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1.69MB ,
资源ID:224161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4161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力学实验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v= = =0.40m/s;故答案为: AB ; 0.80; 0.40第 1 页(共 15 页)2( 2016?高港区校级学业考试)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 竖直 (选填“水平 ”或 “竖直 ”)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 、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B 、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 1 个点与第 2 个点之间的

2、距离接近 4mm 且清晰的纸带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D 、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CA 、天平 B、秒表 C、米尺(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低压交流电压;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减小阻力;( 2) A 、应先接通电源,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 A 错误;B 、选择纸带时应选择点迹清楚,前两个点间距接近 2mm 的纸带,故 B 错误;C、释放重物时,应让重物靠近纸带;故 C 正确;D 、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故 D 正确; CD( 3)据运动学公

3、式得: x=at 2, a= ,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 C( 1)竖直;( 2) CD ;( 3) C3( 2017 春?涞水县校级月考) 某学生利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 m=50g 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实验操作: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 2 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x1=2.60cm,x2=4.14cm ,x3=5.69cm , x4=7.22cm, x5=8.75 cm ,x6=10.29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 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 a= 9.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 2 页(共 15 页)( 1)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x=aT2 ,有:x 6 x3=3a1(2T) 2x 5 x2=3a2(2T) 2x 4 x

5、1=3a3(2T) 2a= 联立 解得: a= ;代入数据解得: a=9.60m/s2答案:( 1) 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关闭电源;,9.604( 2016 春 ?哈尔滨校级期中)某同学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试完成主要步骤:( 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的位置O 点、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F2 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 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记下细绳的方向(如图丙中的 Oc)如乙图所示,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4.0N( 3)如丙图所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了力的图示,请在图

6、丙中:a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 F 的图示b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 F2 的合力 F( 4)关于该实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绳越短越好B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C每次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 90第 3 页(共 15 页)( 1)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位置 O 和两测力计的示数F1、 F2 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 2)如图乙,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记下细绳套的方向,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 ;( 3) a、按力的图示方法作出

7、力F 的图示如图所示;b、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 F2 的合力 F,如图所示( 4) A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一些,以方便画出力的方向,故A 错误;B 、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 B 正确;C、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 且二力的大小要适量大些, 这样有利于减小实验中偶然误差的影响,不需要夹角必须大于 90,故 C 错误; B( 1)两细绳套的方向; ( 2)同一位置 O;4.0N ;( 3)如图所示; (4) B5( 2016 春?衡阳校级期末)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情况如图

8、甲所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 O 的位置及两弹簧秤对应的读数,他还应该记录下 两细线的方向 ( 3)图乙中的 F 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的图示, F为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同一点时所用拉力的图示,这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F ( 1)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

9、效替代法第 4 页(共 15 页) B( 2)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两细线的方向, O 点的位置;( 3)图乙中的 F 与 F中, F 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 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 AO 共线的是 F( 1) B;( 2)两细线的方向; ( 3)F6( 2016 春 ?临沂校级期末)在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 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 1,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

10、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 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时,橡皮条方向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 拉力 F1 和 F2 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 AB (填入相应的字母) 若某次测量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 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 则 不能 (选填“能 ”或 “不能 ”)用一个量程为 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 合力为 4 N 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2)乙同学

11、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 2 所示,三根橡皮筋在 O 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 、B、C 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 、OB、OC 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实验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B 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 OB、 OC 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 OA 在一条直线上且两者长度相等D 多次实验中 O 点不必是同一位置( 1) A 、在实验中要减小拉力方向的误差,

12、应让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尽量远些,故细绳应该长一些,故 A 正确;B 、作图时,我们是在白纸中作图,做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图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有较大差别,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故 B 正确;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时,拉力与拉力的夹角应适当大些,但橡皮条方向不必须在两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故 C 错误;D 、两个拉力的夹角过大,合力会过小,量取理论值时相对误差变大,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也会增大偶然误差,故 D 错误 AB 第 5 页(共 15 页) 两力均为 4N ,且相互垂直,则其合力大小为 F=4 N 5N,合力超过了弹簧秤的量程,故

13、弹簧秤无法测出物体所受的合力,故不能使用( 2) A 、需要知道橡皮筋的伸长量才能表示橡皮筋的弹力,故应该测量橡皮筋的原长,故 A 正确;B 、为了减小误差,橡皮筋的伸长量应该大些,故应选择劲度系数稍小的橡皮筋,故 B 错误;C、由于橡皮筋的弹力与它的长度不成正比,所以 OB、OC 弹力的合力方向与以 OB、 OC 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重合,故 C 错误;D 、不同的 O 点依然满足任意两个橡皮筋弹力的合力与第三个橡皮筋弹力等大反向的特点,所以即使 O 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故 D 正确 AD ( 1) AB ; 不能; 合力为 4 N 5N,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14、 2)AD 7( 2016?广州二模)用图甲所示装置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A 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B 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1.60 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

