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老虎的牙齿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6)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的?(拔牙)最后老虎一颗牙也没了,很多东西都吃不了,变成了一只瘪嘴的瘦老虎。3、教师总结:不刷牙,牙齿就会得龋齿,会烂掉。教小朋友正确刷牙,还要坚持天天刷。(.教案来自:快思教.案)检查幼儿看谁的牙长了龋齿,谁的牙又白又亮,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爱护牙齿的。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好的要改正。教学反思活动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刷牙为线索,围绕老虎不刷牙带来的后果告诉幼儿要坚持天天刷牙,在游戏活动中得出结论,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在活动中老师说得太多了,还可以更开放些,让幼儿自己探索,师
2、幼互动更强。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角色游戏活动,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2、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的确定游戏主题,并能准确的反映该角色。3、进一步扩展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家庭与邻里、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各种公共设施,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4、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兔妈妈、小白兔、雪孩子、小猴子、小刺猬等各种动物的头饰(2)房子、水桶、火炉等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理解,熟悉教学的内容,并复述故事。活动过程:第一次:1、教师结合挂图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
3、主要情节。2、通过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思考:谁堆起的雪孩子?小兔子回到屋里干了什么事?睡得怎样?(.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看见房子着火了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再欣赏一编故事后,可以侧重让幼儿一起来准备表演中所需要的东西。3、师生一起准备。4、一起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出场顺序,复习人物对话等,并请一组幼儿先来表演。第二次:表演故事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对话,出场顺序、各种动物的动作等让幼儿表现出来。2、出示头饰,和幼儿一起边回顾故事内容边表演。3、和幼儿共同布置简单场景,和幼儿一起设计动作。4、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角色,按角色出场的顺序和对话内容做相应的动
4、作,教师带其他幼儿当评委。5、教师根据表演情况进行评价,从角色出场的顺序和对话内容、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6、幼儿自由表演。幼儿分组表演1、幼儿自由分组,确定角色2、分组后的幼儿自己布置简单的场景幼儿表演。第三次:1、回忆上次表演情况,并讨论:上次你是什么角色,你是怎么表演的,这次你要表演什么。幼儿儿分组表演2、幼儿自由分组,确定角色3、分组后的幼儿自己布置简单的场景第四次:幼儿分组表演:幼儿自由分组,确定角色,分组后的幼儿自己布置简单的场景幼儿表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大部分孩子准备了表演节目,比如王修文穿上了帅气的服装进行走秀,还摆出各种造型;陈罗欣昱准备了好看的头饰
5、讲了非常好听的故事,还配上了背景音乐呢!罗景赫带来了有异域风情的拉丁舞表演,让孩子们大开眼境!孩子们在舞台上充满自信的表现,得到了台下小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本文.来源:.教案)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自信与快乐,也得到了家长们好评,我觉得这样的周末活动是有意义的。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可以把整个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们,选两个活动的主持人,让整个活动更加丰满。今天的“小蜜蜂”音量有点小,可能是电量不足,所以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活动目标】1、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简单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过程。2、激发孩子表演皮影戏的兴趣。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
6、真,不马虎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活动过程】1、欣赏皮影戏龟与鹤片断。2、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方式。(1)出示皮影,认识皮影,知道用这些皮影表演的戏叫皮影戏。(2)了解表演皮影戏需要的道具。3、观察皮影,简单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过程。了解皮影的特征:皮影是不同的、可以活动、侧面表现手法。4、观看皮影制作过程(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镂刻,着色涂油)【活动延伸】1、美工区:制作皮影。2、表演区:表演皮影戏。【活动效果】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通过观看演出、调查与访问、交流与讨论、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种活动,幼儿获得了关于民
7、间皮影戏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大大激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初步萌发了幼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幼儿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认真倾听同伴的不同意见;能与同伴分工合作进行表演、制作等活动。一、活动目标1、在感受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探索用乐器表现三种不同的节奏型。2、知道使用图画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并表现音乐3、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
