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63KB ,
资源ID:225128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5128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公务员行政效率的提高一次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公务员行政效率的提高一次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政府管理经济的观念和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9(二)政府决策失误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101、决策的科学性不强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实现.112、决策的时效性不强导致社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11 3、决策倾向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损害了政府行政的整体效应.124、决策的短期行为成为发展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2(三)具体行政行为低效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121、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决定了具体行政行为效率低下.132、公务人员的腐败加大了政府行政运行成本.133、违法行政直接降低政府行政效率.14四、公务员行政效率提高的途径.14(一)传统机制.14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42. 大力

2、提高政府行政决策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化程序.153. 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水平.164. 建立和健全权力监督体系,用法规来规范责权.16(二) 激励机制.171. 强化公务员的激励管理.172. 裁员及缩减中间环节.17(三) 竞争机制.181. 实行严格的招聘选拔制度.182. 开展广泛而又深入开展绩效评估.18(四) 辞退机制.18(五) 加强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19五、 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意义.20六、参考文献.22摘 要现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秩序导向的政府还是发展导向的政府,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走向,而在当今社会

3、的发展中,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行政所面临的任务前所未有,行政事务本身的性质对现代政府的行政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行政效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高效率的开展行政活动,正确履行行政职责,实现国家的职能,为公众创造更多的福利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何造就一支具有思想纯洁、工作高效、优质服务的公务员队伍,是一个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就当前来讲,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务员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辞退机制,优化公务员的品质,提高公务员的能力,改善公务员的行为,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和公共服务。 本文通过对行政效率的现

4、状,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及行政效率的提高途径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对于公务员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从另一方面讲,行政效率的提高,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和谐小康社会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关键词: 行政效率;激励;竞争;辞退一、 行政效率(一)行政效率的含义 “效率”一词,最早出现于拉丁文,是一个哲学术语,意思是“有效的因素”。19世纪末引入机械工程学和物理学,指产出的能量/ 投入消耗的能量;后来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泛指社会活动取得的结果和所消耗的劳动量的比率。科学管理运动后,引用于行政管理, 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中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

5、于了解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来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萨谬尔森认为,“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更准确地说,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能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福利,那么该项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1890年,美国洲际贸易委员会在举行是否提价的听证会上,决定将“泰罗制”确定为“效率”。现在普遍认为,“行政效率”指行政工作的结果和消耗之比,即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取得的产出与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比例。在我国,行政效率是人民政府投入使用一定的资源对社会主

6、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促进和影响程度,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从事行政工作结果的度量和评价,行政管理的成败与否,最终要通过行政效率来体现。行政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效率要有定量分析。它的高低有一定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对比。行政管理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花费,要力求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第二,行政效益应是在社会效益上,是效率的统一;第三,行政效率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各环节、各层次、是行政管理体系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总的来看,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

7、其次,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再者,行政效率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挑战;最后,提高效率是行政改革的总体要求。因此,提高行政效率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塑造政府和公务人员在公众中的形象的重要手段。高效率的政府会赢得群众和社会的好评,从而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而良好的政府形象无疑会提高政府公共部门的权威,容易形成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降低公共政策的执行成本,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提高行政效率,能够保证我国能够及时快速地运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断地提高全社会系统的整

8、体效率,逐步赶超发达国家。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三、 行政效率的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曾指出:“现在国际国内普遍都感觉到我们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办事拖拉,这样还搞什么现代化。”(具体引用文献应标出)近些年来,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体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简化程序、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从实践上看,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

9、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曾创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适用于本时代的行政管理体系。然而,旧的行政制度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是封建皇帝实施绝对权力的工具,是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也就是说,权力只集中在少数的官僚手中,官本位思想长期占据着社会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国古代行政体系中不可剔除的顽疾。在这种旧的官僚制度的束缚和影响下,行政人员安于现状,贪图享受,行政行为嬗变成一种封官授爵的重要手段;再者,行政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且行政人员多为有权有势的人,这样很容易形成利益的相互揪扯,非常容易滋生腐败,行政行为的有效性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行政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新中国成

10、立后,一种全新的、代表广大人民最跟本利益的行政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行政效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循守旧的观念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政府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旧的体制残余尚存,新体制的弊端新生,且两种体制互相参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另外一些行政部门中有些人员互相牵制变成了互相掣肘,造成办事拖拉,互相扯皮,政令难行等恶果;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满足于按部就班,在思想上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有这些反映在行政部门中,就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这种传统方面造成的危害,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效率仍造成很大的影响。(

11、二)政府行政决策透明度不够,民主化程序不完善 随着我国民主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行政的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我国政府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制度的建设等方面仍然滞后,严重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如有些政府甚至实行去民主化管理,大搞一言堂,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导致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从而不能发挥群体的智慧,如此可能造成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失误,导致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和行政效率的低下;再者,有些组织人事部门在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方面,不能实行民主化程序,如任人唯亲、任人为财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往往出现偏重于那些唯命是从的执行型、老成持重四平八稳的保守型、老实听话的实用型干部,这必然造成人

