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96.60KB ,
资源ID:226293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629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逐题专练第27题新课标卷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逐题专练第27题新课标卷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吉林长春市高三三模)随着“黄泥脱色制白糖法”的发明,清代白糖大量出口,甚至进口印度糖的传统贸易区也输入中国白糖。明清用发酵法制作的红茶和乌龙茶,逐渐被外国人广泛接受,成为世界性饮料。这表明当时A技术革新促进国际市场开拓 B生产关系变化推动社会转型C闭关锁国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D经济结构变动瓦解自然经济【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随着黄泥脱色制白糖法的发明,清代白糖大量出口,甚至进口印度糖的传统贸易区也输入中国白糖。明清用发酵法制作的红茶和乌龙茶,逐渐被外国人广泛接受,成为世界性饮料”可知,说明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故A选项正确;生产技术的革新不代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2、,且材料并未涉及社会转型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白糖和茶叶的出口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受到强烈冲击,且清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开设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题干未涉及经济结构变动相关信息,且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发生于鸦片战争后,D选项错误。5(2021江西鹰潭市高三一模)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比较表,据表可知年代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比重()184229,575,722764,981,845134,130,45511188532,356,768487,394,22812,811,7081914,472,76622189432,669,086436,737,469913,286,8161

3、822,523,60530190337,187,7883813,050,00016,252,6921730,530,69932191148,101,3462746,312,3552643,187,0972443,139,28723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所发展 B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日渐恶化C晚清的财政近代化转型完成 D近代以来中国农业衰退严重据表格信息可知,晚清财政收入中田赋的比重逐渐降低,盐课、厘金、关税等工商业收入比重不断增长,说明晚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所发展,故选A;根据财政收入结构无法说明清政府财政状况日渐恶化和完成近代化转型,排除BC;田赋收入比重降低,但总数并没有减少,因此不能说明近代中

4、国农业衰退,排除D。6(2021全国高三二模)明清时期,浙江湖州在养蚕、缫丝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因而湖丝的质量闻名天下。世界上多数丝织业发达的国家都向中国进口湖州生丝。即使在中国,生丝市场也被湖丝垄断。据此可知A湖丝垄断国内市场不利于丝织业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先进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C中国的丝织业在世界市场占有主要份额D海外贸易发展促进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材料反映了由于湖州在养蚕、缫丝方面具有独特技术优势且质量好,垄断着国内市场,而且吸引世界很多国家进口湖州生丝,这说明了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故选B;材料只提及湖丝垄断国内市场,但没有说明其带来的利弊影响,故排除

5、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丝织业在世界市场占有主要份额,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到政府经济政策,故排除D。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下表反映的是清代湖北部分县农业的生产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地区概况松滋县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季秋季产面或稻英山县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苔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石首县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A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程度较高 B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C粮食生产开始出现精耕细作 D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格局根据材料中的“冬春季种麦或豆,夏季秋季产面或稻”“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棉花、黄豆、绿

6、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等信息,说明湖北部分地区农业实现了集中种植、区域种植和轮作现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故选A项;材料不涉及农产品投入市场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种植方式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北方作物种植,排除D项。8(2021安徽蚌埠市高三三模)明代的土地卖产契文中大体包括卖产人姓名、田土来源和性质、座落、卖产原因、买主姓名、价格、中介人等21项内容。此类契文如果加盖官印,即为“红契”,否则就是“白契”,两种契约都被认可。这种做法A体现了土地买卖制度化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 D推动了小农经济瓦解材料中的“红契”和“白契”体现的是当时土地买卖的规范化、制度

7、化,A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B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C排除;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走向瓦解,D排除。故选A。9(2021辽宁锦州市高三一模)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有三大问题: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转卖为货币交税,并受商人盘剥;历代税赋改革,都不断加重农民负担。据此推断,黄宗羲主张A政府实行合理的赋税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以均田制代替土地私有制 D禁止商品流通以稳定社会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认为古代赋税制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说明的是黄宗羲主张政府实行合理的赋税制度,A正确;B说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黄宗羲的阶级

8、属性不符合,排除;均田制在唐中叶就走向瓦解,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10(2021陕西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下表是“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秩表”。该表反映的明朝政治的特点是官员职权品秩六部尚书批答奏章的最高长官,掌各部事务正二品内阁大学士批答百官奏章,兼管六部,商承政务正五品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考察官员正七品知府掌一府之政正四品A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国家监察体系日趋完备 D机构设置重叠臃肿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大小和品秩高低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品秩低的官员可以利用职权制约品秩高的官员,从而形成行政官员权力相互制约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清朝军机处

9、的设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并非只是反映监察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机构设置叠床架屋的特点,不能说明机构设置重叠臃肿,排除D项。11(2021西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清朝有人记载在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A人口与土地间矛盾日益突出 B三省交界处工商业市镇出现C高产作物推动农副业商品化 D区域差异造成市集贸易兴盛材料中的“包谷”指的是玉米,而农民利用包谷养猪贩卖的行为说明的是高产作物推动农副业商品化,C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尖锐化,A排除;材料未涉及工商业市镇,B排除;材料未涉

