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道德”就是规则与自控的统一。所谓道德社会化的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道德又是一种社会秩序 ,有什么样的道性 ,就是强化道德伦理的他德 ,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有什么样的行动 ,就有什么样的结律手段 以制度约束促成果。这个结果就是社会道德文明 ,就是社会现实秩序。育德 ,是构筑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机制。 过去 ,我们的道德教育大多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出11法制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方式之一发 ,甚至以其替代道德教育 ,结果是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迪尔凯姆说过 ,是社会使我们从自我中脱离出来 ,迫倘若从文化角度探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 ,那我们就使我们考虑他人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
2、 是社会教我们控应该反思从前的道德教育 ,正视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和群制自己的情感和本能 ,为我们制定法律 ,约束我们自身 ,剥体意识存在的合理性和自由性 ,因势利导 ,从更为广阔的夺和牺牲自身利益 ,使我们的个人目的从属于更高的目社会背景着眼 ,也许才能播下龙种、收获龙种。的。正是社会在我们的道德良心中建立起一种完整的代改革开放以来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一直是我国高理系统 ,也正是这种系统使得关于内部与外部的规则和纪等教育界的头等大事 ,并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 ,道德律的观念与看法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 ,由此获得我们的教育研究也产生了许多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但如何将自我控制力量 ,这
3、种力量左右着我们的爱好 ,显示着人类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纳入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视域来的特征和品质。迪尔凯姆所谓的力量 ,便是法律制度的文研究却似有缺失。另外 ,在以往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方化力量 ,是它约束着人们养成好的道德品性。法途径上 ,大多以德目主义模式为主 ,以灌输贯穿教育的21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道德文化氛围全过程 ,而这种方式、途径上的外部性与强制性 ,以及社会学校是人的社会化机构之一。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制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致使社会化教育效果不尽如度化教育。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研究生阶段 ,差人意。在此 ,本文从制度性与开放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道不多要有 1/ 4的
4、人生光阴在学校度过。仅此而言 ,学校无德社会化问题 ,为大学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参照路径。疑是学生打好品德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将社会法制和收稿日期 2007-09-07作者简介 金诚 (1963-) ,男 ,湖北洪湖人 ,杂志社执行主编 ,副编审 ,硕士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 ,教育评价 ,期高教发展与评估刊出版研究 邓和平 (1953-) ,男 ,湖北武汉人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6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制度
5、有机的结合起来 ,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 ,才能使大学生过上一种真正有尊严的有道德体验的学校生活。杜威曾经指出 “只要学校本身在精神上能代表真正的社会生活 只要我们所称的学校纪律、管理、秩序等都是这种固有的社会精神的表现 只要所用的方法对积极的建造能力有吸引力 ,允许儿童发表 ,因而允许他服务 只要课程的选择与组织能提供材料使儿童认识他必然在其中起一份作用的世界 ,认识他必须满足的需要 只要这些目的都达到了 ,学校就是组织在伦理的基础上。”1 31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 ,构筑道德的长效机制在非高度文明化的社会里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和制度建设 ,甚至制度建设应优先于道德建设。道德是自觉的法律
6、,法律是强制的道德 ,因此法律和道德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两个圭臬 ,缺一不可。如果说 ,道德伦理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默契”的话 ,法律则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明契”。事实上 ,法律就是道德的契约化。道德伦理具有扬善的功能 ,但无抑恶的力量,由于它缺乏操作性而对人不具有约束力且呈弹性。法律则兼有扬善与抑恶,特别是抑恶的力量,它相对道德伦理而言具有可操作性而呈刚性。再说,道德靠的是人的自觉。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必须自觉的力量,任何自觉都难以持久,甚至丧失。这正是重法守法高于道德伦理之处。道德伦理是法律的基础,反过来法律又加强了道德伦理对社会的规范作用,可以说,法律就是道德伦理的操作。道德社会的建立主要
7、不是靠道德说教完成的,而是靠合理有效的和符合道德的制度保障完成的。制度约束比道德说教在现实社会更具有实践意义。道德建设机制要促进以内省为核心的自律,构建以约束为核心的他律。实践表明,他律对道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律主要包括法律强制、舆论导向和经济奖惩。法与道德虽分属不同领域,但两者联系非常密切:违反法律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则有可能向违法发展。法律与道德之间并非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不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生活的秩序时,就可以将道德要求通过立法的程序上升为法律;反之,当某些法律规范已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时,法律就事实上完成了向道德的转化。同时,道德的结构决定了他律可以向
8、自律转化。道德可以分为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应该具有一致性,但现实社会常常并非如此。主体进行道德选择时,由于种种原因,其最后选择的行为与其内在意识不一致。这就存在一种可能,即使人的道德意识没有改变,社会也能通过外部强制力,使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因此,道德建设可以从制约人的道德选择入手,使人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再通过长期的习惯养成,使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观念意识,使人逐渐达到道德自觉的境界。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样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法律法规、制度等外在规范作为现实只有价值观念才能规范人的内在德性。一个
9、人要获得尊重和尊严,仅仅服从法的规则是不够的,还要以自身的德性体现更高的精神和存在价值。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开放性具体存在的社会现象 ,构成人的社会生活环境 ,影响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包括人的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变化。德实践最终要通过人的内部意识来支配 ,因而构筑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形成人的道德意识生成环境 ,最终决定道德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唯有构筑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通过外因促进内因转化 ,才能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道德自觉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自觉。制度不是万能的。道德比法律终究更重要 ,因为只有道德更能深入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 ,达致人的自,使道德无所不在 ,如影随形。因此 ,遵
