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97.34KB ,
资源ID:225500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550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文档格式.docx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与_民居(坊)_严格分开,并有时间限制官府设_市令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景德镇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3城市的发展(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

2、著名的商业中心。(2)新兴大城市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经济重心_的逐渐南移等。表现: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两条_丝绸之路_,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_市舶使_专门管理外贸。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清代只特许广州“_十三行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为目的。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西周

3、“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商品市场和商人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政府抑制政策,坊市分区制度,农产品进入市场)宋元(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纸币出现)明清(市镇商业兴盛,商帮出现,对外“闭关锁国”)。1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业的记载。这说明(D)A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B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C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D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解析对工商业的严厉管理程度与管理规范与否无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相对宽松的工商业政策不能说明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唐代严格禁止官员经商不等于就是为了保护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唐代严

4、格禁止官员经商说明工商业政策比较严格,宋代皇室成员也从事工商业活动说明政策较为宽松,故D项正确。2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有(D)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A BC D解析根据材料“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

5、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得出社会主流体制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根据材料“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得出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故正确;根据材料“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得出官办商业强大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根据材料“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得出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一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

6、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农产品有了剩余,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开凿大运河(如通惠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4货币的发展。货币的统一,柜坊、飞钱和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7、;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例题1】(2018江苏南京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D)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解析根据题干“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可知,政府反对对茶盐米面等商品乱收税,说明商人合法经商利益受政府保护,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收入等内容,排除C项。二古代城市发

8、展的特征1从秦汉至唐(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活动。(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起来。2宋元时期(1)坊市界限被打破,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得到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性的依赖逐渐减弱。【例题2】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

9、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C)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解析“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故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故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1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

10、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C)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解析材料反映出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人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政治地位并没有空前提高,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受阻,使得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经济领域的现象,与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2下图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变化图”,据此可知(B)

11、A宋代到明清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B江浙地区城镇发展不断加快C江浙地区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逐步松弛解析南宋完成经济中心南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江浙地区宋、明、清工商业市镇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明清数量激增,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工商业市镇的数量不能得出长途贸易的发展,故C项错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受到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且政府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故D项错误。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商周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_转让与买卖_,并向国王缴纳贡赋。(2)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

12、地所有制的确立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_私田_,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_按亩收税_,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封建土地私有制_。(3)土地兼并问题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_均田制_。明朝政府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2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3)产生: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首倡。(4)发展汉武帝推行_货币官

13、铸_、盐铁酒专卖、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固守_重农抑商_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阻碍了_资本主义萌芽_的发展。3“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_海禁_”。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互市_,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危害:妨碍_海外贸易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海禁”政

14、策(1)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反而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2)清初的“海禁”基本上是闭关锁国,清政府甚至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1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B)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解析根据题目关键信息“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

15、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古代农民并非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而是这种意识“不占主导”,排除C项;工商食官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而题干说的是农业与商业的关系,排除D项。2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A)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解析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乾隆主张闭关锁国,导致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A项正确;一定程度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

16、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正是小农经济封闭性,商品不必外求导致的现象,故C项错误;抑制明清社会转型也属于当时的影响,故D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的比较“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不同点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

17、界潮流相同点(1)维护封建统治。(2)压制商品经济发展。(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例题】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A)A“海禁”政策的保护 B棉纺织业相当发达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小农经济的抵制解析1795年处在鸦片战争之前,此时清朝的“海禁”政策阻碍了英国棉纱、棉布进入中国市场,故A项正确;中国棉纺织业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相对于英国的机器生产而言非常落后,故B项错误;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低,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抵制是英国商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的根源,而非背景

18、,故D项错误。1(2018河南林州一中调研)进入宋代,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在市场上从事销售和贩卖活动,甚至包括官员、士卒、僧尼等特殊群体,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社会热潮。宋代出现“全民经商”的背景是(A)A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动摇 B城市发展促使坊市制瓦解C科举取士不再受人们重视 D国家分裂对商业控制削弱解析根据材料“进入宋代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社会热潮”,表明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宋代商业,未涉及宋代的都市发展,故B项错误;商业的发展与科举制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北宋时期,基本属于局部统一时期,故D项错误。2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

19、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C)A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 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 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届封建政府的基本治国之策,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故A项错误;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了一定冲击,故B项错误;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与材料“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相符,故C项正确;民间贸易合法,但没有取代官方的朝贡贸易,故D项错误。【典例1】(2017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

20、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A这一变化与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没有直接关系C市民兴起的根源也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材料只是说低级官员也使用玉制器皿,不能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等级秩序,故选B项。【规

21、范答题】B【典例2】(2017全国卷)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B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较多土地的户数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均田制是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情况【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地占有130亩以下土地的户数占总数的90%以上,反映了当时自耕农户占

22、主体,这说明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选A项。【规范答题】A1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C)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解析由材料“日午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而众以散”可知在唐朝对商业活动进行时间上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市坊是否分立以及商业是否繁荣,故A、B、D三项排除。2(2018山东滨州调研)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

23、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和大小租,土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佃农只有土地经营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1(2017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

24、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仔细观察地图,当时两大巨贾均在曹、鲁一带经商,从地理位置看,曹国和鲁国处于中原地区,体现出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当时争霸战争频繁,但并没有在各地普遍出现巨商大贾,故可排除B项;材料无法显示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城市规模,C、D两项均可排除。2(2017天津卷)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B)A B C D解析首先,从材料中“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可知,朱仙镇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再根据“由佛山镇至汉

25、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可得出朱仙镇应在佛山镇和汉口镇的北方,据此可推断出为朱仙镇。景德镇位于江西省,应在处。故B项正确。3(2017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C)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选C项;唐中

26、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互相影响,但是并没有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错误。4(2016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材料实质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由此可以判断是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A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D项错误。5(2016天津卷)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B)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C D解析“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当时存在纸币的发行,正确;图片中拓片制作精美,体现出宋代印刷技术先进,正确;拓片不属于原始文物材料,错误;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