12、才的大量浪费,形成行政效率不高的局面。三是目前大多数行政部门并无明确的考核指标,考核缺乏统一科学的民主化程序,导致人员考核透明度不够,特别是考核中没有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不能做到责权统一,考核失误缺乏有效的惩罚手段,导致部门内部争功诿过现象的产生,并严重影响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行政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三)一些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行政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一般而言,行政人员的素质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处理事务的能力等。我国行政部门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仍然存在,首先表现为领导的管理水平和行政素养问题。任何一个行政部门,如果没有素质

13、较高的领导者,就会成为一个松散的、缺乏战斗力的机构,也就谈不上高效率。在我国,个别行政部门的领导常常表现为因循守旧,只顾本部门利益,缺乏全局的眼光;或者只顾自身政绩,没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或缺乏专业知识,或日理万机,事必躬亲,严重影响了下属的工作热情,降低了整个行政管理体系的效率。其次,很多行政人员并非根据部门所需配置,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常常是盲目办事,或唯领导的命是从,或以“完任务”为目的,而没有运用科学原理去指导实践,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相关事务,较多的是以人设事,以事磨人,以领导意志代替有关政策,难免不引出政出多门,决策经常朝令夕改的局面来。另外,用人机制的落后导

14、致难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容易产生职业枯竭症,使得行政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信心,办事敷衍塞责,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最后,个别行政人员的自身素质较差,作风拖拉,办事犹柔寡断,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少创新和开拓精神,那就不能准确地、完整地、及时地理解和贯彻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也不可能提高行政效率。(四)行政部门权力监督体系不健全,责权不明确 行政监督不力影响行政效率。我国各行政部门虽有相应的监督部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保障体系,再加上各个部门的职权不明,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行政法规法制不健全,致使行政的随机性和行政监督无法可依,往往造成上级能监督下级,但下级却没有有效的

15、反馈渠道来监督上级的工作情况,而平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由于职责分配不明确,形成监督真空,影响行政效率。另外,外部监督,尤其是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未能很好发挥作用,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影响公务员行政效率的因素现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秩序导向型政府还是发展导向型政府,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走向。公共行政效率作为政府能力的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的基本综合指标。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分别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行政执行机关,是社会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衡量政府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政府行政办事效率,还要分析政府行政行为的结果

16、即社会效率。因而,分析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因素,也要从政府职能发挥和政府行政决策运行过程及社会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展迅速,1993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取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等于瓦解了“全能型政府”的基础,适应市场经济建设要求,政府职能应逐步转变到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则、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监管工作上来。各级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主要是服务,即通过完善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改革,就

17、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来说,已经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经过改革放权,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放弃了物资分配权,物价控制权,企业经营管理权,国营企业通过改制,基本实现了股份化、市场化经营,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市场经济的雏形基本形成。“市场型政府”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政府职能调整依然滞后,仍然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状况,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1、政府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影响政府效能的有效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

18、度的发挥。但当前,虽然政府承认市场的作用和企业的自主地位,但在具体问题上,总是习惯于行政干预、大包大揽,仍然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自觉不自觉就处于“错位”、“越位”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实行以审批制为特征的投资体制,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和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对非政府投资,政府计划部门仍然是从社会宏观管理者和投资所有者两个角度层层审批,不仅考虑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从投资的经济效益上来把握,而项目投资的政府批复,又是取得金融资金和开工建设的基本条件。然而,对国家投资却放之过宽,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尚不健全,项目管理比较薄弱,政府资金投资效率低下

19、。在政府投资中,只是考虑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而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法律秩序、社会安全、社会福利等则普遍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环境方面,政府缺乏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有效机制,市场秩序混乱,不平等竞争现象严重,不能为企业的平等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职能处于缺位状态。结果导致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务管不好,该交由市场调节的政府却包办了,这直接影响了政府效能的有效发挥。2、政府管理经济的观念和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管理经济的观念和具体方式上,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管理就是搞审批,就是发许可证。政府期望通过审批而达到调控社会经济并

20、使其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基层行政人员,重审批轻管理,甚至只审批不管理。这种审批式的管理体制,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率的。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据专家统计,早在2000年,全国性行政审批事项最多时达4000多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审批事项一般也在2000项以上;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一项审批往往要经过几十道手续,常常搞得申请人往返奔波。所以,老百姓常常把申请行政许可称为“跑审批”,一个“跑”字,深刻反映出人们的酸甜苦辣。很多外商,对我国的审批望而却步。有学者测算,如果打破行政垄断或行业垄断,可以使GDP增长率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200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标

