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3.96KB ,
资源ID:225011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501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文档格式.docx

1、1.建筑设计施工图、计算书和竣工图;2.建筑装修改造、历年修缮资料;3.城市建设规划和市容要求;4.其他相关资料。2.2.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与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3.建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2.2.3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性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节能改造前的建筑耗热量指标、节能潜力和改造后的建筑耗热量指标;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材料和产品;3.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和资金回收期;12.3供热采暖系统节能诊断12.3.1供热采暖系统节能诊断应具备以下资料:1.供热采暖系统设计施工图、计算书

2、和竣工图;2.供热采暖系统运行记录及年耗煤量、耗电量;3.其他相关资料。12.3.2供热采暖系统性能的测试与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1.热源运行效率;2.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4.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5.供热系统补水率;6.室外管网输送效率;12.3.3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性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节能改造前后系统的能耗分析、节能潜力和效果;2.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材料和产品;3.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和资金回收期;3 节能改造差不多原那么3.0.1在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必须同步进行供热计量改造。对围护结构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

3、准的,应进行供热系统计量改造。3.1.2 节能改造应在节能诊断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投资成本低、节能效果明显的方案。在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改造后热源端的节能效果应不低于20%。3.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必须确保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安全、防火和要紧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防火安全时,必须由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既有建筑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3.0.4围护结构改造实施方案应依照节能诊断结果确定,如不具备实施全面改造条件,应优先对围护结构的薄弱环节实施改造,例如优先更换节能窗户。3.0.5对室温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建筑或不具备调节操纵功能的供热采暖系统

4、均应予以改造。节能改造后,建筑室温应达到设计要求,供热采暖系统应同时具有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的差不多功能。4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4.1一般规定4.1.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时应考虑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围护结构改造先进行时,应为供暖系统改造预留条件。4.1.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可依照建筑所处的气候区、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构造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改造前应首先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和节点做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4.1.3改造后房间外窗的传热系数在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6W/(m2K),在寒冷地区不应大于3.2W/(m2K);阳台

5、窗的传热系数在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8W/(m2K),在寒冷地区不应大于3.4W/(m2K)。4.1.4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墙节能改造时,应优先采纳外墙外保温方式。其主断面的平均传热阻或传热系数值作为外围护热工设计的代表值。外墙或屋顶改造后的平均传热系数应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4.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4.2.1节能改造工程应优先选用对居民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妨碍小、安装工艺便捷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尽量减少或幸免湿作业施工。未通过省部级以上技术鉴定的节能技术不得在节能改造工程中使用。4.2.2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节能改造,应首先考虑门窗节能改造,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鼓舞业主以参与投资的方

6、式更换原有品质差的门窗。4.2.3外窗改造设计可依照既有建筑具体情况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安全、隔声、通风和节能等性能要求。1. 在原有单玻窗外或内加建一层,确定合理间距,并能满足对窗户的热工性能指标,幸免层间结露;2. 统一更换为满足外窗热工性能指标的新窗。窗框与墙之间应有合理的保温密封构造设计,以减少该部位的开裂、结露和空气渗透。4.2.4实施外墙外保温改造工程之前,首先应对墙体外饰面的脱落情况、保温层的起鼓损情况以及基墙的风化程度进行评估,合理选择成熟度高、耐久性长、投资成本低的方案。处理原有墙风光层和保温层时,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妨碍。4.2.5对外墙、屋面、外窗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结构进

7、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4.2.6关于不宜全面采纳外墙外保温做法的建筑,如文物建筑或其他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应优先改造其屋顶和山墙。对此类建筑的外墙其他部位进行内保温改造时,宜与供暖系统一同改造。4.2.7采纳内保温技术时,对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设计计算,保证整体保温效果并幸免内表面结露,施工前应有内保温设计施工图、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4.2.8外墙外保温的热工设计要紧包括保温柔防结露性能的设计。对易产生结露的部位,应加强局部的保温性能。为防止保温材料与外墙外表面粘结间隙处的水汽凝聚与流窜现象对保温层的破坏作用,宜在保温构造中设置排除湿气