15、速度a 与合外力 F 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 所示的 aF 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10 N;小车质量 M= 0.20 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步骤( 1),得到的 aF 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填 “”、 “”或 “”)( 1)平衡摩擦力时,取下砂桶,适当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故 B 正确( 2)根据 x=aT2 ,运用逐差法得,=1.60m/s2( 3)根据图 知,当 F=0.10N 时,小车才开始运动,可知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10N ,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则 m=kg=0.20kg 平衡摩擦力后, a 与 F 成正比,图线的斜率不变,故

16、正确图线为 ( 2) 1.60;( 3)0.10, 0.20, 第 6 页(共 15 页)8( 2016 秋 ?天津月考)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 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 50Hz (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b)所示,自 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10.0mm 、12.0mm 、14.0mm 、 16.0mm 、 18.0mm,则打 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85 m/s,小车的加速度为5 m/s2(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和质量 M 的关系, 应该保持拉力 F 恒定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 a 和

17、拉力 F 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质量 M 恒定不变(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 图象,如图( c)所示,则 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 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不满足 m M( 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vE=m/s=0.85m/s小车的加速度为a=m/s =5m/sa 和质量 M 的关系, 应该保持细线对车的拉力F 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 a 和拉力 F 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M 不变( 3)图中当 F=0 时, a 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所以原因是实验前木板右端垫得过高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

18、绳子拉力为F,以砂和砂桶为研究对象得:mg F=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F=Ma解得: a=故: F=Ma=所以要使得绳子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大小,必有 m M ,而不满足 m M 时,随 m 的增大物体的加速度 a 逐渐减小故图象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 0.85; 5;( 2)拉力 F 恒定;小车质量 M 恒定;( 3)平衡摩擦力过度,不满足 m M 9( 2016 秋 ?濮阳月考)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有电磁打点 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用 M 表示)、砂和砂捅(总质量

19、用 m 表示)、刻度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7 页(共 15 页)( 1)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实验器材中必不可少的是 CD A 低压直流电源 B秒表 C天平(附砝码)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误差由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本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和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属于系统误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贴近结论,应尽量地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即按如图的方式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取下沙桶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使小车带动纸带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 3)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小车中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完成本实验时, 为

20、了使沙桶的总重力近似地等于小车的牵引力, 则沙桶的总质量与小车的总质量的关系应满足 M m ( 4)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某次测量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 1、2 为相邻的三个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的打点频率为f , 0、1 两点间的距离用 x1 表示 .1、 2 两点间的距离用x2 表示,则该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 a= ( x2 x1)f,则加速度的值应为 a= 0.56m/s 如果 f=10Hz ,x1=5.90cm ,x2=6.46cmm/s(保留两位小数)( 5 )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用图象进行处理,则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关于小车的质量M 的函数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 1

21、)本实验中需测小车质量,则需要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电源,故选:( 2)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 3)根据实验误差的来源,在M m 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得: 10 22( 4)根据 x=aT=( x2x1) f=( 6.465.90)m/s =0.56 m/s ;(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则 = M + ,则以 为纵轴,以总质量 M 为横轴,作出的图象为一倾斜直线,且纵坐标不为 0,故 C 正确, ABD 错误 C( 1) CD ;( 2) M m;(3)

22、( x2 x1) f2; 0.56;(4) C10( 2016 春 ?锦州期末)图甲是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的实验装置图第 8 页(共 15 页)(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1.6 m/s( g=9.8m/s 2)(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 其中 O 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 ,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1.5 m/s;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2 m/s;平抛运动的初位置

23、坐标( 1,1)(如图丙,以 O 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的正方向, g 取 10m/s2)( 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由于 O 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 0t将 x=32cm , y=19.6cm ,代入解得: v0=1.6m/s( 3)由图可知,物体由 A B 和由 B C 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 2,由图可知 y=2L=10cm ,代入解得, T=0.

24、1sx=v 0T,将 x=3L=15cm ,代入解得: v0=1.5 m/s,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By= =2 m/s故从抛出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t=故从抛出到 B 点的水平位移为:x=v0t=1.5 0.2m=0.3m ,故从抛出到 B 点的竖直位移为:y=gt =所以 x=5L x=0.25 0.3m= 0.05m=L ,y=5L y=0.25 0.2m=0.05m=L ,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为( 1, 1)( 1)水平,初速度相同;( 2) 1.6;( 3) 1.5,2,( 1, 1)11(2016 春?衡阳校级期末

25、) ( 1)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的装置如图 1 所示,在实验前应 ABCA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第 9 页(共 15 页)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 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 2 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水平飞出;同时 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B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条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1)A 、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故A 正确;B 、根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