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8.53KB ,
资源ID:224247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4247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冠诊疗指南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冠诊疗指南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肺泡隔可见充血、水肿,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少 数肺泡过度充气、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肺内各级支气管黏 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渗出物和黏液。小支气管和细支气 管易见黏液栓形成。可见肺血管炎、血栓形成(混合血栓、透 明血栓)和血栓栓塞。肺组织易见灶性出血,可见出血性梗死、 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病程较长的病例,可见肺泡腔渗出物 机化(肉质变)和肺间质纤维化。 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和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 状病毒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支气管黏膜上皮、肺泡上 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免疫染色和核酸检测阳 性。 (二)脾脏、肺门淋巴结和骨髓。 脾脏缩小。白髓萎缩,淋巴细胞数量

2、减少、部分细胞坏死; 红髓充血、灶性出血,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并可见吞噬现象; 可见脾脏贫血性梗死。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可见坏死。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脾脏和淋巴结内 CD4+ T 和 CD8+T 细胞均减少。 淋巴结组织可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巨噬细胞新型冠 状病毒抗原免疫染色阳性。骨髓造血细胞或增生或数量减少,粒 红比例增高;偶见噬血现象。 (三)心脏和血管。 4 部分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可见少 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新型冠 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全身主要部位小血管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或全层炎症; 可见血管内混合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相应部

3、位的梗死。主要 脏器微血管可见透明血栓形成。 (四)肝脏和胆囊。 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 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胆囊高 度充盈。肝脏和胆囊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五)肾脏。 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偶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球囊腔 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近端小管上皮变性,部分坏死、脱落,远 端小管易见管型。肾间质充血,可见微血栓形成。肾组织偶见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六)其他器官。 脑组织充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缺血性改变和脱失, 偶见噬节现象;可见血管周围间隙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肾上腺见灶性坏死。食管、胃和肠黏膜上皮不同

4、程度变性、坏 死、脱落,固有层和黏膜下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 可见皮质细胞变性,灶性出血和坏死。睾丸见不同程度的生精 细胞数量减少,Sertoli 细胞和 Leydig 细胞变性。 鼻咽和胃肠黏膜及睾丸和唾液腺等器官可检测到新型冠状 病毒。 5 四、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 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 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 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

5、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 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 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 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 状。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 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 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 吸急促。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出现类 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 活化综合

6、征等,多发生于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 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 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二)实验室检查。 6 1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 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多数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 高,降钙素原正常。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 D-二聚体升高、外 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炎症因子升高。 2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1)病原学检查:采用 RT-PCR 和(或)NGS 方法在鼻咽拭 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等标

7、本中可 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 物)更加准确。 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 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集标本,标本采集 后尽快送检。 (2)血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IgG 抗体 阳性,发病 1 周内阳性率均较低。 由于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原因,或者体内存在干扰物质(类 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或者标本原因(标 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 等),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一般不单独以血清学检测作 为诊断依据,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等情况 进行综合判断。

8、 对以下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临床怀疑新冠肺 炎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且核酸检测阴性 7 的患者。 (三)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 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 腔积液少见。MIS-C 时,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见心影增大和肺水肿。 五、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 中的任何 1 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同时新 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 3 条。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

9、14 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 14 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 感染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 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 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 班级等场所,出现 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或减少。 8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

10、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阳性; 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 IgG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 4 倍及以上升高。 六、临床分型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RR30 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1mmHg=0.133kPa); 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

11、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 进行校正:PaO2/FiO2 760/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 2448 小时内 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持续高热超过 3 天; 9 2.出现气促(2 月龄,RR60 次/分;212 月龄,RR 50 次/分;15 岁,RR40 次/分;5 岁,RR30 次/分),除 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5.出现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

12、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 七、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一)大于 65 岁老年人; (二)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 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 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四)肥胖(体质指数30); (五)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六)重度吸烟者。 八、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 (一)成人。 10 有以下指标变化应警惕病情恶化: 1.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 2.组织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 3