8、的孔槽。4.2.9外墙外保温的热工设计时宜采纳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安装时保温材料重量含水率不得大于10%。可采纳阻燃型容重大于16/m3发泡聚苯乙烯、挤塑聚苯乙烯、聚氨酯或其它无机高效保温材料。4.2.10严寒地区外门应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寒冷地区外门宜设门斗或应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4.2.11屋顶保温改造,依照既有建筑屋面防水的情况选择直截了当做倒置式保温屋面或翻修防水层后做倒置保温屋面。将平屋顶改成坡屋顶时,可在屋顶吊顶内铺放吸水率小的轻质保温材料。为防止平改坡后吊顶内结露,宜在坡屋面上加铺保温。4.2.1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外保温系统设计应包覆门窗

9、框外侧洞口、女儿墙、封闭阳台栏板及外挑出部分等热桥部位。2. 如采纳预制外保温系统,须提供立面规格分块及安装设计构造详图。3. 保温工程的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应确保水可不能渗入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应有详图。5 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改造5.1一般规定5.1.1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改造应综合考虑热源或热力站、室外管网及室内系统的节能潜力,实现供热采暖系统整体节能。5.1.2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与热计量改造同步进行。5.1.3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优先实行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和变流量调节技术。5.1.4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采纳合理可行、投资经济、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特别注意应依照既有室内采暖系统现状选择改

10、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5.2热源、热力站节能改造5.2.1热源的节能改造方案应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符合下述差不多要求:1. 更换锅炉时,应选用高效率节能锅炉,并应按系统实际负荷需求和运行负荷规律,合理配备锅炉容量和数量,如选用燃气油锅炉,其燃烧器宜具备自动比例调节功能,并同时具有调节燃气量和燃烧空气量的功能。2. 燃气锅炉改造时应考虑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5.2.2对锅炉房或热力站进行节能改造时,应依照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原循环水泵进行校核计算,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水泵,以满足建筑物热力入口资用压头和系统调节特性的要求。5.2.3锅炉房和热力站需增设或完

11、善必要的调节手段,所采纳的调节手段应与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相适应。1. 锅炉房和热力站应增设水泵变频装置,以满足供热系统变流量需求。2. 热力站和燃气锅炉房直供系统应安装气候补偿装置,使供热量依照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匹配。5.2.4锅炉房和热交换站需增设或完善必要的水处理装置软化与除氧,保证系统水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要求操纵系统水质和系统补水水质,系统水溶解氧0.1mg/L。5.2.5改造后的系统应严格冲洗和过滤,水质应达到工业锅炉水质GB1576的规定。5.2.6供热系统停运时,锅炉、热网及室内系统,应满水湿保养。5.3室外管网节能改造5.3.1室外供热管网改造前,应对管

12、道及其保温质量进行检查和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阀门及部件。5.3.3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于15%。当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5.3.4水力平衡阀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热力站出口总管上,不应串联设置自力式流量操纵阀;当有多个分环路时,各分环路总管上应依照水力平衡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2.定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应依照系统平衡及调节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流量操纵阀。3.变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应依照系统平衡及调节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压差操纵阀。4.水力平衡阀的安

13、装位置,应保证阀门前后有足够的直管段,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直管段长度应为阀门上游5倍管径、下游2倍管径。5.水力平衡阀的测量孔和手轮不得被破坏或遮挡,应能够正常测量流量或压差,并能够正常调节流量。5.3.5水力平衡阀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 水力平衡阀的规格应按热媒设计流量、工作压力及阀门同意压降等参数经计算确定。2. 水力平衡阀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调节特性等指标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3.水力平衡阀两端的压差范围应符合阀门产品标准的要求。5.3.5水力平衡阀安装完成后均应进行调试,保证阀门设置状态达到设计要求。5.3.6既有采暖系统与新建外管网连