10、及区域差异,D排除。故选C。12(2021河北高三二模)清初,广东地区的谷物普遍达到一年三熟的水平,甘薯等高产作物又普遍种植,但广东还是“民富而米少”结果“所产之米,年岁丰收,亦仅供半年之食”,其他一半或大半“专仰给于广西之米”。这反映了,当时广东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C农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 D农作物品种和数量的削减本题考查明清商业经济的发展。材料背景是清初广东地区由于经济作物、果品生产种植、渔业、桑蚕养殖等的扩大,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外地大量输入。这是广东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的反映。经济作物种植区扩大,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的结果,故B

11、项正确;当时虽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但是种植经济作物受自然经济条件的约束,只是辅助性的农家副业,A项错误;经济作物种植区扩大,直接导致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些体现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并且经济作物仍属于农业经济的范畴,C项错误;当时除了粮食生产以外,外来高产农作物如烟草、甘薯等不断传入,导致农作物品种和数量的增加,D项错误。13(2021山东临沂市高三一模)15世纪中叶以后,苏、湖二州及太湖流域由以前的余粮区逐渐变为缺粮区。“苏湖熟,天下足”被“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所取代。这主要是由于苏湖地区A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于湖广地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强C长期战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 D海外贸

12、易使粮食大量外流材料反映了15世纪中叶后,“苏湖熟,天下足”被“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苏湖地区棉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强,排挤了粮食生产,所以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被“湖广熟,天下足”取代的局面,故选B;苏湖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而非粮食生产技术落后,故排除A;此时没有长期的战乱,故排除C;海外贸易使粮食大量外流,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14(2021江苏高三其他模拟)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

13、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

14、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15(2021安徽池州市高三一模)“民以食为天”。下表是明清时期人均粮食(未经加工的毛粮)占有量的有关统计,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代人口数(亿)耕地总数(万市顷)平均粮食亩产(市斤)粮食总产量(亿市斤)人均耕地数(市亩)人均粮食占有量明万历时127602431446631205清雍乾之际169003002295561434鸦片战争前夕41281147310302228732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发展C封建统治危机曰益显露 D土地经营分散的趋势加强根据表格的统计数据看出,鸦片战争前夕,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清

15、朝的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明显,故选C;材料是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无法体现社会贫富差距,排除A;材料信息与经济作物种植无关,排除B;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土地经营分散的趋势,排除D。16(2021河南安阳市高三二模)清朝乾隆时期的杭州府志记载:杭州塘栖镇,“宋时所无”,元时“运道(运河)改移”此处,遂致“日益繁盛”,而今为“市镇之甲”。这说明,塘栖镇的发展得益于A棉纺织业的兴盛 B交通条件的改善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府政策的扶植根据材料“元时运道(运河)改移此处,遂致日益繁盛,而今为市镇之甲”可知,材料反映了由于元代运输河道改移到了塘栖镇,从而由宋代的尚无城镇到元代日益繁盛,最终在清初成为巨镇,说明

16、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塘栖镇的发展,即塘栖镇的发展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棉纺织业对塘栖镇影响,无法得出塘栖镇的发展得益于棉纺织业的兴盛,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扶植政策,材料主要体现了塘栖镇的发展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项错误。17(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二模)读如图清朝(部分时期)平均每石米价变化示意图(单位:两),据此判断,18世纪30年代后米价加速上扬的主要原因应是A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 B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C列强侵略引发物价上涨 D人口增长与外贸的持续出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30年代后既鸦片

17、战争前夕,我国国内米价加速上扬主要是人口增长与外贸的持续出超,使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和白银大量流入所致,D项正确;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不是造成米价上涨的原因,A项错误;18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的生产力并未明显提高,B项错误;我国遭受列强侵略始于1840年代的鸦片战争,C项错误。18(2021湖南常德市高三一模)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条规定对活佛转世的认定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该条文说:“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掣签认定。”这一制度A是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的体现 B解决了西藏各教派之间的矛盾C确立了佛教在西藏

18、至高无上的地位 D使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根据“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掣签认定。”可得出金瓶掣签制度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体现的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矛盾仍然存在,没有解决,排除B;C项不符合主旨,排除C;这一制度并不是西藏归属中央的标志,排除D。19(2021陕西高三一模)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广州商人在北京建立仙城会馆。会馆首事李兆图、马时伯在谈到“厥馆所由”时,李兆图说:“由利。乡人同为利,而利不相闻,利不相谋,利不相一,则何利?故会之。”马时伯说:“由义。乡人同为利,而至利不相闻

19、,利不相谋,利不相一,则何义?”据此推知,会馆的成立A缓和了商人内部的矛盾 B践行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C旨在协调经营共同发展 D体现了商帮贾儒结合的特点由材料“乡人同为利,而利不相闻,利不相谋,利不相一,则何利?故会之”“乡人同为利,而至利不相闻,利不相谋,利不相一,则何义?故会之”可知,成立会馆是为了乡人利相闻、利相谋,即在同乡商人之间进行协调,以求共同逐利、发展,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材料虽然提到了“义”和“利”,但不能体现重义轻利的思想,也不能反映贾儒结合的特点,排除B、D两项。20(2021山西长治市太行中学高二期末)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问答集传习录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满

