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4.12KB ,
资源ID:224979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4979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试题第五套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试题第五套Word文件下载.docx

1、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2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2、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A消退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8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

3、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二、填空题 1.()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3.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的适当的原有知识。4.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5.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和布鲁纳的(),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的重要性。6.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7.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8.

4、斯金纳认为()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9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 )的条件作用类型。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行为。11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 )、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12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 )(填“相同”或“不同”)。13( )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 )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15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转化和( )三个过程。16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 )

5、。17完形一顿悟学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18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 )发生的概率。19强化有( )与( )之分。20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 )的结果。21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定义,这是一种(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3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四、论述题 1请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并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2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A解析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

6、人班杜拉提出来的。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因此,答案选A。2D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而皮亚杰则提出了同化、顺应、图式。因此,答案选D。 转自学易网 3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 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一

7、顿悟说。在苛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系列实验中,他把黑猩猩置于笼内,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4C解析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因此,答案选C。5C解析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6A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就是提

8、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提倡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7C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8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

9、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由此,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答案选B。9D解析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但是也不能把个体一切持久的行为变化都归之为学习,那些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只有通

10、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10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11D解析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概念学习弄清什么是力和距离的概念,然后弄清力与功是什么关系,距离与功又是什么关系,最后“功=力距离”这一规则也就能理解了。12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刺激泛化。13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

11、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被称为刺激泛化。因此,答案选C 14-18,DCCCD 二、填空题 1行为规范 2学习的条件 3同化新知识 4处理和转换 5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结构 6惩罚 7心理结构 8强化 9负强化 10操作性 11基本概念;方法 12不同 13完形一顿悟 14接受学习 15获得;评价 16认知结构 l7完形 18增加反应 19正强化;负强化 20相互作用 21接受学习三、简答题 答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个体

12、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对学习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2)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思维上的变化,也可视为发生了学习。(3)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4)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具有的;而且在动物之间也存在学习;它不仅指知识、

13、技能的学习,也指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还包括从出生一直持续终身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答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的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经典实验中,将狗置于经过严格控制的隔音实验室内。食物通过遥控装置可以送到狗面前的食物盘中。首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于是可观察并记录到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在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之后,单独呈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食物制约的唾液分

14、泌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反应则叫做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答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学习应遵循以下三条重要原则 3.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1)效果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

15、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2)练习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

16、少。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准备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虽然尝试一错误学习模式是从动物实验中推导出来的,但它对于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都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获得的。中小学生的学习也有这个特点,它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

17、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同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得到消极后果。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此外,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四、论述题 答(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第二,呈

18、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第三,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第四,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其效率

19、必然是很低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发现。有效的发现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可以来自接受学习,也可以来自发现学习,但最主要的是来自接受学习。因为通过接受学习来积累知识基础的效率比通过发现学习要高得多,如果仅靠发现学习来积累知识,那么要耗费很长时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以进行高水平的发现学习。第二,发现学习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方面,接受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做支柱,而发现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接受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发现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

20、用可以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重新理解。(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意义 正确地认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 从总体上说,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综合使用。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在未成年时吸收、继承人类经过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文化中的精髓,接受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这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发现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而这些都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发现学习还是学生赖以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经途径。

2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着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可以这样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发现的过程。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不同的教学科目以及学习阶段而相应地有所变化。不同学科之间,在数理学科中应比其他学科更多地使用发现学习。就一门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而言,在初学一门学科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时,总是先采用接受学习,尤其是对那些核心性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决定学习方式。并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好,也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差,只能说这种学习方式适合这一种场合,而不适合那一种场合。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它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

22、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

23、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

24、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

25、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