10、守道德规范的社会成本低 ,维持法律的社会成本高。有人说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只要不违法 ,就是合理的、公正的。话虽不错 但须知再好、再合理的规则 ,也只能做到形式的公正 ,而无法保证实质的公正。比规则更高的是精神 ,是理念 ,不要以为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好公民。康德说过 ,即使魔鬼也能组合成一个法治社会。在形式化的法治背后,还需要有更高的道义原则来规约人心。规则只能规范人的外在行为 这里的育德过程的开放性 ,主要指道德社会化过程的交流交往性。道德作为文化稳定性的维持力量和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 ,一旦形成牢固的规范系统沉淀于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往往会成为阻碍社会文化变革和发展的保守势力与消极力量。
11、,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工作者树立道德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意识 ,在于强调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文化的自主意识与培养道德能力 ,进而实现道德文化与时俱进的动态变革与创新 ,实现道德文化范式的时代性重构。总之 ,健康、可持续的道德教育 ,应当使道德的维系功能与变革功能相互化生、有机统一 ,从而使灌输的道德教育与交流交往的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11开放过程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 ,即道德教育的人际、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交往性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 ,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景交流 ,从而使得道德教育既生动活泼 ,又充满情趣 既有正面影响 ,又有负面的抗争。在现实社会中 ,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单一、孤立的存
12、在 ,而是在与周围人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是人际交往的产物 ,一个大学生的成长与成熟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交往具备了教育的基本要素 ,它与教育同构。在现代社会里 ,交往更加普遍 ,更加开放 ,它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与生活方式。人的社会化过程 ,本来就是社会教育的过程 ,而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某一阶段。学校即社会 ,生活即教育。一旦道德教育不依存于日常生活 ,就会脱离体验 ,变成一种非常态的、外加的附着物。时代需要的是全新的社会道 6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
13、e.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教育只是为个体独立进入社会领域谋生和成为一名正式社会成员作准备 ,它帮助个体在道德、文化、政治、性别和职业等方面完成社会化 ,以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成员。但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以个体参与成人社会生活 ,通过角色互动而完成的 ,大学生得到的只是社会化知识 ,以及对形成社会成员所必备素质与概念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在社会风浪因此 ,个体并不具备履行角色的实际能力 ,这就注定个体中搏击 ,担心无济于事 “圈养”,更是短视之举。以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继续社会化。由此表明 ,社会化过程是终校外租房为例 ,伴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差异
14、化要求和社会说服、身的 ,其真正完成是在个体进入社会之后。价值观的变化 ,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呈扩大化趋势。而学校31开放过程的指导性A Discussion of the Systematicness and Openness of the Moral Socialization of Students J IN Cheng1 , DENG He2ping2 (1.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Wuhan 430063 , Hubei ,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
15、r Education ,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070 , Hubei , China) Abstract :Moral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 realiz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moral socialization is to promote the moral socialization through system , that is , to reinforce morality by other2di
16、sciple means. The openness of moral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reformative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 setting up moral culture and highlights the studentsp readiness to accept moral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ability , achiev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radigms of moral culture. Key word
17、s :moral socialization ; paradigms of moral culture ; mor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孙显军) 68 德体系 ,它只能在一个全新的社会里得以生长。西方有些发达国家学校并没有专门道德教育课程 ,但他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实现道德教育的成功。比如 ,家庭开展的房前屋后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教育 通过社区公益性服务活动 ,达致同情、关爱、互助教育 通过博物馆参观达致的爱科学、爱学习、爱祖国教育 ,等等。通过这种无形促有形的自然的人本性教育途径 ,通过自己独立自主、自由选择的体验认同方式 ,对未成年人具有更强的化成性与有效性。,一些基本的、大
18、众化的现代社会道德价值 友爱、合作、互助、正义感、责任感、公共意识等 ,都是在社会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形成的。可见 ,交流交往育德 ,就是“放养”育德 ,就是在放养中对大学生进行“有土栽培”,从而更好地个性化与社会化。道德教育应在交往中运作 ,社会应帮助大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没有生活实践的人 ,在生活中没有遇到麻烦的人 ,既不会知道自己的“自我”力量 ,也不知道自己信奉的思想和原则中真正看重的是哪些东西。却如此担心 ,拼命要求、动员 ,甚至以纪律手段强制学生住校 ,理由只有一个 担心变坏。,如今全面收费的大学与学生之间已经带有明显的市场契约关系 ,大学生住哪里是经济人
19、有权自主进行的自由选择。“放养”还是“圈养”之争 ,既表现出管理部门传统观念的强大惯性 又表现出某种冠冕堂皇理由下的畏责心态。在现代开放社会中 ,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此 ,现代道德教育要求强化纵横向的教育、文化交往活动 敞开学校大门 ,熟悉周围世界 ,把学校办成一个交往畅通、信息畅通、文化畅通和思想感情畅通的开放系统。事实上 ,只有当学校与社会环境达到教育影响的某种一致时 学校的教育环境才是真实有效的。个体也只有通过各种合作与交往活动 ,才能亲身体验人与人之间利益相关的现实情况 ,深刻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所担负的道义上的责任 ,从而萌生责任动机和履行自己
20、的社会责任 才能成功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交往品质 ,如敏捷、机智和成熟的思维方式 ,热情开朗的性格 ,多元文化素养 ,民主型交往作风 ,同他人、集体建立正确的相互关系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由此也才能实现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21开放过程的持续性这里所说的指导性 ,是指政府干预道德教育 ,但不控制道德生活。即是说 ,政府重视但不承担甚至控制道德教化的职能。政府控制道德教育的开放 ,往往容易使道德生活政治化 ,这并不利于社会的道德生活健康发展。德育的开放性在于政府间接的、制度化的 ,而不是直接地任意掌控社会道德生活。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精神自由 ,行为规范”的新型大学生。参考文献 1朱小蔓 ,其东.面对挑战 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J .教育研究 ,2005(3) :3 -1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