1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外周血炎症标记物 如 IL-6、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 4.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 5.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二)儿童。 1.呼吸频率增快; 2.精神反应差、嗜睡;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CRP、PCT、铁蛋白等炎症标记物明显升高; 5.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 快速进展; 6.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 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 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新生儿。 九、鉴别诊断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 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14、。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 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 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 PCR 核 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11 (三)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 肺炎等鉴别。 (四)儿童患者出现皮疹、黏膜损害时,需与川崎病鉴别。 十、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 例后,应当立即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 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 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 下立即将疑

15、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 密切接触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 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且发病 7 天后新型冠 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 断。 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十一、治疗 (一)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 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 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 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 ICU 治疗。 (二)一般治疗。 12 1.卧床休

16、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摄入;注意水、 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 度等。 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 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 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3.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 流量氧疗。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66.6%/33.3%)治疗。 4.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 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三)抗病毒治疗。 在抗病毒药物应急性临床试用过程中,相继开展了多项临 床试验,虽然仍未发现经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17、” 证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某些药物经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可能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认为,具有潜在抗 病毒作用的药物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建议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 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推荐使 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以下药物可继续试用,在临床 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疗效。 1.-干扰素:成人每次 500 万 U 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 射用水 2ml,每日 2 次,雾化吸入,疗程不超过 10 天; 13 2.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剂量同上)或洛匹那韦/利托 那韦(成人 200mg/50mg/粒,每次 2 粒,每日 2 次)联合应用,

18、 成人 500mg/次,每日 2 至 3 次静脉输注,疗程不超过 10 天; 3.磷酸氯喹:用于 18 岁65 岁成人。体重大于 50kg 者,每 次 500mg,每日次,疗程 7 天;体重小于 50kg 者,第 1、2 天 每次 500mg,每日 2 次,第 37 天每次 500mg,每日 1 次; 4.阿比多尔:成人 200mg,每日次,疗程不超过 10 天。 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等问题。不建议同时应用 3 种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 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对孕产妇患者的治 疗应考虑妊娠周数,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以及 考虑是否

19、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并知情告知。 (四)免疫治疗。 1.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 患者。用法用量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 案(试行第二版)。 2.静注 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可应急用于病情进展较快 的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推荐剂量为普通型 20ml、重型 40ml,静 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可隔日再次输注,总次数不 超过 5 次。 3.托珠单抗: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 测 IL-6 水平升高者,可试用。具体用法:首次剂量 48mg/kg, 推荐剂量 400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 100ml,输注时间大于 1 小时;

20、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在首剂应用 12 小时后追加应用 14 一次(剂量同前),累计给药次数最多为 2 次,单次最大剂量不 超过 800mg。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五)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 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酌情短期内(一般建议 35 日,不超 过 10 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 0.5 1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 可能会延缓对病毒的清除。 (六)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1.治疗原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 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

21、支持。 2.呼吸支持: (1)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PaO2/FiO2低于 300 mmHg 的重型患者均应立即给予氧疗。接 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后,短时间(12 小时)密切观察,若呼 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改善,应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 或无创通气(NIV)。 (2)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 PaO2/FiO2低于 200 mmHg 应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 无创通气(NIV)。接受 HFNC 或 NIV 的患者,无禁忌症的情况下, 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 间应大于 12 小时。 部分患者使用 HFNC 或 NIV 治疗的失败风险高,需要密切观

22、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若短时间(12 小时)治疗后病情无改 15 善,特别是接受俯卧位治疗后,低氧血症仍无改善,或呼吸频 数、潮气量过大或吸气努力过强等,往往提示 HFNC 或 NIV 治疗 疗效不佳,应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3)有创机械通气 一般情况下,PaO2/FiO2低于 150 mmHg,应考虑气管插管, 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但鉴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低氧血 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应单纯把 PaO2/FiO2是否达标作为气管 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器官 功能情况实时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延误气管插管,带来 的危害可能更大。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治

