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0 ,大小:76.67KB ,
资源ID:225972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5972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导基》第四章知识汇总官兵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导基》第四章知识汇总官兵Word格式.docx

1、3、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又称围屋 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客家“围龙屋” 北京的“四合院” 陕西的“窑洞” 南方的“干栏式” 云南的“一颗印” 围龙屋始于唐代,成行于明清。 其建筑设计独特,在主体住宅建筑后面,加建围墙式的辅助房舍,使其相连围成半月形,故称围龙。 围龙屋靠山坡而建,从低处往上看,围龙屋层层叠叠,犹如盘龙之状。 建筑上的共同特点是: 以南北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 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 布局规整, 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合成一个整体。 围龙屋的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房屋高达三四层,底层作厨房或杂物间用,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 一座围龙屋可以住上几

2、代数十户人家或上百户人家。 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晾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为一体,同时各部分又不互相干扰,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4、四点金 是潮汕传统民居形式的一种。 为四房四厅一天井的方形四合院,与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的北京四合院相似。 其建筑结构为,中轴线上排列着前厅天井-后厅, 院内四角上各有一间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脚,所以称为“四点金”。 有的向纵横扩大规模,称为五间过、七间过、驷马拖车等。 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房间叫前房,进而是天井,东西两廊为侧厅,俗称南北厅或厢房。 有的还有两间小房,又称“格仔”,一为厨房,称“八尺房”;一为柴草房,俗称:“厝手房”。

3、“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天井后为大厅,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是长辈的卧室。 (注意各建筑的名词判断) 5、下山虎 也称“爬狮”、“抛狮”,是潮汕的传统民居形式,在农村中较为普遍。 因其屋后多依小山,外形如下山老虎或狮子而得名。 其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建筑界称之为“三合院”。 它少了“四点金”的两个前房,两廊成为两个前房,俗称“伸手房”。 其余与“四点金”基本一样。 “下山虎”因为出入的门路不同,所以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 通常中间不开门而开两边的称为“龙虎门”,二、礼制建筑(特色)1、坛庙(1)南海神庙 位于广州黄埔区庙头村。 始建于隋,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

4、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现存是清代的建筑。 门前有石牌坊,额题“海不扬波”南海神庙(2)佛山祖庙 位于祖庙路,始建于北宋,当时称“祖堂”, 是当地冶炼行业供奉祖师的地方。 到了明代,由于明成祖崇拜道教,便供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并赐名灵应祠。 之所以称为祖庙,是“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之首”。 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的美誉。 在建筑上采用: 陶塑瓦脊、砖雕、木雕、石雕、灰塑金属器皿等工艺,集佛山建筑之大成。 最为精致的木雕分别装饰在万福台和前殿神案上,所有木雕都贴着金箔,既美观华丽又能长期保存,最为精致的木雕(3)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位于肇庆德庆县悦城镇,为清同治至光

5、绪年间重建 旧称孝通庙。 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 集广东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充分展示了 (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三塑):陶塑、灰塑、泥塑、 及壁画工艺的高超水平。 誉为“古坛仅存”。誉为“古坛仅存”2、祠堂(1)陈家祠 是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族祠和书院,又称陈氏书院。 建于清光绪年间。 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 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 共有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十九间房, 外有青砖,是外封闭、内开敞的典型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群。 被誉为“岭南艺术明珠”。 陈家祠在建筑上有两个特点: 1、排列,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2、装饰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广泛使用(三雕):木

6、雕、石雕、砖雕、 (两塑):陶塑、灰塑、 壁画、彩绘等装饰,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2)韩文公祠 即韩愈纪念馆,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专祠。 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 现有三层殿阁。 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韩文公祠(3)己略黄公祠 位于潮州,建于清光绪, 黄公祠是两进建筑,四厅相向格局,斗拱抬梁式结构,后座中槽是“三载五木瓜十八花坯”的典型结构。己略黄公祠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 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被国家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的文物保护单位。 戏曲传奇、民间故事是木雕创作的主要