8、的快乐。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杂技表演(抛接球、转呼啦圈、顶酒杯)。2、巡逻兵进行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3、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投影仪、教棒。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不同的节奏型。教师用教棒指投影仪抛接球,引导幼儿探索乐曲段节奏型。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你们看杂技表演,第一个节目叫,我来唱乐曲,你们来为图上的杂技演员拍手。待幼儿拍完后问:你们拍了几下?有什么依据?教师指投影图转呼啦圈,引导幼儿探索段的节奏型。接下来请欣赏第二个节目,请大家继续为演员拍手伴奏。顶酒杯现在这个演员在表演的节目。在刚才的两个节目中,我们看到7个球拍了7下,看到3
9、个呼啦圈拍了3下,那这幅图应该怎么拍?3个酒杯拍几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样快还是有的快有的慢呢,为什么?(3个酒杯和3朵小花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距离短的节奏快,距离长的节奏慢。)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段音乐。我这里有一段音乐,表现的就是今天看的杂技表演的事情,请你们听听有几个演员在转呼啦圈?几个演员在顶酒杯?为什么?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杂技可以分别用什么身体动作表示,并随音乐演奏。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各个节目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抛接球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一做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身体动作。我们跟着音乐将刚才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做一做。4、教
10、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并进行打击乐器演奏。今天小乐器也想表演节目,你们看表演时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呢?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现在请大家拿好乐器,我当指挥,请大家看好指挥、挺好音乐节奏进行演奏。幼儿交换乐器演奏。教学反思: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一阶段 2013年2月26日-3月19日情况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幼儿能根据表演的需要更改或增添情节或角色,会寻找现场现成的废旧材料布置场
11、景,游戏后能分类收拾玩具,大部分幼儿能处理游戏中的纠纷,积极投入游戏,但个别男孩子在表演时不够投入,容易分散,表情还停留在西喜怒两种区别较大的表现方式上。一游戏目的:1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能在角色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有所创新,积极地参与表演。2能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会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二游戏主题:(预定)1金鸡冠的公鸡2小蝌蚪找妈妈三游戏1物质准备:头饰:公鸡、画眉鸟、猫、小蝌蚪、青蛙、鸭妈妈、小鸭、大鱼、鹅、乌龟道具:荷叶、房子、六弦琴,池塘。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能复述故事四游戏指导:第一次指导:1教师出示头饰: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金鸡
12、冠的公鸡,你们还记得里面有哪些人物吗?讲了哪些对话?请幼儿一起来复习故事里的对话。2引导幼儿思考:(1)狐狸来骗过几次公鸡呢?他说了些什么话?(2)可以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公鸡的贪婪和狐狸的狡猾呢?3、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请其他幼儿说说他们表演得如何。4、请幼儿协商角色分配,选择场地及表演道具。5、提出要求:(1)要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商量表演的角色与场地布置。(3)要爱护玩具。6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有表情地进行表演。要求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并提醒幼儿大胆进行表演。7、评价:评选在表演中注意语调、动作、表情变化的最佳小演员。并请表演得较好的
13、一组幼儿上来表演。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第二次指导:1以评价上次游戏情况引入。上次我们班玩了一个好玩的表演游戏,叫做什么啊?你们觉得在表演的时候哪个角色最难表演?要怎么表演更好呢?2出示纸偶,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更好地分清各角色的性格和外形特征,说说要怎么样来表现角色性格。3、提出要求:(1)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4、请幼儿自由组合,选择场地、扮演角色。协助幼儿强配弱,促进共同发展。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较夸张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6、讲评:(1)请幼儿一起说说刚才在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请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2)请个别表现较好的幼
14、儿上来表演。(3)表扬在游戏中能协商能解决问题的幼儿,要求大家向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次指导:1与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引入,你们还记得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内容吗?那请你们来说说故事里的情节及对话。并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2、表扬能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的幼儿,请他们示范表演某一片段。3、提出表演的要求:(1)注意表情的变化,动作应符合故事情节,并想办法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也可自己创编合适的故事情节。(2)要与同伴互相商量找代替品,更好地进行游戏。4、幼儿游戏。(1)教师重点启发幼儿运用较丰富的表情表现角色的心理。(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故事情节。(3)观察幼儿寻找替代品进行游戏的
