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国的郢都被秦军攻破后,放逐途中的屈原心如刀绞,他写下绝笔怀沙后,仰天长叹,抱石投入滚滚汨罗江。在汨罗江屈原祠悬挂的哀挽联,述说着这段历史: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屈原投江自尽后,宋玉悲伤不已。他一遍又一遍地深情呼唤:“魂归来兮!”为屈原招魂。李元度以此为习题,撰成一联: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在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中,悼念屈原的一副楹联,情感更浓烈,意境更深刻,在留念屈原的对联中堪称上品: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联中引用了许多典故:楚辞中把“香草”喻作贤臣。“三户地”指楚国,出自史记
2、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流放,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激。”“九歌”是屈原的作品,文中充满怀念与哀伤之情,是屈原逐放后忧愤心境与爱国思想的寄托。屈原以身许国,虽死犹生,他的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汨罗江屈原祠中的一副对联,把奔腾不息的汨罗江,看成了屈原的化身: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屈原逝去已两千多年,他所魂牵梦绕的三楚大地,如今旧貌换新颜。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荆楚儿女,怎么也忘不了这位历史伟人。湖南长沙的“屈贾祠”中,有这样一副楹联: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饰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
3、衡岳春云。二、屈原和离骚简介屈原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诗人,政治家。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勤奋好学,襟怀雄心,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任,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诽谤。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联齐抗秦:在秦国兼并六国的目标越来越明显时,主张联齐抗秦。时纵横家张仪自秦赴楚,劝楚怀王亲秦绝齐,以割地六百里的空言为饵。怀王贪图土地,轻信张仪之
4、言,隔绝齐、楚联盟。后怀王发现上当,遂发兵攻打秦国,结果损兵折将,且毁坏了齐、楚关系。怀王又听信张仪之言,人秦讨商于之地,最后客死他乡。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教唆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诋毁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地区。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干枯”。屈原的政治思想幻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诞生在山青水秀的秭归乐平里。(传说秭归县名由
5、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放逐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揭示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登,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慢慢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安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195
6、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留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品种型的代表,声贯古今,名扬中外。听配乐诵读,理解全诗内容。楚辞和离骚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特征:形式上两两成句,多在6至8个字之间;上分句末尾常用虚词“兮”或“思”;节奏明显,音调舒缓,富于音乐美;波及许多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所使用的艺术伎俩很多,抒情格调浓郁,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
7、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裕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其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也叫骚体诗。汉代以后,“楚辞”又成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名。文学向来“风骚”并称,“风”便是指我们刚刚学过的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我们本周要学习的离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慨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风骚不足,“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体格风骚”“卖弄风骚”“各领风骚数百年”.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血泪所凝成的生命挽歌,作品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正反映了作者丰盛而复杂的斗争生活,坚贞而炽烈
8、的爱国心情。有372句,分93节,共2464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离骚说:“离骚者,犹离犹也。”班固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说:“离,别也;骚,愁也。”综合各家讲解,屈原是因被谗见疏,故哀愁幽思而作离骚,是屈原用他的抱负、遭遇、痛苦、热情以致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雄伟诗篇。离骚这里节选的是离骚前面一局部,共46句。按习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一韵节,课文前44句为前11节,最后两句“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历来被认为后人添加的。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学会朗诵(1)四句一韵,(2)多用“兮”字,(3)每节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日月/忽其/
9、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三、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谛,永不言弃。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不为瓦全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谛的信仰和对抱负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芒传统。除了直抒胸臆外,屈原还用了另外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品格-香草
10、美人喻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郑思肖是南宋末年朝廷遗臣。南宋灭亡后他隐居在苏州一个寺庙里,终身不仕。平常左卧方向总是朝着南方,所以号“所南”。他画的兰花根不着土,称作“无土兰”。有人问这个缘故,他说:“现在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你让我的兰花到哪里生根呢?”可见,这是一位很有气节的画家。他的习题画诗画菊,正是这种情怀的表露。诗里,菊花已经被赋予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将菊花凋不落瓣的自然属性升华为社会的、民族的意义,何为菊花,何为画家、诗人,我们已无从辨别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单独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
11、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画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首创了香草美人喻。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抱负的。诗人用采摘江离、白芷那些香草为佩,而且是终年累月寒暑无间地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来隐喻自己勤奋学习,搜集他人的长处,培育自己的德才,提高本身的涵养。用时光易逝,春秋更替,草木零落,美人迟暮,隐喻人生亦由美妙盛壮之年,渐趋衰老,楚国也由盛而衰,有如花草代谢。“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妙的政治抱负,“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
12、“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作者对那些美妙事物“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蕙茝”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观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妙的事物中,那便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心田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妙的事物,我们就可以领会作者的抱负、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XXXX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屈原的“香草美人”意
13、象,对后世作品影响之深远。杂诗七首(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在建安文人中年龄较小,成就最为突出,与曹魏后期的大诗人阮籍,交相辉映。曹植才气横溢,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惋惜很不得志。特别是曹操死后,他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叡(魏明帝)的防范、虐待,不但政治上的大志无法实现,而且屡徙封地,还经常担忧遭杀身之祸,陷入苦闷与惶恐之中,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其政治理想。因此,他的诗除表现了建功立业的大方情怀外,更多地表现他后期那种苦闷矛盾的心情。这首诗即是曹植后期所作,在构思和写法上,明显地学习屈原辞
