有 复古编:正体用篆书,注别提、俗体于其下。此书过于泥古,谬误颇多。3)宋元

27、时代:类篇、集韵4)明代:梅应祚字汇:合并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序;他提出了从古、遵时、古今通用的收字原则;注音先列反切后注直音;明末 张自烈正字通,此书以字汇为蓝本,后康熙字典又以其为蓝本P1862、语音研究的兴起1)西汉以前,可以说还没有语音方面的研究。但是字音和字形、字义是不可分割的三要素之一,语言、文字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在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中对语音是有要求的。古代对字音的表达方式为譬况(古代用同音的语词或同音字来注明音读)、读若、直音。P188而且,对字音的注释,往往是附属于文字训诂之中。2)上古语音的专用名词P189读若: 也就是读如,读为。比如:珣读若宣B:直音:即用一个字来注

28、另一个字的音。如:毕音必;这两种方法比较有局限性,如果没有同音的字或者同音的字生涩难懂,则无法标识。此外,还根据音的长短及发音情况来注音,包括急言、缓言、长言、短言、内言、外言3)反切注音法P190A、反切: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韵母和声调相同。反切是东汉末年正式使用的汉字注音方法。冬dong-都d(u) + 宗 (z)ongB、过程:在汉字不是拼音文字的条件下,古代学者在两千年前就能够发明这样科学的注音方法,是一种杰出的创造。章太炎在国故论衡 音理论中提出东汉应劭时已有反切注音。 关于反切注音的来源,古代学者一般认为“二合音”是反切的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