23、疗是危重型患者重要的治疗手 段。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患者,或有创机械通气 FiO2高于 50%时,可采用肺复张治疗。 并根据肺复张的反应性,决定是否反复实施肺复张手法。应注 意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肺可复张性较差,应避免过高的 PEEP 导致 气压伤。 (4)气道管理 加强气道湿化,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有条件的使用 环路加热导丝保证湿化效果;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必要时气 管镜吸痰;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胸廓振 荡、体位引流等;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开 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康复。 (5)体外膜肺氧合(ECMO) 16

24、ECMO 启动时机。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FiO280%,潮 气量为 6 ml/kg 理想体重,PEEP5 cmH2O,且无禁忌症),且保 护性通气和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并符合以下之一,应尽早考 虑评估实施 ECMO: PaO2/FiO250 mmHg 超过 3 小时; PaO2/FiO280 mmHg 超过 6 小时; 动脉血 pH7.25 且 PaCO260 mmHg 超过 6 小时,且呼 吸频率35 次/分; 呼吸频率35 次/分时,动脉血 pH7.2 且平台压30 cmH2O; 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者心脏骤停。 符合ECMO指征,且无禁忌症的危重型患者,应尽早启动ECMO 治疗,延误时机

25、,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ECMO 模式选择。仅需呼吸支持时选用静脉-静脉方式 ECMO (VV- ECMO),是最为常用的方式;需呼吸和循环同时支持则选 用静脉-动脉方式 ECMO(VA-ECMO);VA-ECMO 出现头臂部缺氧时 可采用 VAV-ECMO 模式。实施 ECMO 后,严格实施肺保护性肺通 气策略。推荐初始设置:潮气量46ml/Kg 理想体重,平台压 25cmH2O,驱动压15cmH2O,PEEP 515cmH2O,呼吸频率 4 10 次/分,FiO250%。对于氧合功能难以维持或吸气努力强、 双肺重力依赖区实变明显、或需积极气道分泌物引流的患者, 可联合俯卧位通气。 儿童心肺代

26、偿能力较成人弱,对缺氧更为敏感,需要应用 比成人更积极的氧疗和通气支持策略,指征应适当放宽;不推 17 荐常规应用肺复张。 3.循环支持:危重型患者可合并休克,应在充分液体复苏的 基础上,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和 尿量的变化,以及乳酸和碱剩余。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指导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改善组织灌注。 4.抗凝治疗: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合并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对 无抗凝禁忌症者,同时 D-二聚体明显增高者,建议预防性使用 抗凝药物。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按照相应指南进行抗凝治疗。 5.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治疗:危重型患者可合并急性肾损 伤,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低灌注和药物

27、等因素。在积极纠正病 因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连续性肾替代治 疗(CRRT)的指征包括: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利尿剂 无效的肺水肿或水负荷过多。 6.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浆置换、吸附、灌流、 血液/血浆滤过等,能清除炎症因子,阻断“细胞因子风暴”,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可用于重型、危重型患者细 胞因子风暴早中期的救治。 7.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治疗原则是多学科合作,尽早抗 炎、纠正休克和出凝血功能障碍、脏器功能支持,必要时抗感 染治疗。有典型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者,与川崎病经典治疗方 案相似。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阿司 匹林等治疗

28、为主。 8.其他治疗措施可考虑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 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儿童重 18 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使用 IVIG。 妊娠合并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应积极终止妊娠,剖腹产为首 选。 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 以药物治疗。 (七)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 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 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 使用。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 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 2:乏力伴发热 推荐

29、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 解毒胶囊(颗粒) 2.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2.1 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 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 9g、炙甘草 6g、杏仁 9g、生石膏 1530g(先 煎)、桂枝 9g、泽泻 9g、猪苓 9g、白术 9g、茯苓 15g、柴胡 16g、 黄芩 6g、姜半夏 9g、生姜 9g、紫菀 9g、冬花 9g、射干 9g、细 辛 6g、山药 12g、枳实 6g、陈皮 6g、藿香 9g。 19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 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 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 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