14、接时,宜采纳热交换站的间接连结方式;假设直截了当连接时,应对新、旧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平衡校核,当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不能满足既有采暖系统时,应采取提高管网循环泵扬程或增设局部加压泵等补偿措施,以满足室内系统资用压差的需要。5.4室内采暖系统节能改造5.4.1为实现热用户行为节能,散热器采暖系统每组散热器均应安装恒温阀;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应在户内系统入口处设置自动控温的调节阀,实现分户集中温控,其户内分集水器上每支环路上应安装手动流量调节阀。5.4.2室内采暖系统改造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 原垂直或水平单管系统,应在每组散热器供回水管之间加设跨越管。2. 原单双管系统应改造为垂直双管系统。

15、3. 原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应维持原系统。5.4.3恒温阀在选择、安装和使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垂直单管加跨越管系统可采纳低阻力两通型恒温阀,也可采纳三通型恒温阀;垂直双管系统宜采纳有预设阻力功能的恒温阀以消除垂直失调。2. 恒温阀的型号、规格、水流方向等技术参数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3. 恒温阀产品和安装方法应符合散热器恒温阀操纵阀(JG/T195-2007)行业标准,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曲线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4. 恒温阀的温包和阀头应能够正常感应室温柔便于调节,不得被破坏或遮挡,温包内置式恒温阀应水平安

16、装,暗装式散热器应选择温包外置式恒温阀;5. 改造工程验收之前,散热器恒温阀应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阻力预设定和温度限定工作;6. 系统处于设计工况下的正常流量时,恒温阀不应产生噪音,不应因阻塞而导致水流不畅通;7. 恒温阀应具有带水带压清堵或更换阀芯的功能,运行治理人员应掌握专用工具的操作方法。5.4.4散热器选择、安装和使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既有散热器如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妨碍计量仪表和恒温阀正常运行时,应予以保留;必须对散热器进行更换时,整栋建筑散热器的形式应保持一致;2. 钢制和铝制散热器不应在同一供热采暖系统中应用;3. 散热器不宜设置散热器罩。5.4.5室内采暖系统节能改造设计应符合以

17、下要求:1、应进行必要的热力复核计算:验算系统改造后原有散热器的散热量是否满足要求;改造为垂直单管加跨越管系统时还应验算散热器进流系数不应小于30%,以确定合理的跨越管管径;2、应进行必要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分析,给出准确的室内系统总阻力值,为整个管网系统水力平衡分析提供依据。5.4.6实施改造前应对原供热系统的管道、阀门和散热器等进行清洗,以保证恒温阀和热量表安装前应保证系统内无焊渣、锈皮及沙粒等杂物。6 供热采暖系统计量改造6.1一般规定6.1.1既有居住建筑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热计量方式。6.1.2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以温控和热计量为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为目的。6.1.3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

18、要满足室温可调和分户计量的要求,又要满足运行和治理操纵的要求。6.1.4用于热量分摊的计量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6.1.5热量表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热量表(CJ1282007)标准。应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6.1.6用作热费决算的热量表准确度应高于3级,宜具备热计量数据的远传功能及存储180天以上日供热量的存储性能,接电方式宜采纳市电供电方式外接电源方式。6.1.7热量表的选型按照设计流量作为额定流量选取。6.1.8热量表的流量计宜安装在回水管上。6.1.9热量表前后的直管段应满足设计安装要求,以保证热量表正常工作。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热计量表上游侧