7、题材。 在外形色彩上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 被誉为“潮州第一绝”。 3、学宫(建筑特色)(1)番禺学宫 位于广州,现为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又称孔庙、文庙,是一座广东典型的文庙建筑。 始建于明代,是明清两代培养封建士大夫和祭祀孔子的地方。番禺学宫(2)德庆学宫 位于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 始建于北宋,元重建。 大成殿是学宫最为宏伟原建筑,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略呈正方形。 重檐歇山顶, 特点: 大殿两侧减柱,并以殿内明间4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的方法来避雷防灾,学宫保留着宋、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原构架, 是广东现存最重要的元代建筑。德庆学宫(3)揭阳学宫

8、 又称“红学”。 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 初创于宋,清嘉庆、光绪重修。 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 主体建筑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 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 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揭阳学宫三、西式建筑 广州西关的十三夷馆,是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 沙面租界的住宅和公共建筑,无不具有西方建筑风格, 包括早期的英法亚洲殖民地风格、 中期的欧洲流行的仿古折中主义风格 和中后期的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广州西关的十三夷馆,是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1878年建成的广州圣心大教堂,是中国最大的石结构哥特式建筑1916年建成仿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粤海关大楼

9、 1937年建成的爱群大厦, 是美国现代主义风格, 被誉为“南中国建筑之冠”。四、城防建筑(掌握:历史功能和特色旅游资源)1、炮台 鸦片战争时期,为防范西方侵略者,在广东建有海防系统, 最著名的是虎门炮台,由珠江口岛屿上修建的炮台群组成,形成虎门重要的防御系统。 著名的炮台: 新会崖门炮台、广州四方炮台。虎门炮台新会崖门炮台广州四方炮台2、要塞(1)镇海楼 明朝朱亮祖为加强守备而建,有“雄镇海疆”之意,红墙绿瓦,甚为壮观。 高28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楼檐东西两边,均装饰广东石湾烧制的琉璃鳌鱼。 为清末羊城八景之一 1928年的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设立“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有“雄镇海

10、疆”之意(2)莲花城 位于广州番禺区莲花山。 始建于清康熙, 是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珠江口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 面积有万余平方米,城池作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内外都 是用石块和砖块砌成,有10多米高。 城堡地势险要,居高临下,远控虎门,近制狮子洋,故有“府城捍山”之说。莲花城“府城捍山” (3)平海古城 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始建于明, 是抗寇敌的“守御所城” 古城因形状酷似“燕尾钟”,故称“钟城”, 至今保护完整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和部分城墙,成为“钟城”的主要象征。 城内还有十字街和七口古井。平海古城 “钟城” 3、碉楼 是广府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 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为防洪所建造。 作为乡土建筑

11、中以防御(匪)为主要功能的高层建筑物,清代,碉楼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各乡。开平碉楼 以开平碉楼为代表。 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群体,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开平碉楼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广东唯一) 开平碉楼形式多样, 从功能上分为:1、家族居住的居楼、2、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3、用于放哨打更的更楼; 从建筑结构与材料上分,有四种: 1、钢筋水泥楼 2、青砖楼 3、石楼 4、泥楼 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既有中国传统屋顶式的建筑风格,也有古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 建筑样式中西合璧,富于独创

12、,几乎无一雷同。 碉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设有枪眼。五、岭南园林 南越王赵陀建四台,其中的越王台、朝汉台就建在番禺城附近。 南汉国时期是岭南园林史上皇家园林的另一高峰。 从开始就显示出以岭南花木果树取胜的特色。 最为著名的是佛山明清时期的三大名园: 东林园、鹤园、梁园 “南粤之冠”美誉的广州海山仙馆。 (P124) (以下名园掌握: 建造历史、建筑风格、相关名人)1、清晖园 位于顺德大良,原为明状元黄士俊的府邸。清乾隆为进士龙应时购得, 园中有比较大的水面、假山和堆起来的土山, 有几间厅堂的门窗里镶有彩色玻璃,是高价从国外进口的,刻蚀有精美的图案。 有浓厚的岭南水乡

13、特色的小姐楼(又名船厅)是模仿珠江上特有的“紫洞艇”建造的。 花墙非常美。清晖园小姐楼(又名船厅)2、可园 位于东莞博厦, 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建于清道光,张敬修所建。 外缘呈三角形, 其名多以“可”字命名, 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最高建筑可楼,高15、6米,可眺莞城景色。3、余荫山房 番禺南村镇,清道光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 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术的极高荣誉。 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 有两个显著特点:一、“缩龙成寸”。二、“书香文雅”。余荫山房“小巧玲珑”4、梁园 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原名群星草堂, 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