14、赋中以香草美人作喻的手法,采用比喻手法,以佳人自比,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诗的前四句偏重叙述描写,用语简练爽朗。写出南国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她的足迹遍布“江北”、“潇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日夜奔波劳顿,她那甜美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诗的后四句转而议论抒怀。“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二句,文采斐然,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蓄丰盛,意境深邃,颇具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吟咏咀嚼。这两句外表写佳人虽然有超群的美貌和悦耳的歌唱才能却不为人赏识,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结尾二句,感慨时光流驶,岁月无情,佳人的容华再美却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虽有盖世才气、远大理想却无法施展的深厚慨叹。闺意献
15、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外表上是写一个要去见公婆的新娘子轻声地询问丈夫:自己打扮得是否时尚?但认真想想,若如此,标题为什么叫近试张水部呢?原来作者以闺房之事隐喻考试,自比新娘,把张水部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入时无”是在问张水部:自己的文章能符合主考官的心意吗?“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我们说“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也是移情的写法。四、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血统高贵,器宇非凡(皇句)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
16、扈句)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忠心耿耿,襟怀炽烈(指句)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为实现抱负,不惧个人危难(岂句),五、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浪漫主义手法的奇妙运用。“风、骚”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中浪漫主义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丰盛的联想和想象,一是奇怪的比兴和象征。联想和想象几乎贯通全文,作者借助自然和社会中的一系列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如扈江离与辟芷、纫秩兰为佩表明自己的志行高洁;以朝搴栏,夕揽宿莽比喻勤勤恳恳地培养才德。比兴和象征的运用也是俯拾便是。文章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
17、敏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开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开展的重大奉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兮”是有浓重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慨意味。就
18、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游褒禅山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浏览能力。教学构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生疏,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照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须要时老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3.但凡要学生辨析、积攒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络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
19、使之重复稳固,温故知新。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重点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
20、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三、课内预习。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四、讲读第2段:(一)指名朗诵、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答复或由老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1.一词多义:(1)“卒”:死。“卒葬之”。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士兵。
21、“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2)“文”: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文字。“独其为文”。、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3)“道”:道路。“有碑仆道”。说、讲。“何可胜道也哉”。道理。“传道受业”(师说)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极”: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2.词性活用:(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2)“名”:命名,称呼。“名之曰褒禅”。说分明,说明白。“而莫能名者”。(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1)表示单
22、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二)引导学生讨论问习题: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
23、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仔细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比照?有哪些作用?略写前洞(19字),较具体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比照;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比照;“余所
24、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后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局部的议论作铺垫。(三)全班朗诵课文两遍。五、布置作业。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2.预习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抵可分为五品种型: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二、讲读课文第3段。(一)指名朗诵、口译第
25、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1)“观”: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景象。“非常之观”。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2)“得”: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感悟、收获。“往往有得”。和谐。“与公甚相得”。得到,取得。“XXXX得八焉”。(、均王忠肃公翱事)(3)“夷”:平坦。“夷以近”。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4)“相”: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相互,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2.古今异义:“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
26、一般”,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3.虚词:“以”: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用来、拿。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险以远”。表承接。“由山以上”。4.句子:(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致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接。(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习题:1.本段着重写什么?写游褒禅山的感悟领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五层意思: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规范,从“求思”的深
27、度和广度两方面,剖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比照。论述雄伟目的,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络。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便不能到达目标,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提醒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尽管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虽然志向坚决,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尽管不能到达目标,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阐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三、讲读第4段。(1)“悲”:感慨、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哀。“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