20、街皆是圣人”,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庶民还是圣人都有同样的心,但是他们都在私欲前止步,毫不怀疑圣人的权威性。而16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李贽却把圣人的权威看作是问题,论述“夫圣人亦人耳不能无势力之心;虽盗跖,不能无仁义之心”(道古录),努力把圣人平民化。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王阳明认为庶民和圣人都有同样的心,李贽则主张把圣人平民化,说明他们都力图推动儒学的世俗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观念的出现发展是受到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故选D;他们的思想都不是近代民主思想,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B;

21、“彻底打破”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21(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明代以来,戏曲的特征之一是“传奇以表异”。从明清戏曲“尚奇”来看,戏曲之“奇、美”既出人意表,又在人情物理之中。戏曲“不奇不传”,“奇”成为明清戏曲的特点。这种“尚奇”之风的出现A推动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B推动了京剧艺术发展到顶峰C动摇了传统理学的社会地位 D根源是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人们渴望冲破传统理学的束缚,追求自身价值,这是当时社会变化的根源所在,故D是正确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尚奇”之风的出现是人们在理学的长期束缚下,追求自我的一种体现,而不是人们追求自身

22、价值的推动力,故A选项不正确;明代没有出现京剧,京剧是清代中期出现的,顶峰出现在同光年间,时间不符,故B选项不正确; “尚奇”思想反映了人们对理学束缚的冲击,但并不能动摇理学的社会地位,故C选项不正确。22(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二模)明永乐年间,在殿试之后增加从二、三甲进士中选拔庶吉士的考试,所选庶吉士来源于全国各省。此后又实行各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并对边远落后地区给予充分照顾。这些措施意在A扩大政府统治基础 B提高官员行政能力C兼顾各地经济差异 D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由题意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中注重考生的地域出身,意在兼顾不同地区的利益,从而扩大政府的统治基础,故

23、选A;这些措施意在兼顾地区利益,并非是提高官员的行政能力、兼顾经济差异和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排除BCD。23(2021河南郑州市高三二模)乾隆十二年,盐邑(浙江海盐县)城狭人众,力耕不足糊八口,比户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则举家聚哭。盖农家全持蚕以为耕耘资,蚕荒则田芜,揭债鬻子,惨不免云。由此可见,当地A自给性的粮食生产有待于加强 B粮食的供求影响人民生活C农业生产受制于经济作物种植 D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海盐县农户以养蚕为主,养蚕代替了农耕,蚕茧收成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反映了当地自给性的粮食生产有待于加强,A项正确;粮食的供求影响人民生活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体现材

24、料主旨,B项错误;农业生产受制于经济作物“种植”与“蚕或不登,则举家聚哭”不符,C项错误;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是材料背景,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D项错误。24(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二模)唐诗画谱由明代书商黄凤池编辑,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诗选唐诗五言、六言、七言各五十首左右,书求名公为之挥毫,画请名笔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之手,被时人誉为“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这A体现当时艺术名家辈出 B折射出新经济因素的发展C反映了时人的审美取向 D说明印刷技术的创新突破根据“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包含了多种元素

25、为一体,更强调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艺术名家,排除A;新经济因素出现于明朝,排除B;材料主旨没有强调印刷术的突破,且印刷术的突破是在宋代,排除D。25(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二模)某学者考证了康熙中期(1700年前后)中国社会不同群体年收入的分配概况(如下表所示)。这可以说明当时非生产性群体(官僚、宗室、八旗兵丁)生产性群体商人农、工等群体户数占国家总户数比例(单位:%)109231966户均财富分配额(单位:两白银)2015813984056备注:当时全国户均人口数为784人。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为例,五口之家的普通农户每年户均生活消费支出为白银326两,其中76%为

26、食物支出。A商品经济发达 B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不高C阶级矛盾激化 D社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表格数据表明,非生产性群体户均财富分配额最多,而占966的生产性群体农、工等群体户均财富分配额很低,即使在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农户每年户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其财富额的90%,且主要为食物支出,说明清代贫富不均严重,生产性群体农、工等群体生活水平较低,这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故选D;A、B表格数据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说明清代贫富不均严重,容易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但材料数据无法体现阶级矛盾激化,排除C。26(2021湖南怀化市高三一模)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大量开设,人们只有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时,才倾向于向西医求助,而内科疾病一般是在中医诊治多次无效后,才去尝试西医。这从侧面反映了A中国人“华夷之辨”的心理防线 B西医的疗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C国人对外来侵略强烈抵制的心态 D“西学东渐”深刻影响国人生活社会民众认为“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人们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时,常倾向于向西医求助,说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疑惧心理,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华夷之辨”的心理防线,故选A;人们遇到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