14、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建成,历时四十余年。 1984年始称梁园。 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 , 主人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 群星草堂为其主体。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很讲究。 岑征的诗句“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 建筑物采用青砖木石结构,九脊式顶盖, 秀水、奇石、名帖堪称梁园“三宝”。梁园主人有“性好石”特点5、立园 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 它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 历时十年,1936年初步建成。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

15、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在中国华侨私人建筑的园林中堪称一流, 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立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1、别墅区 2、大花园区 3、小花园区 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 立园不但在建筑物构图独异, 而种植花草树木也构思独特、新颖。 各种花草树木在园内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蕴含园主人立树立人的寓意。 立园的主人叫谢维立,园以主人名, 蕴含立树立人的寓意。6、越秀公园 因越秀山而得名,建于1952年, 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观赏公园。 包括三个人工湖、七个山岗,为五岭余脉最末的丘陵。 越秀山是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

16、上建“朝汉台”而得名。 明永乐年间,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 主要名胜古迹有:镇海楼、 明代古城墙、四方炮台、孙中山纪念碑、五羊石像 在历代“羊城八景”中享有的盛名:“粤台秋月”、“粤秀连峰”、“粤秀松涛”五羊雕塑第二节 岭南民俗(P133) 广东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构成的主要内容有: 古人类文化遗址, 历史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名城, 古建园林 民族与民俗风情, 饮食与风物特产 民间节庆与民间艺术以及各地城市乡村风光等。 岭南民俗名目繁多: 广州的茶楼风情、 除夕花街 各地娱乐飘色相、 粤菜风味美食 动物舞蹈、 传统生菜会 各种民族风情等等 广东节庆习俗五花八门,堪称全国之

17、最 古书上所谓狼、僮、徭、獠、俚、蛋等,多为对百越诸族的蔑称。 直到1949年后,广东仍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即黎、瑶、壮、苗、满、回、畲族 并有百万风格特异的“水上居民”(即古书上所谓的“疍”民)。一、岭南三大民系 自两宋以来,岭南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 这是中原汉族与南越族长期融合的结果。 这种融合在秦代就已经开始,经过两晋、两宋等移民高潮而逐渐形成。 标志:(P133) 以广州方言为标准音的广州话 以梅县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 以潮汕方言为标准音的潮州话。形成、方言、特征)(一)广府民系1、广府民系的形成 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 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

18、的居民共同体 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 他们所居住的地域,主要是珠江三角洲 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 中心在广州。 广州旧称番禺,是古南越族的雏形城市。 当年秦军进入岭南后,主要力量集中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粤中一带 中原人与南越族人的融合,最早也是在番禺一带开始的。 秦统一岭南后,番禺作为南海郡的首府,成为岭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吸引了大批的中原人 包括将士、商人、流民、滴徙等定居于南海郡。 赵佗建立南越国后,番禺成为王都。 中原汉人逐渐融入,越人也逐渐汉化,后来,部分越人向西江流域、西南迁徙。 西汉时,设交趾部管辖九郡,州治

19、迁到广信,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大批移民迁徙到粤西。 两宋时期,汉越基本融合 元、明时,汉族已逐渐同化零散的瑶人、越人。2、广州方言 广府民系的主要方言粤语 即广州话,是岭南的古老语言。1)广州话大约形成于秦统一岭南时期。2)到了西汉初期,以壮语、侗语为主体,融汇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古粤语方言。3)唐末宋初,粤语已成为独特的语系,4)明代,粤语已与现代粤语大体相同。5)清到民国,粤语吸收了一些外来语,其影响也开始扩大到海外。6)现在,广东约有3800万人使用粤语,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使用粤语。3、广府民系民俗特征广府民俗的地域特征: 其一,丰富多彩,古老而又年经。南北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碰撞,

