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79KB ,
资源ID:22411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41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docx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根据f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各种原因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依次为:术中传递器械时,术后处理器械时,静脉留置穿刺拔针芯时,手掰安瓿时,注射结束拔针时,抽血拔针时,其他原因。结论手术室护士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一旦发生损伤应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将损伤后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防范措施。结果:手术室锐器致伤主要发生在低学历、工龄段、职称低

2、的护士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各个操作环节中术中因为传递器械而导致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在所受的锐器伤种类中,刀片划伤和穿刺针伤所占比例最高,在受伤后护士主要选择聚维酮碘进行简单的处理,而大部分护士未进行后续预防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概念教育,制定有效的系列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经学院传播疾病的发生。关键词: 护理工作;创伤和损伤;锐器伤;防范措施;原因0 引 言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诊断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杂并且相对较为繁重,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关键的影响作用。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密切合作,向医生传递剪刀、缝针等尖锐工具,被刺伤的风险较大。相关

3、资料显示,11。7%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意外血液接触,增加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几率。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有自我防范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加强防范,降低职业伤害。本次研究中深入分析手术锐器致伤的发生原因以及针对性防范措施。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非常高。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发生率约占百分八十以上,且绝大部分为污染锐器所伤,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1。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防护对策,笔者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手术室24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

4、结果如下:临床资料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手术室24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2。4岁),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在2-17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5。21。2年)。技术职务:4例主管护师,8例护师,12例护士。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资料。锐器类型。致伤原因。后续处理。24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发生29此锐器致伤事件,锐器伤发生率非常高。针刺伤18例占20。7%、玻璃划伤5例占17。2%、刀片上是主要的锐器致伤来源有18例占62。1%,操作失误、传递器械、其他等是

5、导致锐器致伤的主要原因。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严重威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常见职业损害。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任务繁重,很容易出现锐器致伤。一旦护理人员出现锐器致伤,将会面临乙肝、丙肝、血液艾滋病传染等危害2。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提升护理热源的职业安全意识与职业防护概念,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务。1 锐器伤及其对护理人员的伤害1.1 锐器伤概述锐器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是感染医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它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会造成直接威胁。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

6、、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剪刀、克氏针等。由此可见,锐器伤是医院中一种与手术室护理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1。2 锐器伤的危害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其中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约占受锐器伤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锐器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 的比率为1。8%;被HI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 的比率为0。3%。”由此可见,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不可忽视。2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

7、因2.1特殊的工作性质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种消毒剂、抗肿瘤药物、放射线、机械性损伤及心理社会压力等。其中,锐器损伤最常见。医院内发生由针头、手术器具等造成的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获得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护龄不到一年的护理人员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约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缺乏经验、技术不熟练导致的。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注射、输液以及传递手术工具等,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传递缝针、刀片、剪刀等尖锐的工具,容易发生锐器致伤,相对来说风险较大。增加感染

8、疾病的几率。2.2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资料显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司空见惯的器具、物品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环境特殊,常年频繁接触锐器,其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些护理人员在整理用完毕的锐器时被刺伤,往往与其习惯回套针帽等有关。另外,护士操作时粗心大意;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对针刺伤认识不足或由于工作繁忙使他们发生针刺伤后不报告,甚至未及时处理。在对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其中有80。6%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抽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只有7。7%,刺伤发生后向上级汇报的只有10。2%。对此我国医护人员存在防护意识淡薄的问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9、的评估结果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树立防护锐器伤的信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有效防护措施,来减少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保证职业安全,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2.3 护理操作不规范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另一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比如:直接用手将锐器传来递去;医生将缝合针、手术刀等传回时,用手直接接取,而不用合适的容器接取;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不注意戴手套;将用过的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没有做到分类放置用后的锐器和其他垃圾,将使用过的锐器放进医疗垃圾袋内等。另外,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的护理人群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会

10、引发高锐器伤率。因此,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使其做到用物摆放合理,传递锐器操作规范,熟练掌握使用锐器和处置锐器的安全操作方法手术室护理的危险性高,出现锐器致伤的几率大。手术刀传递、缝针操作、套回针套等高危操作,均容易出现锐器损伤。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锐器致伤的危害,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在手术护理中粗心大意、不集中精力,很容易导致锐器致伤。手术室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熟练传递各种操作器材,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很容易导致锐器伤。手术室护理中常因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紧张,而出现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另外,护理人员情绪紧张、患者情绪躁动等均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受伤。2.