21、志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了有法可依的阶段,进一步在法律上规范了行政许可权力的设定和审批活动,各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已经拉开了大幕”。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行政许可法只是规范了行政许可这种行政行为,使行政许可有法可依,但并没有直接涉及到行政许可项目的具体内容。所以,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理念和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职能,放松规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提高政府效率,其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来。今后,政府

22、改革的目标,重点应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立法,推动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服务。(二)政府决策失误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 我国各级政府在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须做出大量的行政决定。同时,政府还享有法律创意权,可以利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制定公共政策。所以,政府决策是否科学、及时、有效,直接决定政府效率的高低。在我国,民主集中制是政府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在实际决策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往往不能得到很好执行,在

23、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借口下,政府决策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主义色彩,决策随意性较强,领导者个人的偏好、素质和道德水准在决策的确定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经验决策、直觉决策成为普遍现象,民主科学决策程序没有形成制度化。由于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特别是缺乏必要的监督,往往导致政府决策偏离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出现决策质量不高的现象,从而也大大削弱了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1、决策的科学性不强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有专家指出,各级政府在决策当中,往往对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视而不见,决策咨询系统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决策还不普遍,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我国政府决策实质上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决策局面。这样,就难以排

24、除个人偏好和权力滥用等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首长拍板决策的方式,没有理论研究的支撑,不经过决策前的缜密论证,没有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决策失误难免发生。另一方面,决策层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依靠下级层层口头的汇报或书面材料,由于受利益驱动,导致这些信息极度失真和片面。所以,信息传输渠道的单一性以及信息准确度较低,也导致决策失误,致使决策不符合实际,其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得不到保障。2、决策的时效性不强导致社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政府决策应该是社会公意的集中体现,应该及时地解决社会问题,彰显民意。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有着天然的距离屏障,政府领导要了解民情,公众要向政府

25、高层反映问题,通常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从而使社会问题不能及时进入政府决策范围,或者由于政府存在官僚主义和惰性,待到决策时往往过了信息的有效期,耽误了决策的制定,或者是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不能及时废止。比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1982年5月由国务院发布施行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办法严重阻碍了人口的正常流动,侵犯了人权,早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收容制度的反思和呼吁一直没有间断。但这一办法仍被有关部门和人员严厉的并非常认真地执行着,直到2003年4月孙志刚事件的发生,国务院于同年6月18日公布废止。在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央政府作出

26、如此快速的决策,体现了高度务实和负责的精神,值得称道,同时我们更应该从政府决策时效性方面反思这一办法没能及时废止的原因。3、决策倾向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损害了政府行政的整体效应 经济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于政府官员,政府部门同样具有“经济人”的特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党政职能的分开,政府的独立决策权增强,同时由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能力的滞后,政府的行政决策,甚至国家立法也由政府部门来起草,交由人大审议通过。这样,倾向于靠下属执行机构来制定政策法规和实施方案,就容易出现向执行部门的利益或它们的便利倾斜的倾向,如此就难以制定出具有实质性正义的政策法规,这种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必然不利于社会和人民大众

27、。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方面的决策也是如此。政府资金在部门和各地的分配,是很不规范的“暗箱操作”。每个部门都在极力谋取和追求自身财政预算的最大化,每个政府也都在纷纷“跑部进厅”。每年的各级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也是“只窥其斑,不见全豹”,财政资金“黑洞”惊人。政府官员作为某一地区的领导人,首先考虑的是本地区的利益,而对全局和本地区之外的问题往往置之度外,难以避免制定出只有利于本地区的“土政策”,致使中央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从而损害整体效率。 4、决策的短期行为成为发展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由于现在我国的党管干部原则,政府领导干部的使用实际上取决于上级党委,法定的人大选举和任命流于形

28、式,政府领导职务任期与政府届期不同步。一些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成为“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为在短期内制造出漂亮的政绩,为个人升迁捞取足够的“政绩票”,一些人就把“宝”押在“短平快”泡沫政绩项目上,只关注近期内的事,热衷于做取悦上级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短期行为,而不顾长远发展问题,导致发展效率的低下。如河北省某市十年里换了七任市长,每任市长平均任期不到一年半。在“换官变政”、“人去政息”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穿衣戴帽,各有一套,官员们“各自出新”,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大量诸如机场扩建、煤化工项目等“半拉子计划”、“半拉子工程”。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首先要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必须健全政府决策机制。进

29、一步完善和坚持科学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政府决策一般都要经过一定的决策咨询机构的评估论证;特别重大的决策还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实行政府决策的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具体行政行为低效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 政府工作人员的状况如何,对政府行政运转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是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理想要求,是人们对政府公务人员的期望,也是政府工作高效率的保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严格的监督,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违法行政和腐败行为的存在,导致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低效,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的执行和政府机关运转效率。1、公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