19、直管段长度应为5倍管径以上、下游侧直管段长度应为2倍管径以上。6.2锅炉房、热力站热计量改造6.2.1锅炉房和热力站应在热力出口安装热量计量装置。6.2.2热力站的热量计量装置宜安装在一次水侧总回水管上。6.2.3锅炉房或热力站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应计量监测。6.2.4锅炉房或热力站的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等宜分项计量。6.3建筑物热力入口热计量改造6.3.1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应设置热量表,当建筑用途相同、建筑类型相同、围护结构相同、建筑物内热量分摊方式一致的假设干栋建筑,可设置一块热量表。6.3.2热量表积分仪不宜安装在地下管沟之中。安装在管沟中的热量表宜加装保护箱保护热量表的积

20、分仪,保护箱的防护等级应满足热量表的性能要求。6.4户间分摊方法6.4.1以同一块热量表进行热费决算的建筑物应采纳相同的户间热量分摊方法,所采纳的热量分摊仪表的类型应相同。6.4.2户间热量分摊方法应依照技术经济分析及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来确定,可采纳以下方法:1热量分配表分摊法系统组成及分摊原理:该分摊系统由各个热用户的散热器热量分配表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设置的楼栋热量表或热力站设置的热量表组成。通过修正后的各热量分配表的测试数据,测算出各个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楼栋或热力站热量表测量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修正因素包括散热器的类型、散热量、连接方式等。特点及适用范围:按

21、照差不多的工作原理,散热器热量分配表分为蒸发式热量分配表与电子式热量分配表两种差不多类型。蒸发式热量分配表初投资较低,但需要入户读表。电子式热量分配表初投资相对较高,但该表具有入户读表与遥控读表两种方式可供选择。电子式热量分配表有传感式和一体式两种,假设散热器被遮蔽,可选择安装传感式热量分配表。安装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时,不需要对既有室内采暖系统进行改造。热量分配表分摊法适用于以散热器为散热设备的室内采暖系统。2户用热量表分摊法该分摊系统由各户用热量表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或热力站设置的热量表组成。户用热量表测量出的每户供热量能够作为计量热费结算依据,也能够通过户用热量表测量出的每户供热量,测算出各个

22、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楼栋或热力站热量表测量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依照热量表的流量计的测量方式不同,热量表的要紧类型有机械式热量表、电磁式热量表、超声波式热量表。机械式热量表的初投资相对较低,但热量表的流量计对水质有一定要求,以防止流量计的转动部件被阻塞,妨碍仪表的正常工作。电磁式热量表的初投资相对机械式热量表要高,但仪表的流量计比机械式的精度要高、压损小。电磁式热量表的流量计工作需要外部电源,而且必须水平安装,还需较长的直管段,这使得仪表的安装、拆卸和维护较为不便。超声波热量表的初投资相对较高,仪表的流量计具有精度高、压损小、不易堵塞等特点,但流量计的管壁锈蚀程度、水中杂

23、质含量、管道振动等因素将妨碍流量计的精度。户用热量表分摊法适用于分户独立式室内采暖系统及地面辐射供暖系统。6.4.3热量分配表分摊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 热量分配表的产品和安装方法应符合电子式热分配表(CJ/T260-2007)和蒸发式热分配表CJ/T2712007产品标准。2. 采纳蒸发式热量分配表或单传感器电子式热量分配表时,散热器平均热媒设计温度不应低于50;采纳传感器电子式热量分配表时散热器平均热媒设计温度不应低于35;采纳蒸发式热量分配表时,不同的采暖季节应使用不同的蒸发液体颜色。3. 热量分配表的使用和保护,应与用户说明,入户读表时应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干扰。6.4.4户用热量表分摊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 户用热量表可作为供热计量决算依据,也能够作为建筑物内热量分摊的依据,热量表的测量结果要求具备较好的一致性。2. 户用热量表前应安装过滤器。7 节能改造效果检测与评估7.0.1节能改造完成后,应对改造工程的节能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估。7.0.2检测与评估应由建设单位托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报告。7.0.3检测与评估内容包括:1改造后供热能耗测试及与改造前能耗的对比分析2建筑物平均室温测试与分析3单项改造措施效果测试与分析4改造投资与技术经济分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