11、4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89的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发生了锐器伤,这与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正规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实习过程中也未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技能培训、指导有关。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课程,也无相关的教材,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而医院对实习护生也缺乏此方面的教育。在对多家医院参与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中,结果表明虽然有些医院已建立了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每年均要组织职业防护专题讲座,但仍有近半数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且伤后仅有不足50%的护士能正确处理伤口。这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也说明

12、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2.5 医疗用具中锐器种类多锐器伤如此多见,锐器不可避免地成为罪魁祸首。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及其工作需要,在手术室经常会用到诸如刀片、剪、穿刺针、注射器等等比较锋利的器械。因此手术室护士接触锐器的机会较其他科室多,其锐器伤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科室明显增高。其中,刀片、缝合针是造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最常见原因,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锐器伤对护士损伤的严重性,采用先进的预防刀具、针刺伤的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等,尽量减少锐器伤的发生。2.6 工作疲劳及心理压力过重目前,多数医院手术室的工作现状是任务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

13、救处理一些危重病人,常加班加点,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手术室护士经常超负荷工作、饮食无规律、长时间站立等,经常存在疲劳、压抑等情绪。有调查研究表明80%的手术室护士经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担心工作不慎导致医疗纠纷,这些情绪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害的几率增加。2.7 工作环境与工作环境有关。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除正常倒班还要值副班,身体疲惫时导致容易锐器刺伤的原因之一。抢救病人或大手术时,精神高度紧张也容易导致被锐器刺伤。烦操病人或小儿手术时,由于不能很好配合,护理操作时,病人突然躁动致护士被刺伤。3 自我防护情况3.1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相对较高,

14、感染率高达60%,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感染的针头刺伤后,有6%30%的几率发生肝炎。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率为1。8%,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几率为0。3%,比较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几率非常的高,因此,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护理人员在手术护理工程中有较高的感染风险。3.2手的保护调查中发现手术室锐器致伤的主要部位是护理人员的手部,在向医生传递刀片,缝针等尖锐器物时容易由于操作的不规范而刺伤手部,造成血源性疾病病毒的传播及感染。另外护理人员在传递此类工具时,未带手套,可见其防范意识较差。4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4.1严格护理操作规程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全面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尤其是护龄较低人员的技能培训,

15、加强基本功练习,规范各项操作的具体流程,使其掌握规范化操作方式。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督促护理人员通过实践练习或自我学习等方式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安全、熟练使用各种锐器,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建立健全完善的手术室操作规章程序,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器具的合理使用。安全使用锐利器具,严格消毒被污染器具,手术前穿戴隔离衣、乳胶手套、口罩,正确洗手,安全处理废弃物品。与此同时,强化不同锐器的操作规程。不能将被污染的锐器置于无人管理的地方,尽快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并进行分类处理。在对血液型传染病患者进行穿刺时,必须佩戴手套。手术过程中使用专门容器进行缝针、手术刀等锐器传递。禁止用手直接拾取碎玻璃器具

16、,禁止直接将锐器传递给他人。使用注射器后不要进行复帽处理,需直接放入利器盒收集箱中,并由专人负责处理。与此同时,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合理排班与合理配置,保障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进一步降低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压力与紧张感,积极营造良好的护理工作氛围。医院管理人员也同样应提高对手术室锐器致伤事件的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手术护理操作要求。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特别对于年轻的护理人员,应加强锐器致伤方面的防范意识培养,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在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时,使其快速熟练手术室护理操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果患者有血源性感染类病毒,更应加强防范,正确处理被污染的工具,避免发生感染。4.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行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教育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