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注】:满。铨曹:吏部
2、官员。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漫应曰()(2)宽备言其状()4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父没,或劝之仕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知识盘点】【备考方略】一、字形推断法例:“振长策而驭宇内。”(贾谊过秦论)析:“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通过分析形旁来推测词义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
3、辶(辵)、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 “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 “旨”与美味关;“隹(zhu) ”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攴(p) ”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 ;“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 2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析:“带”,象形宇,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二、引申推断法围绕本义逐渐引申的词
4、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1.特殊向一般引申。“左右欲引相如去。 “引”是会意字,右边的一竖表示弓弦拉到的程度和位置,“拉开弓”是其本义。去掉“弓”,向一般引申开去,“牵拉”其它皆可以说成“引”。2具体向抽象引申。“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旋,本义是指旌旗随风飘转。由“转”引申为“快”,由“快”引申到抽象的“时间不长”。3因果引申。“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乐府陌上桑“好”,从女从子。“子”表男子,女子得男子为伴表示貌美。取的就是此本义。貌美当然“好”,词义由此扩大引申开来三、字音推断法例1:“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例
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总结: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四、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
6、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例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7、“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五、联想推断法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
8、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六、语法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2000年全国题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柴草。据殽函之固,拥
9、雍州之地“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例3: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例4: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 “坚”解“坚硬的盔甲”,“锐”解“锐利的兵器”才能搭配。七、语境推断法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应”搭配对象为节拍
10、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动作对象为“诸侯”,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课堂精练】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注】贰过:重犯同样的错误。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_通_(2)今也则亡 _通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子哭之恸_(2)门人益亲 _(3)弟子孰为好学 _(4)不贰过 _二、阅读下
11、文,完成34题。鄙人学盖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己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己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期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郁离子)【注】郑之鄙人学为盖:郑国有一个住在边远地区的人学做雨具。鄙,边远的地方。盖,雨伞。桔槔:又称“吊杆”,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
12、上用绳子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个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殆:大概;差不多。繇:由。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行旱路时准备走水路用的船只,夏天准备过冬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国语越语上:“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未几而盗起_(2)鲜有用盖者 _(3)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 _(4)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_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为”的含义。(1)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_(2)公为我献之 _(3)炮台悉为夷据 _(4)为其来也 _三、阅读下文,完成56题。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其一氓
13、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文。(节选自柳河东集)【注】永:永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氓:百姓。咸:都,全。中济:渡河渡到中途。侣:伴侣,伙伴。有顷:过了一会儿。身:自己。溺:淹没,淹死。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绝:横渡B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后:后面C又摇其首,遂溺死 其:语气词,起强调作用D何不去之 去: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
14、字。(1)又摇其首,遂溺死_(2)身且死,何以货为 _(3)一日,水暴甚 _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天下统一大业尚未成功),武王有疾,太公、召公乃穆卜(恭敬地占卜)。周公乃自以为质,戴(拿着)璧秉圭,告于三王,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有负子之责(债)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
15、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文王墓在毕),从文王,以明不敢臣周公也。(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有删改)7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B周公乃自以为质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
16、于国8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献B慎无以国骄人 国:封地C成王亦让 让:答应D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 摄:临时代行王政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犹恐失天下之贤人B于是卒相成王 卒廷见相如C以明不敢臣周公也 无以告我先王D葬周公于毕 周公将不利于成王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译文:_(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课后巩固】题组1基础巩固李斯非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
17、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1解释文中的五个“非”字。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臣请敕史官_(2)非博士官所职 _(3)有敢偶语诗、书 _(4)吏见之弗举 _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大饥:大荒年。食(s):拿饭给人吃。蒙袂(m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身体迈不开步子
18、的样子。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从:跟随。谢:表示歉意。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 右执饮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_(3)从而谢焉 _(4)曾子闻之 _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食”字的意义和用法。(1)黔敖为食于路 _杨伯雍种玉杨公伯雍,雒阳县人也。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
19、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于种玉处,四角做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地,名曰“玉田”。(节选自晋干宝搜神记,有删节)【注】雒(lu)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侩(kui)卖:介绍买卖。性笃孝:性,性格、本性;笃,忠厚。无终山:在今河北省蓟县北。焉:于此,在这里。汲(j从下往上打水。浆:泛指饮料。坂:音bn,山坡。就:靠近、接近。莫:不。狂:发狂、发疯。戏:戏弄。听:听从。大夫:古代官职,位置在卿之下、士之上。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
20、中的意思。(1)拜为大夫_(2)语毕不见_(3)女甚有行_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_(2)遂以女妻公 _四、阅读下文,完成79题。严母训子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延年免冠顿首阁下,良久,母乃见之,因数责延年:“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遂去,归郡,见昆弟宗人,复为言之。后岁余,果败。东海莫不贤
21、知其母。(节选自汉书酷吏传)【注】严母:严延年的母亲。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适:恰好。都亭:秦汉时在郡县城郭附近道旁修筑的亭舍,供旅客停宿。谒(y拜见。阁:小门、旁门。免冠:脱去帽子。顿首:拜时以头叩地。乘:乘着、靠着。御:驾车。毕:结束。腊,古时每年十二月举行一次祭祀活动,称“腊祭”,也叫“腊”。正腊:腊祭的那天叫“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那天举行的祭祀叫“正腊”。昆:兄。宗人:本家人。莫:没有人。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欲从延年腊_(2)母大惊,便止都亭 _(3)延年服罪,重顿首谢 _(4)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 _8写出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1)去女东
22、归_通_(2)东海莫不贤知其母 _通_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岂为民父母意哉_(2)顾乘刑罚多刑杀人 _(3)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 _(4)后岁余,果败 _五、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无忌谨受教。【注】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23、卒然:突然。“卒”,通“猝”。无忌:信陵君的名。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事有不可知者_(2)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_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赵王自郊迎 _(2)(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12解释句中多义词的含义。(1)唐雎谓信陵君曰 _(2)何谓也 _(3)太守谓谁 _题组2能力提升六、阅读下文,完成1314题。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
24、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战国策楚策)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愿以射譬之,可乎譬:打比方 B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京:都城 C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息:消除、痊愈 D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拒:抗拒、对抗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唾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