15、情况,给予一定提示。5、讲评:请若干名在表情方面较突出的幼儿示范,组织幼儿互评。说说他们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较好。并评选出今天的最佳小演员。第四次指导:1以谈话形式引入,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喜欢故事中的什么角色,并说明原因。大家都已经表演过金鸡冠的公鸡了,那你们最喜欢哪个角色啊?为什么呢?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故事中精彩的片段。3、提出游戏要求:(1)碰到困难要与同伴协商处理,互换角色。(2)整理保管好游戏材料,爱护玩具。(3)要大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4、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场地、道具、分配角色,与同伴友好合作。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提醒与同伴友好合作,一起完整地表演
16、故事。6、评价:表扬会爱惜并整理好玩具的幼儿。并请幼儿来说说刚才在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觉得谁的表现最好,说说为什么。并请大家向他们学习。第二阶段:2013年3月26日-4月16日情况分析:经过前阶段的练习,幼儿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能用动作,不同的语调创造性地再现角色特点,表演时的表情也丰富了,游戏常规也逐渐形成,但在爱惜、收拾玩具方面,个别幼儿还不自觉。因此本阶段还将继续加强培养。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
17、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活动准备】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一、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二、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这
18、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2、分角色表演、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交换角色表演。三、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四、音乐游戏泼水歌。1、介绍游戏玩法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
19、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2、尝试游戏一遍。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五、结束活动。【自我反思】1、确定设计思路根据泼水歌的活泼欢快的特点,我们一开始把重点定位在表演和创编歌词两方面。但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原有歌曲太熟练了,而且对于角色表演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整个活动气氛显得有点平淡无味。2、教材的分析和改编经过几位教师的点拨和讨论,我们重新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透切的
20、分析和理解。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活动中要时时体现这样的特点。于是我们重新调整设计思路:将“对不起”这部分和“噜啦啦”互换顺序,正好紧扣主题思想文明,小朋友道歉后,互相原谅,大家都很开心,从而引入创编“噜啦啦”高兴的动作,进而走向活动的高潮部分分角色游戏。3、教学策略分析(1)借助图谱虽然美术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图谱可以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颜色帮助幼儿区分角色,增强幼儿对歌曲情绪的理解,更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游戏起到辅助的作用。(2)重点难点前置把重点在创编“高兴”的动作,并一起学习,既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
21、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面游戏的挑战部分作了很好的经验铺垫,促进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难点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尝试交换角色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各角色的动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师给予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了解其动作的含义。(3)层层累加,环环相扣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高潮,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而我作为一位组
22、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大班体能活动教案:小篮球表演赛1进一步丰富拍球、抛球、传球、投篮等动作技能,提高玩球的多样性。2能用动作表演多种玩球方法,提高肢体运动的表现能力。3能参与小组成员的商量,共同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
23、乐趣。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1小篮球人手1个,儿童篮球架若干。2障碍物、彩色布条、塑料圈、饮料瓶、标志物等辅助材料若干。3场地上设置4个圈(或方形场地)为表演区。1熟练玩球技能。教师: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小篮球表演会,把自己学会的篮球本领表演出来。先看看你们都掌握了哪些打篮球的本领,篮球表演可以是一个人玩,也可以是与好朋友玩;可以用其他小器材配合玩,也可以就用小篮球来玩,你们愿意将本领表演给我看吗?幼儿自主结伴现球,教师观察指导,重点关注幼儿是否分散玩了、是否结伴了以及用了哪些玩法。教师根据幼儿的练习情况,引导幼儿动脑筋想出更多的玩法。如两人胸前传接球、抛球击掌、行进间拍球过障碍、拍球进彩带
24、、拍球投篮等。磐幼儿园球类活动理论及设计集锦2“小小表演赛”。教师讲解方法与要求:这里有四个表演区,按14组每组一个表演区,你们自己选一个组长,听从组长安排,可以先商量轮流表演的内容,然后再轮流演练。练习完后,我们要各组轮流表演!比哪组表演得精彩,动作多,方法多,失误少,每个人都可以表演。各组在表演区商量和预演,教师巡回观察、指导。3欣赏“小篮球表演赛”。教师组织幼儿按14组的顺序在表演区表演小篮球动作,引导幼儿观摩并鼓掌喝彩。根据时间,可以表演多次。教师加入表演一个小篮球动作,引发幼儿表演的热情。教师讲评“小篮球表演赛”,对动作多、方法多、动作难、失误少的小组和个人予以表扬,请大家拍手鼓励。4放松活动。师幼用球做放松活动。引导幼儿擦汗后回活动室。本次活动通过创设表演赛的情境让幼儿复习已掌握的篮球动作技能,激发幼儿通过结伴自主游戏,展示以往掌握的技能。活动开始,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小表演赛”环节中,教师提出“表演赛”的规则后,将自主权完全交给幼儿,如每组选一个组长,共同商量同伴表演的顺序及内容。在各组自己表演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发的商墨探讨多种“玩”球的方法;当他们碰到困难或意见不统一时,教师断地鼓励他们自己想方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扮演的始终是“观察者”的身份。当幼儿“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