20、是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二,活泼明快,充满南国水乡的浪漫情调。这是由广州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缘条件所决定的。是主旋律。 其三,兼容与温馨。这和广州的人文气质密切相关。(二)客家民系(P135)1、客家民系的形成 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之后裔。 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的。 广东纯客家的县市有15个 主客混合的县市50个 是全国客家民系居民最密集的省份。 客家人最密集的是梅州地区,以梅州市为中心,包括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全是清一色的客家人。 客家民系的

21、迁徙大约有五次:1)两晋时期 尤其是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晋王室迁都江南建康(今南京) 中原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随之南迁至安徽、江西北部定居 这是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移。2)第二次大迁移在唐朝末年。 当时发生了黄巢农民战争和藩镇割据, 为了避战乱,客家先民迁移至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 过着封闭式的、以家族为整体核心的生活,保留着中原文化特色。3)第三次大迁移是南宋末年。 随着元军的追击,移民们由北至南,进入岭南东北部。 广东的俗语“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是对客家人的真实写照。 从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迁移,直到南宋末年和明朝中期才终于在闽粤赣三地的山区安顿下来。 客家民系经过前

22、三次大迁移已基本形成 这三次迁移是出自于战乱等外界因素 是客家人自发的迁移。 而第四次、第五次迁移则是由官府出面的迁移 同样有利于客家民系向更广泛的地域拓展,扩大了客家文化的影响力 第四次大迁移发生在清代初期。 原因:人多地少。 清朝于是实行移民政策,将客家人南移到珠三角及广东西部沿海 包括今天深圳、香港新界和九龙等地。 向西迁移则进入四川。 第五次大迁移, 源于1856年爆发的持续12年的广东西部土著、客家大械斗 清政府采取了移民的措施,1、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部的信宜、徐闻和雷州半岛;2、另一部分则迁去广西合浦、钦州和海南岛等地。(宋氏) “客家”名称源自两宋时期。 由于大批移民涌入,岭南土

23、著很自然的视北方来的移民为客户 政府户籍也将之列为客籍 于是便称这些住在山里的移民为“客家人”,久而成习。2、客家方言(P136) 客家方言流传广泛,比较分散。 主要流行于广东的兴梅地区、东江流域。 以及粤北、粤东部分地区。 客家方言是岭南三大方言中最接近北方方言的语言, 由中原古汉语衍化而来, 以梅县客家话为标准音。 它原属北方方言 是客家先民在南迁过程中将唐宋的中原古汉语带来南方,并和其他方言相融合而形成的, 被誉为“汉语的活化石”。3、客家民系民俗特征 有四种: 其一,克勤克俭,吃苦耐劳,宗族观念强。 他们格守的生活原则是: 牢记先民的苦难 勤耕苦学 奋发图强 客家是最勤劳的民系。(三大

24、) 客家人的饮食、服饰、家具、建筑,无不显示出他们质朴无华、讲求实际的特点。 其二,自尊保守,平等互助,团结对外。 这在客家民居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三,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客家山歌风格迥然于广东其他民歌。 从中不难看出它在手法上对诗经赋、比、兴的继承和发挥, 应该说是对中原诗风的光大。 其四,冒险进取。 客家与中原故地的汉族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开拓精神。 汉族“男耕女织”的传统画面在客家地区消失了。(三)潮汕民系1、潮汕民系的形成: 潮汕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地群体, 主要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

25、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东晋(413年)设立了义安郡, 郡治就在今天的潮州市。 唐(742年)置潮州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唐宋以后,潮州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成为粤东最大的商业中心。2、潮汕方言 潮州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 (北方、吴、湘、赣、闽南、闽北、粤、客家) 流行于粤东地区,也称为“潮州话”、“潮语”, 是中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它大体是由吴语方言经福建传入潮州, 加上闽南方言的分化, 以及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而形成的。 潮州方言的特点是: 古朴典雅 词汇丰富 语法特殊 保留较多的古音古词古义,有8个声调3、潮汕民系特点 第一,宗族、家乡观念强,凝聚力强。 潮人的主干来自河南、山西的中原汉人,辗转入闽之后入潮。 第二,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 第三,精巧灵活,竞争意识强。 潮汕的许多民俗活动, 迎神赛会 斗锣鼓 击鼓竟猜 都重在“赛”、“斗”、“竞”等字眼上:二、广东的水上居民(P1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