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材分析 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指导思想是强调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首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模型,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位置确定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当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际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在通常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部位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从而“给描述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用一个
2、点来代替物体”。教学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如: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
3、忽略掉了。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物体和质点 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 ,没有 ,只具有物体 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 ; 是直线,叫直线运动; 是曲线,叫。 共评: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
4、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2、(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运动的汽车,是选
5、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3)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3、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
6、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那么,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和位移。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矢量和标量的有什么区别?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生熟知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领会到“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充分说明了
7、将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性,质点的两大基本属性。 为了强调坐标的概念,教科书用数学和物理学中通用的符号,即在直线运动中用x表示质点的位置,极坐标,用xx1-x2表示质点的位移。在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时,“”实际上是我们以前都在使用的符号,学生不会感到困难。相反,由于有了明确表示物理量的变化量的符号,学生更易区分某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量。 明确地把某个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区分开,这是本书的特点。物理学中经常要区分这两种物理量,有意识地强调它们的区别,对于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下一节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也是这样。1.2时间与位移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
8、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三德育目标: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位移的矢量性(一)引入: 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
9、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老师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3. 时刻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 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 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 2.在表示时间的
10、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简称时间. 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学生思考: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
11、”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 (二)位移和路程 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 老师提出问题: 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
12、么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 学生讨论: 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学生思考: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最大路程是? 。 (三)矢量和标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上又有什么不
13、同呢? 1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2位移是矢量,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 3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解析:1一80m,方向竖直向下;2到现在有三种: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80m,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
14、一”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一80m”.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同一直线中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出物体的位移,如何进行计算?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小结: 从上面图中我们看出,物体沿直线运动由B运动到A时其位移即为XA-XB4m,由A运动到O点时的位移即为XO-XA-2m。三巩固练习 1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解析:时刻是变化中
15、的某一瞬间,时间为两个时刻之间的长短,时刻是一个状态而时间是一个过程,所以答案应为BC。 答案BC 课堂小结 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找位移的最好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时
16、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1.3运动快慢的描述?本节教科书的重点是速度。初中和高中所学的速度是不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这点不同,有利于学生对矢量的学习。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但第一次教学时不要主动启发学生思考这种问题,多次接触极限思维方法后,潜移默化会使他们明白。 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概念,领会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 2、理解平均速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速度的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
17、方向 5、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 2、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体会极限思想方法 3、根据速度定义体会变化率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来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对瞬时速度的理解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那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
18、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同时提出问题:1、以你骑自行车上学为例,假设你经过的某短路时平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2、观察图1.3-1,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3、教材15页上“思考与讨论”中的两个问题应怎样回答?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二、速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速度”一部分
19、,同时提出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结合你身边的实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速度?为什么用速度就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表示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它是矢量还是标量?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初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教师提问:对于同一个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一样。我们用公式计算出的速度,能否精确描述物体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快慢?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后得出结论:不能。因为,只能反应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提问:怎样精确描述物体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呢?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0、速度和速率”两部分,同时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表见解。聆听学生回答,点评。1、指导学生观察图1.3-2,认识汽车速度计的表盘并练习读数。2、指导学生观察18页表格,了解表格中常见物体的速度;3、就课本19页“说一说”中讲述的故事,展开讨论,回答图1.3-3中的问题。思考P20“问题与练习”第1、2题,讨论后回答。四、速度和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2.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速度”,有时是指速率. 思考: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提示: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物体通过的
21、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由于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时,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故平均速率一般也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特例: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的大小才与平均速率相等.典例分析【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s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 全过程的位移s120m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m/s2.4m/例2汽车沿
22、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解:设一半路程为x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t,则前一半时间位移为x1=v1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x2v2 ,由平均速度公式。(3)两平均速度作差有:,即v1v2时,后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大(四)反思总结本章节主要学习了速度的概念极其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了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方向
23、。平均速度中,速度方向也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本节学习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是运动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运动学知识的基础。 初步掌握速度的矢量性、理解其物理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积极进行讨论、加以区别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
24、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当然这种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它的准确性,这要在下一章中学习,在此可不必要向学生介绍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以免冲淡学习重点,加重学生负担.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到科学实验中探究的方法,而不是注重探究的结果多么完美,所以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尊重实验事实、拼凑实验结果的习惯.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描点法作图象的思想方法,向学生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补充一些更为典型
25、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不一定是物理方面的图象,要突出图象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图象的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为本节建立物理图象来分析、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
26、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5.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体验用图象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
27、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新课导入 测定物体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不停变化时,测定某时刻的速度更是比较困难的,如上下飞舞的蝴蝶,要确定它某一时刻的速度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测量问题.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在不断变化,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准确记录物体运动的信
28、息.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在测量时可以尝试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经过计算或作图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秒表和尺子,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但当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时,采用这种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大.打点计时器就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位移和时间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快慢. 【课堂活动】 作为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简易模拟打点计时器. 1.同桌两位同学之间,一位同学手拿一枝彩色画笔,另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缓慢向前移动.你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比如每秒1次,或每秒2次),比比看,看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 2.两位同学竞走比赛,为了比较他们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每位同学都提着底部穿孔、漏沙比较均匀的两个沙袋一起竞走,然后通过他们的漏沙情况来判断他们的匀速运动情况和加速情况. 以上两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打点计时器通过打点达到计时目的的原理. 学生做完后讨论. 生: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随着牵动纸带的速度的增大而加大.纸带运动的快慢不均匀,点子的间隔也不均匀,但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没有影响.参加竞走的两人若运动快慢比较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